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

  当地时间6月21日晚上22:34,基督城再次发生强烈余震。据随后记者收到的来自据新西兰皇家地质与核科学研究所GeoNet的邮件报告,此次地震为里氏5.3级,震中位于基督城东南30公里处的Akaroa,震源在地表以下12公里处。基督城地区有强烈震感,另外,但尼丁,Rolleston和Rangiora也有较强震感。基督城Ilam,Avonhead和Burnside等地区曾暂时停电,40多分钟后电力恢复。

  电力恢复后,记者收到来自基督城国际机场的新闻稿,称本次余震还导致基督城国际机场暂时关闭,待工程师检查完毕后在决定重新开放的时间。

  基督城国际机场总裁Jim Boult表示,每次强烈余震后,机场都会暂时关闭并进行详细的检查。安全第一永远是机场运营的第一标准。

  新闻稿称预计6月22日凌晨1:30基督城机场将恢复运营,相关的旅客需要向机场咨询重新安排后的班机架次。

  警方和消防局暂时没有收到事故、损坏和伤亡报告。

  此次余震发生时,本报正在进行本期报纸付印前的最后收尾工作。22时34分,家庭办公室霎时地动房摇,且伴随来自地下的轰隆隆巨响,震感之猛烈,与6月13日下午的第一次5.7级余震极为相似。此次摇动时间持续10多秒,房内高处物品顷刻跌下,通往基督城机场的Memorial大道两侧居民区瞬间停电。

  本次余震是6月13日发生的5.7和6.3级余震后最强烈的余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工作人员为飞机除冰图片来自中航传媒网
国内外航空公司在飞机除冰方面都有着血的教训。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民航联合基金的支持下,中国民航大学教授王立文及其合作者在飞机除冰研究领域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在飞机除冰方面形成技术“专利群”,构建了集中除冰平台,将我国飞机除冰时间从半小时缩短到小于7分钟,这为提高飞行安全,减少航班延误提供了重要保障。
【科学时报 张双虎报道】
 
