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记者 朱烁首席记者 崔红) “政府性债务客观上已经产生,由地方自行发债更有利于风险防控。”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吉林昨天提出建议,中央允许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自行发行债券。吉林认为,北京经济的发展状况已经具备这样的条件。
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一个个用钱大项摆在地方政府面前,地方举债不可避免。昨天,在北京团集体审议年度计划和预算报告时,代表们对政府债的形成给予客观的评价,大家探讨的焦点在于如何防控债务过大、担保无序带来的风险。中央已经认识到地方政府性债务潜在的巨大风险,着手清理各地政府性融资平台。
一方面要防控风险,一方面地方建设“缺米下炊”,吉林代表提出,中央可尝试允许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自行发放债券。“所谓有条件,是指该地区经济总量较大,财政收入态势良好且稳定,我认为北京已经具备自行发放债券的条件。”
吉林分析说,目前地方政府更多地是向银行举债,中间成本过大。地方政府直接发债将省去大量成本。另一方面相对各种融资平台而言,举债行为由政府统一归口、统一计划,使得管理更规范,风险防范更到位,资金效果更大。对于中央财政而言,既支持地方发债,又能控制风险。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政府自2009年开始,由中央政府代发地方政府债。2011年中央代地方发债继续维持前两年的2000亿元人民币的规模。就在“两会”召开前夕,地方自主发债“口风”似有松动,新华社从全国人大获知消息,我国将继续完善中央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制度,研究探索地方政府自主发行债券的可行性。
■新闻背景
地方政府性债务很常见
关于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呼声早已不绝于耳,特别是在1994年中国实行“分税制”、地方财政被缚住手脚后,地方可支配财力更少。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地方政府债券的“花样年华”,一些地方政府在筹资修建路桥时就曾发行过地方债券。1993年,国务院禁止地方发债,地方债券无疾而终。根据我国预算法的规定,地方各级预算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但实际上地方政府性债务十分常见。2010年6月23日,审计署首次披露了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通过审计调查18个省、16个市和36个县本级,截至2009年底,这些地方的政府性债务余额高达2.79万亿元,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不会变老"的燕鸥
1973年,黑头发、精力充沛的尼斯比特在美国科德海角沿岸的岩石边,给一只小燕鸥戴上脚环。30多年后,尼斯比特已经头发灰白、满脸皱纹、关节疼痛;他的燕鸥于29岁时死去,这也是有记录的燕鸥最长寿命,尽管它已相当于一个百岁老人,但却没有任何衰老的外部迹象。
有些动物只会长大,不会变老,直至死亡它们的身体都同年轻时一样,燕鸥就是个例子,它们甚至连生理机能都不会减退。“找到预防老化的方法并逆转老化过程,是老年医学领域的圣杯。”尼斯比特说,海鸟已经提供了一些线索,我们希望能循着线索找到明确答案,使人类有一天也能将时光之箭前行的脚步按下暂停。
技术进步:延长了老化过程?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的数据,2007年出生的美国人平均寿命将达到77.9岁。而仅在一个世纪前,人类的寿命还只有49.2岁,技术进步已经明显改变了人类的老化过程。而根据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院人口统计研究所生物学家安妮特·鲍迪斯克的研究,医学技术进步却增加了人类对老化后果的体验,因为以前能活到更高龄的人数很少,死于老年的人口比例比现代工业社会要低很多。
净水、疫苗、更好的生活条件,不仅极大降低了婴幼儿和青少年死亡率,也延长了人类寿命。鲍迪斯克说,老化仅仅是个年龄增加的过程,所有的动植物都会长大成熟,而人类和其它生物如燕鸥之间的最大区别就是,不断成熟的过程对不同物种的死亡风险所造成的影响不同。
鲍迪斯克在发表于2月14日《生态与进化趋势》上的研究论文中称,他们建立了数学模型,绘制了多种动物的死亡风险曲线,发现各有各的独特形状,甚至不同的人群之间也有不同的死亡风险曲线。
总的来看,人类死亡风险曲线有点像个不对称的U型:婴儿时期死亡风险相对较高,青春期和青年期下降,此后随着年龄再次增加;某些动物如淡水水螅,整个生命中死亡风险保持不变;而燕鸥的死亡风险却随年龄增加而明显降低,这好像是违反直觉的:一只更老的燕鸥似乎比一只年轻的燕鸥死亡的可能性更低。
“我的29岁的燕鸥还能生育,”尼斯比特说。这只迄今存活寿命最长的燕鸥产下了最健康的后代,也确实比其它更年轻的燕鸥更容易生存。
两个关键:端粒和自由基
对于细胞为何以及如何衰老、死亡,目前有两种主流解释。
一种认为,所有的细胞染色体都有一个端粒,年轻细胞的端粒很长,但在不断复制的过程中会逐渐变短,当端粒太短时,细胞就会死亡,正像制作影印时裁下的边缘,如果一页印本裁下了太多单词,就会无法阅读。而对于燕鸥来说,其细胞端粒相比同样大小的其它动物而言变短速度要慢得多,而且燕鸥的端粒酶能对切短的端粒进行补充。大部分动物在出生后不久,端粒酶就失去功能,但燕鸥的端粒酶在整个生命期间都能保持活性。每个物种的端粒损失率都不同,科学家目前仍在对各种动植物进行探索,以找出影响端粒长度的因素。
另一种主流解释是,老化过程是由于细胞中新陈代谢产生的损害的累积。身体分解食物获取能量的过程和持续燃烧过程非常相似,就像壁炉里很小的火焰也会放出少量的污染一样,在体内,这种“污染物”成为自由基,会对细胞造成很大伤害。
生命选择:延长还是加固?
