微博寻友,被指借机炒作;新创作的段子,被说成是笑料堆砌……昨天,再次“身陷漩涡”的郭德纲来宁就德云社5月南京站巡演接受记者采访,在回应这些争议话题的同时,谈到了相声的传承与创新。
5月12日在奥体中心的演出,德云社将带来不少新段子。郭德纲介绍说,《情义谱》、《郭家菜》都是今年新创作的,压轴的《好好学习》更是第一次在舞台上演出。“观众总爱听新鲜的,对我们也是压力。”郭德纲坦言,“有的歌手一首歌唱出名了,演出可以总唱这首歌,不唱观众还不答应。相声不同,如果每次都说一样的,就没人听了。但创新需要时间的沉淀,不可能一天一个。最近,我们在复排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一些经典相声,从现代视角重新加以诠释。”
尽管创新很难,德云社这几年还是创作了《我这一辈子》、《你要幸福》等流传甚广的新段子。赢得掌声的同时,也有不少质疑声,认为是“包袱、笑料的堆砌和拼凑”。对此,郭德纲显得有些无奈,他说,“我尊重观众,但不盲从。如果剧场里还坐着几千人,只是几个人不爱听,那说明批评者的观点可能是偏颇的。何况,我们的节目并不都是碎包袱的串联,也有一个故事说到底的。”
目前,北京有30多家相声小剧场,但在郭德纲看来,这只是一种畸形繁荣。“像德云社这样靠卖票生存的很少,80%都在送票。有的地方还和餐饮挂钩,消费满一定金额就能听相声。”同为小剧场,为何经营状况迥异?他说,“其实就是个值不值的问题。观众愿意花几十块钱听你的相声,你自然能做下去。如何让观众觉得值?第一要有人,第二要有好作品,第三要能坚持下去。”
郭德纲认为,相声的门槛在门里。“相声进门容易,说好却很难。有的人进门一看,嚯!门槛那么高,就不想再爬了。这也不奇怪,他没等学会就红了,怎么可能还愿意从头学起?但观众是没法欺骗的,你没有基本功,红过一阵人家可能就对你失望了,慢慢就没人听你说相声了。”
图为历史片剧照
◆喜:中国历史题材影片在数量上似乎正进入快车道,在票房上也有不小的斩获
◆忧:创作和生产急功近利;改编功力不足;缺乏观众意识和表达技巧
一个兵法烂熟于胸的小人物,一段欲言又止的乱世情,一场师兄弟反目成仇的巅峰战……这就是新近上映的《战国》想要告诉你的故事。在缺乏强劲竞争对手的4月中下旬档期中,这部历史题材影片以首周票房6000万的成绩取得了不错的开局。无独有偶,由麦兆辉和庄文强联合执导的《关云长》也在4月26日重装上阵。这部打着“人性化”旗号,重新诠释关羽的电影,和《战国》可谓异曲同工:在《战国》中,田夕与孙膑无望的爱情似乎超越战争本身,而在《关云长》中,关羽对刘夫人的暗恋,则几乎全盘解构了关羽的忠义。
更重要的是,两部大片接踵抢滩院线,是否就能说明国产历史题材影片的创作进入繁荣时代?
数量与票房可观 问题与缺憾不少
近年来,我们确实不乏此类影片。据报道,除了《赤壁》、《见龙卸甲》和《关云长》外,目前处于制作中的三国题材电影还包括由田壮壮执导的《关公》、杨子担任制片人的《武圣云长》、陈木胜执导的《武神传》以及高希希执导的《三国·关云长》。众所周知,历史题材影片拍摄成本高、难度大,但是我们即便在受资本规模限制的新世纪头10年里,仍创作出了《墨攻》、《赤壁》、《花木兰》、《十月围城》等重量级的历史题材影片。进入2011年,随着各路资本的涌入,历史题材影片似乎正受到前所未有的追捧。
单从数量来观察,中国历史题材影片似乎正在进入快车道,在票房上各有不小的斩获。也正是在中国电影市场强劲内需的支持下,《关云长》的导演麦兆辉才敢放言:姜文和甄子丹的碰撞能“撞”出3.5亿的票房。他的预判有可能是对的,但这是否真的意味着历史题材影片的繁荣呢?
