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科技讯(悠悠/编译)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它们看上去非常像来自外太空的生物,但实际上仅是地球海洋中奇特的生物。
礁蜥鱼
这些照片是由英国一支水下摄影团队拍摄的,并且它们的外形也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例如:装饰蟹能够变形,就像一些科幻电影中所描述的火星人,并且它的外壳有一些胶状物质能巧妙地将自己伪装起来,躲避掠食者的攻击。
螳螂虾
另一种奇特生物叫做螳螂虾,它又被称为“拇指劈木机”,这是由于它隐藏着一种毁灭性武器,就像荧屏中的怪物一样。它可生长至38厘米,强有力的爪子可在数毫秒内释放毁灭性的攻击力,经常导致猎物身体分解。据称,有时螳螂虾强有力的爪子还曾打破过水族箱。此外,它们身体上怪异的霓虹灯色彩使螳螂虾具有“超凡脱俗”的外表。
斑点花园鳗鱼
装饰魔鬼尖嘴鱼发出明亮的色彩,身体接近透明状态,体长12厘米,与海马非常相似。其它奇特的海洋生物包括亮粉色叶鲉,它的身体扁平得像一片树叶,当它变色时伴随着皮肤脱落。
条纹发光清洁虾
条纹发光清洁虾长着长长的前爪,隆起的黄色眼睛,呈现出壮观一副令人惊人的模样。此外,这支水下摄影团队还拍摄到了长尖嘴鱼、深海蹲龙虾、礁蜥鱼、斑点花园鳗鱼、杂草鲉和海马。
深海蹲龙虾
据悉,该水下摄影团队成员包括:今年40岁来自英国艾塞克斯郡的詹森-伊斯雷,今年25岁来自东萨西克斯郡的亚当-德本特,以及36岁来自布里斯托尔市的吉尔-伍莱。
他们是在马来西亚婆罗洲海域进行水下拍摄的,是受英国BBC电视委托拍摄系列纪录片《人类地球与生命》,预计将于近期播出。
海马
伍莱说:“其实人们不必一定要深入海底才能发现这些奇特的‘外星生物’,它们看上去非常像科幻电影中所描述的神秘未知生物,但实际上你在热带海域潜水时就或许能看到这些动物的身影。其中一些鱼长着像海马一样的鼻子,螃蟹的外壳含有胶状物质能实际更好的伪装效果。”
世界上首个互动式纸电脑将会彻底改变互动式计算领域
柔韧性令其比当前的所有移动式电脑更方便携带:你可把它折叠起来放进衣兜
世界上首个互动式纸电脑将会彻底改变互动式计算领域。加拿大女王大学人类媒体实验室(Human Media Lab)主管、这种电脑的研制人罗伊·维特加尔表示:“它代表着计算领域的未来,不出5年,这项技术将大行其道。可以将这种‘纸’打造成手机,那样的话,看起来,感觉起来和操作起来均同一小片交互式的纸一样,点击四角可以翻页,或者用笔在上面直接书写信息。”
维特加尔博士将于5月10日下午2时在温哥华举行的美国计算机协会2011年人机互动学术会议(最重要的人机互动国际会议)上详细介绍他的这种纸电脑。这种轻薄柔软的电脑可储存大量文件,并与其发生互动,这意味着办公室以后将不再需要纸或打印机。维特加尔表示:“无纸办公室时代即将到来。所有文件可以能转化成数字格式,储存在电脑里,然后把电脑摞在一起,就像一摞纸一样,或者把它们随便扔在办公桌周围。”
这项新发明预示着新一代电脑具备以下优点:超轻、超薄而且非常柔软。要是没人与其发生互动,它们就不会耗费一点电。当用户用它进行阅读时,他们并不会感觉自己正捧着一片玻璃或者一堆金属。有关如何使用互动式超薄柔性电脑的论文,将在温哥华会议上公开,届时该科研组还将演示一个袖带式薄膜电脑Snaplet。(孝文)
摄影师正在给颜色鲜艳的翠鸟拍照,突然一只鳄鱼和一只河马从水里窜出来
科学网讯 北京时间5月9日消息,野生动物摄影师阿纳德-格尔曼在非洲马拉维里瓦达国家公园的一条河流拍摄翠鸟时,无意中抓拍到河马和鳄鱼激战的画面。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当时阿纳德在河流旁边拍摄他最喜欢的翠鸟,但当他把镜头瞄准翠鸟时,一只鳄鱼和一只河马突然从他前方的水中钻出来,相互展开激战。就在两个大家伙激斗之时,阿纳德抓拍了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画面。
母河马为保护幼仔与鳄鱼激斗
