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

  ■ “男子医院刀捅医生致1死3伤”追踪

  据新华社电 29日,新华社记者在哈尔滨市南岗区看守所采访了哈医大一院“3·23”伤害医务人员犯罪嫌疑人李某某。李某某告诉记者:“我不应该滥杀无辜”。

  “我非常生气他们不理我”

  “当时我和我爷爷来哈医大看病。我感觉大夫好像是麻烦我。之后感觉脑袋一热,就把大夫给杀了。”李某某表示,他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和肺结核。据他回忆,这次来就是为了打“类克”(一种治疗药剂名称)。医生说他有肺结核不能打,要求他先去胸科医院做检查。他将胸科医院检查结果拿回来给医生看后,医生觉得不行,不收他入院。

  李某某说:“当时我非常生气,我和爷爷大老远来的,他们不理我,我挺恨大夫的。”离开哈医大一院后,李某某的爷爷说不收就回家吧。他没有听老人的话,偷偷地买了水果刀,冲进了医生办公室。

  “医生不了解我的辛苦”

  在谈及医生对他的态度时,李某某两次使用了“还行吧”这个词语。

  “我对医生肯定有误解,但他们也不全对吧?”他说,医生确实给他解释了不能打“类克”的原因。“但前两个月我就在这儿治疗,当时大夫给我开了两个月的治肺结核的口服药,吃完药再来,结果这次来又不行了。”他说,医生不了解他的辛苦。

  李某某说:“发病的时候我非常痛苦,腿部膝盖和胯骨都特别疼、肿,行动不便。”他说,他家离哈尔滨挺远,家里条件也很困难,爷爷还患有胃癌,一次次做检查加上人生地不熟等等因素,让他和爷爷都非常辛苦。

  李某某说:“我不应该滥杀无辜。”他说,自己这么做不正确。现在他很想家人,一时冲动犯下大错。

  ■ 事件回放

  男子刀捅医生导致1死3伤

  哈尔滨市公安局介绍,犯罪嫌疑人李某某供认,他因患强直性脊柱炎于2011年4月到哈医大一院住院治疗。今年3月23日9时许,李某某再次来该院治疗。医生了解得知李某某患有肺结核,于是建议他先到哈尔滨胸科医院(专治肺结核病)检查治疗。李某某做完检查后再次回到哈医大一院,将检查结果交给医生。因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会对肺部造成影响,所以医生建议他应先治好肺结核后再行治疗。李某某认为医生不给他看病,随即心生不满。

  23日16时许,李某某购买了水果刀,回到医生办公室行凶,致1死3伤。李企图自杀未遂被抓获。

  据新华社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56)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我不应该滥杀无辜”——哈医大一院伤害医务人员犯罪嫌疑人回忆经过

  新华网哈尔滨3月29日电 (记者熊琳、王春雨) 29日,新华社记者在哈尔滨市南岗区看守所采访了哈医大一院“3·23”伤害医务人员犯罪嫌疑人李某某。李某某告诉记者:“我不应该滥杀无辜”。

  “当时我和我爷爷来哈医大看病。我感觉大夫好像是麻烦我。之后感觉脑袋一热,就把大夫给杀了。”李某某表示,他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和肺结核,据他回忆,这次来就是为了打“类克”(一种治疗药剂名称)。医生说他有肺结核不能打,要求他先去胸科医院做检查。他将胸科医院检查结果拿回来给医生看后,医生觉得不行,不收他入院。

  李某某说:“当时我非常生气,我和爷爷大老远来的,他们不理我,我挺恨大夫的。”离开医大一院后,李某某的爷爷说不收就回家吧。他没有听老人的话,偷偷地买了水果刀,直接冲进医生办公室。

  在谈及医生对他的态度时,李某某两次使用了“还行吧”这个词语。“我对医生肯定有误解,但他们也不全对吧?”他说,医生确实给他解释了不能打“类克”的原因。“但前两个月我就在这儿治疗,当时大夫给我开了两个月的治肺结核的口服药,吃完药再来,结果这次来又不行了。”他说,医生不了解他的辛苦。

  李某某说:“发病的时候我非常痛苦,腿部膝盖和胯骨都特别疼、肿,行动不便。”他说,他家离哈尔滨挺远,家里条件也很困难,爷爷还患有胃癌,一次次做检查加上人生地不熟等等因素,让他和爷爷都非常辛苦。

