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中国驻悉尼总领事馆主办,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悉尼音乐学院、澳丰文化承办的中华文化讲堂之“中西弦韵--中国音乐文化之旅“4月28日晚在悉尼音乐学院成功举办,赢得了满堂喝彩!中国驻悉尼总领馆代总领事律桂军、文化参赞张英保、领事李庆瑞、悉尼中国文化中心主任赵立、”中国音乐文化之旅“领队、文化部外联局调研员袁媛、悉尼市议员郭耀文、悉尼音乐学院院长Anna Reid教授、悉尼大学孔子学院院长金杏以及承办方澳丰集团总裁冯敦平博士等嘉宾出席此次活动。参加此次文化讲堂的还有来自悉尼音乐学院的师生和当地音乐爱好者约200多人。29日下午,中华文化讲堂在中国驻悉尼领事馆内举办了第二场活动,也同样吸引了对中国民乐感兴趣的当地观众热情捧场。
这两场活动是本次“中华文化讲堂”继泰国行之后举办的第二站海外文化交流活动,来自北京交响乐团的国家一级演奏家、指挥家刘峥、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朱琳、青年琵琶演奏家韩妍和青年古筝演奏家伍君瑜为悉尼观众完美呈现了中西方乐器交融所带来的极致感官享受和听觉盛宴!连续两天举办的文化讲堂现场气氛热烈,28日活动分为上下半场,以琵琶、古筝和小提琴的演奏与讲解为主,中国的音乐专家学者们向现场观众们讲解并演示了中国的传统乐器是如何与西方弓弦乐器相辅相成,扩展出中西乐器合奏的无限可能性。
上半场首先出场的是刘铮老师,他介绍了中国民乐乐器的分类,其中包括弹拨乐器、弓弦乐器、吹管乐器、打击乐器,并重点介绍了古筝和琵琶。接着古筝演奏家伍君瑜以娴熟的左手按弦的手法示范演奏了《出水莲》,将这首中国十大古筝名曲之一的乐曲的古朴淡雅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并充分体现了客家的地域文化特征。随后,作曲家朱琳教授对其个人作品《江舟赋》 进行了讲解,并介绍自己是如何从唐代诗词《枫桥夜泊》中获得创作灵感,并借用西方微分音律的调弦来表达诗人的愁情和诗中蕴含的悠远清冷的意境,也重新解读了中国音乐语言中的“韵”,伍君瑜同时配合展示了定弦和预制音色。接下来,朱教授介绍了琵琶的起源与发展,琵琶演奏家韩妍演奏了经典的古代琵琶大套武曲《霸王卸甲》,她借用琵琶这种能够展现戏剧性张力的乐器,将楚霸王在楚汉相争失利后一蹶不振直至别姬自刎的无奈、痛楚、凄凉和悲切以音乐的形式呈现出来,沉重悲伤的曲调为观众带来深刻、震撼的听觉感受。之后,刘铮老师与伍君瑜合作演奏了小提琴与古筝的二重奏,展现了两种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乐器在找到声音和语言的融合点后所产生的包容性。上半场最后一首作品是古琴曲《潇湘水云》,古筝、琵琶和小提琴三重奏表演重新解读了原曲“清、微、淡、远“的含蓄之美。
讲堂下半场以合奏为主,中国的演奏家们与悉尼音乐学院的二胡演奏家Nicholas Ng博士以及民乐小组的优秀学生同台演奏了《蝴蝶泉边》、《观音曲》、《嘎达梅林》等经典民乐曲目,中西乐器的交融碰撞让澳大利亚观众进一步了解了中国文化的美学观念。演出结束后,全场掌声雷动,经久不息,观众们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们纷纷盛赞本次活动十分精彩。来自悉尼的大学教师Daniel表示,主讲人深入浅出的音乐知识讲解与青年演奏家们精湛演奏技艺完美结合在一起,这种演出形式令人耳目一新,今后应该多多举办。
特别一提的是在29日的第二场活动上特设了互动环节,有澳大利亚观众对被称为“弹拨乐器之王”的琵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演出结束后特地走到台前饶有兴致地向演奏家们请教指法和弹奏技艺,并亲自上阵弹起了琵琶,近距离接触了来自东方的弦鸣乐器。还有一位目前正在学习拉小提琴的悉尼小朋友在妈妈的鼓励下,把握难得的机会向刘铮老师求教琴法。
“中华文化讲堂”是中国文化部外联局2015年创立的高端思想文化交流品牌项目,旨在通过高水平的文化艺术讲解和展示,增进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魅力与价值理念的了解。目前在全球30多个国家举办了70余场活动,受到各国观众的普遍欢迎,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又一重要平台。此次“中华文化讲堂”首次走进澳大利亚带来的两场“中西弦韵--中国音乐文化之旅”活动已圆满结束。目前,“中华文化讲堂”的专家学者已前往新西兰展开此次海外文化交流之旅最后一站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