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开始研制末日火箭
据国外媒体6月25日报道,一些更令人兴奋的未来太空探索计划目前还遥不可及。美国目前还没有可将人类发送到月球或火星的火箭,一些大型火箭正在研发之中,但没有哪一款火箭能够比得上“新星”(NOVA)火箭的威力。“新星”是美国宇航局曾计划打造的第一架重型运载火箭,但从未发射。它比“阿波罗”登月计划中的“土星5”号(Saturn V)运载火箭更强大,可将人类直接发送至月球。
美国私人太空公司SpaceX正在开发一款名为“重型猎鹰”(Falcon Heavy)的巨型火箭,它是目前唯一一架可将人类发送到超出地球轨道的商业火箭。SpaceX公司今年5月宣布,“重型猎鹰”获得了第一份商业合同,将为卫星通信服务供应商Intelsat发射卫星。“重型猎鹰”将被设计成推力达380万磅,相当于15架波音747同时起飞。可见它的威力之强大,但它没有“土星5”号运载火箭的威力大。1966年和1973年期间,“土星5”号火箭13次登天,其中9次登月,把人类送到了月球,但从来没有过损失有效载荷的事故发生,着实出尽了风头。“土星5号”发射时,产生了750万磅的推力。
美国宇航局计划用新的空间发射系统(SLS)打破自己的纪录。第一代SLS将能够产生840万磅的推力,将比“土星5”号的推力大10%,而第二代SLS将产生920万磅的推力。像“土星5”号火箭一样,第一代SLS和第二代SLS将利用上升阶段把有效载荷送到地球轨道以外的目的地。
但这些火箭都无法与美国宇航局曾经计划打造的“新星”火箭的威力相比。“新星”火箭比“土星5”号火箭更高,也比它更宽,可产生1200万磅的推力。“新星”火箭由德国著名火箭工程师沃纳·冯·布劳恩(Wernher von Braun)设计,该火箭被设计成了可将人类直接快速地发送到月球。理论研究表明,和科幻小说描述的一样,将一架大型火箭直接发送到月球,利用反向火箭着陆,然后再返回地球,这是最好的方法。此方法称为直接上升,由于火箭的运动部件更少,所以任务失败的机率较低。只有庞大的火箭才有可能直接上升,从发射台直接飞向月球将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就更不用说在月球着陆以及从月球起飞所需的燃料了。因此,许多专家考虑使用交会方式进行月球探索计划,而一个小型化、模块化的飞船将更轻、更省油。
有关登月任务模式的辩论持续了四年,在此期间,“新星”火箭仍然获得了研究和发展的优先权。科学家在1958年和1962年期间提出了多种配置,但讨论最多的是该火箭的最终形式。“新星”火箭的第一阶段使用了8台F-1发动机,每一台被设计成了可产生150万磅的推力。它有两个上升阶段,第二阶段使用了4台液氢M-1发动机,可产生480万磅的推力,第三阶段使用了1台J-2发动机,可产生20万磅的推力,将有效载荷发送到月球。相比之下,“土星5”号火箭的第二阶段使用了5台J-2发动机,可产生100万磅的推力,第三阶段使用了1台J-2发动机,可产生20万磅的推力,将有效载荷发送到月球。进一步研究发现,“土星5”号火箭的体型更小,成本也将更低。
在1962年4月,美国宇航局决定推迟将“新星”火箭合同授予外部公司。到7月,科学家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同时建造“土星5”号和“新星”的成本太昂贵。美国宇航局更倾向于利用交会模式进行月球探索任务,这意味着如果要打造一架火箭,那就是“土星5”号。“新星”火箭计划被抛于脑后,预计要等“土星5”号发射升空探索太阳系后才建造“新星”。在10月,“土星5”号被正式选为“阿波罗”飞船登月火箭。
当然,“新星”火箭将有机会把人类发送到更远的地方。在20世纪60年代,“土星5”号的预算开始变得紧张,建造和发射火箭的天文成本是重复使用航天飞机发射系统的一个主要因素。这真是太糟糕了。现在,这样一台强大的火箭将是美国太空计划的一个巨大的福音。(尚力)
