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工精细的人工手
足可以假乱真
据外媒21日报道,在美国举办的假肢协会会议上,英国苏格兰一家义肢公司展出了目前世界上最逼真的仿生手,这种仿生手不仅外表看上去和人手极其相似,细节也非常出众,连手上的毫毛、斑点甚至指甲的修饰都没有漏掉。仿生手功能也很齐全,能做出拖拽、支撑等动作,甚至还可以打字。
这款产品名为“活皮肤”,由高质量的硅树脂制成,外表是手工绘制,力求与真手外形接近。产品包括手指的一部分、整根手指、手和手臂。根据每个人体态的不同,厂商会检查每个人的身体特征,专为其定制合适的假肢。
义肢公司的发言人丹尼-萨利文表示,他们已在100位残疾人身上安装了假肢,反应均良好。“客户们都比较满意,尤其是‘皮肤’的颜色方面。我们的目标就是越真越好。”萨利文还称自己的产品制作时间更短,“自动成像系统会帮助我们缩短肢体的制作过程,而且效果会更接近客户需求,还不容易出错。”萨利文说。
目前,这种逼真的仿生手还在试验阶段,该义肢公司希望,世界上能有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有残缺的遗憾。
书生邓超是留在爱情的温柔乡里,还是回到人间去求功名,观众也很纠结。(CFP图)
片中孙俪虽然很爱邓超,但最后却把他赶出仙境。
《画壁》首揭面纱,结尾引争议
书生为功名离开温柔乡
观众不解
三年前《画皮》创下超高票房,三年后,陈嘉上导演的爱情魔幻电影卷土重来!改编自《聊斋志异·画壁》的魔幻爱情巨制《画壁》剑指国庆档,将于9月29日全国公映。昨日,电影《画壁》在京举行首映,当天导演陈嘉上携演员闫妮、邓超、邹兆龙、谢楠、柳岩、莫小棋等出席,当天,恰逢安胎在家的孙俪生日,虽未能出席,但现场众仙女们热情祝福为孙俪庆生,让邓超感动万分。
该片前日也在北京举行了首次媒体试片会,仙女与凡间男子的情爱纠葛让人泪中有笑,笑中有泪。而片中绚烂的色彩、绮丽的场景,果真把观众带入了《画壁》中的仙境……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程雪超张素芹
北京时间9月22日消息,8月,美国发生一场地震并导致一座核电站关闭。一个月后,加利福尼亚州的地震学家成功测试了一个地震预警系统。这一系统能够在探测到断层断裂产生的第一个能量脉冲时发出早期预警。
这个地震预警系统由加州大学研发,目前还没有推向公众或者企业。也就是说,在发生地震时,只有一组科学家能够接到警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预警系统将投入使用,为美国公众提供预警服务。8月,弗吉尼亚州路易莎县发生5.8级地震。地震发生后,距离震中10英里(约合16公里)的一座核电站关闭,避免了一场更大的灾难。
类似的地震探测系统已经在日本、墨西哥、台湾和土耳其出现。在3月11日发生9级大地震并引发海啸时,日本的预警系统挽救了数千人的生命。由于这一系统,东京居民在高层建筑开始摇晃前10到30秒收到警告。借助于早期预警系统,大约有12辆列车立即刹车,避免灾难发生。美国采用的一种预警系统允许空中交通管制员及时终止飞机的起降。
9月1日,加州发生4.2级地震,加州大学地震学家伊丽莎白-科克兰利用这个机会测试预警系统。她说:“如果不是得知发生地震,我会认为是一辆从附近经过的卡车。”早期预警系统的支持者表示,由于很难预测地震,最理想的做法就是让居民和商业部门在地面晃动前做好准备。即使能够争取短短5秒钟也是非常宝贵的。
加州大学项目参与者理查德-艾伦表示:“你一定希望在墙壁倒塌前钻到坚固的桌子底下。我们不希望人们慌忙跑出建筑。”早期预警系统能够感知到断层断裂后产生的第一个能量脉冲,根据有限的信息评估地震强度。由于地震波的移动速度存在差异,这一点是可以做到的。部署在地下的传感器网络可以探测到快速移动但破坏性较小的P地震波,P波之后是破坏性较大的S波,警报将在S波到达前发出。