大灾难源自小疏忽
随着国际民航旅客吞吐量的增加,因冰雪天气造成的不正常航班率随之增加,由冰霜带来的飞行安全问题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2004年11月21日,中国东方航空云南公司一架客机执行从包头飞往上海的任务时,在客机刚起飞不久就坠入距机场不远的南海公园。该事故造成机上47名乘客、6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2名公园工作人员失踪。
据现场目击者称,当时飞机还没飞到6层楼高,就开始左右摇晃,像喝醉酒了一样,左右摇晃了四五下,就听到“轰”的一声坠入距机场不远的南海公园,一阵浓烟伴着难闻的烧焦的味道扑面而来。
据新华网报道:2006年12月21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监察部通报了中国东方航空云南公司“11·21”包头空难事故调查处理结果,认定是一起责任事故。事故原因为飞机起飞过程中,由于机翼污染使机翼失速、临界迎角减小。事故调查组认为,飞机在包头机场过夜时存在结霜的天气条件,机翼污染物最大可能是霜。飞机起飞前没有进行除霜(冰)。
美国东部时间2009年2月12日晚10点11分左右,美国大陆航空公司的3407号通勤班机在飞往水牛城途中坠毁,机上无人生还。此后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调查发现,飞机降落前30分钟间与塔台对话一直正常,其后发现驾驶室警告系统发出结冰警告,显示机身可能结冰。机长亦报告于挡风玻璃及机翼前缘有明显结冰迹象,当飞机伸出襟翼及放下起落架准备降落时,飞机突然出现一连串猛烈的俯冲与翻滚动作,紧接着飞机便坠毁于民宅。
据世界民航有关冰雪天气引起42起的事故数据分析看,有18起是在起飞时发生的,死亡人数达323人。除冰是关系到飞机和乘客人生安全的大事,容不得半点马虎和疏忽。
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我国现运行的137个民航机场,有降雪报告的就有77 个,而突发的雨雪冰冻灾害更是带来大量航班延误和取消。
“光洁机身是飞机冬季安全飞行的核心理念。”中国民航大学教授王立文说,“理论上讲,机身上蚊子苍蝇都不应该有,更不要说霜、雪和冰了。以737客机来说,如果机身分布有一平方厘米大小的霜点,会使飞机迎角降低两度,抬升力降低1/3,就有可能导致飞行事故发生。”
王立文解释说,机翼不光洁时,其粗糙度就会不同,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空气和机翼分离的线型就不是光滑的流线,会导致漩涡和湍流的产生。而漩涡和湍流是不可控、不对称的,会引起飞机抬升力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会更加重湍流的不均,从而增加飞机的控制难度,导致飞机翻转、倒立,引起飞行事故。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规定:在飞机表面的主要部分,如机翼、发动机等部位有霜,结冰及积雪时,禁止任何人指挥或尝试飞机起飞,如果主飞行员不能确定飞机是“干净”的,应禁止尝试让飞机起飞。
“首都国际机场基本上每年从11月就开始至次年二三月份要除冰,哈尔滨机场有约半年的时间要除冰。”王立文说,“容易出现问题的主要是除霜。而轻微的霜冻往往被忽视,从而引发事故。”
飞机除冰指的是在低温气象条件下,使用物理或化学手段对临近起飞航机的机翼、推进器、水平尾翼等关键部位冰、雪、霜的消除。我国在2011年1月正式颁布实施的《航空安全管理手册》中强调:即使是少量冰、雪、霜的堆积,也会引起起飞重量增加和升力损失,对飞行的影响也将是致命的。因此,除冰是低温起飞前一个绝对必不可少的环节。
用技术实现管理有序化
此前,我国对飞机结冰情况没有预报系统。比如,气温零下3度或零下5摄氏度,飞机结冰厚度怎样、采用什么除冰设备或手段都没准备,要到第二天才开始除冰前临时准备,这极大影响了飞机的准时起飞。
针对这个难题,在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王立文团队在飞机除冰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研制了一个能对飞机冰霜进行综合分析的预报系统。
“比如,我们根据天气预报,未来24小时或10小时气温多高、空气湿度多大,飞机上会结多厚的冰、霜,出现什么样的冰型都能预报。我们还有一套探测系统,模拟飞机的铝合金外壳,放在飞机机位附近,以获取相关数据。通过我们的计算,再用探测模型得到的数据进行修正,就能比较准确地预报目前飞机的结霜、结冰情况,及早调整飞机除冰车辆多少、除冰液的用量、温度、压力、流量等除冰参数。”王立文说。
为提高除冰效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王立文团队将传统的机位除冰发展为集中除冰。
机位除冰即飞机停在登机廊桥旁,一架或几架除冰车过来为飞机除冰。但首都机场有几百架飞机,机位也有远有近,移动除冰设备进行机位除冰效率很低。而且除冰液有一定的有效时间,有时除完冰飞机不一定能得到起飞指令,它还会二次结冰。在极度寒冷的情况下,有时可能后边刚除完,前边除的又结冰了,这会严重影响飞行安全。
王立文等人在首都机场设了6个集中坪,集中除冰设备不动或少量移动,飞机过来除一架起飞一架。
“集中除冰极大提高了除冰效率,在中雪的情况下,一架737原来约为半小时,现在平均只要6、7分钟。”王立文说,“机身上有冰雪不能起飞,但自由移动是没问题的。现在哪架飞机要起飞,就开过来除冰,除完就飞走了。这样就减少了除冰车因飞机分散来回奔波的次数,提高了效率,减少了延误,也最大限度地保障飞机安全。这就是用技术实现管理的有序化。”
 