相关阅读
揭秘"好奇号"火星车制动伞 五十年前竟已有原型
北京时间6月26日消息,7周之内,美国宇航局的“好奇”号火星车便将在太空起重机的帮助下在火星表面着陆。在太空起重机利用绳索和制动火箭让“好奇”号慢慢降落盖尔陨坑之前,制动降落伞将首先打开,将“好奇”号以及太空起重机的速度降至亚音速。在设计“好奇”号制动伞过程中,宇航局将目光投向大约50年前进行的制动伞测试数据。
“好奇”号的制动伞是这辆火星车降落过程中所受到大气阻力的主要来源。这个制动伞直径64.7英尺(约合19.7米),是一个盘缝带伞,由一个发射器打开。制动伞的主盘是一个圆顶形伞盖,顶部有一个洞,用于缓解空气压力。主盘下方有一个裂缝,充当通气口,防止伞盖破裂。裂缝下方是一条织物带,在设计上通过控制进气方向,提高横向稳定性。
在地球上测试制动伞这样的“好奇”号重要组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为火星大气的厚度只有地球的百分之一,引力只有地球的三分之一。在地球上模拟这些环境虽然能够做到,但费用极高。在“好奇”号研发初期,任何高空超音速测试的费用都会达到令人望而却步的程度。当时,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工程师将制动伞的研究工作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独立进行测试,测试对象包括发射器打开、伞盖充气,充气后强度,超音速性能以及亚音速性能。幸运的是,从上世纪60年代晚期开始,宇航局就掌握了高空超音速降落伞的数据,所针对的探测器与“好奇”号体积相当。
在为1976年的“海盗”号火星任务研究相关细节时,宇航局拥有充足的预算,用于在上世纪60年代末之前将美国宇航员送上月球。在这种预算环境下,宇航局启动了3项降落伞测试计划, 分别是进入行星大气层降落伞计划(以下简称PEPP),超音速行星进入探测器计划(以下简称SPED)和超音速高空降落伞实验(以下简称SHAPE)。
PEPP计划进行了16次高空超音速展开测试,其中有8次使用盘缝带伞,1次在上层大气层对直径64.7英尺的降落伞进行超音速测试。当时的降落伞共有72个幅段(“好奇”号降落伞共有80个幅段,用以降低织物压力和允许使用轻型织物)和72根将降落伞与束带连接在一起的伞绳。测试时,束带与载荷相连。载荷是一个直径15英尺(约合4.5米)的模拟飞船。
1967年7月28日,整个结构——载荷以及减速伞——在新墨西哥州罗斯威尔的沃克空军基地进行测试,搭乘一个2600万立方英尺(约合73万立方米)的热气球进入高空。3小时后,载荷进入测试所需高度——白沙导弹试验场上空大约13万英尺(约合4万米)。这一高度能够模拟降落时在火星上层大气层遇到的环境。
达到这一高度后,载荷脱离热气球。3.8秒后,火箭发动机点火,将模拟飞船的速度提升到1.5马赫。在此之后,束带拉开,弹出降落伞。降落伞随即充气,一度短暂塌陷,随后再次充气,3秒钟内完全充气并趋于稳定。测试中遇到的唯一一个大问题是伞盖的2个幅段出现破损,导致最小表面积减少不到0.5%。这项测试取得成功,证明在稀薄大气中打开直径64.7英尺盘缝带伞具有可行性。这种降落伞充气后可产生足够阻力,减缓载荷朝着目标行星表面的降落速度。
盘缝带伞参与了宇航局几十年来的火星任务。“海盗”号登陆器,“火星探路者”号漫游者,火星探测漫游者以及“凤凰”号登陆器都使用这种降落伞。太空起重机可能是所有火星任务中最为先进复杂并且精确度最高的登陆系统。相比之下,“好奇”号的减速伞虽然不是什么新技术,但也拥有长达近50年的成功服役史。(孝文)
相关阅读
