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新闻

餐馆老板遭欺压 杨逸飞议员提醒华人注意业主立案法

 

最近收到一名华人老板罗先生求助,他在悉尼北区经营的一家餐馆被迫结业,因为受到该栋大厦的业主立案法团(Body Cooperate)向法庭申请对其实施禁制。事情源于约十年前罗先生因为不愿意出售其餐馆的物业给其他几位业主而遭到针对。罗先生于1990年买下该餐馆生意,并一直拥有市政府批文(DA)合法地经营,后来更买下该物业。直至大概十年前,由于罗先生的店铺位置较佳,其他几名业主有意买下他的店铺作扩充但遭拒绝,不久之后罗先生就遭到了一连串不合理的投诉和刁难,比如就餐馆噪音、客人停车和使用大厦洗手间、客人的小孩在走廊走动等一些在他们来之前已经存在的情况,以及后来被业主法团投诉抽油烟机漏油并要求维修一系列额外的东西。由于罗先生英语不佳和不谙法律,亦无可奈何地按照要求一一配合。可是业主法团不但没有给予维修的批核却在罗先生回国不知情期间向法庭申请禁制,由于对方精通法律、文件充分,更因被告人身在外,法庭判罗先生败诉并勒令其停止使用抽油烟机,市政府随后亦要求他停止经营。罗先生后来聘请了律师进行上诉,但由于对方利用法律途径多番故意刁难,事件至今已令罗先生花费了大笔诉讼费用,加上受到案件影响导致店铺无法经营和正常地租售,使罗先生精神上受到很大困扰。

由于罗先生不在杨逸飞议员负责的区内,杨议员到现场视察环境后陪同罗先生与有关人士沟通和了解情况并尽力协助罗先生。杨逸飞表示,虽然事情进行到了法律程序,也希望可以从其他途径帮助到罗先生,比如说语言和咨询方面。杨逸飞认为事件反映了几个问题,第一,华人在语言不便的情况下可能未能受到法律上应有的保护;第二,其他地区正缺乏代表华人的声音;第三,由于英语不好或者不了解法律,很多华人都不经常参加业主例会或留意会议记录,因此失去了发言权和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要接受某些对自己不利的条款,特别是在某些澳洲本地人较多的地区,只要有几位比较活跃的业主就很可能“操控”业主立案法团,漠视了那些英语和法律常识较差的人的声音,也有可能因为文化差异而遭排挤。杨逸飞议员呼吁大家要注意业主法团的讯息和尽量出席业主例会,以维护自己投票的权利和利益。

发表在栏目: 社区新闻

3月14日晚(周四)澳洲澳华论坛(Chinese Australian Forum)在悉尼华埠举行招待会,将其6位在大选中胜出的新任市议员介绍给华人社区及媒体。他们分别是Lane Cove自由党议员Soo-Tee Cheong, Ryde区自由党议员陈君联(Mr. Craig Chung),Parramatta区自由党议员胡煜明(Mr. John Hugh), Hurstville工党议员单伟广( Mr. Dominic Sin), 自由党议员吴金莹( Ms. Christina Wu),Fairfield团结党议员杨逸飞(Mr. Ken Yeung)。

活动全程太平绅士谢维礼先生(Kenrick Cheah JP)主持,澳华论坛主席温友龙(President Patrick Voon)先生首先致辞,温主席说澳华论坛把鼓励更多的华人在澳洲参政议政作为使命之一,传统的华人家庭总是特别重视孩子的教育,他希望今后能够鼓励孩子们增强服务社区的意识,通过参政议政为更多的人解决问题,回馈社会。

几位新当选的议员按照抽签顺序依次登台做自我介绍,唯一的一位女性,自由党Hurstville区议员吴金莹表示自己从一名害羞内向的留学生一步步成为今天的议员,希望能够在Hurstville这个华人聚集的选区为同胞服好务。

Ryde区自由党议员陈君联说,自己的爷爷出生在悉尼,父亲是1945年从香港回到澳洲,父亲来自于拥有13个兄弟姐妹的商人大家庭,作为在澳洲的第三代移民,自己在融入和推广澳大利亚多元文化社会价值观的同时也积极努力学习祖籍国文化,通过调查了解广东话以12.9%成为Ryde区仅次于英文最多人使用的语言之后,自己就特别拜师学习广东话,希望能够与居民更好的沟通,帮助他们解决所需所想。他说,华人在澳大利亚有着悠久的参政历史,也有众多出色的企业都拥有华裔背景,从墨尔本市长到L.J.Hooker地产公司,这些都是华人的骄傲,自己希望能够影响更多人好好了解社区,服务社区。

