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风力发电约占20%的丹麦,日前再度发豪语,称将在2050年以前领先全球,成为100%倚赖风力发电的国家。
人口约为550万的丹麦,目前全国上下倚靠风力发电比率占二成,不过根据丹麦政府公布的策略计划书中提到,未来在9年之内,风力发电比例将提高到4成以上,最后预计在2050年前,完成全球第一个全部风力发电的国家。
根据丹麦能源署资深顾问哈斯拉吉表示,“我们希望在2050年时,全国能源都是来自风力。”
除了政府带头宣誓外,目前冬季寒冷,因此丹麦家庭对于暖气需求长达半年以上,丹麦政府为了鼓励民众使用电器上节能减碳,除了大量鼓励改装太阳能发电外,还针对旧暖气推出旧换新享30%折扣优惠,另一项高耗电的电冰箱,也一样祭出最高5成政府补助的优惠。
对于传统燃油发电,丹麦能源部也已经开始召集国内主要石油公司举行会议,希望能讨论出有效使用石油或天然气的方案,根据能源部部长弗瑞丝(LykkeFriis)表示,“我们知道从仰赖传统石油改到风力发电需要时间,未来几年仍将透过传统方式发电,但2050年前,丹麦一定可以完全不必倚赖燃油发电。”
在星空下,月虹美得令人难以置信
美国加州的约塞米蒂公园是地球上观看月虹的最佳地点之一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中部的约塞米蒂国家公园近期制作了一个短片,向世人展示了公园内一道独特的美丽风景线——月虹。
月虹是由月光照射所产生的虹,通常只见于夜晚,因此又叫黑夜彩虹、黑虹。这一自然景观非常罕见,在地球上只有几个地方能看到。而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约塞米蒂国家公园就是观赏月虹最好的地点之一。
众所周知,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只能反射太阳的光芒。约塞米蒂国家公园内恰好有着一道壮丽的瀑布,在万里无云且月光光线充足的夜间,从月球反射而来的光线若遇到从瀑布飞溅出的水滴,便很可能会形成月虹。因此,满月时分是观赏月虹的最佳时机。在约塞米蒂国家公园里,当属春季和夏季为最佳季节。
满月是观赏月虹的最佳时机
从月球反射的太阳光遇到从瀑布飞溅出的水滴,很可能形成月虹
从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都想一睹月虹的风采
备受关注的渤海蓬莱19-3油田的溢油仍未完全封堵。国家海洋局昨天发布,前日国家海洋局再次登检溢油事故的平台,发现C平台仍有少量油花溢出,B平台附近海域仍有可能发生溢油的迹象。国家海洋局已严肃提出,康菲公司必须采取严格的措施,尽快查找漏油的真正原因,彻底排查溢油风险点,彻底封堵溢油源。
上周通报已无明显漂油
国家海洋局本月5日通报了蓬莱19-3溢油事件,国家海洋局表示,油田B平台和C平台的溢油分别于6月19日和21日得到基本控制。除B、C平台附近偶有少量油膜出现以外,海面已无明显漂油。同时,国家海洋局已要求康菲公司,继续查找B平台海底溢油确切原因,及早封堵溢油源。
次日,康菲公司举行新闻发布会称,海底渗漏点已被全部堵住。
平台附近再现少量漂油
而国家海洋局昨天发布的最新检查结果却显示,油田的C平台仍有少量油花溢出,B平台附近海域仍有可能发生溢油的迹象。
根据国家海洋局的通报,7月10日,国家海洋局海洋环保司、中国海监总队和北海分局有关监管人员组成联合检查组,再次登检蓬莱19-3油田发生溢油事故的B平台和C平台,监督检查相关溢油处置工作进展。
联合检查组重点查看了溢油点封堵的情况,以及溢油风险源排查情况,实地检查了B平台的开排罐、闭排罐以及B平台漏油处,C平台钻台、采油树等溢油重点风险部位和生产流程。
康菲被令提高维修效率
