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

  晨报讯(记者 朱烁首席记者 崔红) “政府性债务客观上已经产生,由地方自行发债更有利于风险防控。”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吉林昨天提出建议,中央允许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自行发行债券。吉林认为,北京经济的发展状况已经具备这样的条件。

  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一个个用钱大项摆在地方政府面前,地方举债不可避免。昨天,在北京团集体审议年度计划和预算报告时,代表们对政府债的形成给予客观的评价,大家探讨的焦点在于如何防控债务过大、担保无序带来的风险。中央已经认识到地方政府性债务潜在的巨大风险,着手清理各地政府性融资平台。

  一方面要防控风险,一方面地方建设“缺米下炊”,吉林代表提出,中央可尝试允许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自行发放债券。“所谓有条件,是指该地区经济总量较大,财政收入态势良好且稳定,我认为北京已经具备自行发放债券的条件。”

  吉林分析说,目前地方政府更多地是向银行举债,中间成本过大。地方政府直接发债将省去大量成本。另一方面相对各种融资平台而言,举债行为由政府统一归口、统一计划,使得管理更规范,风险防范更到位,资金效果更大。对于中央财政而言,既支持地方发债,又能控制风险。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政府自2009年开始,由中央政府代发地方政府债。2011年中央代地方发债继续维持前两年的2000亿元人民币的规模。就在“两会”召开前夕,地方自主发债“口风”似有松动,新华社从全国人大获知消息,我国将继续完善中央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制度,研究探索地方政府自主发行债券的可行性。

  ■新闻背景

  地方政府性债务很常见

  关于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呼声早已不绝于耳,特别是在1994年中国实行“分税制”、地方财政被缚住手脚后,地方可支配财力更少。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地方政府债券的“花样年华”,一些地方政府在筹资修建路桥时就曾发行过地方债券。1993年,国务院禁止地方发债,地方债券无疾而终。根据我国预算法的规定,地方各级预算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但实际上地方政府性债务十分常见。2010年6月23日,审计署首次披露了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通过审计调查18个省、16个市和36个县本级,截至2009年底,这些地方的政府性债务余额高达2.79万亿元,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大家都知道吃盐太多会增加高血压风险,而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喝太多含糖饮料也会增加高血压风险,同时具有这两种习惯的人患高血压风险更大。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和国际同行在美国新一期《高血压》杂志上报告说,他们调查了英国和美国多个地方约2700人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数据。结果显示,喝太多含糖饮料者的血压明显偏高。进一步分析显示,每天多喝一罐含糖可乐的人,其收缩压平均增加1.6毫米汞柱,舒张压增加0.8毫米汞柱。
研究人员分析说,含糖饮料会增加尿酸的含量,而尿酸会降低一氧化氮的含量,一氧化氮又具有舒张血管的作用,因此喝含糖饮料最终会引起血压上升。
参与研究的帝国理工学院教授保罗·埃利奥特指出,本次研究还显示,那些既吃很多盐,又常喝含糖饮料的人,高血压风险尤其突出。(来源:新华网 黄堃) 更多阅读 《高血压》发表论文摘要(英文)
发表在栏目: 科学


"不会变老"的燕鸥

  1973年,黑头发、精力充沛的尼斯比特在美国科德海角沿岸的岩石边,给一只小燕鸥戴上脚环。30多年后,尼斯比特已经头发灰白、满脸皱纹、关节疼痛;他的燕鸥于29岁时死去,这也是有记录的燕鸥最长寿命,尽管它已相当于一个百岁老人,但却没有任何衰老的外部迹象。

  有些动物只会长大,不会变老,直至死亡它们的身体都同年轻时一样,燕鸥就是个例子,它们甚至连生理机能都不会减退。“找到预防老化的方法并逆转老化过程,是老年医学领域的圣杯。”尼斯比特说,海鸟已经提供了一些线索,我们希望能循着线索找到明确答案,使人类有一天也能将时光之箭前行的脚步按下暂停。

  技术进步:延长了老化过程?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的数据,2007年出生的美国人平均寿命将达到77.9岁。而仅在一个世纪前,人类的寿命还只有49.2岁,技术进步已经明显改变了人类的老化过程。而根据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院人口统计研究所生物学家安妮特·鲍迪斯克的研究,医学技术进步却增加了人类对老化后果的体验,因为以前能活到更高龄的人数很少,死于老年的人口比例比现代工业社会要低很多。