我站在之前澳洲大选华人之声系列中曾报道过的Fairfield团结党候选人杨逸飞已经成功的从大选中胜出,成为该市议员也在招待会上亮相,这位年轻的议员来自于香港,在澳洲居住超过20年,从小学到大学都接受正统系统的澳洲教育,他和所有的同龄人一样喜欢打电玩,看漫画。他说自己最初对于成功的认识就是拥有财富和知名度,但在中学时阅读了传统名著《三国演义》,忽然间意识到成功其实是奉献大众;大学期间澳大利亚公平、多元文化的价值观更是深深的植入心中;在他看来,华人仍然是澳洲少数民族,而自己的责任就是为包括华人在内的所有少数民族在多数族群前保证自己的权益,争取最大的利益。他也特别关注外交,希望能够借助更大的祖籍国作为后盾为澳大利亚华人争取更多的发声机会。

发表在栏目: 社区新闻

9月27日晚,悉尼费菲市新一届议员杨逸飞,在酒店低调举办了庆功派对,诚挚感谢所有支持者,尤其是投票当日的志愿者们。期间百名好友陆续到场,他们来自各个华人社团,包括新南威尔士大学中国硕博学者联谊会、新南威尔士州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澳洲湖北同乡会、澳洲江西青年会、澳洲川渝青年会筹备委员会、黑天鹅艺术团、悉尼汉服社,以及合艺社等。

 

派对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进行。

 

随后,议员杨逸飞用文字表达自己当选的心情和责任。在27/09我们举行了一个庆祝派对,本来只想搞一个简单的活动卻来了一百多个嘉宾,感觉非常荣幸,再次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和厚爱。

 

经过多个月的疲劳,昨晚终于能睡一觉好的。近日来,收到了很多祝贺,包括费菲市市民、华人社团、媒体,以及亲朋好友等。那天做客电台,主持人问我:“心情如何?家人一定很开心了!”其实刚相反,我没有特别的兴奋。家里也没有什么庆祝,一切如常。

 

而今天一起来就给我奶奶教训了一大顿。她说:“你姑姑跟我说你当选了,觉得很光荣,我就不这么认为。你这么小年纪,社会经验不够,为大家做的事不够,没有说服力,不应该参选。我就不会投你票。”我奶奶今年八十七岁。孤儿出身,工人阶级,当过小学教师。经历了抗日战争、内战、大跃进、三反五反、文革。她是个非常勤俭、严厉、典型传统的老人家。从小时候开始,她就跟我爷爷如军官般鞭策我们“要节俭、勤奋”,时刻批评我们 “一代不如一代”。

 

他们那种勤俭克己的程度是现代的年轻人无发想象的。比如说,我爷爷用一张纸巾,他会先从中间撕开,再把它叠成十多个面来用;吃完饭,不可留一粒米在饭碗……我奶奶则是“卫生帮”。叠床铺、烫衣服不容许一条折痕,她拖过的地不会捡到一根头发,否则会被骂不整齐、做事马虎。

 

所以,以前不管是我妹妹考试每年全年级第一名,还是我上杂志封面,她总会觉得我们“不够好”。我想《虎妈妈》的作者下一次写书之前,可能要先问问她的意见。

 

“一个人的成功,就是从生活中的点滴中体现出来。不管你有一天当上了大官,不管现在你喜不喜欢听,我也可能看不到这么远,但我还是这样说。”

 

听到奶奶这样说,我觉得很感动、很惭愧。她是我的第一个反对声音。这令我意识到:“在你受到很多人赞许的同时,想想那些反对者的声音;在自己感到成功的同时,想想有甚么做得不够好”。

这将会是我今后从政的座右铭。

 

杨逸飞于9月29日

发表在栏目: 社区新闻

团结党简介

 

团结党创立于1998年,她的目标是促进每一个澳洲人都能机会均等。

 

团结党是众多被主要政党忽视地民选的代言人,主要政纲是反对种族主义,支持多元文化,服务移民社区。

 

      团结党是标志着澳洲华人的一股力量,我参加团结党,就是希望可以成为她一部分,为她添一份力。我们针对多元文化,特别是华人的利益为我们的大前提,而这一点,是两大党无法达到的。这些年来,团结党培训出多个华人政治家。团结党是我们华人参政的重要平台,我希望可以从我的参选过程中,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我们,为华人服务。