优化系统 护航飞行
“我们的飞机集中除冰系统研究,将温度控制、能源、液压、控制、机械等多种成熟技术应用到机场除冰系统。在这方面我们拥有几十项专利,形成了一个‘专利群’,从而实现了高效快速安全的除冰功能。目前我们的设备已经应用于首都国际机场、郑州机场、哈尔滨机场。”王立文说。
因为没有相关研究,目前我国飞机除冰时,除冰液用量都采用“宁多勿少”的方式来保证飞机安全。比如某天在气温较高、机身结霜较轻的情况下,本来用平时30%的除冰液量就能解决问题,但却一直都用50%的量;由于还缺少坚实的理论与技术支撑,不得已要用一些“浪费”换来安全。
“因为我们没有可信数据支持,没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在保证飞机安全前提下,不能盲目减少除冰液的用量。目前我们正在作基础理论与优化研究,就是通过积累基础数据、通过理论研究和实验检验。期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做到在保证飞机安全的情况下,合理使用除冰液量,达到节约资源也节省时间的目的。”
《科学时报》 (2011-06-13 A4 科学基金)
发表在栏目: 科学


这款未来版机场审查系统可让乘客们走过通道,接受先进的X射线扫描、足部扫描、全身体成像、液体探测和电子嗅探。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展示了该实物模型,它是具有三个检查通道的审查系统


依据危险等级,该审查系统可在飞行前审查乘客,将乘客分成三类:“增强型”(意指高危险等级人群)、“正常型”和“熟知乘客”(最低危险等级的人群)。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日前,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公布了一项未来机场高科技扫描系统,可依据危险等级对乘客进行过滤扫描,乘客们不需要排长队等待安全检查,只需走过过道旁的嗅探系统便能验证是否携带危险违禁物品。

  海关和移民署也可以安装这一系统,这对于飞行前检查或者进入免税商店购物赢得了时间。据悉,这种未来版机场审查系统是在6月7日新加坡召开的航空领导人年会会议上公布的,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展示了该实物模型,它是具有三个检查通道的审查系统。

  依据危险等级,该审查系统可在飞行前审查乘客,将乘客分成三类:“增强型”(意指高危险等级人群)、“正常型”和“熟知乘客”(最低危险等级的人群)。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安全和旅行简易化全球主管肯恩-杜恩拉普(Ken Dunlap)说:“我们预想在未来5-7年,这种机场安全审查系统便能推广应用。我们正在积极寻求一种有效的安检方法,保证不将携带指甲刀的乘客当作潜在的恐怖分子,也能解决安全检查排长队的缺点。同时,我们的目的是寻找潜在的危险分子和危险物品。”

  近年来,多层安全检查增加了登机的时间,致使乘客排起长队等候。目前,这款未来版机场审查系统可让乘客们走过通道,接受先进的X射线扫描、足部扫描、全身体成像、液体探测和电子嗅探。

  杜恩拉普说:“乘客进入该审查系统时不需要排队,甚至他们大步地疾走过去即可。”他强调称,今年预测全球乘客航班的人数将达到28亿,到2050年将达到160亿,这意味着当前的安全检查系统和程序必须进行改变。对于乘客而言,在机场排队接受安全检查是最令人头痛的事情。

  目前仍有一些技术需要进一步研发升级,比如:寻找爆炸物的高科技嗅探技术。同时,需要改善提高探测乘客携带危险化学物质的能力。(叶孤城)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未来机场安检会是什么样呢?国际航协主席比西尼亚尼(Giovanni Bisignani)在6月6日第67届国际航协全体大会上说,旅客们将不再需要打开旅行箱或脱掉衣物,接受有时让人难堪的各种检查。“我们要让旅客有尊严的到达登机口。”

  正在新加坡举行的国际航协全体大会展示了一个概念性的未来机场安检站的模型。这个安检站有三个通道,分别为已知旅客通道、正常旅客通道和特殊安检通道。这三个通道设置了三种不同程度的安检流程。在安检级别最高的特殊安检通道,行走着的旅客将不知不觉完成瞳孔扫描、加强x光透视、金属探测、液体探测、对鞋子的扫描、爆炸物探测和全身扫描。在其余两个通道则不设有全身扫描这一项检查。在安检级别最低的已知旅客通道,旅客只需在行走中接受瞳孔扫描、x光透视、金属探测和液体探测。

