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朱峰駿 - 埭川道人 傳
朱峰駿(Dean ZHU)先生,中國當代書法家,號埭川道人,靜思齋主。出生於水墨煙雨的江南水鄉蘇州,自幼酷愛中國書法,研習至今已三十多年,承蒙中國著名書法家沙曼翁先生與當代國畫大師程寶泓先生指導,書藝大增,其作品多次參加全國書法展覽,曾為江蘇書法家協會會員。1996年移民澳大利亞,獨醉心於中國書法,潛心創作至今。
枕河人家,水橋童年
童年,人生的出發點,如同雨後斑斕彩虹,承載著夢一樣美好的回憶。而童年的際遇,也將會深深影響到一個人一生的審美趣味和性格品質。
蘇州府歷來是文人墨客聚集之處,古今第一繁昌榮華之地。幼年的峰駿出生在這座學養深厚,爾雅溫文的城市,伴隨著他成長的,是燦若雲錦的十裏金閶,頑石點頭的虎丘山寺,一逕幽山的滄浪亭,以角巧思的吳門燈會,令客思歸的蒓菜鱸魚,更有水光瀲灩,平靜和順的春申河,那裏有特別鐘愛他的外婆。外婆老屋的頂上有一個小窗,小峰駿最喜歡聽雨敲打到天窗上的聲音。姑蘇城府空氣中暗湧的靈動,以及無處不在的美,和著疏漏的雨聲,讓峰駿的年幼時光幸福旖旎,也埋下了敏而好古,對藝術孜孜不倦追求的種子。
結緣書法,幸遇明師
峰駿先生與書法結緣是在十來歲的時候。學校裏面舉辦書畫展覽,老師選中他寫一幅字參展,結果落選了。小峰駿覺得辜負了老師的重托,特別丟臉。那次展覽,他隔著櫥窗,把每一幅作品都仔細看了一遍,之後自己提筆開練。練不得其法,於是請父母幫助,要求學習書法。父親拗不過兒子苦求,便讓他拜在一個當地書法老師門下。這位老師要求非常嚴格,一周兩次的正式課,讓小峰駿終於真正接觸到了書法。學習了一段時間,在這位老師的推薦下,有幸結識了到學校來講課的書法名家沙曼翁先生,並承蒙指點。
“沙老當時和我們論述如何學習書法,他的觀念到現在都令我覺得一生受用,”峰駿先生談到年少時期,很是感慨, “他教導我們,‘書法如同街景,街道上走著各種行人,高矮胖瘦,服飾有別,但卻能組成一道和諧美麗的風景線;書法亦是如此,字如行人,參差不求劃一,應使章法布局令到個體之間呼應承接,氣脈相通,以彰顯出整體和諧之美。’這樣的思想,讓我永遠覺得自己還在路上。“
逆境堅韌,終有所成
在國內這樣崇文尚墨的大環境滋潤下,又得到兩位老師的嚴格訓練和悉心點撥,小峰駿長進很快。他的作品參加了各種級別的書法展覽,也獲得了不少獎項。在這個時候,命運的驅使卻讓年輕的他離開了中國,來到澳洲這陌生的國度,事業生活完全從零開始。
峰駿先生是從建築業的最底層做起的。本來顏筋柳骨的雙手,不摸筆墨卻熟悉了粗糙硬冷的磚泥;因學習書法超然的心境,現暫遠山林而面對粉塵紛飛的工地。用出世之心,處入世之事,先後在悉尼各大小建築工地工作,嘗遍入行艱辛,歷遍創業起伏,多次參與並完成了悉尼的重大建築工程,如悉尼的奧運會工程及38層五星級賓館等。2008年,峰駿先生創立Highlight Interior Pty Ltd,在悉尼這競爭激烈的繁華都市裏開拓了自己的天地,穩住了腳跟。
解決了溫飽問題,峰駿先生又可以重新拾起一直酷愛的書法。這一次,遇見了國畫大師程寶泓先生。屆時峰駿先生已經是公司的領導人,百忙之中,堅持留下足夠的時間每天練習。他的每幅作品,程先生都耐心的給予點撥,從此後他的書法造詣突發猛進,發生了質的飛躍。
峰駿先生對書法的看法也發生了變化。一次練筆後他寫下一段感悟:“狂書亂舞之後,凝字良久,悟書之妙道,乃神釆為上,濃淡皆墨,重枯皆字,或行運流水,或濃妝淡抹,或枯枝纏繞,或柔情鐵骨;一幅字完美而沒有感情,還不如有感情而存在一些缺陷,就象愛情不可能是完美的那樣,可是如果沒有它,沒有它帶來的希望,沒有它留下的回憶,我們就不能生活。“又總結到:“潛心鉆研學書法30多年,終於悟透書法作為一種平面藝術,早已突破了傳統的文字樣式,而是有了概念、抽象、思維的全新藝術,註入了新的生命。”
達人雅誌 慈心厚德
峰駿先生不但酷愛書法,嗜書如命,亦喜愛音樂。他是Highlight公司創始人,更開辦了3BY3 Studios首家大型華人音樂工作室;工作繁忙之余,公差旅途之間,亦手不釋卷。書法,書,音樂,這三者均是滋養性靈之上品,而靈魂的模樣又會坦然漫流於紙上,滲透在一筆一畫之間。
雖然在事業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峰駿先生依舊不忘根本。他積極參與“歡迎中國主席習近平”,“南京大屠殺申遺”等眾多愛國主義社區活動,並抱著滿腔熱忱支持慈善事業,捐贈資助Community Against Crime和新西蘭毛利人語言學校,協助Rockdale殘障學校等機構。在聽聞北京一個普通的小女孩小倩穎年僅17歲身患白血病,堅強與病魔拼搏的事情後,他從澳洲飛回中國,專程探望幫助這個素不相識的小女孩。
點滴身邊事,最見人本性。峰駿先生逆境而上,恭敬桑梓,宅心仁厚,樂善好義的性格和胸懷,使得他的筆墨世界盎然豐富、正氣貫通。從楷書到狂草,各型各體,或雄偉豪放,或秀麗溫潤,或樸質,或雍容,皆能舒於筆下,展現出書法之美之趣。
責任使命,其路修遠
三十多年的書法歷練,從中國到澳洲,峰駿先生感到身上有更大的責任和使命要去實現,那就是希望通過舉辦書法展,能將書法這塊璀璨的中華文化瑰寶帶到澳洲,讓西方人也能接觸到我們古老的中華藝術。
他堅信,藝術是相通的,沒有國界。中國的書法和西方的藝術必然存在著一定的聯系。在身體放松、心靈敞開的狀態下, 無論是中國人,還是西方人,都能夠從書法之美中洗滌靈魂,得到創造性的藝術靈感。而中西方藝術文化的結合,也必將賦予書法更新一層的想象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