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越剧团建团已经10年余。该团是除了中国大陆以外的具有一定业余水平,并具有一定规模,唱腔比较齐全的澳大利亚越剧团。十年来,她们为旅澳华人,尤其是越剧爱好者献技献艺,为传播中华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悉尼越剧团成立于2003年9月8日。徐玉兰和金彩凤两位越剧表演艺术家专程从中国上海远渡重洋来到悉尼,为悉尼越剧团的成立祝贺,剪彩。
剧团成立初始,团员的表演仅仅限于清唱和类似旗袍之类的普通服装。活动也只是自编自演的沙龙形式。当时的团员大约有十三四位。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只是在有条件的私人住宅里举办一些活动。但是,凭着对越剧艺术的热爱与迫切想把中国的文化艺术在澳洲传播,在上海越剧院领导的关心下,在徐老师和金彩凤的指导下,大家以CD,VCD 为基础学习探索。渐渐地她们从清唱到联唱,从便服到彩妆水平逐步提高并且得到艾式菲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有了一个固定的排练节目场所,经过进一步的努力,自2006年开始,为了扩大影响,越剧团租用保活市退伍军人俱乐部的舞台,开始向越剧爱好者排演越剧专场,专场演出的次数逐年增加,到了2007/2008年,她们每年可以演出四次专场演出,2010年开始每年基本上二次专场演出(除社团邀请演出外),每场专场演出可以吸引300以上的越剧爱好者。这样,越剧团得名声也随之提高,其知名度也随之提升。
她们在2007年以后的各场传唱演出中,还以幻灯的形式使用了台词字幕,这不但方便了越剧迷的欣赏,而且帮助对越剧不堪熟悉的观众观看。在2008年,这种演出用字幕形式有进一步地发展- 从单一的中文字幕的基础上,加上了英语翻译,从此,悉尼越剧团的演出增加了非中华文化背景的观众,使该团融入澳洲多元文化的主流社会。
悉尼越剧团在前进的过程中,克服了没有乐队资金不足的困难,演员队伍不断年轻化,从成立以来以老年演员为的年龄结构演化成目前的老中青相结合的艺术团体,现有团员二十余人,唱腔覆盖了尹派,袁派,范派,徐派,王派,吕派,金派,毕派,戚派等等越剧各大流派。十年来为广大旅澳华人演出了《打金枝》,《何文秀》,《西厢记》,《玉堂春》,《白蛇传》等越剧的著名经典折子戏,一直到2012年9月悉尼越剧团第一次把越剧《红楼梦》全场搬上了悉尼舞台,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欢和肯定。
因此,可以说悉尼越剧团已经成为了一支具有相当规模和相当水平的艺术团体。
为了答谢十年来广大观众对越剧团的支持,他们定于三月二十三日(星期天),下午1:30在Burwood RSL Club免费举行越剧专场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