 

杨逸飞个人简介

 

      32岁,太平绅士,澳洲西悉尼大学亚洲研究(政治)及中文系学士毕业, MBA(工商管理学硕士)在读,持有澳洲房地产代理、信贷代理及理财策划文凭。生于香港,来澳洲20年,成长背景融合了中西文化,会说流利的国语、粤语和英文。从事房地产、金融贷款行业,时刻关注澳洲政治。2007年开始为团结党服务,2008年的地区选举当选候选人,有参选经验。5年来一直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我大学时放弃读土地经济,转而学政治,深受孙中山、马克思等政治名人影响。我认为政治家不该只是一个代理,政治家应该为民请命。我希望可以让下一代华人意识到,我们可以在这个国家做什么?我们独特的贡献在哪里?这个国家是很需要我们华人的,体现我们存在的价值。

 

      我热爱中国文化和历史,同时也热爱澳洲,我的政治理想是实现文化交融:把澳洲的长处——“多元文化”的优势,近一步地、更深地发挥出来,吸收世界各地所有优秀的文化,来建立澳洲更好的文化。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集聚在澳洲这片乐土,澳洲是全球一体化代表的国家,作为中西结合的个人代表,我希望能够把自己的所学贡献这个社会,把中华文化的精髓用于澳洲社会的发展。澳洲具有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但是没有被充分利用,澳洲一直是一个传统的、甘于平凡的国家,澳洲需要一个有理想、有革命性的力量站出来,带动这个国家的发展,影响这个国家的人。这么多年来,所谓的政治家,选民需要什么,就是去满足选民的需要,像是一个计程车司机,为了选民和选票而办事,为了当一个政治家而参选。这么说,并不是讽刺人,而是讽刺这个从政的初衷。但是,作为一个政治家,除了这个以外,还需要更多。做一个领导人,有思想的政治家,为下一代,为这个国家的未来铺路。这个国家缺乏一个革命性的领导人,火车头一样的人物。现在的大环境是亚洲在崛起,需要在思想上和政治上和亚洲同步。现在需要打破这样的传统政治理念,做一个火车头。

 

参选原因

 

      首先,我不是为了当议员、当市长出来从政。我问我自己,我们现在到底缺乏什么?我们现在缺乏的就是有思想的政治家。从政要有一种深度:革新。可能有些人会觉得,你当一个地方官、市议员,用不着想得这么远。但是,我们为什么在主流社会中较不受重视,就是因为我们没有长远的、有深度的革新理念。所以我们永远是一个小圈子,我们缺乏有革新能力的政治家。我们要突出我们的优势。探索出我们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路,才能凸显亚洲文明、多元文化,能为澳洲社会的发展带来优势?首先,要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存在价值。如果他们发现我们对这个国家的重要性,他们就不敢再轻视我们。在此之前,我们广大的选民要建立一个共同的理念。因为,是你们给我们这个平台,是你们推我们上来。所以,你要知道,你到底选的是什么样的人;你要知道,你在这个国家的价值在哪里?只要一个人知道自己的价值在哪里,才会知道共同的价值在哪里。

 

所以我参选,重要的目的,不是要当选,而是要让人知道这种理念和思想。

 

      首先,从政的人应该知道,如何带领我们走一条路,将我们的价值最大化。而选民也应该知道,如何去投票。不是简单地在纸上画一个圈,而是你真正了解你投的是什么样的人,这个人能为你做什么,而不只是因为他是黄种人,或者他是白种人。所以,在一个政治家的角度,我需要有一种理念“我为什么从政”;而作为选民,也应该想“我应该怎样投票”,投这个人的价值在哪里?投票的定义是什么?你有没有想过,代表你们的该是什么样的人?前段时间,我很荣幸认识了一帮杰出的侨领。他们向我们发问:“在一个朋友,或者同胞的身份来说,我会支持你,因为我们是同胞。但是,在一个选民的角度来说,你会帮我们做事呢?”其中一位先生明确提出:“我要知道的是,你将会为我们做什么?我的眼会在看。”听到这些话,我真的很开心。一直以来,我们参选的卖点,就是“我是你的同胞,我跟你一样,请你投我一票”。我们亚洲人,在澳洲政坛上,有一个独特的现象,就是“同乡、或者同胞效应”。但是,从一个政治的角度看,就把我们华人的政坛变成一个“社交圈”。“不问你是谁,只要你是我同胞,我就投你一票”——没有政治的政治,已经变成了华人在澳洲政坛立足的基础。为同胞投票是好事,但是除了这点,更重要的是,应该怎样去投票,为什么要投票,纠正我们投票的误区。这也是我们不受主流社会重视的一个很大的原因。之所以不被重视,不是人口多少问题,而是我们缺乏了一个理念,如何可以把我们的文化,我们民族的优势发挥出来,贡献这个国家,推动这个国家,把我们的优势尽可能大的发挥出来。所以,在我们有这种领导人出现之前,首先,需要从选民的思维做起。