预警系统能够争取到几秒到几十秒的时间,具体取决于与震中之间的距离。距离越远,时间越长。项目负责人道格-加文表示,如果预警系统取得成功,列车可以及时刹车,飞机会被及时禁飞,发电厂可以做好准备,学生也会被撤离到安全地带。预警在地震源头无法发挥作用,因为震动几乎立即扩散。
在1995年6.9级神户地震之后,日本开始投入巨大努力,研发公共预警系统。具体研发工作开始于2000年。在投入5亿美元和历时7年之后,日本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早期地震预警网络。除了日本外,墨西哥、台湾和土耳其同样部署预警系统,但先进程度远不及日本。
3月,日本地震预警系统接受“实战考验”,当时的大地震袭击日本东北部地区并引发海啸。在传感器首次探测到地震发生迹象后8秒钟,日本政府通过电视、电台和手机向公众发出警告。数百万人收到警告,争取到5到40秒时间,具体取决于他们与震中之间的距离。东京距离震中大约230英里(约合370公里),在收到警告大约10到30秒后,东京的高层建筑开始出现摇晃。十几辆列车及时刹车,避免灾难发生。在地震后一周举行的众议院附属委员会听证会上,美国地质勘探局负责人玛西娅-麦克努特对议员表示,日本的预警系统挽救了数千人的生命。(秋凌)
相关阅读
德意志狂想曲
李斯特年少成名时,贝多芬舒伯特相继去世。法国大革命的遗泽——或曰后患——之一,是推送欧洲进入这样一个时期:末代王孙与正当勃兴的资产阶级幡然醒悟,不再亏欠当世的天才。在十九世纪音乐文化的庞大谱系中,李斯特既是时代的骄子,也被时代的热情所淹没。再详尽的音乐史只是梗概,无数真切的故事藏在小城角落。
熊猫岁月
在秦岭腹地活跃着近300 只野生大熊猫,研究者通过形态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比较,确认秦岭大熊猫为一个新亚种,在毛色、骨骼、等方面均与四川大熊猫存在不同之处。“熊猫妈妈”吕植在秦岭生活和工作了15 年,从她的视角,我们将体会到真正意义上的大熊猫研究和保护。
第二性崛起
各大发展中国家中,生育率下降速度可媲美中国的恐怕只有巴西了。但巴西并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取得成效全是靠女性的坚定信念和电视剧中对现代家庭观的宣传。
胜者阿蒙森
这个挪威人生于冰雪相映的国度,成为史上到达南极点的第一人。他热心功名,精于算计,凭着一股暮年壮志奋力救援失事的老友,消失在毕生热爱的皑皑极地中。
北非图阿雷格人
他们没有固定的土地,没有明确的国籍,曾经雄踞一方的族群如今只余下无根的游牧者。
被命名"掌声"的蓝色玫瑰
科学网(kexue.com)讯 玫瑰总是呈现红色或白色,然而在美国市场,红白玫瑰可能就要变成陪衬了,因为蓝色的玫瑰在这个秋天终于在美国和加拿大上市了,并将逐渐登陆各国。今年的11月初就会陆续登陆各地区指定的花店。
蓝色玫瑰被命名为"掌声",蓝色的玫瑰的是利用基因改造合成染料而研发的,而且它有可能会变色为紫色,它是近些年来科学发现的最接近蓝色玫瑰的。
此前,蓝色玫瑰一旦遇到其他颜色总是会变成白色,这是因为大自然中无法产生蓝色色素,所以市面上存在的所谓"蓝色妖姬"的玫瑰都是一些月季经过染色加工而成的。然而,经过20多年的努力,日本Suntory Ltd公司终于在2009年取得了突破。此后,在日本便开始出售蓝色玫瑰,每支的价格在15-20英镑,它们有非常特殊严格的场合要求。
在日本研发出来之前蓝色玫瑰被认为是不可能存在的,所以蓝色玫瑰被赋予了神话般的色彩。确实,在一些文化中,花朵象征着不可能,它们也可以经常代表帝王的尊严与荣耀。
蓝色玫瑰在各类文化中也经常被提到,Rudyard Kipling就曾写诗赞颂,在日本漫画里也是重要元素。(科学网-kexue.com 重林)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黄花刺茄
