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回顧 - 我能在議會為華人社區做些什麽
王國忠 上議員
時間過得很快,一晃,我來到新州上議院已經一年. 2013年5月28日我正式宣誓成為新州上議院現任的唯一華裔上議員
至今剛到一年,我想同各市民分享一下我少少感想
這一年來的確是我在政治生活上一個很大的轉捩點,一個令我可以更有效地達到一個非常明確的政治理想及目標的轉捩點。首先要谢谢各位一路的支持
因為仍身兼兩職, 我第一個最大的挑戰就在平衡處理性质完全不一樣的市議會跟省議会的工作。市議會是在行政决策上服務市民,而省議會是在立法程序去為市民諦做一個更理想的法治社会。所以一進議会就盡力快促適应議会还境進行辯给論及演説,在兼任市議会的双重责任下確是有一定壓力,幸好仍能遵守我就任時承诺在媒体与市民分享部分議案。
我知道,竭盡全力為華人服務,是我的職責。這一年來,我為華人社區做的事主要有四個方面:一,向主流社會及其他民族社區介紹華人社區,擴大華人的影響力;二,廣泛聯繫華人社團,讓華人社區擰成一股繩;三,接待來訪的華人選民,為他們解決困難;四,接待來自中國及其他亞洲國家或地區的代表團,增進來自不同國家或地區的華人間的相互瞭解。
總結一年來的工作,我發現,第三和第四這兩項占去我很多時間。但是,我最下功夫的,還是第一和第二項,也就是說,對內,我希望華人社區能擰成一股繩;對外,我要擴大華人社區在主流社會及其他民族社區的影響。
也可以說,這是我的政治抱負。
我有這個想法是從2007年做州長顧問開始的。那時,因為工作關係,我經常陪同州長走訪民族社區,也參加了很多民族社區的活動。我意外發現,儘管華人社區差不多是澳洲最大的民族社區,可是,華人社區在主流社會甚至在其他民族社區的影響卻是微乎其微的。比如說,意大利社區、希臘社區和猶太社區,他們的影響比華人大很多。我陪州長參加過意大利國慶及希臘獨立日紀念等活動,我發現,他們的活動都得到澳洲主流社會的高度重視。我後來還發現,主流社會對他們也十分瞭解。反過來,我們華人社區就不一樣了,我們也有國慶,也有好幾個重大的傳統節日,可是,除了春節,還有多少被主流社會及其他民族社區瞭解,被主流社會及其他民族社區所重視呢?沒有。
如果我們華人不被他人瞭解,我們的活動也不被他人重視,我們怎麼能讓澳洲政府在制定相關法案和政策時考慮到我們的感受和特殊情況呢?所以,這種局面必須改變。
出現這樣的局面,不能怪別人,是我們自己宣傳的不夠。
從那時起,我就下了決心,一定要利用我手中的資源,不遺餘力地擴大華人社區的影響。於是,我在悉尼歌劇院組織了歷史上最大(有超過一萬人參加)的中國國慶60周年活動,還組織了中澳建交40周年活動,讓喬治街插滿了“中澳建交40年紀念”的旗幟。
後來,我又有幸成為一名上議員,我手中的資源更豐富了,也可以做更多的事了。於是,我又發起情願活動,徵集了一萬個簽名(由於一些技術問題,有效簽名為四千多),反對日本首相安培參拜靖國神社,遞交新州議會。這份情願就存檔在新州議會,面向公眾開放,任何人都有機會去查看。這會讓更多的人瞭解那段歷史,提醒更多的人不要忘記日本在二戰所犯下的滔天罪行。
再後來,我又組織大家去 keep18C網站簽字,反對修改反種族歧視法,也具有同樣意義。
我會繼續努力,讓華人在澳洲爭取應有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