燕鸥并不是唯一的“不老”动物,很多动物在长期的生命过程中也好像喝了“青春泉”,只显出极少的衰老迹象,比如一些其它的海鸟、短吻鳄、鳄鱼和某些乌龟。而医学进步虽然已经延长了人类的寿命,却未能阻止老化的侵袭。
尽管科学界对造成老化的原因尚无统一看法,但目前已在着力预防老化的副作用,比如最具争议的一项做法是“热量限制长寿法”,只消耗正常卡路里数量的75%,再加上些补充营养,以此来躲避老化。这不仅仅是一种流行时尚,也有许多证据支持。而且,这种策略降低了一种名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水平。今年2月16日《科学—转化医学》上的一篇研究论文指出,由于某种基因变异导致体内产生的IGF1比正常数量少得多的人,不会罹患老化所致的癌症或糖尿病,而且他们变老的迹象也少得多。
动物变老而不显出衰老迹象,能产生更多强壮的后代,这在持续繁殖中更具优势。自然选择让繁殖实现了最优化,而不是老化。但另一方面,动物繁衍了后代,就需要增加生活空间,给有限的资源供给带来压力,因此老化死亡的父母能让子孙受益。当有机体不再接到成长的信号,它就能将能量保留下来,储存作资源,南加利福尼亚大学老年医学专家沃特·朗格说,动物将能量用于保护机制,而不是用来延长生命。死亡不可避免,通过研究老年动物为何还能保持强壮,也许有一天,人类能让老化过程也达到最优化。(常丽君)
中广网北京2月19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当前,一则小儿退烧药“尼美舒利”存在巨大不良反应风险,有上千例不良反应并引起小儿致死的消息,引起家长广泛关注,在全国多地药店,家长们随手就能买到这种廉价的儿童退烧处方药。
国家药监局18日表示,正在对该药的风险进行论证。目前尼美舒利仍是国家药监局批准的、允许用于儿童的退热药。国家药监局和相关专家认为,该药本身安全性目前暂无问题,但在销售和使用中,因缺乏监管、滥用药物导致不良反应和致死风险增大。
(本文来源:中国广播网 )
法国国家工业环境与风险研究所1月31日对媒体说,该机构一项研究显示,将二氧化碳储存于深海中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此前有研究显示,如果将二氧化碳气体导入深海的海底岩层,那么深海的寒冷环境会使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超过海水,被储存的二氧化碳顶部会生成像冰一样的氢氧化物,堵塞海底岩石孔隙,使二氧化碳无法逃出。
这种方法曾被一些学者认为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因此广受关注。然而工业环境与风险研究所发言人奥雷莉·弗雷沃介绍说,该研究所的专家日前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这种储存方法的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从各种燃料气体中分离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常混有含铅、镍、汞等元素的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进入深海后,有可能对水质造成污染。此外,一些深海钻探工程可能导致被封存的二氧化碳溢出,对环境构成威胁。
为防患于未然,工业环境与风险研究所建议相关政府部门慎重选择储存二氧化碳的海区,一旦决定储存,就要密切监测储存位置的各种变化。
去年6月,丹麦科学与地球研究中心发布的一份报告还显示,在深海储存二氧化碳会带来海水酸化等问题,对海洋生物及其食物链造成不利影响。(李学梅)
全球四大会计师行之一、总部设于伦敦的安永(Ernst & Young)会计师楼,正式遭纽约州总检察长科莫起诉,被指在雷曼兄弟公司倒闭事件中涉嫌民事欺诈,为雷曼粉饰帐目,将雷曼早已危机四伏的财务状况隐瞒了整整七年,误导投资者。 科莫是于当地时间周二正式起诉安永,令安永成为因二OO八年雷曼兄弟破产而触发的金融海啸中,首家被问责、受到起诉的会计师行。 科莫指责安永为雷曼兄弟公司的「回购105」(Repo 105)交易提供协助和建议,容许雷曼以回购处理一些短期资产的会计手法,令投资风险「显得」比实际情况更低,从而欺骗投资人,实质上协助雷曼进行大规模的会计欺诈。 所谓「回购105」,是指一种容许公司以回购处理一些短期资产的会计手法。借助这个手法,企业可以把短期借贷美化为「卖出」交易。而「卖出」交易换取的资金用于分期还债,使企业槓桿率在短期内貌似「降低」。 企业通常在季度末採取这种做法,在新一季财务报告发布后,就借入现金,回购原始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