这就涉及到历史题材影片繁荣的评判标准。繁荣的标准应建立在保量基础上的保质,进而促成投资、拍摄和观赏的良性互动。当前我们的历史题材影片尚存在不少的问题。
创作和生产上的急功近利。为了规避投资的风险,各路资本多钟情于几个著名的历史事件或者人物。规避投资风险的意图无可厚非,但题材的过度跟风,不但会过度透支这些题材,而且也不利于推动电影类型的多样化。另据报道,李仁港在广电总局报备了《鸿门宴》的拍摄计划,陆川筹拍的《鸿门宴》因重名而改为《王的盛宴》,而与二人争夺这块“肥肉”的,还有《刘邦和项羽》。
历史题材改编功力不足。好的改编者熟悉历史人物和事件,对其评价和思考经得起推敲,并懂得现代观众的审美趣味,既让千百年前的事映射出现今的时代,又能引人思考。正是从这个角度,有人批评《赤壁》的改编者“不理解历史人物的心态,三国本是个风雨飘摇、生死攸关的时代,但《赤壁》的人物却好似在过家家。”
创作者和改编者缺乏观众意识。对历史上著名的历史人物或事件,观众的接受心理颇有些集体潜意识上的趋同性和默契。不是说创作者不能颠覆经典人物的固有形象,但是新的阐释需要通过缜密细致的叙事,自圆其说。然而在《战国》中,主创者似乎刻意要将孙膑塑造成大智若愚的真英雄,结果却让孙膑看起来既不够智慧,又缺乏男子气概。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关云长》中:一个有情有义的关羽落得如此不堪,有些可笑。
想传递的内容太多,却缺乏表达的技巧和经验。《战国》和《关云长》似乎为了讨好观众,硬加一段爱情故事,结果不是跳脱了战国的主题,就是“毁人不倦”地重塑了关羽。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
核心提示:惠风和煦,万物复萌。河洛浩浩,溱洧清清。豫州亿众,意气腾腾。小康既现,黾勉攀登……2011年4月5日上午,在新郑市黄帝故里景区,人头攒动,接踵摩肩,来自海内外的华夏儿女欢聚于此,共同祭拜中原祖先黄帝,就此将对祖国更繁荣昌盛的期待、对生活富足的愿望、对和谐生活的愿景表达。庆典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主持,河南省委副主席叶冬松出席,亲民党副主席张昭雄也出席典礼。李谷一、金铁霖、胡松华等老艺术家共同在许愿树祈福。(凤凰网文化陈书娣)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许嘉璐恭读《拜祖文》,全文如下:
惠风和煦,万物复萌。河洛浩浩,溱洧清清。
豫州亿众,意气腾腾。小康既现,黾勉攀登。
南联鄂皖,陕鲁西东。并肩挽臂,七省齐兴。
仰望具茨,郁郁葱葱。圣迹犹在,追远慎终。
盛世怀祖,感恩圣功。忆昔往古,天下鸿蒙。
吾祖率民,肇始文明。钻木阳燧,民远膻腥。
岐伯尝药,百世所凭。仓颉创字,古今遵行。
嫘祖植桑,民以御冬。民娱天道,查乎民情。
广寻智者,竭尽聪明。教民稼穑,企盼丰登。
采铜铸造,未必不经。伟在吾祖,德如峻峰。
垂裳而治,穆穆春风。德义教化,息忿止争。
百官不私,法简律明。以战止战,东巡西征。
不暇席暖,迁徙无恒。忔辞俱劳,尽瘁鞠躬。
民讳狙落,姑言仙升。咸池断竹,代以今声。
遐而在迩,永纪圣踪。噫嘻吾祖,视今何世。
环球播荡,时乱时凶。烽火连绵,饥馑频仍。
投薪止火,扰扰纷争。唯我华夏,和乐融融。
百业俱举,各尽所能。屡灾屡奋,日夜兼程。
倏尔卅载,日益繁荣。大爱遍在,保障民生。
正义弘扬,文化复兴。噫嘻吾祖,观彼海冻。
美哉荡荡,涛息风平。两岸手足,路畅心通。
古训是式,存异求同。既爱且让,互信日增。
今兹圣诞,齐禀元宗。前路尚遥,唯赖精诚。
振兴中华,重担共承。贡献世界,天下为公。
嗟我列祖,佑我功成。肃此敬告,伏惟尚飨。
《最强喜事》
《新少林寺》
《武林外传》
黄金时代将临?
在市场为王的时代,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态势,真可以用 “给力”一言以蔽之。市场是一个无情的场,它什么都不看重,除了数字。早在2010年年底,中影的负责人韩三平先生便大胆预言:中国电影票房破百亿已不成问题。从实际的情况来看,我们不得不佩服韩爷的预判能力。
在破百亿票房的攻城游戏中,年底的贺岁片居功至伟。《非诚勿扰2》和《让子弹飞》合占花魁,占到了十分之一左右的江山。票房紧随其后的《赵氏孤儿》、《大笑江湖》、《新少林寺》、《最强喜事》、《武林外传》、《喜羊羊与灰太狼3:兔年顶呱呱》,也顺利完成票房破亿的计划,成功登陆内地票房市场。与国产片的红火票房相比,2010年末到2011年初的引进大片,则显得相对冷清。除了《纳尼亚传奇3:黎明踏浪号》定位准确,成功吸引了青少年观众的注意力外,其余引进大片的表现均很平庸,基本无法比肩《阿凡达》上映时期的票房胜景。
这么说来,中国电影产业如果还不能说已经进入了大发展、大繁荣的黄金时代,那至少也迈入了黄金时代的门槛。既然冬天已经过去,那么电影市场复苏和觉醒的步伐,将不可避免。在这个非常容易勾画的未来图景中,中国的电影人怀抱着满腔热忱和希望,去拥抱一个大大的梦想。
那么,在这个曙光初现的时期,我们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心态来迎接黄金时代的到来?所有的一切假设,都建立在曙光一定会出现的前提之下。但曙光一定会出现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诚实地自我面对。
硬实力是上去了,软实力呢?