国家海洋局称,在检查中,联合检查组发现C平台仍有少量的油花溢出,根据7月10日卫星遥感信息,在B、C平台附近再次出现油带。而且经进一步海底探测发现,B平台附近海域仍有可能发生溢油的迹象。检查组现场了解到,溢油原因的排查进展缓慢。
对此,联合检查组严肃提出,康菲公司必须采取严格的措施,尽快查找漏油的真正原因,在安全作业的前提下,提高维修工作效率,彻底排查溢油风险点,彻底封堵溢油源。
同时,联合检查组还明确要求康菲公司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将溢油的相关情况如实并及时地向社会公众公布。
-探访
当地渔民发现寻油飞机增多
海监部门称已构建全天候立体监控
10日,本报刊发《渤海溢油海域仍在围油作业》一文,在漏油现场披露,声称已无漏油的蓬莱19-3油田附近仍可见浮油及大量清油船。
尽管这两个平台溢油事故声称分别在6月19日、21日得到基本控制,但是近一段时期以来,仍有少量漂油在平台附近出现。昨日,再度漏油的情形得到国家海洋局确认。
昨日上午,山东蓬莱,距事发地约70公里的海域上不断有直升机盘旋。当地渔民说,这几天直升机特别多。有蓝白色的,还有橙色的。依照以往惯例,蓝白色直升机隶属海监部门,而橙色的直升机则属于海上钻井平台。
“这些飞机是找油污的。”一位渔民说,“现在大家都知道,哪的海面飞机多,哪里就可能有漏油。”
昨日中午,国家海洋局发布消息称,19-3钻井平台附近海域仍有漏油。据记者查阅,该海域系10日记者到达的海域,当日相关公司仍坚称,那里已无漏油。
昨日下午,国家海洋局烟台监测中心办公室主任鞠炳胜确认了油田再度漏油这一消息。他说,现在,在事发油田蓬莱19-3周边,从天上到水面再到海底,都有海监队员。他强调,海监已安排了五条执法船、两架直升机和数名潜水员,对事发海域进行24小时三维立体监控。
另据了解,除去上述措施,海监部门还启用卫星对事发水域进行监控。此外,海洋局还责成清污方使用三层滤网的围油栏在现场围油,以防油膜向四周漂移。相关评论见A02版
-说法
中海油和康菲公司因溢油事件备受公众质疑
“污染高危企业应派驻监管员”
蓬莱19-3平台漏油后,中海油和美国康菲公司因未及时发布漏油信息广遭质疑。昨日,钻井平台再次发生漏油,公众对两家公司的不满再度升温。
在北京,一网友对中海油及美国康菲公司发布消息的变化无常,表达了不满,“中海油的话,真是油话,油得不能再油了。前面刚说过不漏了,媒体一去,马上又漏油。”
在烟台,教师张先生对两家公司处理此事的态度亦表达了质疑。经分析,他得出结论,两次向公众发布漏油消息的主体都是国家海洋局,而作为在第一时间就会知道是否漏油的企业,却一直不见消息公布。
上海一位网友表达了不满后,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派相关人员进驻这样的易发生污染事件的企业进行日常监控,我想效果应该会好些。”他表示,“在陆地上,这种监督模式并不少见。”
已了解国家海洋局的表态,目前正在联络相关部门确认了解情况,在没有获得准确信息的情况下难以向媒体发布消息。公关部门将会在获取正确信息的第一时间告诉记者。在漏油事件发生第一时间,公司就成立了应急小组,这里面也包括了现场指挥、清污以及原因调查小组等组成部门。——康菲石油中国公司公关部门有关负责人
目前确实还有一些清污船和围油栏在海上工作,海上油膜应该是没有了,但零星的油点还是有。目前公司还未从康菲石油获得最新的第一手资料,中海油一直也是督促对方及时如实披露信息,在事件处理上,中海油也是积极配合。——中海油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
-释疑
“长岛海域浮油由来已久”
曾发生输油管打孔偷油、擅自倾倒油污等现象
蓬莱19-3平台漏油后,山东长岛县海岸开始频繁出现油污。媒体将此现象报道后,国家海洋局称,经初步判断,长岛浮油与平台漏油无关。
上述消息的发布,引来了公众对浮油来源的疑问。“不是平台漏油,那油是哪来的?”