  李某某说:“我不应该滥杀无辜。”他说,自己这么做不正确。现在他很想家人,一时冲动犯下大错。

  人民日报:媒体报道医患关系等应多传递温暖希望

  哈尔滨杀医患者2年求医6次 警方称属激情杀人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17)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这只雄黄蜂拥有非常庞大的下颚,这令发现者感到不可思议,他说:“我不知道它是怎么走路的。”这只雄黄蜂拥有非常庞大的下颚,这令发现者感到不可思议,他说:“我不知道它是怎么走路的。”
肯西认为,这种黄蜂的下颚主要有两个用途,一是抵御来犯敌人,二是博得配偶欢心。肯西认为,这种黄蜂的下颚主要有两个用途,一是抵御来犯敌人,二是博得配偶欢心。

  北京时间3月2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在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发现一个黄蜂新种,它有2.5英寸(约合6.35厘米)长,下颚非常宽,这令它的发现者感到不可思议。他说:“我不知道它是怎么走路的。”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昆虫学教授林恩-肯西表示:“它的下颚很大,合起来时能把头的两旁包起来。下颚打开时,实际上比这只雄黄蜂的前腿还长。”肯西在苏拉威西岛东南部的麦康迦山上发现了这只巨大的黄蜂。

  她表示,它的巨大体型和凶猛的特点使它看起来像绰号为“科摩多龙”的黄蜂。肯西说:“我打算以印度尼西亚的国家象征给它取名为迦楼罗。”众所周知,迦楼罗是一种鹰头人身的金翅鸟,被称为“鸟类之王”。它是一种威力无穷的神鸟,速度惊人。

  肯西说:“我第一眼看到这只黄蜂时就意识到它与众不同。我从未见过像达拉拉物种一样的任何动物。我们现在对这些黄蜂的生物学一点也不知道。我们只知道它们生活在苏拉威西岛东南部。”

  她说:“这些巨大的下颚在防御和繁殖上可能扮演着重要角色。在黄蜂的另一个物种中,雄性住在巢穴入口处,这能避免寄生虫进入巢穴,还能阻挡其他动物进行抢劫。这是一种确保父权的方法。另外,这些庞大的下颚能包住雌性的胸腔,交配时可以将配偶固定在雄性身上。”(孝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据国外媒体报道,自然界是美丽的但也是残酷无情,弱肉强食的世界。小动物出生之后如果没有母亲的照顾是很难存活的。而在这里,摄影师用细腻的镜头纪录下我们平日里难得一见的动物母爱瞬间。

  1 小考拉的特殊食物

考拉
考拉

  一般情况下,一只雌性考拉每年只生育一次,每胎生育一只考拉幼崽。这只小家伙出生时体重不足,但是它知道很快地爬上妈妈毛茸茸的身体寻找育儿袋并一头钻进去,它需要在这里吸奶长达6个月时间。除了奶汁之外,考拉母亲还会用一种被称之为“pap”的物质来辅助喂养,这实际上是考拉母亲的排泄物的液体形式。或许这听起来非常恶心,但是这样做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母亲可以通过这种喂食方式让小考拉获得它们特有的微生物菌群,这些微生物对于肠道消化原本属于有毒的按树叶非常关键。因此这就像是你的母亲要求你吃完晚饭一样,因为这是必须的。

  2 长达4个月的封闭育儿

双角犀鸟
双角犀鸟

  雌性双角犀鸟会做出一种非常奇特的行为:和大多数犀鸟类一样,雌性双角犀鸟会寻找一处空心树干并在里面建造一个巢穴,只留出一道狭窄的缝隙供雄鸟给它喂食之用。而雌鸟则会一直在这个用烂泥和排泄物封闭的巢穴中孵蛋。它们每一窝一般产下1~2个蛋,孵化时间大致需要40天左右。一旦雏鸟孵化,小鸟会继续和雌性犀鸟一起呆在这个封闭的巢穴中长达3个月。这是雌性犀鸟的保护本能,它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大大降低雏鸟面对捕食者的风险。