科学网(kexue.com)讯 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包头、乌兰察布、锡林郭勒、赤峰等盟市发现大量外来入侵物种黄花刺茄,此植物不仅在公路边、河滩地、草原深处有生长能力,甚至蔓延至城市周围。
黄花刺茄又叫刺萼龙葵,为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北美,在美国被列为有害杂草,在加拿大被列为入侵植物,在俄罗斯和我国被列为境内限制传播的检疫杂草。它是一种有严重危害的有毒植物,有研究单位对刺萼龙葵进行了风险评估,得出其风险值为86(评估值达到20分就可以确定该物种不可引入,30以上为高风险),属高度危险的检疫性有害生物。
早在2009年,内蒙古师范大学科研人员研究发现外来入侵物种黄花刺茄入侵内蒙古。这一原产于北美的外来入侵物种严重威胁着内蒙古的生态环境,牲畜误食会中毒,甚至死亡。在内蒙地区,因为牲畜误食黄花刺茄而导致牲畜得病的实例也常有发生,牧民不得不将散养方式改为圈养。
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贺俊英说,黄花刺茄身上的刺能产生对人和牲畜的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对呼吸中枢有显著麻醉作用的神经毒素、茄碱。“牧民反映,有些牲畜因为误食黄花刺茄导致中毒甚至死亡,在牲畜的胃里还发现了残留的黄花刺茄的刺。”
黄花刺茄种子产量大、繁殖力强、耐贫瘠、耐干旱,常见于荒地、过度放牧草地、沙地、农田、路旁、河岸、建筑垃圾等地区,以抢占其他植物的阳光、养料、土壤、水分作为自己生存的基础。如果不及时清除,很容易导致其他植物灭绝,因此被称为“生态杀手”。(科学网-kexue.com 重林)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鹦鹉有语言天赋
如果你在野外遇见了一只鹦鹉,它突然冲着你说起“你好,亲爱的”……这不就是现实版的《爱丽丝梦游仙境》吗?据外媒14日报道,在澳大利亚北部,自然学家罗宾森接到当地居民的电话称野生鹦鹉竟然开始说“人话”了。“有人给我们打电话,怀疑自己是不是被人下了药精神错乱了。因为他一走进花园里,有一群鹦鹉冲着他喊‘那么谁是帅小伙?’”罗宾森说。
经过调查,这起匪夷所思的事件是因为一只逃出笼子的家养鹦鹉引起的。它混进了野生同伴凤头鹦鹉的群里,在树上喋喋不休地说着人话。久而久之,几乎所有小野生鹦鹉都会说“嗨!大家好”、“你好,亲爱的”和“怎么了?”等诸如此类的简单句子。罗宾森认为,人的语言将在这群鹦鹉里一代一代地流传下去,因为刚出生的小鹦鹉学习能力极强,它们会跟着老鹦鹉学说人话,等它们长大了,又会教给下一代。
“这些鸟儿很聪明,还很擅长社交,看来日常交流对于它们很重要。”罗宾森说,“我现在只是希望主人不会教鹦鹉说脏话,否则我们就得听一群鹦鹉骂人了。”
科学网(kexue.com)讯 这说起来更像个怪兽电影,6000万年前,一条古老的长达20英尺(约6米)的鳄鱼和一条世界上最大的蛇在哥伦比亚森林河流展开对决。
古老的鳄鱼被发现在哥伦比亚的一个煤矿里,在同一地区还发现了一条巨大蟒蛇化石。这种蟒蛇生活于热带雨林气候的淡水中,似乎已经完全适应了恐龙灭绝后的气候变化。
“气候的变化迫使大蟒蛇不得不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能够居住在不同的地区,以随时可以改变栖息地和充分利用资源,”来自佛罗里达自然历史博物馆和佛罗里达大学地址科学系博物馆的首席研究员 Alex Hastings说,然而它们的新栖息地却正是那些古老偏僻鳄鱼群体的家园。争夺在所难免。
古代鳄鱼和现代鳄鱼相似的一点是它们都捕鱼为食,这一点和现代鳄鱼相似,但它们和现代鳄鱼没有直接联系。