 

      优先考虑亚洲人的利益:我大学读国际政治,出来竞选一个地区议员,用不着谈这么多宏大的理念,我可以做一些很简单的、地方的事务,交一些功课。但是,我们候选人,不单只为一个地方,而应该为整个澳洲华人、亚洲人、以及下一代、我们的孩子谋福利。一个政治家和政客的不同,最主要的是在思想上,如何去影响人、带领人。政治家不一定要比其他人做得多,但是一定要比其他人想得多。也就是说,你要想到人家想不到的事。你应该想到怎样为人民、为市民、为下一代规划更好的未来,而不是问选民“你需要我为你做什么?”这是不够的。所以,我从政,不需要问“你要我做什么”;而是,我会告诉你“我会怎样帮你打造这个未来”,帮我们社区、帮这个国家打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出来参选议员,大家收到的传单,每个人都写一样的话、做一样的事,比如说,这个地区,我们很缺乏车位。但是,我不会跟你说这些。我出来参选,不是为争取几个车位,而是为人民谋幸福。我们亚洲人代表的候选人,我们的眼光,我们的价值观,一定不可以跟主流社会白人议员、政治家一致。因为,这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我们一定要清楚我们代表的群体的利益。我们首先要明确我们的立场。我们的身份、立场跟主流社会还是有不同的。我们想的东西一定要比他们更深更远。特别是在费菲市,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地区,也是多矛盾的地方。

 

      我参选,第一身份是我们亚洲人在这个地区的代表;第二个身份,才是费菲市的代表。我会优先考虑亚洲人的利益。很多议员出来参选,会思考我们这个“地区”需要什么,“地区”是一个关键。而我则重点考虑,我代表的“那部分人”。不光考虑地区,而且我们“地区里面的那部分的人”。说费菲市的利益,并不代表费菲市亚洲人的利益。我们要有层次的分出来:费菲市亚洲人的利益在哪里?某些白人争取的东西,并不代表我们需要去争取;我们争取的东西,并不代表本地居民需要去争取。我们华人参政最重要的标准,就是怎样平衡我们亚洲人在那个区的利益。因为有可能我们的利益和某部分人是矛盾的。搞清楚相容性和矛盾性,是一个华人政治家的基本素质。一般来说,大部分人也认为我们是少数民族,在政坛上起不到什么作用,但其实,很多时候,这个世界的发展,是一小部分人拉着大部分人来走。所以,千万不要以为我们小部分人没有价值,反而是要凸显出来。本地白人议员,不一定可以达到我们这个目标。他们没有经历我们漂洋过海、离乡背井、从零开始的移民历程。他们来拉我们的选票,却没有我们的经历,那么,目的在哪里呢?我要你知道,你选我,我会做什么,我会做得比他们更好,我要你知道这一点。我要他们知道,为什么白种人,是永远不可以真正代表我们。基本上,所有候选人,都只考虑地区利益,所有人都在讲同样的东西。很多人出来参选,没有理念,你想到的东西人家也有想到。我要你感受到我的不同,你选我的价值在哪里?所以,我不会浪费大家的时间,说社区需要什么,我不会讲很多。我要说的只是几点定位,有深度的、针对性的、长远的一种发展路线,建立在以华人为主的亚洲人,在这个地区的利益基础之上。

 

 

费菲市 (Fairfield) 三大战略:

 

低收入、多移民,费菲市是悉尼移民占有率最多地区之一,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打造一个特色的地区、促进文化交流、提高教育水平是目前最重要的。

 

第一,改善教育。

 