北京时间6月4日消息,据美国宇航局网站报道,6月6日即将上演本世纪最后一次金星凌日天象。宇航员唐·佩提特(Don Pettit)正在国际空间站上工作,担任飞行工程师的职位。他计划着对6日即将发生的金星凌日天象在轨道上开展观测。他说:“我计划这件事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我知道在我当班时会发生金星凌日,因此当我于2011年12月出发前往国际空间站时我专门在身上带上了太阳滤光片。”由于金星凌日是成对出现的,大约每100年左右出现两次,因此在地面上的人们极少有机会能拍摄到这一罕见天象,而在地球轨道上进行这样的拍摄就更难了。
美国宇航局约翰逊航天中心(JSC)的马里奥·伦科(Mario Runco)以前是一名宇航员,曾经执行过三次航天飞机飞行任务;同时他也是一位航天器舷窗光学特性方面的专家。他说:“国际空间站第31乘员组将成为人类历史上首批在轨道上观测到金星凌日的人。而佩提特先生则将成为首个在轨道上拍摄这一天象的人。”马里奥的夫人是约翰逊中心的宇航员摄影协调员,她目前正在和马里奥一起帮助轨道上的佩提特做出规划,以便拍摄出最佳的金星凌日照片。
佩提特将把他的相机对准飞船的侧边舷窗,这里是一个由欧洲空间局制造的观测舱,这里拥有大视野的舷窗,可以观察地球和太空。这里的7扇舷窗被宇航员们用来观察并操作空间站上的机械臂,协调飞船对接,并拍摄地球和太空的科学图片。这里当然也是“下班”后的宇航员们放松休闲的好地方,因为这里的风景绝对是天下无双。
伦科说:“为了拍摄这次凌日天象,唐将会去掉舷窗上光学性质不佳的内防护层,以便拍摄出最锐利,最清晰的照片。去掉这一内层窗户对于提高照片的细节分辨率将是极大的帮助。”
伦科指出:“即便我们拥有最好的拍摄设备,但是如果不去除内层窗户,拍摄的照片清晰度仍然是不够的。但是这仅仅才是我们第三次去掉这一防护层进行拍摄工作,我希望在未来这一做法将会成为常态。”
本月即将上演的金星凌日天象是属于本世纪的一对凌日天象的其中之一,两次金星凌日分别发生在2004年和2012年,而下一次同样的天象上演就要等到2117年才会发生。2004年那场凌日发生时宇航员们也正在轨道上值班,但是他们没有进行观测,因为他们当时没有太阳滤光镜。由于发生金星凌日时,金星的小小圆面只会遮挡很小的一部分日面,因此此时的太阳仍旧无比明亮,人的肉眼不可以直接观察。而佩提特在出发前在身上带上了滤光镜让这一次的凌日不会再次被错过。
当1768年英国船长詹姆斯·库克(James Cook)率领船队离开朴茨茅斯港前往太平洋塔希提岛观测第二年的金星凌日时,这场壮举在那个年代,其意义不亚于今天的太空飞行。当时这个遥远的太平洋岛 屿仅仅才被发现了一年,因此不管从什么角度来看,这个偏远的岛屿对于欧洲人而言,其陌生程度恐怕并不亚于其它星球。库克船长朝向塔西提岛精确的航行,以及 他在太平洋上进行的凌日观测极大的影响着其后数百年间的探索者们。
那么假如库克船长现在还活着,他会怎么看待唐的举动呢?对于这个问题,这位宇航员表示:“我想他不会感到很嫉妒,因为毕竟他那次前往塔希提的观测之旅也是有人替他付钱的。”唐此次在轨道上拍摄的历史性照片在拍摄完成后就会被立即上传到网络上供人们观看。(晨风)
到2033年预期实现运送超过20名宇航员移民火星
随着美国宇航局预算的削减,私人太空旅行已经成为那些梦想成为真实版托尼-斯塔克的富有商人们的下一个目标。在这些梦想家当中,有一些人将他们更崇高的理想付诸现实。让我们忘记月球吧,火星人公司的团队正在计划让移民火星梦想成真。
荷兰的这家私人公司-火星人公司已经设定了永久移民火星的最后期限:2023年4月。对于那些选择定居火星的人来说,这意味着他们将没有回头路。他们将永久性的移民到尘埃遍布的星球上,每隔一年就会有新的移民者来到建立的殖民地,从而让火星基地社区缓慢增长。火星人公司首先计划运送四名宇航员踏上长达七个月的单调旅程。到2033年,这个项目预期实现运送超过20名宇航员移民到火星之上。
如果你怀疑火星人公司的计划,而且你应该会对此产生怀疑,但是这个计划拥有199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杰拉德·特·胡夫特博士的支持,而且引起了几家主要的商业化私人太空公司和供应商的兴趣,它们有能力打造设备和合适的必需品来让这个任务获得成功。胡夫特博士在一份声明中说到:“这将是私人公司而且只有私人公司进行投资的任务,不会涉及到政治上的胡编乱造和纳税人的钱。”
