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5日上午,由中国驻悉尼总领馆经商室主办、澳大利亚中国总商会与中关村驻澳大利亚联络处共同承办的北京中关村创新创业暨新出入境政策说明会在中国驻悉尼总领馆经商室成功召开。
来自澳大利亚大学、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协会商会和新闻媒体的各界代表六十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上,中国驻悉尼总领馆经商室参赞王洪波女士致辞,简要介绍了中国经济和中澳实施自由贸易协定背景下的经贸合作前景,着重介绍了中国政府为促进经济转型和鼓励创新,在提高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和透明度方面采取的措施。
王参赞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要积极引进海外优秀人才,制定更加积极的国际人才引进计划,吸引更多海外创新人才到我国工作,并提出中关村要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12月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要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研究推动在中关村开展新的政策试点。今年3月实施的20项出入境政策措施,既有利于支持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也将助力北京市中关村打造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努力,更将为中澳扩大创新和高科技领域合作创造有利条件。
中国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官员、悉尼城市法学院高级访问学者沈一波先生介绍了新出入境政策的出台背景,他特别强调中国公安部推出的支持北京创新发展的 20 项出入境措施已于今年 3 月 1日正式实施,是公安部落实人才强国战略、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深化出入境改革的重要举措,其中10项政策措施系根据中关村创新发展的定位、特点和实际需求量身打造,并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中关村作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第一个国家人才特区,是国家先行先试的创新平台。在中关村开展新政策试点,既是支持中关村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的积极探索,也是积累经验,研究形成系统配套的引才政策措施的重要手段,更是不断为国家探索出入境管理改革创新的重大举措。
北京中关村驻澳大利亚联络处主任张倩女士表示,在当前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国家间的综合实力竞争核心是人才的竞争,国际创新人才更是链接全球创新有机网络的纽带和把握产业变革先机的窗口,科技创新竞争的关键在于人才。北京是全国创新创业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而中关村又是北京创新发展的龙头。此次的试点措施,既紧密围绕服务中关村建设,又兼顾北京打造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普遍需求。张主任重点从出入境政策措施中关村10条的特点、内容及中关村有哪些创新创业的外籍人才可享受试点政策等重点问题进行了详细介绍。她指出此次出台的政策措施主要针对四大类外籍人才(即外籍高层次人才、留学归国创业外籍华人、外籍青年学生、创业团队外籍成员)的群体需求特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改革力度大、受众范围广。
澳大利亚中国总商会理事、东方航空公司大洋洲总经理张笑西女士代表总商会致辞,介绍了总商会情况及其在中澳经贸合作中的独特作用。
在现场交流答疑环节,参会企业踊跃提问,中国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官员沈一波先生及中关村驻澳大利亚联络处工作人员就参会者提出的具体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解答。此次说明会受到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他们表示中关村的新政策对海外华人学者及创业者来说,是期盼已久的好消息;同时对鼓励外籍人才到中关村创业、就业提供了便利条件。
出入境政策措施中关村10条旨在支持以下四大类外籍人才到北京中关村创新创业:
——针对高层次人才,设立永久居留“直通车”,以便捷的方式吸引国际顶尖人才。此政策将对海外高层次人才释放强烈的引才信号,使中关村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提档加速,从而推动原始技术创新和前沿技术研究。相关措施有:
●设立永久居留“直通车”。对符合认定标准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经中关村管委会推荐,可直接申请在华永久居留资格。
●设立专门服务窗口。公安部在中关村设立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窗口,负责受理、审核永久居留申请,提供咨询服务。
●缩短审批期限。对申请永久居留的中关村外籍高层次人才,加快审批进程,自受理后50日内完成审批(现行规定是180日)。
——针对华人推出居留便利政策,激发外籍华人回国创新创业热情。创新发展对国外创新技术和投资具有强烈的引进需求,而外籍华人是这些因素的重要载体。给予外籍华人在华居留和永久居留突破性的便利,有助于增强其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吸引和推动外籍华人回国创新创业。
●对外籍华人提供长期居留便利。在中关村创业的外籍华人(不受60周岁年龄限制)可凭工作许可和雇主担保函件直接申请五年有效的工作类居留许可,也可凭创业计划直接申请5年有效的私人事务类居留许可(加注“创业”)。
●对外籍华人申请永久居留实施优待政策。外籍华人具有博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在中关村企业连续工作满4年、每年在中国境内实际居住累计不少于6个月,可以直接申请在华永久居留。
——设立创业团队成员和外籍技术人才快速入境和长期居留便捷通道,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市场化人才引进评价机制。此政策有利于整建制吸引外籍创新研发团队,吸引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外籍技术人才,从而带动和促进科研创新和产业发展。具体措施有:
●对创业团队外籍成员和外籍技术人才提供入境便利。中关村创业团队外籍成员和中关村企业选聘的外籍技术人才,提前办妥工作许可证明的,可在抵达口岸申请工作签证入境;来不及办理工作许可证明的,可在抵达口岸凭创业团队带头人或企业出具的邀请函件申请人才签证入境。
●对创业团队外籍成员和外籍技术人才提供入境和居留便利。中关村创业团队外籍成员和中关村企业选聘的外籍技术人才(不受60周岁年龄限制)入境后,可凭工作许可和雇主担保函件直接申请5年有效的工作类居留许可;创业团队外籍成员未能办理工作许可的,可凭团队负责人担保函件申请五年有效的私人事务类居留许可(加注“创业”)。
●实施外籍人才申请永久居留积分评估制度。中关村创业团队外籍成员和中关村企业选聘的外籍技术人才,根据中关村外籍人才积分评估标准进行评分,达到一定分值的,可以申请在华永久居留。
——大力扶持外籍青年人才到中关村进行实习活动,支持外国留学生到中关村创新创业。试点实施扶持青年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激发外籍青年学生来中关村来华创新创业的热情,发挥青年人才在科技创新的积极作用,促进产学链的发展。具体措施有:
●对经北京市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备案的中关村企业邀请前来实习的境外高校外国学生,可以向口岸签证机关申请短期私人事务签证(加注“实习”)入境进行实习活动;持其他种类签证入境的,也可在境内申请变更为短期私人事务签证(加注“实习”)进行实习活动。
●在京高校的外国学生经所在高校同意并出具推荐函,可以申请在学习类居留许可上加注“创业”后,在中关村实施兼职创业活动。
3 月 1 日起,公安部和北京市公安局在海淀区双榆树北里 22 号院设立的针对外籍高层次人才的服务大厅正式启动,分别挂着“公安部中关村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大厅”和“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中关村外国人服务大厅”两块标识。目前服务大厅已开始受理外籍人士咨询和办理业务。
(网络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实习 沈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