最初好像鳄鱼占了上风,但护子心切的河马母亲很快就扳倒了劣势,把入侵的鳄鱼咬得遍体鳞伤。而原本阿纳德要拍摄的那只翠鸟似乎并没被吓呆,随时准备在两个大家伙威胁到自己时飞走。阿纳德称这次经历会令他终生难忘。
37岁的阿纳德说:“在马拉维生活6年,并32次前往里瓦达国家公园后,这是我最后一次来这里拍摄。麦克罗德-卡莱迪(我的向导和朋友)同我一起开车前往。我最喜欢的是翠鸟,划船从河面上经过时,好几次都看到多种不同类型的翠鸟。麦克罗德把车停在河边,因为他看到距离我们大约15英尺的芦苇上有一只冠翠鸟,更有意思的是,后面还有一头母河马,我知道这头河马还有一只小宝宝。最初五分钟一切正常,周围非常平静,但突然一条大鳄鱼扑向河马宝宝,母河马快速迎向前,护住自己的幼仔,迎击鳄鱼。”
翠鸟似乎没被吓呆,随时准备在两个大家伙威胁到自己时飞走
他说:“我意识到发生的一切后,很快把镜头转向它们,抓拍鳄鱼和河马激战的画面。鳄鱼张开血盆大口一口咬到了河马妈妈的下颌,不断张开血盆大口向对方示威,不过很快鳄鱼就意识到它很难越过母河马。经过几十秒的激战后,鳄鱼悻悻游走。”
(KT)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任何我们觉得不可能的事物,都有可能变成现实,就像在100年前,当时的人们无法想象到如今繁荣的互联网一样。那么在接下来的100年内,又有哪些可能会出现的新科技呢?
下面列出了当今科学家对2100年前生活的十大预测,如果这些预测能够变成现实的话,将会让世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1.能上网的隐形眼镜
出现时间:2030年前
预测者:来自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的巴巴克·A·帕尔维兹教授
你能想象有一天上网只有眨一下眼睛那么简单吗?帕尔维兹教授目前正在研究的一款隐形眼镜或许会让你明白一切皆有可能。这种新式的隐形眼镜上排列着一个LED集合。帕尔维兹表示:“这些LED组合可以在眼前形成各种图像。这种眼镜的大部分材料半透明,人们可以戴着它自由活动。”
这种眼镜还将识别人的面部特征,并显示所见者的生平,还能将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这样人们就可以看懂镜片上显示的字幕。 也许准备参加期末考试的学生们会是这种隐形眼镜的首批顾客,相信它也同样会受到科幻迷们的喜爱。
2.人体器官商店
出现时间:2030年前
预测者:维克森林大学安东尼·阿塔拉博士
若不幸遭遇车祸或疾病,人们可以从“人体器官商店”订购用自身细胞培育的备用器官。
科学家现在已经可以培育软骨、鼻子、耳朵、骨骼、皮肤、血管和心脏瓣膜。4年前,他们培育了第一个膀胱,去年又培育了第一根气管。在未来大约5年内,科学家将能够培育出肝脏。阿塔拉博士表示:“我们可以预见的是今后将能够提供现成的器官,人们只需取出受损的器官,然后按照需要植入培育的新器官。”
3.读心术
出现时间:2030年前
预测者: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肯德里克·凯伊
目前的技术可以实现往中风瘫痪的患者的大脑中植入芯片,并将这个芯片同笔记本电脑连接。这些患者最终将学会如何利用意念编辑电子邮件、玩视频游戏和上网。
凯伊正在编订一本“意念词典”,他已经研发出了一个可以破解脑电波信号的电脑程序。他说:“从一大堆影像中识别出患者看到的特定影像将成为可能,而且仅仅通过检测其大脑的活动,就能够将这一影像还原。”
日本的本田公司曾制造了一个机器人,戴着头盔的员工可通过意念控制机器人的活动。
4.灭绝动物复活
出现时间:2070年前
预测者:美国先进细胞技术公司罗伯特·兰扎博士
未来我们将能够拥有饲养灭绝动物的动物园。兰扎能够从已死亡25年的动物尸体上提取可用的DNA,将这些DNA植入到母牛卵细胞内,9个月后,一只克隆动物就诞生了。这样,这个物种就算是复活了。
即使尼安德特人已经消亡了数万年,但是他们的DNA已经被破译了,所以有科学家正在讨论要不要让他们复活。兰扎认为:“如果我们有了控制基因的工具,那么从理论上来讲利用基因复活物种就将成为可能。问题是,我们应该这么做吗?”