这个计划将开始于2016年,也就是现在起四年以后将向火星发射一颗通讯卫星和一个补给任务。到2018年将运送一辆漫游者登陆车到火星,来探索理想的位置和最佳的居住条件,为人类的永久移民这颗红色星球做准备。2020年居住太空舱、供给、生命补给单位和用于重新组建殖民地部件的漫游者号将被运送到火星上,为移民准备殖民地。首批四名宇航员将在2022年踏上他们的旅程,并于2023年4月抵达火星。火星人公司计划通过媒体奇观宣传连续的任务,那样可以让任何人都能关注并且监视这个过程。另一方面,这样一个广为人知的事件将成为广告商和赞助商的投资对象。
理想是崇高的,但是准确的说私人探索才刚刚起步。就在上个月,私人组建并且发射的太空探索科技公司的龙太空舱才能够与国际空间站进行对接。私人公司比如说维珍银河公司、太空探索科技公司甚至红牛公司都在为成为下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而竞争,那将使它们的名字在孩子们当中世代相传。(过客/编译)
相关阅读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未来几年内,许多国家的无人探测器将会相继登陆月球表面,包括中国、印度以及日本都有登月计划。除此之外,还有26支“不可思议”的研究团队正在竞争一个奖金高达2000万美元的“月球X大奖”,旨在奖励第一个研制无人机器人登陆月球的私人公司,技术要求为月球登陆车辆可自主行驶500米,并向地球发送高清晰图像,该计划截止日期在2015年。
阿波罗17号登陆点的保护半径
但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对这些月球活动显得有些紧张,因为上个世纪进行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具有显著的历史意义,该机构最近公布了一系列指导方针旨在保护人类首次登月时留下的珍贵遗产,比如阿波罗宇宙飞船的登陆点以及月球车的行驶路线等。根据参与月球X大奖的私人登月小组宇宙机器人(Astrobotic)团队技术公司的总裁约翰·桑顿(John Thornton)介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已经明确提出阿波罗计划中涉及的登陆点对人类而言非常重要,必须确保在未来的登月活动中不被损坏。”
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发言人亚巴克(Joshua Buck)在一份电子邮件中提到,这份指导方针在国际上具有效性,欢迎其他国家参与其中。在未来的登月任务中,美国宇航局要求其他登陆月面的着陆器至少远离阿波罗登月地点1.2英里,对于月球车抵达的五处地点需远离1600英尺。设定的距离可保证美国宇航局上个世纪留在的月球表面的“宝藏”远离碰撞或者事故的危险。除此之外,未来登月任务中还需要为这些具有历史意义的文物提供防护措施,防止任何月球尘埃腐蚀阿波罗计划中留在月球表面的机器。
阿波罗11号与17号登陆点是该计划的第一个与最后一个着陆点,特别需要额外照顾。未来登月的机器人探测器被禁止进入这两个位置,防止意外事故对珍贵仪器造成损毁,只要有一个失误就会导致人类瑰宝的损失。美国宇航局在阿波罗计划中于月球表面放置了许多科学仪器,其中有一台仪器使用激光测量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应该避免无人探测器在着陆的过程中扬起尘埃对激光器上的反射镜产生干扰。
一旦有着陆器成功登陆月球表面,美国宇航局与谷歌 (微博) 月球X大奖也鼓励他们去一些阿波罗计划的登月点附近拍摄图像。如果拍摄到漂亮的人造物体在月球表面的画面,还可以获得额外的400万美元奖励。美国宇航局在月球表面上留下了许多大型仪器,比如地震仪,曾经探测到月球内部不寻常的地震,而其他小物件如国旗、工具袋等则受到限制较少,仅需要保持三到九英尺的安全距离。