  根据事先掌握的旅客信息以及行为分析结果,旅客将被指引至某个通道,只需走过这个通道就可完成安检,而不需要做任何停留。结合有关部门搜集的旅客信息,大概3-9%的旅客会被挑出,接受特殊安全检查,而30%的旅客将可以走已知旅客通道。大多数旅客将可能节省时间,并且避免脱外套、脱鞋、解皮带等各种麻烦。

  国际航协负责安检和旅行设备的高级官员Ken Dunlap预计将可能在五到七年内掌握这个概念性的机场安检站所需要的各种技术。“我们设想的机场安检的概念是,我们要找到的不仅仅是不安全的物品,而是不安全的人。如果你发现一个旅客身上携带着指甲钳,这不代表你发现了一个坏人。”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新华网芝加哥5月29日电 (记者 李觅) 美国芝加哥地区29日遭暴风雨袭击,导致奥黑尔国际机场近400个航班被取消。

  暴雨、狂风及闪电29日接连袭击芝加哥地区。狂风时速最高达75英里,具有一定破坏力。尽管风暴中心当天下午移出芝加哥地区,但暴雨在伊利诺伊州北部拉响了洪水警报。

  芝加哥航空局官员说,受暴风雨影响,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29日已取消近400个航班,航班延误达3小时。芝加哥中途机场航班也出现了延迟情况。

  美国国家气象局29日早些时候向芝加哥地区及其邻近的达卡尔布县、拉萨尔县、沃基根县等发布了严重雷暴预警。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13)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2日晚,赵本山的商务包机遭遇恶劣天气降落在湖南常德机场。常德市长陈文浩等赶到机场迎接看望,网友质疑其涉嫌占用公共资源。(5月6日人民网)

新闻被报道后,舆论的议论持续升温。对此,常德官方回应称是“尊敬人大代表,敬重文化名人”。然而,坊间议论并未因此消停。人们纠结的是,市长第一时间亲迎赵本山,究竟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

有人认为,这是市长疯狂追星的表现。赵本山是名人,是著名笑星。如今,其商务包机迫降常德正是近距离见到明星的大好机会。并且,由于自己是市长,“我的地盘我做主”,陈文浩便拥有更快更方便的资源。所以,市长机场亲迎赵本山是一种追星的举动。

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市长是另有远谋——借助名人效应提高本地名声。正如常德市委宣传部外宣部主任所言,“常德市正在打造文化名城,市长前往慰问体现了常德人民对人大代表的尊敬,对文化名人的敬重”。常德有扩大知名度的现实需求,赵本山有迫降机场的痛苦,两者一拍即合,市长亲迎赵本山也就成为偶然中的必然了。从这个角度讲,这又何尝不是一次借助名人光环顺势而为的宣传公关?

但是,不论官方怎么解释,也不管市长亲迎赵本山的真实意图是什么,舆论还是一片口诛笔伐。诸如,“迫降按照正常程序来完成就好了,何须市长亲自出面?”、“普通民航航班遭遇迫降,市长是这个工作态度吗?”、“市长在追星之前为民生做了多少?”

事实上,我认为,市长亲迎赵本山惹争议的真正原因在于两种价值观的碰撞。站在市长的角度,迎接赵本山是体现常德人民的热情,“敬重名人”;站在民众的角度,或许可以容许官员在私生活上追星,但这一切的一切,前提必须是官员在任职期间切实为民着想,为老百姓谋利益,谋幸福。

这些年,一些地方官员的形象日益矮化,“香烟局长”,“日记局长”等时见报端。对于市长亲迎赵本山这件事,官员应该清楚,“名人就是一人名儿”,需对名人抱以冷静的心态对待,千万不可动辄兴师动众,“夹道欢迎”。舆论也断断不可简单地将矛头对准“是否上班时间公车迎接”、“市长疯狂追星”等问题上。我们更应该反思的是,在官员和民众两种价值取向的碰撞下,现实里,市长究竟为老百姓做了哪些好事,老百姓还希望得到些什么?(李松林)