昨日,在国家海洋局烟台监测中心,漏油事故应急处理小组一工作人员对此进行了解释。他说,长岛海域出现浮油的情况由来已久,造成此现象的原因错综复杂。比如,有人为了谋利,曾在输油管道上打孔偷油。还有一些船只违法在海面上倾倒船内油污。上述情况都会造成浮油出现。
“这些情况屡禁不止。”他说,“就是处罚力度太小,最高才罚20万。”
漏油事件发生后,事发海域部分地区出现海洋生物非正常死亡的现象,监测站综合科毕科长对此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针对死亡的海产品,含海洋局在内的多个部门已介入调查。”他说,当下既然没有消息称海产品死亡与油污有关,公众就不必过分担心。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监测站已成立了海上和陆上两个应急监测小组。”毕科长说,现在两小组成员每天都要取样四次,以观察相关变化。
对已污染海域海水受损程度,监测站的工作人员未予回应。他们表示,根据规定,海水从好到坏分四类,其间第三类海水就已无法与人类皮肤正常接触。一工作人员说,“劣四类比第四类还差。海里现在什么情况,想想就知道。”
(崔木杨 马力 钟晶晶)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今天发布的《2011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趋势》报告显示,全球用于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投资在2010年达到创纪录的2110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了三分之一,是2004年投资金额的5倍还多。主要原因是,中国在风能发电方面以及欧洲对小型屋顶太阳能电池的投资大幅增长。
报告表示,发展中国家大量投资于公共事业中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并且为可再生能源公司提供优惠政策,从而使发展中国家的可再生能源投资在去年达到720亿美元,首次超过发达国家700亿美元的投资额,而在6年前的2004年,发展中国家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投资额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四分之一。
报告指出,中国去年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高达489亿美元,增长幅度为28%,是世界上投资额最大的国家。不过,其他新兴经济体也显示了强劲的投资增长,中南美洲在可再生能源上的投资增长了39%,达到131亿美元;中东和非洲的投资额也增长了一倍,达到50亿美元;印度增长了25%,达到38亿美元。
报告表示,由于采取了税收优惠政策,且太阳能电池板成本下降,小型屋顶太阳能发电设备在欧洲国家获得青睐。其中德国2010年在该领域的投资较一年前增长了132%,达到340亿美元,法国的投资增长了150%,达到27亿美元,意大利增长了59%,达到55亿美元,而捷克则增长了163%,达到23亿美元。报告认为,随着太阳能电池和风能发电成本的进一步降低,未来几年内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还将增大。
报告说,数据显示出的另一个积极的发展趋势是,各国政府用于清洁能源方面的研发资金增长了120%,总额超过了50亿美元。
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施泰纳表示,全球清洁能源投资的迅猛增长决非偶然,这是政府设定预期目标、制定扶持政策并且提供资金激励的综合效果。施泰纳希望今年年底在南非德班举行的气候变化大会和明年在巴西举行的可持续发展大会将可提供更多的契机,促进世界向低碳和高资源效率的绿色经济转变。(卞晨光)
6月25日,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举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寄望其成为支撑我国杂交水稻学科在国际上持续领先的重要平台,为实现超级杂交稻第四期目标提供保障。
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今年3月底获科技部批准建设,并于5月北京召开的全国基础研究工作会议上获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亲自授牌。该重点实验室依托湖南杂交水稻中心与武汉大学共同组建,由教育部和湖南省科技厅共同主管。