美国宇航局40多年来在月球上放置的多数仪器都不被人知晓,如今也几乎不产生数据。在月球极端条件下,温度的波动和完全暴露在太阳辐射的环境下,还有尘埃和微小颗粒陨石都是月球上人类仪器最大威胁。科学家和工程师希望获得一些已经暴露的仪器设备,探索如此长的时间内空间环境对仪器的损害。该项研究可以使我们深入了解未来建设长期月球基地或者采矿作业的情况。
根据两家私人太空公司,月球特快公司与奥德赛月球公司的创始人罗伯特·理查兹(Robert Richards)介绍:“美国宇航局与私人太空公司之间还存在合作关系,该机构颁布的指导建议并不是一项法令,只是反映了要保护人类在月球上留下的宝贵遗产。”(Everett/编译)
相关阅读
即将离任的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在任职最后一天对俄海空军高层进行调整,任命了两大军种的新司令。
据俄罗斯《观点报》6日报道,梅德韦杰夫当天签署命令,任命波罗的海舰队司令维克多·奇尔科夫海军中将为海军总司令,以接替自2007年以来领导海军的弗拉基米尔·维索茨基。此前,奇尔科夫的名字很少在俄媒体中出现。奇尔科夫于1959年出生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1982年毕业于符拉迪沃斯托克高等海军学校,毕业后在太平洋舰队服役,先后担任护卫舰舰长、大型反潜舰舰长、副参谋长、反潜舰编队指挥员等职。2005-2007年出任太平洋舰队滨海区舰队司令。2007-2009年出任波罗的海舰队参谋长、第一副司令。2009年9月担任该舰队司令。对于新任命,奇尔科夫表示,目前他面临的最主要任务是在总统的支持下大力建设俄罗斯海军,坚决捍卫和保障国家领海安全。此前,俄副总理罗戈津曾对俄海军的建设状况表示不满,并表示已制定了增强海军力量详细计划。俄专家认为,俄国防部希望让奇尔科夫实施海军新的建设计划。
同时梅德韦杰夫还签署命令,任命空军参谋长、第一副司令维克多·邦达列夫少将为新的空军总司令,以接替于4月27日离任的亚历山大·泽林,泽林6日被正式任命为国防部长助理,负责领导实施2030年前空军发展计划。俄空军高层调整从一年前就开始了,去年5月有5名空军将军被解职。有俄媒猜测,俄空军可能很快将不会再作为一个独立军种而存在,未来将被编入空天防御部队。俄空军新司令邦达列夫于1959年出生在沃罗涅日州。他从1977年起一直在空军服役,参加过阿富汗战争、第一次和第二次车臣战争,立下过赫赫战功;2011年7月担任空军总参谋长、第一副司令职务。
俄新网称,通常俄军高级指挥官退役的年限为60岁,目前维索茨基57岁,泽林59岁,而接替他们的奇尔科夫和邦达列夫都是52岁。报道称,梅德韦杰夫此举是为新的年轻军事专家掌握俄军铺路。俄国防部表示,梅德韦杰夫任命的海空军新司令都是联邦后备干部成员。联邦后备干部是根据梅德韦杰夫的倡议于2009年建立的,目的是为高层领导人提供人才。
本周二,美国宇航局宣布,SpaceX公司研制的“龙”(Dragon)号飞船的预计发射日期将被推迟,目前计划于5月7日升空。SpaceX公司认为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用来对设备硬件和数据进行测试和检查,随后还将对飞船整体进行测试检查。
原定计划是于美国当地时间4月30日,即北京时间5月1日当天发射,“龙”号飞船按计划将首次抵达国际空间站并与之对接。现在这一发射计划已经被推迟至5月7日进行。在一份声明中,SpaceX公司表示:“在对我们目前的进展进行评估之后,很明显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完成硬件测试,并妥善检查所有数据。”