5.延缓衰老
出现时间:2070年前
预测者:麻省理工学院莱昂纳德·瓜伦特博士
虽然没有人能够找到长生不老药,但是科学家现在可以从遗传学和分子学的角度分析梳理出细胞衰老的过程。很多影响衰老快慢的基因已经在酵母细胞、果蝇及蠕虫内被发现。
科学家已经通过“热量控制”延长了昆虫、老鼠、兔子、狗、猫及猴子的寿命。也就是如果在喂养它们时减少30%的热量摄入,那么就能将它们的寿命延长30%。瓜伦特发现了SIR2基因,这个基因有可能解释“热量控制”的奥秘。
6.变形
出现时间:2100年前
预测者:美国英特尔公司贾森·坎佩利
在电影《终结者2》或《X战警》中都有外形变形的情景,而这也是研究“可编程物质”的科学家们的梦想。他们制造出了与大头针的针帽一样大小的电脑芯片,这是一种纳米级的微型电脑,被称作“catoms ”。将这些电脑芯片进行编程,这些芯片根据既定电荷的不同有不同的组合方式。
坎佩利表示:“比如,我的手机放到口袋里显得太大,如果拿在手里玩又太小。如果我有200至300毫升那么多的(可编程)芯片,那么我可以随时让手机变成我想要的形状。英特尔公司高级研究员贾斯汀·拉特纳称:“在未来40年内,这将成为一个很普通的技术。”
那么在圣诞节的时候,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为我们的礼物下载软件,然后按一下按钮,礼物就出现了。
7.建造星际飞船
出现时间:2100年
预测者:康奈尔大学梅森·佩克博士
恒星离我们太远了,就连最近的恒星也需要我们的火箭花费7万多年才能到达。但是佩克相信,第一艘星际飞船会是一个微型的电脑芯片,只有指甲盖大小。
即使只有少量的芯片到达了恒星,这就足以发回有价值的信息。佩克博士的设想是,向木星周围发射数百万的芯片,这样木星周围强大的磁场将能够将它们加速到“每秒上万公里”,而且他认为这一速度还可以无限增加直至接近光速。
8.战胜癌症
出现时间:2100年前
预测者:西雅图系统生物研究所勒罗伊·霍德
如今,当人们发现在胸部发现肿瘤时,可能这个肿瘤已经有了100亿个癌细胞。但是在未来,区区几百个癌细胞释放的蛋白质就能被安装在厕所内的DNA芯片识别出来,而这将肿瘤的发现时间提前10年。从此以后,“肿瘤”这一词就将从世界上消失了。
人们的体检方式也会发生改变。霍德曾写道:“2018年6月,萨莉拿出一个小型设备,在手指上按了一下,取了一小滴血。利用这滴血,可以进行2000项不同的检测,并将数据无线发送到远程计算机上进行分析……微型设备将检测数千种血液成分,而且DNA测序仪将能够快速破译个人的基因组。”
此外,科学家已经研制出了“纳米粒子”,它是一种微型分子。这些分子可以像智能炸弹一样摧毁癌细胞。在过去的试验中,用这样的方式杀死过90%的癌细胞,这将使得癌症治疗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9.人类与机器人融合
出现时间:2100年前
预测者:麻省理工学院罗德尼·布鲁克斯
未来的几年,机器人可能拥有与老鼠、猫或狗甚至猴子一样的智力。到那个时候,有人觉得机器人可能很危险。有人建议我们应该在它们的“大脑”中植入芯片,这样一旦当它们产生了恶念,就可以将它们关闭。但是也有人说,为什么不同机器人融合呢?而这正是布鲁克斯的想法,他曾是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的负责人。