鳄鱼和蟒蛇之间必须争夺食物来源,有时候蛇也会捕食小的鳄鱼来作为它的美餐,要知道,最长的蛇可有42英尺(超过12米)长。因此,小鳄鱼需要时刻保持对大蛇的警惕,捕获一条小鳄鱼代替其它的食物对大蟒蛇来说简直是轻而易举。然而,等到小鳄鱼成年时,它们则都可以相安无事。(科学网-kexue.com 重林)
相关阅读: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恐龙化石上的脚印
科学网(kexue.com)讯 发现恐龙化石可以说不算什么稀奇的事情了,不过要是在恐龙化石上发现人的足迹呢?近日科学家发现了一具完整的恐龙骨架化石,其实这具化石早在多年前就出土了,可现在很多科学家们又有了新发现,在恐龙骨架化石的旁边,竟然发现了一个人的足迹。这也令科学家们对这具化石的真假产生了怀疑。
当时这可以说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发现,来自波兰的古生物学家发现了这个保存完美的恐龙骨架,专家预测它距今8千万年,1965年在蒙古被发现,它是一具原角龙化石。现在它被展出在波兰的博物馆中,已经有五十年的历史了。化石可以说是一具镶在岩石里的完美的艺术品,而现在竟然惊奇的发现这里有一个人的脚印,令科学家们大事所谓
来自波兰科学院的两位研究人员准备研究这个非凡的偶然发现。来自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费尔曼博士也加入了研究,他甚至把这个称作惊天发现,肮脏的发现。他表示说:“这个最后的足迹或许是动物留下的,像人的脚印罢了,动物某个地方的肌肉给当时的土地一些压力,形成了某种痕迹。或者这就是假的化石,人为作品,他们不下心留下了痕迹,我们希望很快的弄清楚。”
随后费尔曼还解释道:“世界各地发现了数百万的化石,这样的化石还是首次发现,这应该可以给其他古生物学家们一些警告。不幸的事,他们经常丢弃化石周围的岩石,从而少了更多的发现。”
曼宁博士也表示:“这个所有人都提了个醒,在未来挖掘的时候人们应该更加关注,注意细节。”
延展阅读
原角龙,是种角龙下目恐龙,生存于上白垩纪坎潘阶的蒙古。原角龙属于原角龙科,原角龙科是一群早期角龙类。不像晚期的角龙类恐龙,原角龙缺乏发展良好的角状物,且拥有一些原始特征。
原角龙的脑袋和躯干都很大。它的喙长得像鸟的一样,嘴的前部没有牙,但在嘴里两侧长着牙。原角龙的 打斗中的原角龙与迅猛龙
头上长着个褶边一样的装饰,雄性的比雌性的大些。原角龙是群居生活。它们把小恐龙生在自己的窝里。原角龙的脑袋中等大小,所以它们比较聪明。它们走路用四只脚,走得比较慢。 原角龙外形和著名的三角龙极为相似,但是体形较小,而且头上也没有长角,在我国内蒙古地区曾发现大量原角恐龙的骨骼、巢穴、蛋及小恐龙的化石,因而轰动全世界。原角龙的蛋是世界最早发现的恐龙蛋,此一发现,使原角龙在恐龙界的名气不亚于巨大的雷龙、暴龙。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相关阅读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北京时间9月16日消息,痛痛快快地洗一个澡能够让人放松身心,将所有烦恼和不快一扫而光。与所有同年龄的小宝宝一样,1岁大的大猩猩“乔”也有自己的洗浴时间。在浴缸里,小家伙显得非常兴奋,把洗澡水弄得到处都是。
这只可爱的灵长类动物似乎非常喜欢洗澡,在饲养员将它放进浴盆之后,小家伙总是兴奋的滚来滚去,一副很享受的样子。在英国多媒体公司British Pathe公布的新闻影片中,“乔”在浴缸中快乐地嬉戏,弄得水花四溅,兴奋的不得了。这段影像于1967年在爱尔兰莱斯特郡的特瓦克劳斯动物园拍摄,直到最近才被这家多媒体公司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