  净水、疫苗、更好的生活条件,不仅极大降低了婴幼儿和青少年死亡率,也延长了人类寿命。鲍迪斯克说,老化仅仅是个年龄增加的过程,所有的动植物都会长大成熟,而人类和其它生物如燕鸥之间的最大区别就是,不断成熟的过程对不同物种的死亡风险所造成的影响不同。

  鲍迪斯克在发表于2月14日《生态与进化趋势》上的研究论文中称,他们建立了数学模型,绘制了多种动物的死亡风险曲线,发现各有各的独特形状,甚至不同的人群之间也有不同的死亡风险曲线。

  总的来看,人类死亡风险曲线有点像个不对称的U型:婴儿时期死亡风险相对较高,青春期和青年期下降,此后随着年龄再次增加;某些动物如淡水水螅,整个生命中死亡风险保持不变;而燕鸥的死亡风险却随年龄增加而明显降低,这好像是违反直觉的:一只更老的燕鸥似乎比一只年轻的燕鸥死亡的可能性更低。

  “我的29岁的燕鸥还能生育,”尼斯比特说。这只迄今存活寿命最长的燕鸥产下了最健康的后代,也确实比其它更年轻的燕鸥更容易生存。

  两个关键:端粒和自由基

  对于细胞为何以及如何衰老、死亡,目前有两种主流解释。

  一种认为,所有的细胞染色体都有一个端粒,年轻细胞的端粒很长,但在不断复制的过程中会逐渐变短,当端粒太短时,细胞就会死亡,正像制作影印时裁下的边缘,如果一页印本裁下了太多单词,就会无法阅读。而对于燕鸥来说,其细胞端粒相比同样大小的其它动物而言变短速度要慢得多,而且燕鸥的端粒酶能对切短的端粒进行补充。大部分动物在出生后不久,端粒酶就失去功能,但燕鸥的端粒酶在整个生命期间都能保持活性。每个物种的端粒损失率都不同,科学家目前仍在对各种动植物进行探索,以找出影响端粒长度的因素。

  另一种主流解释是,老化过程是由于细胞中新陈代谢产生的损害的累积。身体分解食物获取能量的过程和持续燃烧过程非常相似,就像壁炉里很小的火焰也会放出少量的污染一样,在体内,这种“污染物”成为自由基,会对细胞造成很大伤害。

  生命选择:延长还是加固?

  燕鸥并不是唯一的“不老”动物,很多动物在长期的生命过程中也好像喝了“青春泉”,只显出极少的衰老迹象,比如一些其它的海鸟、短吻鳄、鳄鱼和某些乌龟。而医学进步虽然已经延长了人类的寿命,却未能阻止老化的侵袭。

  尽管科学界对造成老化的原因尚无统一看法,但目前已在着力预防老化的副作用,比如最具争议的一项做法是“热量限制长寿法”,只消耗正常卡路里数量的75%,再加上些补充营养,以此来躲避老化。这不仅仅是一种流行时尚,也有许多证据支持。而且,这种策略降低了一种名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水平。今年2月16日《科学—转化医学》上的一篇研究论文指出,由于某种基因变异导致体内产生的IGF1比正常数量少得多的人,不会罹患老化所致的癌症或糖尿病,而且他们变老的迹象也少得多。

  动物变老而不显出衰老迹象,能产生更多强壮的后代,这在持续繁殖中更具优势。自然选择让繁殖实现了最优化,而不是老化。但另一方面,动物繁衍了后代,就需要增加生活空间,给有限的资源供给带来压力,因此老化死亡的父母能让子孙受益。当有机体不再接到成长的信号,它就能将能量保留下来,储存作资源,南加利福尼亚大学老年医学专家沃特·朗格说,动物将能量用于保护机制,而不是用来延长生命。死亡不可避免,通过研究老年动物为何还能保持强壮,也许有一天,人类能让老化过程也达到最优化。(常丽君)

发表在栏目: 科学

中广网北京2月19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当前,一则小儿退烧药“尼美舒利”存在巨大不良反应风险,有上千例不良反应并引起小儿致死的消息,引起家长广泛关注,在全国多地药店,家长们随手就能买到这种廉价的儿童退烧处方药。

国家药监局18日表示,正在对该药的风险进行论证。目前尼美舒利仍是国家药监局批准的、允许用于儿童的退热药。国家药监局和相关专家认为,该药本身安全性目前暂无问题,但在销售和使用中,因缺乏监管、滥用药物导致不良反应和致死风险增大。

