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中商务交流峰会与悉尼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行。
峰会总主席黎子流(左二)向峰会赞助商颁发奖状。
(本报记者徐晨晗)今天,悉尼2017澳中商务交流峰会在悉尼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行。来自中国广东、香港、澳门及澳洲本地的政界、企业家、文化界及社区领袖等六百多位嘉宾应邀出席。峰会主席伍亮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一场完全非政府的、民间性质的峰会,所有嘉宾可以畅所欲言,毫无束缚,希望通过这种形式促进澳中两国企业家的充分交流沟通,促进项目合作。
商界领袖共聚一堂
本次活动由广东省广府人珠玑巷后裔海外联谊会及澳洲广府人(珠玑)联谊总会合力筹办,采用创新方式,结合论坛、展览、酒会、考察、配对面谈及文艺演出等方式,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合作发展。形式新颖、气氛轻松、场面热烈,各位嘉宾纷纷踊跃发言,参与讨论,并在会后进行了单独的项目交流,促进双方合作。
广府人联谊总会会长、广东省广府人珠玑巷后裔海外联谊会创会会长、本次峰会总主席黎子流,广东省广府人珠玑巷后裔海外联谊会会长、本次峰会主席伍亮,广府人(珠玑)联谊总会会长、峰会执行主席康小红,广东省广府人珠玑巷后裔海外联谊会执行会长、本次峰会执行主席何健桦,荣誉主席王国强、周光明、陈新晃、刘穗龙、翟美卿、胡智荣等人出席峰会。此外,中国驻悉尼副总领事童学军,澳洲总理代表David Coleman,联邦反对党议员Matt Thistlethwaite,州长及贸易部长代表Jonathan O'Dea发表讲话。贸易部影子部长Jason Clare,中国国家发改委服务业咨询专家李志坚,Yellow Brick Road Group上市公司执行主席Mark Bouris,澳洲国民银行经济专家Tapas Strickland,纽卡斯尔大学副校长Winnie Eley,四川英祥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培祥在两场高端论坛上发言并参与讨论。
在第一场高端论坛上,本报记者提问:澳洲的高等教育举世闻名,中国留学生人数逐年上涨。尽管大部分留学生认真刻苦,但也不乏一些人,平日游手好闲、虚度光阴,在课程结束时不惜请“枪手”代写论文和替考,以蒙混过关。应该如何看待、并杜绝这种现象?
纽卡斯尔大学副校长Winnie Eley回答称:“这种现象的确存在,而且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不分国籍、不分学校,许多大学都有这样的问题。澳洲的高等教育机构有非常严格而明确的考核标准,学生必须非常用功学习才可以达标。澳洲有一个全国的学习和教学考评的体系,就纽卡斯尔大学来说,我们学生在学习成果、教学水平方面,均超过了国家标准。我认为,大学应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支持,严格杜绝这种现象,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会不遗余力地敦促学生努力、踏实、用功地学习。”
创新式的“婚姻介绍所”
峰会主席伍亮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形象地将本次峰会比喻成一个“婚姻介绍所”:“我们是一个社会的民间社团,所以我们希望尝试一种由民间的、民营的社会团体,不是政府或专业部门,召开的一次商业峰会,这是一种新的尝试。这种论坛+讲坛的形式,也是一次试验。
“我们希望这种民间的论坛,按照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来推动中澳民间全方位的共同合作,双向合作,多领域的合作,全方位的合作,来走向经济发展的全球化的新时代。民间论坛的有点就是:接地气。有什么说什么,无须考虑太多利益方面的问题。大家提问都很直接,也不用通过筛选。
“我把这场峰会比喻成一个‘婚姻介绍所’,因为我们希望真的有项目能因为我们的峰会而对接成功,最终达成签约。如果真的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并且得到良好的峰会,那么我们会考虑将这个峰会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