  3 无尽的母爱

章鱼
章鱼

  如果比较起来,那么雌性北太平洋巨型章鱼将当仁不让地成为为养育儿女付出最大牺牲的母亲。当完成交配之后,雌性章鱼会在数天内产下大约2万~10万枚卵。这些卵成线状被悬挂在岩石巢穴顶部,雌性章鱼就躲在里面。从此以后雌性章鱼就会寸步不离地守着它的孩子,拨动海水让它流通,照料这些产下的卵,驱除寄生虫。取决于温度的不同,小章鱼的整个孵化过程可以长达8个月,在此期间雌性章鱼完全不会进食!因此毫不意外地,当它的孩子们终于孵化后,很多雌性章鱼都会因为饥饿过度而死去。

  4 一夜长大

长颈鹿
长颈鹿

  长颈鹿宝宝的出生可谓惊心动魄——雌性长颈鹿是站立着分娩的,因此小长颈鹿一出生就要经历从两米高空被摔下的痛苦。这听起来非常疯狂,但却是事实。这是长颈鹿的适应本能,新生的小长颈鹿甚至在出生后的20分钟之内就能站起来走路。直到一岁大的小长颈鹿,仍旧会和母亲生活在一起,甚至到它们22个月大时才会离开,但是往往仍旧会选择在离开母亲不远的地方生活。

  5 背着孩子的狼蛛

狼蛛
狼蛛

  雌性狼蛛的育儿也非常有趣:它们在交配后不久便会产卵,然后将这些乱包裹进一团丝茧中背在背上到处走。当小蜘蛛孵化出来后,它们会到处爬满雌性狼蛛的身体,直到大约一直之后才各自散去。

  6 疼爱幼崽的猩猩

猩猩
猩猩

  雌性苏门达腊猩猩有很强烈的母性本能,对自己的幼崽呵护有加。在幼崽2~3岁之前,母亲常常会将它抱在怀里,对于我们人类而言这似乎听起来有些让人筋疲力尽。直到5~6岁,小猩猩们依旧和母亲维持着非常亲密的关系。

  7 尽责的蜈蚣母亲

蜈蚣
蜈蚣

  欧洲地蜈蚣是少数几种作为非社会性昆虫却显示出对自己后代精心照料的物种。在交配后,雌性蜈蚣会产下大约50~90枚白色的卵。在冬季里,雌性蜈蚣会凶猛地击退捕食者保护它的卵,为了防止卵发生霉变,它会不断去舔舐它们——这听上去令人毛骨悚然,但实际上这和我们人类设法确保我们的孩子浑身清洁是一样的道理。甚至在幼虫孵化之后,母亲还会照顾它们一段时间。

  8冬眠中生育宝宝的棕熊

棕熊
棕熊

  雌性棕熊一般一次养育1~4头幼熊,产仔的时间大致在1~3月份。因此神奇的一点在于,当母熊分娩产下小熊并给它们哺乳时,它实际上仍然处于冬眠状态。这将极大的消耗母熊的能量,因此在冬眠期间母熊的体重甚至可以下降40%。当冬雪消融,春天来临,母熊便会带着小熊离开巢穴,但是它们之间仍然会形影不离,就这样一起度过2~3年。(晨风)

  相关阅读

  母狮舍命悬崖峭壁救幼狮 大自然中母爱折服众人

  气球吹出另类"婚纱" 与众不同饱含深深母爱(图)

  气球吹出另类"婚纱" 与众不同饱含深深母爱(图)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发现的白化活板门蛛新发现的白化活板门蛛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1月10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澳大利亚发现一种新种白化活板门蛛,令科学家感到震惊。西澳大利亚博物馆馆长马克-哈维表示:“看到它的白脑袋,我差点被吓倒在地。”由于体内仍有一些色素,新发现的活板门蛛并不是真正的白化病患者。它的身体呈褐色,与其他活板门蛛一样。

  这种新种蜘蛛体宽1.2英寸(约合3厘米)。在以一种新物种身份被描述前,它将一直被称之为“白化活板门蛛”。这种长相怪异的新种蜘蛛是澳大利亚西部一座小镇的一名当地人在自家附近发现的。他将蜘蛛放进罐子里,而后送到博物馆。哈维说:“不幸的是,我们对这种蜘蛛一无所知。据我们推测,它们一生都在洞穴中度过,与其他所有白化活板门蛛一样。雄蛛发育成熟后,它们会在洞中寻找潜在交配对象。”