(本文来源:中国广播网 )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英国沃里克大学医学院一个研究小组说,长期睡眠不足会增加中风或心脏病风险。研究人员呼吁人们立即行动,“拆除”晚睡早起这个可能损害健康的“定时炸弹”。
睡睡平安
研究人员分析日本、美国、瑞典和英国等8个国家和地区47万多人的健康数据。这些数据时间跨度7年至25年。
他们分析后得出结论,如果经常每晚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且睡得不安稳,那么患心脏病或死于心脏病几率高48%,患中风或死于中风几率高15%。
研究小组成员弗朗切斯科·卡普乔说:“晚睡早起的习惯相当于给健康埋下一颗滴答作响的定时炸弹,你需要立即行动,降低患这些可致命疾病的风险。”
另一名小组成员米歇尔·米勒说,长期睡眠不足还会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和肥胖风险。
研究报告由《欧洲心脏病学杂志》(European Heart Journal)刊载。
睡多寿永
卡普乔说,现代社会不少人失去工作与生活之间平衡,牺牲宝贵的睡眠时间以完成工作,“这样一来,就会显著增加中风或患心血管疾病,如心脏病的风险”。
不过,卡普乔同时提醒公众,睡眠时间太长也不好。经常连续睡眠超过9小时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征兆。
他认为每晚睡7小时左右最合适。
“保证每晚大约7小时睡眠,你就能保护未来的健康,同时降低患慢性病风险。(睡眠与健康)关联在我们的研究中表现得很明显:睡够觉才能保持身体健康,活得更长,”卡普乔说。
缺觉致病
英国心脏基金会高级护士埃伦·梅森赞扬卡普乔等人的研究进一步证明睡眠对健康至关重要,同时还提醒人们睡眠不足可能带来的危害。
“虽然缺觉与心脏和循环系统疾病有关,但人们对个中原因并不完全了解,”梅森说,“人们缺乏睡眠时,体内的激素水平和化学物质可能发生改变,一段时间后就会影响心脏和循环系统。”
梅森说,多种因素导致现代人睡眠不足,例如上网越来越容易、电视频道增加、忧心财务状况、工作时间变长等。
“但是对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把睡眠放在重要位置,每晚睡6到8个小时,这样才能恢复体力,”她说。(来源:新华网 欧飒)
更多阅读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发现,年长、吸烟是患上大肠瘜肉的主要因素,另有研究显示吸烟会增加2成患上大肠癌的风险,其次则是男性、超重、糖尿病和肠癌家族史等风险因素。
中大以上述6项因素研发“中文大学大肠瘜肉预测指数(CU-CPI)”,为50岁以上无大肠癌病征人士评估风险,防止瘜肉恶化成肿瘤。
中大消化疾病研究所于2008年至2010年研究了约2,600名无大肠癌病征人士,发现年长、男性、大肠癌家族史、吸烟、超重及患有糖尿病是患上瘜肉的高风险因素。虽然瘜肉演变成恶性肿瘤可能需10至20年,但病征不明显,一般人不会察觉。
本次研发的指数以14分最高,年长和吸烟是最主要因素,65至70岁和有吸烟习惯分别会加4分,其次男性和BMI超过23亦会加2分。0至2分为一般风险,3至8分为中度风险,9至14分为高度风险。一般风险发现大肠瘜肉的比例为30.3%,高度风险为77.6%,为一般风险人士的1.5倍。而一般风险人士发现有后期肿瘤的比例即为2.8%,而高度风险人士即为15.9%,高出一般风险人士4.7倍。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法国国家工业环境与风险研究所1月31日对媒体说,该机构一项研究显示,将二氧化碳储存于深海中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此前有研究显示,如果将二氧化碳气体导入深海的海底岩层,那么深海的寒冷环境会使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超过海水,被储存的二氧化碳顶部会生成像冰一样的氢氧化物,堵塞海底岩石孔隙,使二氧化碳无法逃出。

  这种方法曾被一些学者认为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因此广受关注。然而工业环境与风险研究所发言人奥雷莉·弗雷沃介绍说,该研究所的专家日前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这种储存方法的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从各种燃料气体中分离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常混有含铅、镍、汞等元素的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进入深海后,有可能对水质造成污染。此外,一些深海钻探工程可能导致被封存的二氧化碳溢出,对环境构成威胁。

  为防患于未然,工业环境与风险研究所建议相关政府部门慎重选择储存二氧化碳的海区,一旦决定储存,就要密切监测储存位置的各种变化。

  去年6月,丹麦科学与地球研究中心发布的一份报告还显示,在深海储存二氧化碳会带来海水酸化等问题,对海洋生物及其食物链造成不利影响。(李学梅)

