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新預算讓我們損失了什麽?
王國忠 上議員
聯邦新預算出臺,自由黨政府爲了把帳面數字做得好看一些,採用了他們的一貫手段——減少服務、加稅及出賣國有資產這“三把板斧”。
減少服務就是向底層人下手,向年輕人下手,大砍醫療衛生、教育和社會福利撥款。他們的斧頭很快,僅在醫療保健和教育這兩大塊就要砍掉800億撥款。對於每一個人來說,每一次看家庭醫生都要多交7元,而且到2024年會上漲至每次24元;此外,購買每一種處方藥品,也要多交5元。
在社會福利上,新預算除了保留了半年最高五萬元的帶薪產假之外,其他福利補貼都有向下調整。另外,還提高了退休年齡,到2035年,退休年齡將會提高到七十歲。
此外,自由黨政府還計劃出售聯邦政府擁有的鑄幣廠、證券及投資註冊局、國防住房等機構;削減230個政府項目及一萬六千五百個職位;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及SBS都將被削減1%的經費;年收入超過18萬的需要繳納2%的債務費;而且,從2015年始,凍結的燃油附加稅將按通脹率提升。
應該說,這是我來澳洲三十多年來所看到的最難令人接受的預算。艾伯特上臺還不到一年,就打破了自己在競選時不砍服務、不加稅的承諾,言而無信。
一個政府,不能像經營公司那樣去開源節流,賺取高額利潤;政府只是選民的財政保管者,選民把錢交給政府,政府要在社會上進行再分配,以保障一個國家的良性發展。工黨執政時可能帳面數字沒有自由黨做的好看,但工黨從不砍服務,因為一個良好的服務是對每一個選民的生活保障,也是政府應盡的責任。其實工黨也搞開源節流,也加稅,不過工黨加稅是加在拿到澳洲最大資源并獲取最大利益的礦業,這就是礦稅。而自由黨政府不去想怎樣促進消費,刺激經濟,而是把債務推給每一個國民,甚至老人、病人和學生。
我不否認工黨執政時留下一些債務,但這個債務低於GDP的20%,和大多數發達國家的債務超過40%比起來,我們的債務根本不算什麽,不值得艾伯特如此大砍服務。
艾伯特這麼做,除了把帳面的數字做的好看一些,爭取下一屆的連任外,也順便把好處給了自由黨的支持者大公司——公司稅減少2%,還把責任推給每一個國民,甚至州政府。
試想現在澳洲人,先是被减了服務,看病要交錢,上學也要交錢,又被加了稅,還有多少錢可以消費呢?如果消費勢頭減了,經濟如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