  活板门蛛之所以获得这个名字是因为它们利用土壤、植被和丝建造洞门,丝充当合叶的作用。在感知到过往猎物的振动时,这种蜘蛛纲动物便会钻出洞,享受美餐。它们的食物包括昆虫、节肢动物以及小型无脊椎动物。哈维表示这种蜘蛛在洞内交配,雄蛛可能不得不将雌蛛的身体举起,才能接触到它们的生殖器。雌蛛的生殖器位于腹部下侧。

  哈维指出这种新发现的蜘蛛非常罕见,发现这种蜘蛛还是第一次。他说:“蜘蛛家族富有多样性,很多人对它们充满兴趣,也有很多人对它们心生恐惧。在控制昆虫数量方面,它们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如果没有蜘蛛,整个世界将变成一个非常贫乏的所在。”(孝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0月20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最近,刚果(金)维龙加国家公园的护林员进行了一次秘密行动。他们伪装成黑市大猩猩买家,成功解救了一只大猩猩幼仔并抓获3名偷猎者。在黑市上,大猩猩幼仔最高能卖到4万美元。

  1.获救之路

获救之路获救之路

  护林员克里斯蒂安-沙玛乌抱着一只东部低地大猩猩幼仔。在刚果(金)的维龙加国家公园,他与同事进行了一次秘密行动,成功从偷猎者手中拯救了这只大猩猩幼仔。公园管理人员表示,此次行动中,护林员伪装成黑市大猩猩买家,成功解救这只雄性幼仔并抓获3名偷猎者。当时,这只幼仔被装在背包中,并没有受到伤害。现在,这只幼仔被取名为“沙玛乌”,如果拿到黑市,最高能卖到4万美元。

  “沙玛乌”是维龙加国家公园护林员在2011年从偷猎者手中解救的第4只大猩猩幼仔,创造了一年内解救大猩猩幼仔数量纪录,说明当地的非法大猩猩幼仔贸易可能越发严重。维龙加国家公园管理员以马利-德-梅罗德在一份声明中说:“令我们感到非常担忧的是,大猩猩幼仔市场的不断扩大导致刚果(金)东部判乱分子控制地区的非法买卖活动越发严重。我们无力控制大猩猩幼仔的非法国际交易,但我们的护林员正在尽他们的最大努力,打击国内的非法大猩猩幼仔贸易。”

  2.危险已经过去

危险已经过去危险已经过去

  维龙加国家公园西部边界附近的基伦巴,克里斯蒂安抱着与他同名的大猩猩幼仔。在上周进行的诱捕行动中,他们成功抓获了3名偷猎者并解救这只大猩猩幼仔。两周前,他们追捕这3名偷猎者的行动以失败告终,当时这些嫌犯并未在另一个偏远城镇碰头。这一次,克里斯蒂安与一名护林员打扮成买主,与偷猎者接触,后者将大猩猩幼仔藏在背包中。

  在达成1.5万美元的交易价之后,伪装成买家的护林员将偷猎者骗进一辆早已等待好的汽车,而后进行抓捕。当时,克里斯蒂安并不清楚偷猎者是否携带武器。他在电子邮件中说:“我知道我们的处境非常危险,哪怕一个小小的错误可能也会让我们送命。”钻进汽车后,偷猎者吃惊地发现另外两名护林员拿着枪对准他们。完成抓捕行动后,司机关上门,载着偷猎者和获救的大猩猩幼仔高速开往一条泥路。

  3.非常恐惧 紧抱双臂

非常恐惧 紧抱双臂非常恐惧 紧抱双臂

  兽医简-拉梅尔正给“沙玛乌”喂食。护林员把这只大猩猩幼仔抱出背包时,“沙玛乌”显得非常恐惧,紧紧抱着双臂。第二天,在克里斯蒂安喂了它点香蕉和其他食物后,小家伙才逐渐平静下来。拉梅尔是山地大猩猩兽医计划的负责人,她在电子邮件中说:“我们治疗的大猩猩幼仔身上通常带有枪伤并患上肺炎,解开绳子时能够看到很深的勒痕。在成功获救前,它们经历了非常可怕的事情。”

  克里斯蒂安认为这只幼仔的母亲以及其他大猩猩可能被抓获它的偷猎者枪杀。他说:“大猩猩会拼出性命保护它们的孩子,在不杀死它们情况下抢走幼仔的可能性几乎是不存在的。”