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将整合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及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福建省农科院为代表的华东、西南、华南三个基地的资源、技术和人才优势,针对我国杂交水稻基础研究滞后的现状和杂交水稻学科前沿发展趋势,围绕杂交水稻持续增产这一核心主题,开展水稻杂种优势机理、水稻发育与育性机理、杂交水稻种质创新与基因挖掘、超级杂交稻育种、杂交水稻繁育与种子学、杂交水稻超高产生理生态6个方向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不断发展和创新杂交水稻技术理论,为我国水稻持续增产和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目前,实验室已形成一支由袁隆平院士、朱英国院士、谢华安院士领衔,以中青年骨干为主,学科结构互补的科研队伍。
袁隆平告诉记者,超级杂交稻的攻关已在第一、第二期目标实现的基础上,接近第三期目标的实现。而要实现更高的育种目标,常规技术必须与分子技术结合。他谈到自己的两大心愿:一是到2020年培育亩产1000公斤的“第四期”超级杂交稻,以进一步大幅提高水稻单产,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二是要把杂交水稻进一步推广到国外,造福更多世界人民。(俞慧友)
中新网6月13日电 据民政部网站消息,6月3日以来,中国南方地区连续遭受两次强降雨袭击,部分地区发生严重的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据国家减灾委办公室统计,截至13日10时,两次灾害过程造成105人死亡,失踪63人,其中江西因灾死亡13人;湖北因灾死亡29人,失踪10人;湖南因灾死亡39人,失踪21人;贵州因灾死亡24人,失踪32人。
针对近期南方发生的严重暴雨洪涝灾害,国家减灾委、民政部紧急部署、快速反应、积极应对、多措并举,努力做好各项救灾工作。一是加强应急值守,积极做好灾情监测。全面落实灾情动态监测和工作组报告制度,加强汛期24小时应急值守,及时通报有关情况,利用多源遥感数据等科技手段,密切关注和跟踪灾情发展,加强对重灾区的灾情监测和应急评估,确保第一时间掌握、发布灾情信息。
二是紧急启动应急响应,协助开展救灾工作。针对近期南方严重暴雨洪涝灾害,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先后启动1次国家三级救灾应急响应和2次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派出4个工作组紧急赶赴灾区,查看灾情,协助开展救灾工作。
三是及时调拨中央救灾款物,保障群众基本生活。财政部、民政部于6月8日紧急下拨贵州省中央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3500万元,用于支持灾区做好救灾工作。此外,民政部还向灾区紧急调运5000顶救灾专用帐篷和4万床棉被,用于紧急安置受灾群众。
中广网济南6月13日消息(山东台记者翁平亚)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塑化剂阴影正在向保健品和药品蔓延。早在6月3号,国家药监局正式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暂停生产、销售两种含“邻苯二甲酸酯”的保健食品。然而在山东济南,有多家药店销售“涉塑”药品。
“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与台湾检出的塑化剂同属“塑化剂类”,两种禁止销售的“涉塑”药品分别为珠海生化制药生产的盖舒泰钙片和威奇达药业所产的阿司匹林维C肠溶片。记者在走访济南多个药店后,在位于经七纬二路的建联大药房发现了珠海生化制药厂生产的盖舒泰碳酸钙片正在销售。该款药品售价15.4元,内含30片药,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44024255,生产日期为2011年2月12日,有效期至2013年1月。记者购买了一盒。在外包装的说明中,看到标明含有“邻苯二甲酸二乙酯”。药店一位刘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盖舒泰钙片销量一直不错,在济南市区每个月能销售七八百盒。
这些“涉塑”药品经过媒体曝光以后,济南市建联中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清当向记者表示,他们经过调查,记者购买的“含塑”药品是经七纬二路店自己通过药品公司进的货,目前他们已经要求该门店把所进的11盒药全部下架。对于正在销售和库存的药品如何处理,药店供货商刘先生向记者表示,这要看厂家是否能出具权威的质检报告,如果报告确实能证明“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含量符合国家标准,则暂时不作处理,一旦超出标准则马上应急回收。
本报讯 (记者 李博海) 今早,北京,国新办新闻发布厅——“西咸新区规划”新闻发布会正式举行。此举标志着我国按国家战略打造的又一个城市新区正式诞生。十年磨一剑,西咸新区——第四个“国家级新区”呼之欲出。
西咸新区
再造大西安的破题之笔
2009年6月,国务院批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
2010年2月,陕西省委、省政府果断决策,在西安、咸阳两市建成区之间设立西咸新区;