      低收入最大的原因就是教育水平偏低。很多华人家庭都是从事体力劳动,在面包店、工厂打工,可能会影响到下一代的教育环境。我们这个区的学校教育水平偏低,出来的小孩竞争力也偏低。我们华人有培养小孩的传统,但是没有高水平的学校。我以前也是在这里的学校读书,我们应该在教育上多做一些工作。帮助学校提高教育水平,我们的孩子才会提高他们的竞争力。如果教育水平高,地区市民的素质提升,这个区的平均收入就会提高。学校方面,与地方政府合作,提供一个更好的环境。我会在学校开设语言班、招揽更多的人才培养我们的小孩,要求他们在学校学习中国传统和亚洲文化。费菲市的学校一定要有一个比较独特的教育模式,解决本地长大的ABC没有接触中国传统或亚洲文化,也不能完全融入澳洲主流文化的尴尬。然后,可以在把这个模式推广到其他地方。

 

第二,文化交流。

 

      西区拥有大量的文化社团,成员很多包括新移民和老年人,对他们来说,社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交平台。我会多跟社团合作,推动他们,把这个文化市场搞起来。我们要突出这个地区的文化交流,让这个地区变得更有特色、更有动力。怎样组织那些文化交流呢?比如说,推广有特色的那些文化节、友谊城市交流。我们要把费菲市的特点扩大。同时,给新移民提供一个好的平台,帮助他们融入社会,比如说各类免费培训,比如说语言班、讲座、跟当地社团沟通。我会争取善用地方政府的支援,更有效地用在新移民、特别是我们亚洲移民身上。

 

第三,地方经济,尤其是地方的小生意。

 

      保护、照顾地方小生意,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把费菲市变成更有竞争力的地区。很多年前,除了唐人街,Cabramatta算是悉尼第二大的亚洲人聚居地,基本上是旅游的一个热点。自从Strathfeild、Burwood和Hurstvile崛起后,Cabramatta竞争力大不如前。我希望可以把这里独特的文化特色发挥出来,比如说,把地方商店特色化,或者组织一些文化、美食活动,吸引旅客来消费。把这个地方打造一个有竞争力、繁荣、充满文化特色的一个地区,吸引人们钱来居住和消费。这也是我们的家。大部分来澳洲的华人,都没有从政的兴趣,主要是因为,思想上有一个共同的误区:认为虽然来到这个国家,但是我们不属于这个国家,这是一个白人的国家。连我朋友也说:“你在一个白人的社会,你能做什么呢?”但是,我这样想,澳洲是一个民主、平等的国家,任何人都有平等的权利。我们很多时候,在这个国家,可能会觉得没有被百分百地尊重,或者说被歧视,最大的原因不是因为我们只占主流社会的一小部分,而是我们认为“你在别人的国家”。不要总是想着这是别人的家,这也是我们的家!我们虽然只是小部分的澳洲华人,但是不要以为我们不存在,我们是有声音的。你想要别人尊重你,首先要知道,自己有什么权利?有没有想过争取这个权利呢?要人家认同澳洲华人的存在,认同澳洲华人的权利。在一个平等的平台上,我们也可以做同样的事情,甚至做得更好。我出来参选,成功与否不重要,关键是要告诉白人主流社会,我们跟你一样的,我们是对等的,但是,我更应该比你做得更好。

 

为华人亚洲人服务

 

      曾经有人讽刺说:“你在一个小党,能有什么作为?”我就觉得,同一句话:“我不是为了做议员而参选,我只是觉得,哪里有一个机会,可以为华人服务,我就会在哪里。”这不是一个作为与否的问题,而要问你自己,你应该怎样去做?以前就有一个Pauline Hanson,有One Nation Party,那个时候,我们很反抗种族歧视,现在没有Pauline Hanson了,种族歧视问题可能也没有以前那么严重了。上一次我参选的时候,曾经也有人跟我说:“现在工党、自由党不尊重你们华人吗?”我说:“对啊,不是我们不尊重华人亚洲人,也不是说我们歧视。但是我想问我们两个党,我们两个党的领导,这个国家的人,你可以接受一个华人,亚洲人当总理吗?”既然不接受,那就永远不平等,就不是百分百地尊重和被接受。既然,我们不是百分百的平等,我们就要去争取。澳洲的政治家只会为选民服务。问题是,这个国家也存在很多“没有身份得人”。而我参选的理念,就是要保障我们亚洲人,无论你有身份与否,无论你是选民与否,无论你是否选我,我也会为你服务。我会为亚洲人服务。

 

如果想知道更多我的资料浏览我的网页 www.kenyeung.com 或电邮  该E-mail地址已受到防止垃圾邮件机器人的保护,您必须启用浏览器的Java Script才能看到。  

 

发表在栏目: 社区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