  4.说“你好”

说“你好”说“你好”

  经过检查,拉梅尔和其他医生认为“沙玛乌”的年龄大约在一岁半左右。获救之后,它恢复的很快。拉梅尔说:“它的进食近况不错,已经逐渐摆脱阴影。”为了做到万无一失,在获救后的第一个月,“沙玛乌”将在鲁曼加伯(Rumangabo)的维龙加国家公园总部接受隔离。几个月后,“沙玛乌”将被转移到大猩猩医生负责的大猩猩孤儿收容所——GRACE中心。

  大猩猩对人类疾病非常敏感,尤其是呼吸道疾病。最近,GRACE中心的两只大猩猩幼仔因一种不明疾病死亡。维龙加国家公园通信官卢安纳-加德说:“‘沙玛乌’需要与其他不同年龄的大猩猩孤儿生活在一起,需要尽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在近期内将‘沙玛乌’放归野外的可能性极低。过去的经验表明幼仔无法在野外存活。”

  5.援救之手

援救之手援救之手

  克里斯蒂安抱着“沙玛乌”,让拉梅尔检查。成功解救“沙玛乌”是一个令人鼓舞的消息,但同时也反映出大猩猩走私越发严峻。加德说:“4月以来已经成功解救了4只大猩猩幼仔,问题是,未能解救的幼仔究竟有多少?”

  大猩猩是刚果(金)受保护程度最高的动物,猎捕大猩猩是违法行为,面临1到10年的有期徒刑。然而,政府很难证明这种猎杀行为。大猩猩的买家据信包括声名狼藉的动物园或者拥有个人动物园并且追求奇异动物的富人。但到目前为止,护林员还没有逮捕一名买家。

  6.抬头看着兽医

抬头看着兽医抬头看着兽医

  山地大猩猩兽医计划的兽医埃迪-卡玛布勒抱着获救的大猩猩幼仔“沙玛乌”。由于年龄太小,“沙玛乌”需要24小时护理。现在,两名护理人员轮流照看这个小家伙,和它睡在一张床上。加德说:“与只有一岁大的人类婴儿一样,这个幼仔需要24小时护理,需要获得一种安全感。它失去了所有家人,离开它熟悉的家园森林,需要时间进行调整。”(孝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9月16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近日科学家们在东南亚的森林中发现了三种新的蝙蝠品种,它们体型很小,体色也很独特。

  新“恶魔蝙蝠”

 新“恶魔蝙蝠” 新“恶魔蝙蝠”

  这是最近在东南亚新发现的3种管鼻蝠之一,之所以叫它这个名字是因为它可怕的外表体色。研究论文合著者者,来自布达佩斯匈牙利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生物学家嘉伯·索巴(Gabor Csorba)说:“它有一个黑色的脑袋,暗色的背脊皮毛,这些部位的颜色都和它雪白的腹部构成鲜明的对比。这是本地区仅有的拥有这种怪异色调搭配的蝙蝠品种。”

  不过尽管拥有这样可怕的名字,恶魔蝙蝠却是生性胆小的动物,它们尽力躲进越南的深山老林,尽量远离人类。不过研究人员之一,来自动植物保护国际(Fauna & Flora International)的生物学家尼尔·弗利(Neil Furey)警告说:一旦被抓捕,这种小东西也会奋力反击,变得非常狂躁。

  他说:“一旦你将它放在手中,它会竭尽所能试图挣脱。总体而言它们会遵循‘逃脱第一,战斗第二’的原则,只有在实在没有办法挣脱时才会向抓捕者发起反击。”

  拇指大小

拇指大小拇指大小

  另外一种新发现的管鼻蝠品种名为Murina cineracea,这是在柬埔寨发现的,并且查明其分布地区覆盖东南亚的广阔区域。

  管鼻蝠以昆虫为食,一般体型较小:如果不计算尾巴,它们的体长仅有大约6.5厘米,就和成年人的大拇指一样长。除了颜色之外,此次发现的三种新种几乎没有什么解剖学上的差异,这就使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员很难发现并确认它们。

  非常相像

非常相像非常相像

  这是第三种此次新发现的蝙蝠,名为Murina walstoni,也是在柬埔寨发现的。弗利说:“目前已经发现的全部30多种管鼻蝠都生活在相对完整的森林地带,并且它们已经高度适应在密集林地内捕食。”他说:“这种进化特异性使得它们很难再去适应森林退化后的环境,它们无法适应在开阔地带飞行和捕食。”

  这也提供了一个生物警示器,即如果这些蝙蝠的数量开始出现显著的下降,那就表示这里的森林正面临危机。(晨风)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厦门鼓浪屿

海南三亚

  "十一"黄金周小长假将至,你是否已经做好出游计划,给自己整年的紧绷心情放个假?观碧水长天、享名山秋色!尽情享受大自然的原生态之美吧!