他表示:“从现在开始的50年内,我们将能够通过基因改造看到人类身体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人类种群将会以今天人们想象不到的方式发生改变。我们会发现自己再也不受达尔文进化论的限制了。我的预言是,到2100年前,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将充满智能机器人,而且人类无法将自己同它们区分开来,我们也将是机器人,同机器人互相联系。”
这样的优点是,有一天当你醒来时,你会发现自己的身体很完美:美丽、超级强壮而且长生不老。
10.太空电梯
出现时间:2100年前
预测者:“碳设计”公司创始人布拉得雷·爱德华兹
设想一下,有一天你走进电梯,按下上升按钮就到了外太空,是不是很酷?这就是太空电梯,它将使向游客开放宇宙的梦想成为现实。
目前,将一个重约2.2千克的东西发射到近地轨道就需耗资约5.3万元人民币,但是太空电梯却可以大大降低成本,让普通人可以在太空中旅行。
太空电梯的载人舱能够在数千万米长的电缆上移动,而电缆则靠地球转动产生的离心力来固定。碳纳米管的出现又朝这一梦想的实现前进了一步。爱德华兹已证明利用纳米技术可以做出能够支撑太空电梯的超强力电缆。
他表示:“建造一个200吨的电梯是个合理的设想而且具有商业价值。一个200吨的太空电梯的大小相当于一架大型的商务飞机。太空电梯的大小完全取决于我们的意愿,不受任何物理层面的限制。”
刻有“奉天承运,皇帝制曰”的石碑被用来盖田间的粪坑 重庆晚报记者 冉文 摄
昨日,63岁的陈雨合在荒山采草药,目光突被地面吸引,良久没挪开。
他不是看到罕见药材,而是被草丛中盖在废弃茅坑上的一块硕大石碑吸引,上书“奉天承运,皇帝制曰,资父事君臣……”等文字。
“难道刻的是圣旨?”文化不高的老陈萌生这种猜测后,又觉得不像:电视上,念圣旨的开头都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那“制曰”又是什么?他百思不解,就拨打重庆晚报24小时新闻热线966988,希望替他解惑。
“皇帝制曰”石碑盖在茅坑上
老陈是渝北区翠云街道的人,石碑位于紧邻翠云的悦来镇柑子村1社。他闲来无事,常在周边荒坡采草药,换些酒钱。
昨下午,他带重庆晚报记者来到现场。这里,杂草丛生,一棵茂盛的桑树几乎把石碑遮完。它颜色灰白、紧密的石质跟当地常见石头迥异。刻在上面的文字每个鸡蛋大小,清晰可辨。
除“奉天承运,皇帝制曰”等文字外,还有“封尔为奉直大夫”等字样,落款是“同治六年”。这里,同样大小、材质一样的石碑还有一块,它跟刻字石碑并排,盖在茅坑上方。它背面朝天,向下的正面同样刻有文字。
几经周折,我们在距此不远处的村民潘云福家找到卷尺。经丈量,每块碑宽1.1米、长1.9米,厚约10厘米。
石碑是44年前从墓中抬来的
潘云福今年69岁,他对这两块石碑记忆深刻。
1967年,当地成立生产队,包括他在内的16条大汉,花半天时间、喊着号子,从当地人称为戴家大坟的坟墓,把石碑抬到现在的茅坑前。从日出到日落,两块石碑终于运拢,用途是把石碑当茅坑的盖板,防止降雨后肥料溢出。
按老潘说法,每块碑至少1吨重。祖上传下来的说法是,石材是仅在江边或溪沟里才能找到、异常坚硬的峡石,而戴家在100多年前出过朝廷官员。