2010年12月,《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西咸新区为国家重点开发区之一,西咸新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陕西省委、省政府把西咸新区作为再造大西安的破题之笔,举全省之力建设西咸新区,坚持高起点定位、大手笔谋划、全方位推进,将把西咸新区建设成为历史文化一脉相连、高端产业集群化发展、人居环境适宜优美、城乡统筹社会和谐、基础设施完备、公共服务均等、服务全国联通世界的城市特色功能新区,促使其成为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重庆两江之后的又一个“国家级新区”。
天人合一
建设“现代田园城市”
据了解,西咸新区规划范围西起茂陵及涝河入渭口,东至包茂高速,北至规划中的西咸环线,南至京昆高速,规划控制区总面积882平方公里,建设用地272平方公里。
在西咸新区的规划中,基于现代城市生活的需求和人们亲近自然的要求,着眼新区城镇、村落、耕地、水系、文物古迹相互交融的基地特质,回顾古代先哲“天人合一”的理念,延伸和发展国外城市规划的经典理论,形成“现代田园城市”的建设理念。
新区按照布局由泾河新城、空港新城、秦汉新城、沣西新城和沣东新城五个新城组成,打破过往由行政区划所致“西安沣渭新区、咸阳泾渭新区”格局。
据了解,省政府已决定设立西咸新区管委会,以统筹整合目前两市若干开发区。西咸新区管委会主任将由陕西省委常委、副省长江泽林兼任,目前相关人事配备已基本就位。
建设大西安
带动大关中 引领大西北
关中—天水经济区是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是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的核心,西咸一体化是建设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途径,西咸新区建设是西咸一体化的关键。
西咸新区不仅是西咸一体化和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关键所在,也必然成为西部大开发特别是西北大开发的战略中枢,承担着“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的重大使命。
据省发改委副主任、省西咸新区办公室主任李忙全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西咸新区是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主城功能区,而不是副城区,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开发区。西咸新区有五个战略定位:一是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主城功能新区和生态田园新城;二是引领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建设的国家级新区;三是彰显秦汉文明、推动国际文化交流的历史文化基地;四是统筹科技资源的新兴产业集聚区;五是城乡统筹发展的一体化建设示范区。
新闻背景
“西咸”十年路
西安、咸阳,两座近在咫尺的千年古都,由于地域上的空间关系,自古以来就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相依相存、相互促进,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看,西咸一体化不是现代人的首创,而是两座古老的城市曾经造就了一段辉煌灿烂的历史,也曾演示了一体化给各自发展带来的兴旺与发达。所以,在历史和现实中,西安和咸阳都存在着全国独一无二的唇齿相依、水乳交融的特殊关联。
回顾近十年,两地间融合的脚步从未停歇。
2002年 陕西提出了“西咸一体化”的构想。
2003年 西咸两地对开公交线路。
2006年9月 西咸两地电信并网。
2008年 地铁一号线设计线路通至咸阳。
2009年6月 国务院批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
2010年2月21日 陕西省推进西咸新区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暨西安沣渭新区、咸阳泾渭新区管委会挂牌成立,标志着西咸新区建设正式启动。
2010年12月 《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和西咸新区建设”,西咸新区建设自此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2011年5月17日上午 陕西省城乡规划委员会在西安召开全体会议,部署全省城乡规划工作,审议并原则通过《西咸新区总体规划》。西咸新区以新面孔呈现出来,此外,省政府决定设立西咸新区管委会。