该公司本周二早些时候曾经表示发射推迟将到5月3日为止,但是随后美国宇航局决定将发射推迟至7日进行。在一份新闻稿中,美国宇航局表示:“我们对SpaceX公司方面腾出必要的时间来确保此次历史性的发射取得成功表示赞赏。我们将继续和SpaceX公司通力合作,确保5月7日的发射活动和随后与国际空间站的首次对接顺利进行。”
“龙”号飞船是一种可重复使用飞船系统,目前的设计是用于货物运输,但是也可以经过改造用来运送多达7人的宇航员进入太空执行任务。在2010年8月份,“龙”号飞船首次发射升空,在那次飞行过程中它围绕地球运行了两周,随后在太平洋上安全降落。
美国宇航局希望以SpaceX以及轨道科学公司等为代表的美国民间私营航天企业能尽快完全填补上由于去年航天飞机的完全退役而引发的美国载人航天方面的真空期。目前SpaceX和轨道科学两家公司手中一共握有来自美国政府的价值高达35亿美元的轨道货物运送合同。
麦克·霍克恰克(Mike Horkachuck)是美国宇航局SpaceX项目执行官,他表示“龙”号飞船的发射几乎就是当年阿波罗计划的预演。他说:“你必须先执行水星计划,然后执行双子星计划,最后才实现了阿波罗计划,一切循序渐进。现在的情况也是一样,我们并不打算现在就要去月球或是实现其他什么雄心勃勃的目标,我们只是刚刚开始尝试商业化太空航行方案。”(晨风)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3月9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卡梅隆是拥有全球声誉的著名导演,他的作品包括《阿凡达》,《泰坦尼克号》,《终结者》,以及非常名符其实的《深渊》等等。但是很多人所不知道的是,这位导演同时还非常迷恋探险行动。这一次,他准备了一艘深潜器,准备独自驾驶着它挑战这颗星球上最深邃的海底。
卡梅隆的绿色机器
这是本月初,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正站在他最新揭幕的潜艇“深海挑战者”号的旁边。周二,这位大导演兼探险家一举创造了最大深度单人驾驶潜艇探险的新纪录。周四他又宣布,他将在最近数周内挑战世界海洋的最深处。
按照计划,在大约90分钟时间内,这艘小型潜艇将把卡梅隆送至地球上的最深处——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的挑战者深渊,这里的深度超过1.1万米。迄今唯一一次人类抵达这一深度还是在50多年前,之后便再也无人到过这里。
这次下潜是卡梅隆“深海挑战”(DEEPSEA CHALLENGE)计划的一部分。这项计划得到了《国家地理》的资助,计划将由一组工程师,科学家和电影制作人一起探索全世界最深海底深渊的奥秘。在过去的数周内,卡梅隆和他的团队已经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海岸外成功完成了无系绳下潜测试,接下来他们计划在关岛附近海域进行更多的下潜测试,最后再向最深的海底发起冲击。
潜艇侧视图
1月26日,詹姆斯·卡梅隆的“深海挑战者”潜艇正被吊车从母船“蓝宝石美人鱼”(Mermaid Sapphire)号上逐渐下放到悉尼港的海面上。周二进行的深度超过8000米的下潜测试让卡梅隆的这艘潜艇成为目前在役下潜深度最深的潜艇,同时也是历史上单人驾驶下潜深度最大的潜艇。
卡梅隆是美国的著名导演,他说自己拍摄科幻题材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为他在在现实中进行探索行动做好了准备。不过卡梅隆的另一个身份是美国《国家地理》的探险家,在一份录像讲话中,他说:“当你在制作影片时,每个人都读过剧本,因此你很清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而当你进行探索时,大自然没有剧本,海洋没有剧本,因此没有人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灯光,相机!
