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新闻

周四, 26 5月 2016 16:13

大型舞蹈史诗《编钟乐舞》澳大利亚首演悉尼完美落幕

给本文评个分吧
(1 票)

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澳丰文化承办、湖北歌剧舞剧院倾情演绎的大型舞蹈史诗《编钟乐舞》澳大利亚首演于25日在悉尼帝苑剧院(Capitol Theatre)完美落幕。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梁伟年,湖北省演艺集团总经理陈周,副总经理杨利民,中国国家艺术基金综合办公室主任周瑞,中国驻悉尼总领事馆副总领事童学军、文化参赞张英保,澳洲侨领林辉源、周光明、陈星惠,湖北省商会代表邝远平以及澳丰集团总裁冯敦平、总经理辛旭等亲临现场与1400位观众共同观看了当晚的表演。

《编钟乐舞》是以编钟为主题,屈原爱国主义思想为核心,集“歌、舞、乐”为一体的大型史诗舞剧,旨在展现丰富的“荆楚文化”。该剧创排灵感源于1978在湖北随县出土距今2400多年的整套编钟乐器,因钟上有错金铭文“曾侯乙作持”而得名“曾侯乙编钟”,编钟之完整和做工之精湛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出土乐器包括65件青铜乐钟和钟架,其中最重的编钟重达203.6公斤,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出土规模最大最完整的青铜编钟。编钟拥有“一钟双音”的奇特音效,音域横跨5个八度,仅次于钢琴。

值得一提的是,艺术家们历经了5年的研究和实验,最终仿制出一套完整的编钟、编磬等一批古乐器,而剧目的编排则是依据真实史实进行的二度创作。自1983年首演之后受到了国际上的一致好评并在此后的10余年间巡演57个国家和地区。2001年剧团赴巴黎演出时,法国总统希拉里曾赞不绝口:“这是绝对的杰作,这是人类的奇迹”。2016年1月剧团随习近平访问埃及并在埃及卢克索神庙奏响,上演了 “金石和鸣”两个文明古国的“对话”, 再次成为了世界瞩目的焦点。

此次首登澳大利亚的《编钟乐舞》是继原版改版再编排的。剧目中不但保留了原版之精髓与灵魂,更加入了篇章式的结构编排,使之更加立体与丰满。艺术团为了呈现更为专业的演出,增加了楚文化舞剧演员,旨在进一步达到 “楚舞醉碧云”的效果。 据悉,此次再版服装以战国时期楚国服饰形、质特征为依据;200多套演出服装采用印、绣多种手段呈现龙凤纹、动物纹、植物纹等最具“楚风”的服饰图案。在《采桑∙耕耘》场景中,采桑的服饰是“袖短”、“束腰”体现了楚国女子“三道弯”的优美体态,勾勒出妇女采桑的生动画面。《楚宫宴乐》篇章中体现了楚服的各种形制,如深衣、襦服(短衣长袖)以及袍衣等,表现了了楚宫的雍容华贵。

新版剧目包含“千古绝响”、“乐舞阡陌”、“八音合鸣”以及“楚韵千秋”四个篇章。剧目以强烈、震撼的音乐表现楚人铸造编钟时非凡的创造力。其余三个篇章分别兼顾《风∙雅∙颂》,分别表现了雍容华贵的宫廷盛世以及恬静时宜的田园生活。同时,新版剧目加入了瑟独奏以及钟磬鼓乐《求索》体现了多年的古乐器的研究成果。剧目充分呈现了楚国辉煌的文化艺术、风俗民情、祭祀、农事、征战以及宫廷宴乐等情景,而此次艺术团的演绎也得以将“荆楚文化”再现于舞台。

此次《编钟乐舞》演出由湖北省演艺集团主办,澳丰文化承办,并获得国家艺术基金专项资金资助。艺术团将继续在堪培拉(5月31、6月1日)和墨尔本(6月4日、5日)进行4场巡演。剧目的成功首演也预示着灿烂的中国文化正走向国际舞台。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其他信息

  • 新闻来源: 澳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