当地63岁的农妇朱华琼讲,抬石碑那年,她正巧耍朋友。在那个年代,戴家后人不敢站出来阻止。她还说,距戴家大坟不远处是戴家另一座坟,当年出土了约20厘米长的金刀、玉石雕琢的鱼等器物。
专家:若属文物将实施保护
昨日,市文物考古所专家详细了解了记者采访到的内容后介绍,同治六年是1867年的清朝时期。《大清会典》记载,“凡朝廷德音下逮,宣示百官曰制。”换句话讲,所有诏、敕、谕等诏令文书,凡冠天子之言的,都叫“制辞”———开篇都是“奉天承运,皇帝制曰”的话。
专家还说,同治六年迄今144年,当时,现在的悦来镇应该属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制曰”为啥刻在石碑上?需实地查勘后,才能解开相关谜团。
考古专家表示,若对石碑岩层分析表明其产自同治年间,必是文物,将尽快实施保护。
重庆晚报首席记者 黄艳春 实习生 唐涛
“皇帝诏曰”
与“皇帝制曰”
据了解,市民熟知的“皇帝诏曰”与“皇帝制曰”的区别是:诏曰指圣旨,颁布的内容是人或事;制曰的范畴更广(包括圣旨),主要内容指天子颁布的某项制度,适用场合多在大型典礼时,传递对象仅限文武百官。如,清代金榜、诰命、敕命等皆有制辞。奉直大夫在清朝属文官,官位五品。
另悉,1912年,宣统皇帝发布退位诏书,“奉天承运,皇帝制(诏)曰”的历史宣告结束。
小行星YU55将于今年底从地球附近飞过。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5月6日消息,据《每日电讯报》报道,据美国宇航局专家预测,一颗重达5500万吨的小行星今年底将会从地球附近经过。
这块太空岩石的直径大约是0.25英里(0.40公里),11月它将从地球和月球之间经过,届时利用小型望远镜就能观测到它。英国公共天文学会的罗宾·斯卡格尔说:“我们很难看到一颗小行星从地球附近飞过。”这颗编号是YU55的小行星如果撞上地球,它造成的影响将相当于6.5万颗原子弹发生爆炸产生的影响,会形成一个直径超过6英里(9.66公里)、深达2000英尺(609.6,米)的陨石坑。YU55将从距离地面仅有20.1万英里(32.35万公里)的地方飞过,将成为如此接近地球的最大天体。
美国宇航局已经正式把YU55归类为潜在危险小行星(PHO),不过照当前的运行路线来看,它不会与地球相撞在一起。这颗小行星每14年围绕太阳运行一周,2010年4月从距离地球150万英里(约合241.40万公里)(at a distance of 1.5 million years)的地方越过。目前有874颗近地小行星,这些天体被认为对地球具有潜在危险。它们受到密切监控,随着天文学家不断在附近太空发现新天体,潜在危险小行星的数量会继续增加。据科学家估计,通常几百万年就会发生一次规模较大的小行星撞地球事件。(孝文)
灰熊妈妈教幼崽爬树
棕熊妈妈亲身示范爬树要领
据外媒报道,近日德国汉堡市的哈根贝克动物园上演了一出堪察加棕熊妈妈亲身示范幼崽如何上树的片段。
据报道,事件的起因是棕熊们想捕获飞进它们领地的一只乌鸦,但棕熊妈妈在帮助其中一只幼崽上树时,发现小棕熊还没掌握爬树的要领,于是亲身示范。但随后乌鸦安然无恙飞离棕熊圈。
堪察加棕熊也被称为远东棕熊,是棕熊的一种。它们体积较大,一般可以长到3米左右,体重可达650公斤。它们普遍以鲑鱼、花生和蓝莓为生,通常情况下并不捕食乌鸦。