发表在栏目: 文化
3月17日,首都国际机场,一位老人抱着刚随父母从大阪返回国内的孙子,激动得热泪盈眶。夏天 摄 3月17日,首都国际机场,一位老人抱着刚随父母从大阪返回国内的孙子,激动得热泪盈眶。夏天 摄

  本报讯 (特派日本记者褚朝新 白飞)18日,因身处日本重灾区的中国公民基本撤完,中国驻日大使馆发出关闭集结点的通知,并呼吁来自非重灾区的中国公民应保持理智,冷静判断,尽可能避免盲目向成田机场聚集。

  18日,大使馆发布通知称,根据从日本东北大地震重灾区本着自愿原则撤离中国公民进展情况,决定暂时关闭宫城县仙台市和茨城县集结点。通知称,自3月18日16时起,暂时关闭宫城县仙台市役所前集结点。18时起,暂时关闭茨城CALS国际交流中心集结点。

  大使馆还发布了一则紧急通知称,目前成田机场聚集了较多希望回国的中国公民,但由于运力有限,现阶段大使馆重点协助从重灾区(宫城县、福岛县、茨城县、岩手县)撤离的中国公民回国,呼吁在日国民理解和配合。

  中国驻日本使馆呼吁,希望来自非重灾区的中国公民保持理智,冷静判断,尽可能避免盲目向成田机场聚集。

  另据中国国家旅游局消息,中国在日旅游团预计将于21日前全部返回。截至3月18日12时,尚有来自北京、辽宁共4个中国旅游团在日,54人。目前,所有人员平安。

  未撤华人避难所里解决温饱

  本报讯 (记者张乐)身边的朋友陆续撤离回国,来自山东的女孩李茹却依然留守在仙台。18日,她向记者介绍了这几天的避难所生活。

  李茹说,她没有离开日本,主要是因为地震没有震坏她的租住屋,现在仙台的水电也基本恢复了供应,她觉得生活还算方便。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有些便利店的货架还是空的,她不得不每天到避难所里吃饭。

  李茹对未来依然乐观。“不过我也会小心核辐射,尽量少出门。每天都会给家里打电话报平安。”

  三大航加大日航线运力

  ●东航

  3月16日至19日,东航增派的大型客机将完成9班新潟至浦东、2班东京至浦东的加班计划。四天内,东航将增加往返飞行22班,预计接回人员3000人。

  ●南航

  3月19日-25日,南航每天定期安排往返东京、新潟加班各4班,全公司每天往返日本的航班总量达到30班,预计提供总座位数近3000个。

  ●国航

  国航也正在安排加大飞往日本地区航班机型。目前国航每天仍有往返30个航班正常运营,能提供座位7000多个。

  本报记者 李媚玲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11日,日本宫城县,被海啸冲垮的房屋漂浮在海水中,其中有些房屋正在起火。 11日,日本宫城县,被海啸冲垮的房屋漂浮在海水中,其中有些房屋正在起火。

3月11日,日本,地震引发的海啸将路上的汽车淹没。视频截图 3月11日,日本,地震引发的海啸将路上的汽车淹没。视频截图

  8.8级强震引发大规模海啸,几乎席卷了日本全境,日本多地海浪高达10米,高大得像站起来一样。截至目前,超级大海啸致使一艘载有约100人的船只被大浪卷走,宫城县一处空军基地已基本被淹没……一名地震海啸监视官员称海啸的第二波、第三波的海浪有可能变得更高,第一波海啸没有到达的地方也有可能遭遇巨大海啸袭击。