发表在栏目: 自然

这些发现说明巴拿马运河正在扩大(图片来源:Earth Consultants International)
根据一项研究,巴拿马的地震风险远远比此前认为的更高,但是官员说这带来了不必要的忧虑。
与此前的发现相反,科研人员发现巴拿马中部的两个断裂带——Limon 和Pedro Miguel——是活跃的而且容易产生大地震。
Pedro Miguel断裂带穿过巴拿马运河的两个水闸,该运河正在进行一场大型拓宽工程。
发表在12月号的《美国地震学会公报》上的这篇论文说,巴拿马城也可能面临特别的风险,因为它靠近这两个断裂带,而且它的建筑法规没有全面考虑到这种风险。
这篇论文说,如果两个断裂带同时滑移,破坏将会增加。
“我们有证据证明在1621年它们一起破裂了,产生了3米的位移,我们估计那是一场7级的地震——一场大地震,”该研究的作者之一的Eldon Gath告诉本网站说。
Garth还说,如果自从1621年以来积累的应力在今天释放,地震的震级大约是6.7——这足以导致大范围的破坏。
他说,由于这个断裂带的上一次地震发生在将近400年前,下一次地震预计很快就会发生——但是可能在未来100-200年的任何时候发生。
但是该论文的最终结论——它质疑的巴拿马建筑的预防措施——惹怒了运营和维护运河的巴拿马运河机构(PCA),它委托进行了这项研究作为运河拓宽工程的一部分。
该机构在给《新科学家》的一封公开信中说:“这篇论文……对关于运河以及巴拿马城周围的地震风险的合理研究进行了错误、杞人忧天的社论式的分析。”
该机构说它过去就知道这些风险。
该机构的工程副主席告诉本网站说:“我们不反对该论文的技术发现,但是没有发出警报的理由。”
他说来自该研究的信息已经被用于设计巴拿马运河的新设施,而且巴拿马城正在修改建筑法规从而把这些新发现纳入其中。
PCA的地震咨询委员会成员Lloyd Cluff说:“这篇论文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反复的位移沿着这两个断裂带释放出了大地震。”
他警告说,让建筑更安全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源:科学与发展网络 María Elena Hurtado)
更多阅读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曾有不少研究显示,适度饮酒能降低某些心脏病的发病风险。不过,日本研究人员通过汇总分析相关研究数据发现,适度饮酒并非完全有利于心脏健康,甚至还会增加房颤风险。
日本筑波大学儿玉晓等研究人员以过去14项相关研究数据为基础,并依据这些研究中较为通用的标准,将男性每天通过饮酒摄入酒精24克(相当于酒精浓度5%的啤酒约500毫升)和女性摄入酒精12克,作为划分是否属于适度饮酒的界线。
分析结果显示,每天摄取酒精量每增加10克,房颤风险就上升约8%,而过去研究认为,大量饮酒会使房颤风险急剧上升,适量饮酒则可大大降低房颤风险。
参与本项研究的筑波大学教授曾根博仁说,本项研究未考虑酒的种类以及饮酒时摄取的食物等因素的影响,他们会在今后的进一步研究中考虑这些因素。上述研究成果将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上发表。(来源:新华社)  更多阅读  JACC发表论文摘要(英文)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全球四大会计师行之一、总部设于伦敦的安永(Ernst & Young)会计师楼,正式遭纽约州总检察长科莫起诉,被指在雷曼兄弟公司倒闭事件中涉嫌民事欺诈,为雷曼粉饰帐目,将雷曼早已危机四伏的财务状况隐瞒了整整七年,误导投资者。  科莫是于当地时间周二正式起诉安永,令安永成为因二OO八年雷曼兄弟破产而触发的金融海啸中,首家被问责、受到起诉的会计师行。  科莫指责安永为雷曼兄弟公司的「回购105」(Repo 105)交易提供协助和建议,容许雷曼以回购处理一些短期资产的会计手法,令投资风险「显得」比实际情况更低,从而欺骗投资人,实质上协助雷曼进行大规模的会计欺诈。  所谓「回购105」,是指一种容许公司以回购处理一些短期资产的会计手法。借助这个手法,企业可以把短期借贷美化为「卖出」交易。而「卖出」交易换取的资金用于分期还债,使企业槓桿率在短期内貌似「降低」。  企业通常在季度末採取这种做法,在新一季财务报告发布后,就借入现金,回购原始资产。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第 3 页,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