日前,陕西省决定,在行政区划不变的前提下,将过去协调性质的推进西咸新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改为西咸新区管委会,由分管省领导兼任主任。通过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减少重复建设,有效合理地配置土地、资金、人才等资源,将对新区各组团进行统一规划、同步建设、错位发展、整体推进。
历经十年,今日在京新闻发布会的召开,将为西咸一体化揭开新的篇章。
据曹凛介绍,汉长沙国王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比现有的王陵公园规模更大。图为王陵公园。
昨日长沙市文物局局长曹凛首登“市民文化遗产讲堂”,向市民讲解长沙汉王陵,总结汉长沙王陵分布和其价值所在,并透露在汉长沙国王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有可能创新保护模式,即在其所在的约12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设立具备政府职能的“汉长沙国王陵保护特区”。
27座国王(后)陵墓沿湘江分布
汉长沙国始建于公元前202年,都于临湘(今长沙),辖今湖南全境及黔、赣、桂、粤等省各一部分,是大汉帝国开国七大诸侯国之一。由此,长沙从一个一般性的地方政权一跃成为封疆裂土的王国,作为国家一级行政区域的中心而登上中国历史舞台。汉长沙国历经两百余年,先后由13代计14王统治。其中,吴氏长沙国历5代5王,刘氏长沙国历8代9王,马王堆二号汉墓墓主利仓为长沙国的丞相,马王堆一号汉墓墓主辛追为利仓夫人,贾谊为第五代长沙王吴著的太傅。
曹凛介绍自上世纪70年代起,省市文物部门先后发现7座汉长沙国王(后)陵,去年以来,长沙市文物部门又调勘发现20处汉代大型陵墓遗迹。目前发现的汉长沙国王陵墓已累计达27座,主要分布在南起岳麓区天马山、北至望城县玫瑰园沿湘江西岸低矮的山丘上,可分为4个片区,即谷山片区,南起岳麓区东山和北津城遗址、北到望城县玫瑰园、西至望藕路、东抵银杉路计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拥有王陵墓16座和汉代城址1处;望城县戴公庙片区,拥有王陵墓2座;岳麓区咸嘉湖片区,拥有王陵墓5座;天马山片区,在天马山、凤凰山、牛头岭分布王陵墓4座。而在上述汉长沙王陵遗迹中,目前仍保存24座陵墓及城址1处。
对扩大名城影响无可替代
曹凛表示,汉长沙国王陵区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对提升城市品质、凝聚城市力量、扩大名城影响和发展区域经济的作用无可替代。同时汉长沙国王陵会对提升长沙文化遗产观光业品质,铸就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起到积极作用。
“这是中国继陕西汉唐帝陵、洛阳东汉帝陵和北京明清帝陵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考古新发现,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规格之高,已引起学术界和国家文物局的高度关注。”曹凛指出。
据介绍,从全国范围内讲,北京、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等地虽已发现、发掘诸侯王(后)陵数座,“但就其规模、数量和完整度来说,均远不及长沙”。曹凛认为,汉长沙国王陵对研究汉代中央与诸侯国的关系、各诸侯国之间的关系乃至整个大汉帝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对长沙而言,尽管部分王陵已遭盗掘,但长沙国王陵仍为蕴藏最丰富的考古类遗存,它对于探索长沙国的历史地理、廓清汉代长沙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面貌至关重要。
建议创新保护模式设立特区
据悉,目前汉长沙国王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经获得立项,文物部门已经据此草拟了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区。曹凛认为,汉长沙国王陵的研究有三个基础性工作势在必行:将汉代长沙国王陵研究确定为重大学术课题;设立王陵考古工作站和研究所,力争用5年时间钻探出各陵墓的寝殿、便殿、陵庙、神道、从葬坑、垣墙和陪葬墓等遗迹,全面厘清王陵区的文化面貌;争取对2座王陵进行考古发掘,逐步把汉长沙国及王陵研究构筑成为一门显学,籍以推动王陵区的保护和利用。
谈及如何保护如此重要的大规模遗址,曹凛建议还可以采取创新模式即设立“汉长沙国王陵保护特区”,这个特区将全面负责该区域社会发展的各项事务,特别要突出汉长沙国王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申报、保护、管理和利用。特区应拥有基层一级政府和遗产地单位双重属性,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特区范围可设定在南起岳麓区北津城遗址、东山王陵,北到望城县玫瑰园,东濒湘江,西到金星大道的区域,约12平方公里。(长沙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