这是计算机模拟显示的“深海挑战者”号潜艇两侧的侧视图,可以看出其灯光布置上的不同,其中包括一盏2.4米长的LED灯。这艘潜艇采用不寻常的垂直航行设计,在它的底部设计有一个狭小的座舱,可以容纳一位驾驶员。
卡梅隆将最多可以在马里亚纳海沟停留6个小时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他将计划拍摄这里的3D录像,并收集岩石和深海生物的样本。
作为一名拥有十数次潜艇下潜经验的老手,卡梅隆计划使用他的潜艇上安装的多台3D高清晰摄影机纪录下他的此次马里亚纳海沟之旅。随后这些珍贵素材将被处理并制作成3D影片,他希望这样做将启发公众对于深海探索和科学研究的兴趣。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2月27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不朽的声音”计划旨在记录世界各地的濒危语言。根据参与这项计划的语言学家的发现,世界上共有8种语言濒于“灭绝”。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美国科学促进会年度会议上,语言学家大卫-哈里森和格雷戈里-安德森公布了“不朽的声音”计划建立的在线字典。迄今为止,这个在线字典共收录了超过3.2万个词汇和超过2.4万段说本族语言的人的音频资料。
1.记录濒危语言
巴布亚新几内亚,语言学家哈里森(中)在说本族语言的约翰-阿吉德(左)的帮助下记录濒危语言Matukar Panau。根据《国家地理杂志》的“不朽的声音”计划,Matukar Panau是8种濒危语言之一。这项计划旨在通过创建“有声字典”的方式记录濒危语言,允许所有人倾听这些正在消逝的语言。音频资料中的主人公可能就是最后一批说这些濒危语言的人。
哈里森是美国俄勒冈州塞勒姆濒危语言研究所的副主席。他在一份声明中说:“说濒危语言的群体正利用数字技术帮助拯救他们的语言,让全世界人都能听到他们的声音。”除了Matukar Panau语外,有声字典还收录了巴拉圭北部的Chamacoco语,印度的Remo语、Sora语和Ho语,俄罗斯和蒙古的Tuvan语以及几种凯尔特语。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有更多濒危语言被收录到这个字典中。
同样就职于濒危语言研究所的安德森说:“我们收集了一些有关其他语言的资料,将在未来一到两年收录到字典中。”据语言学家估计,全世界目前共有近7000种语言,可能将有超过一半将在2100年之前绝迹。
点击收听:“ngau nang panau ngagamukgokai”/“我讲Panau语”
点击收听:“ong ngau gamuk panau”/“你与我交谈”
2.与语言学家面对面
巴布亚新几内亚,语言学家安德森(右)采访阿吉德。目前,说濒危Matukar Panau语的人只有大约600人,阿吉德便是其中之一。安德森表示,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马图卡尔(Matukar)是一个小渔村,当地存在多种语言。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年轻人出现一种倾向,更喜欢说克里奥尔语和英语的“混合版”,这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很流行。
在“不朽的声音”项目组3年前开始记录濒危语言前,Matukar Panau语从没有被录音,甚至很少有文字记录。当地人请求语言学家将音频上传到互联网,虽然村里没有一个人使用互联网。2011年村里通电之后,他们第一次在网上看到他们的文字和听到他们的语言。
德克萨斯州大学阿灵顿分校语言学家科伦-菲特兹拉尔德表示,其他一些有声字典计划也在进行当中,绝大多数聚焦说特殊语言的群体,这些计划收录的内容可以添加进“不朽的声音”计划的有声字典。菲特兹拉尔德建议濒危语言研究所成立专门小组,将一系列有声字典整理在一起。毫无疑问,这是一项非常耗时耗力的工作。他说:“我们可以借助一些软件简化这项工作,不过,仍需要专门人员坐在电脑前,进行数据录入和音频文件编辑工作。”菲特兹拉尔德并没有参与这项新的有声字典计划。
点击收听:“ngau ngahau wag adape, nab onon ngabalape”/“如果我有一条独木船,我会扔出一个钩子”