哈根贝克动物园目前收养了1850种动物。临近堪察加棕熊领地的还有长颈鹿、大象、老虎、巨型水獭和猩猩。
2011年5月5日消息,澳大利亚悉尼的摄影师马克·迪普尔最新拍摄“水下工程”系列曝光。在对“正常”的冲浪摄影感到厌倦之后,迪普尔开始了水下摄影工作。他在海底拍摄到很多水下波浪翻滚的瞬间,同时拍摄到游泳和冲浪的人在水下与水流“互动”的画面。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华尔街日报专栏作者试图从人类学角度阐释为何愤怒的小鸟流行:人们迷恋抛物线
Rovio 全球市场发展总经理彼得·维斯特巴卡
“简单到有点弱智”(玩家评语)的游戏,却在2010年风靡全球
“我可以模仿小鸟啊!”李开复站了起来。50岁的他在《愤怒小鸟》上的通关级别相当高,这在IT圈早已不是秘密。但是,他甚至愿意当众模仿那只粗眉怒目的小鸟吗?在2011年创新工场年会上,面对起哄的同事,他真的做到了。不过,李开复指了指其他人,“要不,你来(模仿)头小猪吧。”
“小猪”们坐在地上了。李开复用手比划成小鸟的尖嘴,“嗖”,一个弧线快步起跑后,就准确地撞到了“仇敌”的身上。
“你知道这些故事吗?”当记者问起彼得·维斯特巴卡(Peter Vesterbacka)的时候,他笑:“我们粉丝的年龄,是从5岁到80岁。”
彼得·维斯特巴卡身材不高,微微发胖,独处的时候带着北欧人的严肃。不过,一打开话匣子,便滔滔不绝。
无论走到哪里,彼得·维斯特巴卡都会穿一件猩红色的“小鸟套头衫”。43岁的他头顶稀疏,但手上永远有一只“天真、愤怒”的小鸟玩具,或黄色,或红色。
“只要我从包里掏出毛绒玩具,”这个不苟言笑的芬兰人说,“人们大多会围上来问,还有多的吗?”此时,《愤怒的小鸟》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被下载了1.4亿次。
这款游戏情节简单明了,小鸟们心爱的蛋被绿色的小猪偷走了,于是小鸟们前赴后继,表情坚毅地向邪恶的绿猪们发起进攻。
但正是这款“简单到有点弱智”(玩家评语)的游戏,却在2010年风靡全球。
地铁上,咖啡厅里,写字楼中,到处都能看到“小鸟撞绿猪”的场景。人们一次次发射出小鸟,让它们带着很“蒙”的叫声在空中画下完美弧线,然后享受城堡倒塌带来的成就感。而在听到绿猪的嘲笑声后,又不由自主地点击重玩按钮。
这些人中,就有英国首相大卫·卡梅伦。英国互动游戏协会的安迪曾在自己的Twitter上透露,首相卡梅伦是《愤怒的小鸟》的狂热粉丝,并且购买了完整版的游戏;而作家拉什迪接受采访时,则号称自己是玩愤怒小鸟的高手。最近一点的例子,是美国总统奥巴马与州长们开会,有一个州长却用iPad玩起了《愤怒的小鸟》,并引来了众人的围观和喝彩。
据Rovio公司统计,在2010年,全球至少有3万亿只绿猪被击中,而每天全球用户有2亿分钟都用来发射那些小鸟,几乎相当于全部美国人每天看电视时间的总和。
《愤怒的小鸟》,甚至还被《纽约时报》称为2010年的“年度文化符号”。
彼得·维斯特巴卡则在4月22日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2011年度百人榜。而这次为他撰文的,正是好莱坞当红“炸仔鸡”安娜·肯德里克。
“我两眼冒金花,觉得每个通关级别上都有三颗星。”这位曾经获得英国学院奖提名的女演员写道,“我如此沉迷于《愤怒的小鸟》,是不是要通过治疗,才能摆脱它呢?”