  网友们在网络上自发评论,基于全球2000万用户的真实点评,温馨巨献"十大黄金周国内游佳地"推荐。

  1.厦门鼓浪屿

  位置: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鹿礁路6号

  推荐:浪漫小资二人世界

  鼓浪屿适合两个人,特别是情侣游玩。到鼓浪屿,一定要在岛上住上一夜,欣赏鼓浪屿独特的夜景。漫步在岛上,在灯光摇曳里,探索一家家富有小资情调的小店。偶尔,坐下来一杯鲜榨果汁或是店家特制的点心,那滋味啊,简直叫人流连忘返!

  2.三亚亚龙湾

  位置:海南省三亚市田独镇六盘路附近

  推荐:阳光沙滩热情之旅

  还记得电影《非诚勿扰2》吗?取景地之一的三亚。去过三亚才见过国内为止看过最美的海,到了亚龙湾踩在脚下的就叫沙滩。蓝天、阳光、细沙滩,你还能想到再浪漫的事情与ta一起吗?不需要言语,傍晚十分来这里慢慢走一走,感受时光就在这一刻静止的感觉。

  3.凤凰古城

  位置:湖南省凤凰县凤凰县境内

  推荐:温婉秀丽水乡古城

  每天一杯清茶,几代小零食,安静的坐在客栈的小平台上,看吊脚楼,看沱江,看每一片砖瓦,微笑着面对坐在游船上的游客的相机--在别人的风景里看风景,体会苗家、土家人的别样慢生活!

  4.杭州西湖

  位置: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湖风景区

  推荐:风情万种的西子湖

  休闲、让心神游的好地方,仿佛置于画中,闭眼就能感觉到天堂人间的味道,最喜欢城市喧哗与美景悠然的交融,可以让人享受都市人烟的同时又能体会心的纵情恬静。

  5.丽江泸沽湖

  位置:云南省丽江市距丽江300公里

  推荐:幽蓝澄澈、碧波如镜的高原湖泊

  碧水凝波玉,扁舟听船歌,这是一个适合流浪、发呆、调整身心的地方,一切的节奏好像都慢了,非常适合住上一个星期慢慢体会。

  6.阳朔遇龙河

  位置:广西壮族自治区阳朔县

  推荐:如诗如画慢生活

  本来桂林因漓江而著名,但是漓江人多,船多,不够静谧。去遇龙河则不同,驾车穿行,小小的河两岸可以看到美丽的喀斯特地貌的山峦,河里就飘着几个小竹筏,非常安静,非常美。神仙一样的境地,特别是躺在竹伐上享受美丽的山水景色,好不写意。离开繁华的都市,去享受一下自然的恩赐吧!

  7.九寨沟

  位置:四川省九寨沟县境内

  推荐:神奇的九寨,梦中的天堂

  九寨沟的精灵在于水,正所谓:"黄山归来不看岳,九寨归来不看水"。九寨是我去游览过的地方里最最喜欢的,真的好像童话世界一样,景色太美了,不虚此行,山那么绿,绵延着,水那么清澈见底,让人心情特别放松,让心特别开阔。去一次都觉得不过瘾,有机会一定要再去几次。

  8.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位置:湖南省张家界市

  推荐:奇山秀水张家界

  我是去年七月份去的,对于早有耳闻的张家界我终于目睹到了她的风采,柔媚中不缺乏阳刚,自信中不缺乏内涵,游来让你感觉如读朱自清的散文,徐志摩的诗。此生不来张家界一次不知道祖国山河好,非常震撼!