点击收听:“ngau fud wasing ida nganinge”/“我吃鱼会搭配香蕉”
3. 巴拉圭萨满教徒
巴拉圭普尔托-戴安娜(Puerto Diana)地区说Chamacoco语的萨满教徒蒂托-佩雷兹,身穿传统服饰,脖子上戴着羽毛项链,同时佩戴头饰。目前说Chamacoco语的人只有大约1200人,是一种极度濒危语言,现已收录进有声字典。安德森说:“他们的语言面临威胁,因为越来越多的人说西班牙语。拉丁美洲绝大多数地区都出现这种现象。Chamacoco语听起来很酷,让我产生浓厚兴趣。”
这位语言学家指出有声字典计划并不是为了教会其他人学会一种濒于灭绝的语言,而是希望将其作为语言教学的一种补充。他说:“这个有声字典可以教你一种语言的词汇如何发音,但如果想说这种语言,你必须学习语法。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资源,也是一个开放性资源,谁都可以使用,就像其他任何字典一样。”
点击收听:“detʃɔle ese dʒɪpẽɹ je tewi dɔʃbe”/“明天翠鸟不会吃鱼”
4.说Remo语的印度人
说Remo语的印度人,身穿传统服饰。印度的Remo语也被收录进有声字典。安德森表示,学者们对Remo语尤为感兴趣,因为这种语言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他说:“这种语言已经在印度存在了很长时间,历史可追溯到印度教之前的时代。”
点击收听:“aniŋ remosam sagita”/“我讲Remo语.”
点击收听:“abubuʔ sumo konun druka munabaj”/“一头很大的老虎吃了一条蛇”
在安德森和其他语言学家眼里,一种语言的消亡并不仅仅是确定词汇和短语的消失。很多研究发现语言会影响人的思维方式,一种语言的消失意味着人类失去一种看待这个世界的思维方式。此外,研究还发现多种语言并存能够对社会产生很多积极影响。安德森说:“大量证据证明能说两种语言的人大脑更健康,患痴呆和阿尔茨海默氏症的风险更低,进而减少家庭和社会的经济压力。能说两种语言的人往往教育程度更高,平均收入也是如此。”(孝文)
北京时间4月28日消息,本周二,美国宇航局宣布,SpaceX公司研制的“龙”(Dragon)号飞船的预计发射日期将被推迟,目前计划于5月7日升空。SpaceX公司认为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用来对设备硬件和数据进行测试和检查,随后还将对飞船整体进行测试检查。
原定计划是于美国当地时间4月30日,即北京时间5月1日当天发射,“龙”号飞船按计划将首次抵达国际空间站并与之对接。现在这一发射计划已经被推迟至5月7日进行。在一份声明中,SpaceX公司表示:“在对我们目前的进展进行评估之后,很明显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完成硬件测试,并妥善检查所有数据。”
该公司本周二早些时候曾经表示发射推迟将到5月3日为止,但是随后美国宇航局决定将发射推迟至7日进行。在一份新闻稿中,美国宇航局表示:“我们对SpaceX公司方面腾出必要的时间来确保此次历史性的发射取得成功表示赞赏。我们将继续和SpaceX公司通力合作,确保5月7日的发射活动和随后与国际空间站的首次对接顺利进行。”
“龙”号飞船是一种可重复使用飞船系统,目前的设计是用于货物运输,但是也可以经过改造用来运送多达7人的宇航员进入太空执行任务。在2010年8月份,“龙”号飞船首次发射升空,在那次飞行过程中它围绕地球运行了两周,随后在太平洋上安全降落。
美国宇航局希望以SpaceX以及轨道科学公司等为代表的美国民间私营航天企业能尽快完全填补上由于去年航天飞机的完全退役而引发的美国载人航天方面的真空期。目前SpaceX和轨道科学两家公司手中一共握有来自美国政府的价值高达35亿美元的轨道货物运送合同。
麦克·霍克恰克(Mike Horkachuck)是美国宇航局SpaceX项目执行官,他表示“龙”号飞船的发射几乎就是当年阿波罗计划的预演。他说:“你必须先执行水星计划,然后执行双子星计划,最后才实现了阿波罗计划,一切循序渐进。现在的情况也是一样,我们并不打算现在就要去月球或是实现其他什么雄心勃勃的目标,我们只是刚刚开始尝试商业化太空航行方案。”(晨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