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由亨达集团主办、亨达澳洲承办的“锦绣河山”邓予立巡回摄影展悉尼展在澳大利亚国家海事博物馆开幕,近百幅摄影作品呈现了中华大地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献礼。当地政界、商界、侨界和文化艺术界代表及媒体代表百余名嘉宾出席了开幕式活动。展览让更多旅澳华人华侨通过镜头发现了中国的美,也让澳大利亚民众对中国有更多的了解,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澳洲新快传媒集团记者对亨达集团名誉主席、“锦绣河山”展作者邓予立先生做了专访。
邓予立先生近照。
(记)问:您被誉为“香港外汇教父”,请问您创办亨达集团的初衷以及未来发展部署?
(邓)答: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而外汇是金融行业中很有代表性的类别。我是金融行业出身,在银行、外汇、基金等部门工作多年,可以说在香港的这个领域很知名。1990年,我创办亨达集团,一方面是在延续自己的专业,另一方面也很看好这个行业的“钱”景。到明年,亨达集团即将迎来30周年庆。现在回想创业的时候,我并没有预期到自己的企业能有这么快速、全面的发展,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带来的巨大商机,让我们可以乘着改革的东风,背靠祖国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会。
亨达集团以外汇、黄金、证券、财富管理、投行业务为主,目前已经目前已经发展到大中华地区、日本、印度、中东、澳洲、新西兰等总共14个国家和19个地区。金融行业没有国界,如果把企业局限在某一个市场是远远不够的。这些年,亨达集团迈出了香港,全球遍地开花,可以说世界有多大,亨达的市场就有多大。未来有可能的话,只要是有中文的、说华语的地方都是我们的目标市场。除此之外,我们也开始为当地市民服务,比如在非洲国家、东南亚国家已经在实践中。
(记)问:您今天是以摄影家的身份出现,这和外汇专家是两种跨度很大的职业,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您是如何实现跨界发展的?
(邓)答:我不敢妄称自己摄影家,我个人的摄影技术还在慢慢进步中。摄影行业和外汇行业虽然迥异,但深入了解也存在共同点。两个行业都需要非常专注,集中精神靠眼睛捕捉美丽的风景或者赚钱的机会和空间。
2008年起,我推掉了主要管理的工作,开始周游列国、云游四海。迄今为止,我已走过了146个国家,但是心中最爱还是自己的祖国,河山壮阔,有着不同地貌和特点。我去其他地方只是游山玩水,而祖国大地就不一样,这是自己的国家,更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在悉尼展出的大概80幅摄影作品,每一幅都饱含着我对祖国山河的一份浓厚情谊。
(记)问:您发起“锦绣河山”摄影巡回展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收获或感想?
邓予立和他的摄影作品。
(邓)答:今年正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华诞,为了和全球各个地方的人们,特别是与我们亨达集团业务有关的国家和城市的朋友和客户们共同分享祖国大地的壮阔河山,另一方面通过我的摄影展,让大家通过镜头分享祖国过去70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周年的伟大成就,向祖国70周年华诞献礼,我举办了“锦绣河山”摄影巡回展。迄今为止,“锦绣河山”摄影展已在全球四大洲的15个城市展出,我的个人心愿是在全球五大洲实现巡展,明年初计划要到南美洲、拉丁美洲等地展出。在全球各地的展览过程中,当地很多老侨、新侨,特别是那些很长时间没有回国的侨胞反映说,展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让他们看看自己的家乡,一解乡愁。
此外,我刚刚结束了在非洲的展览。非洲很多当地人没有机会或者少有机会去中国。而我的摄影展中的照片来自中国的29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包含很多在当地很有代表性的景色。通过这些图片,非洲朋友们了解到中国有这么广阔的天地和壮丽的河山,他们很开心地说等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中国旅游。因此,我觉得我的摄影展不仅在分享华夏美景,同时也提供了加强中国和世界上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增进人民友谊的机会,是很有意义的。
(记)问:您的摄影作品里反映了一种浓厚的家国情怀,作为香港出生的企业家,您是怎样形成和保持家国情怀的?
(邓)答:作为中华儿女,不管生活在哪里,我们对祖国的情怀是很浓厚的。我的父亲是一个教育家,也是一个老中医。我从小受到父亲耳濡目染的影响,喜爱中华文化。同时父亲是个很随和、喜欢交友的人,我受他的风格影响很大,喜欢行走世界,在各地交朋友。
(记)问:本次展览摄影作品中,您最满意是哪几幅作品?您在摄影方面还有什么目标吗?
西湖景色(邓予立最喜爱的摄影作品之一)
(邓)答:这里展出的每一幅作品都是通过我的眼光和镜头拍摄的,每一张都有特点,反映了独特的风景面貌。相比来说,我最喜欢今年拍摄的两幅作品,抓拍时机和呈现效果都不错。这张拍的是秋天的西湖,早上光线比较阴暗,抓拍很困难,但却呈现了一种“水墨江南”的西湖景致。当时刚好有一只鸟停在湖心,这是摄影师可遇而不可求的良机,很幸运我把它抓拍下来了。照片拍出了鸟爪的细部,整个湖面的倒影清晰可见,画面宁静祥和,我个人很喜欢。另外一幅是春天的树林,拍出了“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的意境,呈现了树木的倒影、野花的娇媚,画面富有层次感,颇有种油画的感觉。
邓予立最喜爱的摄影作品之一。
我在摄影上有一个小目标。我今年已年逾花甲,希望在明年70岁前完成150个国家的旅游摄影记录。在旅游的过程中,我喜欢看到美好的景物拍下来和朋友一起分享,多走多看、增长见闻、多交朋友、开拓视野。
(记)问:您是如何在花甲之年还能全世界到处飞,保持如此旺盛精力?
邓予立给观众讲解摄影作品。
(邓)答:每个人在不同年龄段都要有个人追求。我在退休前就规划,每年要写一本游记,到今年我已经写了第12本了。对我来说,有追求、有目标,生活就过得很充实。写游记需要图片,刚好我就把摄影爱好也结合起来,旅游、写作、摄影三者自然而然地实现了联动,我也乐在其中。
(记)问:您拥有多种头衔,外汇专家、作家、摄影家,除此之外您还有什么爱好?
开幕式现场。
(邓)答:我的个人兴趣很多,很宽。受父亲的影响,我特别喜欢中国文化和艺术,也在做一个书法画廊。我也喜欢收藏石头,包括矿石、化石,宝石等等,各种各样,藏品很多,都收藏在台北的展馆。另外我还收藏墨水笔,特别是限量版墨水笔,因为我觉得“墨水笔反映着很多历史知识、典故,反映出不同时期的制度、文化”。我的收藏没有固定的模式,随缘随喜,每一个藏品都代表一种成长过程,具有每个年代的纪念意义。
(文:刘萍;摄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