  9.大理古城

  位置:云南省大理市境内

  推荐:东临洱海,西枕苍山,城楼宏伟,风光秀美。

  美丽古老的大理城∶给人一和壮丽古扑有着很神奇神秘的感觉,段家王国统治了并创建了这个大理国,大理古城就国都,大理国的臣民大都是白族,走进大理城让人感到了他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有种还朴归真的美感,耳边还不时响起战马奔腾武士打斗的声音,武侠小说中的段王爷、段玉又出现在眼前,他们的武学绝技使人感叹!

  10.拉萨布达拉宫

  位置: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北京中路宫前巷35号

  推荐:神秘的高原圣殿

  非常美的地方。站在门口,拉着自己最爱的人的手,感受着久远的文化和神圣。以吨计算的黄金和宝石堆砌而成。酥油和香的味道飘散在每个角落。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再去。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地穴兽模拟图

复杂的地穴系统

  据国外媒体报道,2.4亿年前,地球海洋和陆地上出现大量物种,甚至在地下还隐居着神秘的掠食性动物。它们生活时代早于恐龙,会在地下挖掘复杂的洞穴和通道。

  科学家在摩洛哥发现迄今低纬度地区最古老的公共地下通道结构,这种史前地穴系统的详细资料发表在近期出版的《古代》杂志上,它们是世界上第二大古老的公用地穴结构,最古老的地穴结构比摩洛哥地穴早500万年前,位于现今南非地区。

  这项研究负责人塞巴斯蒂安-沃伊特(Sebastian Voigt)说:“人们应当能想像得到摩洛哥地穴兽的模样,它们身体短小矮胖,非常结实,长有四条腿和短尾,脖颈较短。身体躯干大约长20-25厘米,我们猜测它应当长有锋利强壮的5趾爪子,适合于挖掘松软的泥土。”

  据悉,这项研究由德国研究基金会提供研究经费,德国弗莱贝格工业大学化石足迹学家沃伊特和他的同事们在摩洛哥中部加纳盆地挖掘发现史前动物栖息的地穴通道系统,这个复杂地下结构包含着开口通道、出口、地道和地洞。

  沃伊特说:“在这个地下通道内并没有发现相应的动物化石或者现存的地穴脊椎动物,该地下系统异常复杂,具有双重风道,无法观测到地道内部状况。”

  基于地穴结构可以推测当时的栖息动物,科学家认为这种地下通道系统可作为退避、逃脱掠食性动物攻击的地点。虽然当时并不存在体积庞大的恐龙,但是该地区生活着巨大、快速奔跑的长腿史前鳄鱼,有相关的化石证据可以证明。同时,现代蜥蜴、蛇和大蜥蜴的史前祖先也存活于该时期。

  这种地穴结构表明摩洛哥地穴兽在地下洞穴中可避免极端恶劣的气候,沃伊特说:“在当时的三叠纪时期,摩洛哥处于一个半干燥的大型内陆盆地,下雨之后河流流淌速度缓慢,河床非常平坦,平时多处于完全干燥的状况。松散和植被覆盖在溪流岸边,白天非常火热,夜晚却较为寒冷。”

  地穴中平坦的地面表明经常有动物栖息,或许用于收集食物,例如:植物、根茎和昆虫,它们可能经常夜晚在地面上活动。

  挖掘地穴的也可能是单个动物,比如:鱼,在古生代早期,动物的挖掘地洞行为非常重要,这暗示着复杂生物出现的开端。沃伊特猜测动物的最早进化过程是为了躲避环境的极端条件,特别是干旱气候。

  无论任何时候动物都可以挖掘洞穴逃离,一些恐龙物种也擅长挖掘地穴。对于地穴挖掘较大的一个局限性就是适当的地质层。对于摩洛哥地穴兽而言,它们生活地点所在的土壤层非常适合于挖掘。该地穴系统构造于河堤沙土和潮湿漫滩泥的混合性土壤。

  美国范德堡大学地球和环境科学教授莫利-米勒(Molly Miller)说:“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兴奋的发现,它以具有说服力的证据提供了史前地穴动物的生活状况。”她强调称,这项考古发现表明2亿多年前四足动试图物挑战和改变当时的环境条件,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进化历史!(悠悠/编译)

  相关阅读

  珊瑚化石隐藏史前信息 末来次间冰期或提前到来

  灭绝物种野外悄然现身 史前巨兽今沦为美味佳肴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在一个闷热的傍晚,见识了一个小区的业主委员会选举。实在感慨良多。