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虽然可供振奋的前景是光明的,但道路却是非常之曲折的。文化产业的铁律是内容为王,对电影产业而言,这更是雷打不动的“显规则”。君不见,迪斯尼帝国的兴盛史,展开来,不过一幅可供赏玩的画卷——以可爱的米老鼠为立足点和出发点,经过几十年的励精图治而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来的。这么说来,中国电影产业的兴盛,绕都绕不开内容复兴的必经之路。
可从2010至2011年贺岁档的片片花瓣来看,折射出来的电影产业的繁荣,多少有些挤得出来的水分。除《让子弹飞》取得了口碑和票房的压倒性胜利之外,其余的贺岁片基本上都毁誉参半。比如,作为投资非常成功的《山楂树之恋》,作为故事就有些失败。这部号称近年来最纯的电影,纯得近乎一无所有。新画面公司学到了好莱坞的投资理念,用高概念的投资模式,成功实现了从畅销书到畅销电影的价值挪移。但这种单纯从套路上模仿高概念电影的制作方式,如何才能摆脱“学我者生,像我者死”的魔咒,目前尚未可知。类似的,陈凯歌的新作《赵氏孤儿》走上了一条难以归类的道路,用严肃情节剧猛攻贺岁档,毕竟是一个险招。在借《非诚勿扰1》余威而来的《非常勿扰2》中,故事出现了巨大的转折。虽然不失时机地打破观众的定向期待,可以破除观众的审美疲劳,但如果在这条路上走得太远,则恐怕适得其反。综合目前各方反应来看,华谊在系列电影上虽用心良苦,收效却未必佳,《非常勿扰3》能否纳入华谊高层的远景规划,这的确成了一个难解之谜……
在赚钱就是硬道理的时代,在电影产业可能持续井喷的未来十年,我们还是不得不一根筋地问:硬实力是上去了,但软实力呢?
繁荣,或隐忧?
在这个人人都需要娱乐的年代,你无权太过挑战娱乐的合理性。比如,《大笑江湖》、《武林外传》的大受欢迎,说明中国人不缺贺岁片,缺少的是欢笑。在这个紧张和不安交替出现的年代,电影院成了缓冲人们神经焦虑的百忧解。观众对欢笑的需求程度,刚好和中国人的焦虑成正比——观众对欢笑的需求程度越高,意味着中国人的焦虑感越大。
既然当代人需要面对股市涨跌、就业困难、房价飞升等集体焦虑,那么,电影的造梦功能一定可以带来无尽的绵软安慰。可由此产生了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既然电影的造梦功能可以给观众提供一些玻璃质的梦、不切实际的幻象,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电影才算合格的娱乐电影?即便备受赞许的《让子弹飞》,也很难算作典型的娱乐片。除了姜文过人的才华和功力之外,《让子弹飞》大受追捧的原因刚好在于它准确地击中了中国民众当下的集体潜意识。除此之外的影片,虽可在票房市场上掀起滔天巨浪,但在言说的空间上,基本上可简化为“神马都是浮云”。
第二,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完善,中国娱乐影片的质量在短期内取得很大程度的提升,并非不可能,但艺术电影的生存空间堪虞。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贺岁档、暑期档以及各种可以借机宣传和推广电影的档期,都会弥漫着让人大笑、颤栗、落泪、神经亢奋的电影。如果我们把这些类型电影的繁荣看作中国电影的繁荣,那几乎可算作是概念的“偷天换日”了。一个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如果没有电影类型的“百花齐放”,没有各种电影人才的“百家争鸣”,缺乏相关政策法规的支持、缺少主管机关的宽容,那么,在娱乐产品惨烈竞争的格局之下,电影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极有可能是 “豆腐渣工程”。
“一沙一世界”,从2010至2011年的贺岁档影片,我们看到了现象上的繁荣以及内在的隐忧。在“机”与“危”并存的电影产业界,其未来的良性发展取决于当下的电影人对问题的正视以及超越。唯有此,我们才能在遥远的将来看到一个真正“大而不倒”的中国式好莱坞屹立于东方。
胡小兰代总领事在开幕式上致辞
一名澳大利亚友人似乎对其中一幅图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陈枫):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1周年及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一个以上海世博会为题材的图片展6日晚在澳大利亚悉尼海关大楼开幕。
本次展览由中国驻悉尼总领事馆主办,围绕“相聚上海 拥抱世界”的主题,共展出了32张精美图片,既展示了上海的现代与繁荣,又反映出了世博的概貌与风采。
中国驻悉尼总领事馆代总领事胡小兰(女)在开幕式上说,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不仅为中国人民接触世界提供了机会,也成为了各国人民展示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大舞台,既是全世界人民的文化盛会,也为探讨人类城市未来提供了一个契机,成为展示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发展经验,传播先进城市理念的一次盛会。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和悉尼市政界、侨界人士近百人出席了当晚的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