这把梳子千年后现身
出土的各种梳妆美容用品
挖掘出的陶罐
棺木迄今保存较好
南京六合城北发掘出一个年代久远的古墓,文物专家进行保护性开挖的消息。在六合当地公安和南京市文物部门的合力介入下,古墓现场开挖非常顺利。记者蹲守古墓挖掘现场,目击了考古人员从规整的墓穴里挖掘出保存完好的棺木,令人称奇的是,其中有一个完好的烧香陶罐,还有数十件梳妆美容器具,考古人员初步确认是宋代女子古墓,棺木内陪葬的美容器具让人“穿越”到千年前,管窥到宋代时尚。
古墓乃千年宋墓
棺木保存完好全靠青膏泥
记者在六合城北挖墓现场看到,棺木躺在一个土坑中,现场挖掘人员称,这是一个竖穴土坑墓,棺木长2.8米,宽0.65米,高约0.8米。棺木主体周围还配有门、栅栏等木结构。专家说,从其建制和埋葬实情看,此棺木是千年前下葬的宋代墓,但保存得非常好。据称,墓坑宽1.5米,在棺木和墓壁之间全部用青膏泥封得严严实实,专家介绍,青膏泥是一种非常细腻、粘性很大的土,土质较湿,渗水性小,潮湿时呈青灰色,因此得名“青膏泥”,晒干后呈青白色,故又称白膏泥。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及钙、镁、钠、钾等氧化物,其粘性大,分子紧密,有很强的防腐功效。“所以墓中棺木千年隔绝空气,至今未受潮。”现场知情者称,在六合众多挖掘出的墓中,不少都被盗墓者“光顾”过,而这个墓却难得没有被盗。考古人员告诉记者,这个宋墓至今有千年,一千年前我们的祖先防腐技术就如此高超,很值得借鉴研究。
棺中数十件梳妆用品
墓主人是宋代女子
棺木打开,一批陪葬品重见天日,专家们在捡拾并现场清洗发现,棺木中并没有众人期待的金银珠宝,除了有一些瓷碗、陶罐、漆器等,大部分是古代淑女闺房梳妆匣里所藏之物,还有一些锈迹斑斑的铜钱。专家们将铜钱上的铜绿仔细擦拭掉后,发现其中有开元通宝和皇宋通宝两种。“开元通宝比较常见,而皇宋通宝是铸造于北宋仁宗年间。”专家说,这个墓的年代大概建于宋代早期,距今已有一千年。此外,专家还从另一个细节分辨出这个墓不是汉墓。“汉墓一般都有棺、椁,这个墓只有棺,没有椁,所谓椁,就是棺外套的大棺。棺是为更长时间地保护尸体,棺外层层套椁,是汉代墓葬特色。”
因为墓主的遗骸已经变成一堆骨头,且墓中没有文字记载,所以专家们从陪葬的数十件梳妆器具上判断是宋代女墓:瞧,有花纹的铜镜、一把断裂的木梳、残破的手镯和装香粉的盒子。这些陪葬品表明墓主是一位女子。不过专家也表示,古时男子也会用梳子,这个墓建造得如此精致,足以证明墓主一定是很爱美,家境不错,是个注重生活质量的有钱人。
墓主拥有诸多美容器具
“穿越”千年看宋代时尚
考古专家介绍,宋代大片土地沦为女真贵族统治领地,服饰文化也因而发生交互影响。据《续资治通鉴》记载,自宋代始,女子有束胸的习惯。宋女子日常上身穿袄、襦、衫、背子、半臂,下身束裙子、裤。其面料为罗、纱、锦、绢。“抹胸”穿着后“上可覆乳下可遮肚”,整个胸腹全被掩住,因而又称“抹肚”。
就是现今夏天满大街放眼可见的吊带衫。此外,宋代女子非常喜欢梳妆,宋代大家闺秀的梳妆匣正如现在妙龄女子的瓶瓶罐罐,内容也很丰富,胭脂、香粉、口脂、眉黛,这些古代化妆品,都有着精美的容器。梳妆台上还有古朴典雅的梳子和铜镜。梳妆时将镜子支起,一把梳子梳出当时流行发髻。梳妆器具的多寡,折射出化妆主人的阶层身份及对个人美貌的精准追求度。
在六合城北何营村挖掘现场,棺盖的打开也引来了众多居民围观,而一位居住在古墓附近几十年的50多岁的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自他记事时,古墓出土的地方是一个小山丘,山上有不少墓,后来城市发展,小山丘慢慢变成了平地,山上不少无主古墓慢慢被填平了。
由于古墓现场挖掘出土不少宋代陪葬品,不少村民觉得脚下有宝数十年竟不知,都觉得大开眼界,一位在古墓之上住了几十年的老阿姨说:“当初建房,就觉得地下埋有古墓的那块地势稍高,然后咱们家就打了地基建起了两层楼房,建楼之初根本没想到地下会有古墓……要不是修路拆房,真的不知道房下会有古墓。”这位阿姨眼见自家房子下出土古墓,还有不少“宝贝”,也充满好奇,兴奋地说:“大家乡里乡亲的,也算护宝有功啦!”叶方龙 李海勇 范晓林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