搭在小区露台的选举现场,布置得倒像模像样。主席台,背景板,皆以大红为基调,台前摆满了鲜花。标语很煽情,美术设计也合规中矩。喇叭声响很嘹亮。总之,形式感十足。

坐在主席台中间的人一开口,就把我镇住了。他首先“非常感谢广大业主”,也“非常感动”的是,业主们“冒着酷暑来开会”。我想,他是谁啊,这不是业主会吗?坐在主席台中央的,难道不是业主身份?业主们来开“自己的会”,“这种精神”有什么值得他感谢和感动的呢?难道业主们都不来,倒还正常?

但是,接下来,他旁边的几位,也这么讲话。我就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了。原来,坐在主席台的一溜人马,是街道办事处的领导、街道居委会的干部、社区派出所的警察等。这么看来,业主们不来开这个会,倒是应该的。

话完这些“客气话”,他们就批评小区治安不良,以致不得不在小区增设一个警务室,常驻几名警察。我想,一万多人的小区,旁边两百米内就是派出所,还在这里驻几名警察,这治安成本也真高。

不过,他们想说明的是,小区居民“素质低”,缺乏自治能力。那么,小区业委会选举需要他们来主持,就是非常必要的了。

这时,我看了一下台下的座位,发现坐在中间显著位置的,是几位穿工作服装的警察。现场还有一位拍照的工作人员、几位走动着的年轻人,他们胸前都吊着工作牌,显示是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

我在心里感叹,这都是下班时间,为一个小区选举业委会,这么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就不得不加班,这个社会容易吗?

但对小区业主,有必要进行这样的领导和管理吗?这样能选出真正的业委会吗?回答很简单。不仅没必要,而且是错误的。

目前,这个小区是有业委会的,但他们不公示工作,不公布资金情况,没有公开电话,没有互动网页,不向业主述职。业主们找不到业委会,不知道去哪里讲话,物管公司对业主的态度,如同传统社会主义时期的百货公司和供销社。

这样的业委会,居然能够存在下去,这当然需要上述“有关方面”的“有力领导”。而照现在的“选举”方式,下一届业委会,显然也只能是上一届的复制。

要知道这是一种普遍的“选举模式”,带有寓言的性质。这样的事件,构不成新闻。但这是非常值得解读的现实、非常真实的中国。所以,如果你只看媒体,只是纸上推演,是读不懂中国的。这就是我详细介绍这场郁闷的选举的原因。

有关选举的法律,是现代国家的基本法。干预选举,是非常重要的违法事件。但是,在我国,选举方面的法规与干预和操控选举,在实践中是并行不悖的。

在农村,中国有村民自治法,规定了村级组织选举必须民主进行。但有一种精英意识认为,农民“素质低”,“不会选举”。所以,他们的选举在“被领导”和被操控下进行,是不得不接受的,也是一时难以改变的现实。

不过,我一向不赞成这种看法。在最基本的层面,民主选举是非常容易操作的,是不需要“文化”的。目前的中国,是文化素质越低的民众越会民主选举,越要求选举。

就算“素质低的民众不适合民主选举”的论点成立,可是,在城市,在动辄上万居民的小区,里面少不了住着律师、记者、医生,也包括公务员等受过良好文化教育的公民,他们的“素质”,并不比街道办事处干部、居委会大婶和警察低。

业委会不是一级政权,而是天生的自治体。小区居民来自四面八方,利益共享,责任共担。这个道理,精英分子懂,文盲也懂。这样的条件,如果业主们居然选不出一个代表自己利益的业委会,干脆说人类不适合民主议事算了。

然而,在今天这样强势的政府里供职的公务员,差不多不把选举业委会看成业主“自己的事情”,而“领导选举业委会”是他们的分内工作。如果不提前介入“领导”,出现选举不符合“议事规则”的纠纷,再由其他社会或政府机构仲裁,这是他们不能想象的局面,是“领导不力”的错误。

其实,这并不一定属于意识形态的惯性。“管好业委会”,在某种程度上,是避免他们推翻物管的前置步骤。至于业委会为什么不能选择物管,在业委会和物管的纠纷中,有关部门为什么总是支持物管,这恐怕应该归结为行政利益的惯性。

发表在栏目: 文化
第 2 页,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