  仙台机场候机楼成孤岛

  海水倒灌,仙台机场航站楼、停机坪、跑道等都被淹,候机楼和几架飞机像小岛一样,孤零零地“伫立”在水中。

  机场被迫停止全部飞机的起降,人们纷纷跑到山顶等地势高的地方避难。

  机场周围的道路完全浸入水下,积水深度约1米左右,距离机场不远处许多房屋的大门都被水淹了一半。

  电线等基础设施被海浪冲断。房倒屋塌后的尘土扬起了大约10多米高。

  目前仙台地区电力中断,通讯中断。

  海啸过后,机场的停机坪上一片废墟,几架小型客机和汽车被冲积在一起。

  NHK电视台的画面显示,仙台市名取川的河口附近海水逆流,一些住宅区被海啸吞没。

  海水吞没逃跑居民

  在重灾区仙台市,海浪高达10米,海水上涨至几层楼高。

  整片房屋被黑褐色的海浪席卷,很多还在着火,冒着浓浓黑烟。海水卷着大片的残骸,迅速向内陆推进。

  地震发生几分钟后这里便遭到第一波海啸重创,尽管政府已经下达了撤离令,但几分钟时间根本不足以撤走大量居民。视频中有人试图驾车逃向内陆,但是海水阻断了去路。前面的路是海水,后面的路还是海水。有人弃车而逃,海水卷了过来。

  500户房屋被卷入海水

  当地政府介绍,福岛县新地町所属的海岸边5个地区的500户房屋被卷入海水。由于不能到现场确认,当地伤亡和损失情况难以估量。

  当地电视画面显示,日本岩手港漂浮着数十辆汽车,大量渔船、房屋被冲走。

  海啸发生后,千叶县部分地区海浪高度也达到4米,成田市部分建筑物被海浪冲倒。

  载客100人船只被卷走

  目击者称,海啸发生的那一刻,海水瞬间淹没了附近的农田村庄,甚至城市。

  夹带着大量残骸的海水变得非常混浊,水面卷起巨大的漩涡。

  巨大的海浪横扫而来,整齐停放着的数百辆汽车瞬间被卷起,像五颜六色的积木一样随着漩涡沉浮。

  作为此次海啸的重灾区,宫城县水域海浪高度接近10米。海啸发生后,位于宫城县的松岛空军基地已被海啸侵袭,基本被水淹没。

  宫城县南三陆町的南三陆警署已被海啸淹没了三层楼,约100人被困在该县石卷市购物中心的屋顶平台上。一列在宫城县行驶的JR列车在海啸后失踪,未知载有多少乘客。

  此外,海啸还在宫城县气仙沼市海岸冲走大量大型船舶、住宅及工厂槽罐。

  本报记者 张乐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本报讯(记者王皓 刘昊) 全国人大代表、市发改委主任张工昨天在北京代表团开放日上透露,北京新机场项目已经确定落户大兴,争取年内开工建设。

  张工说,“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打造首都经济圈的重要任务。首先要建设交通基础设施,与周边省市联手打造一小时甚至半小时经济圈。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还提到北京的新机场项目,“这不能再耽误了。”张工说。据介绍,北京新机场已经中央有关部门批准,确定立项落户大兴,本市将争取在年内开工建设,新机场项目将进一步增强首都经济圈的辐射力和带动力。

  根据北京“十二五”规划的描述,未来五年,本市将打造国际航空枢纽及亚洲门户。建成北京新机场一期,新增航空旅客吞吐能力4000万人次。新机场将加强和首都国际机场、中心城间交通联系,实现新机场半小时通达中心城区。此外,本市还将完善首都国际机场功能。到2015年,全市航空旅客吞吐能力将超过1.2亿人次。

  张工表示,本市还将提高对外交通能力,让交通往来更加便捷。未来五年将建成京沪高铁、京石客专、京沈客专、京张城际、京唐城际等,实现北京与周边主要城市间高速通达。

(编辑:SN021)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中新社柏林3月4日电 (记者黄霜红)德国联邦律师协会4日在卡斯鲁厄的新闻发布会上披露,两天前的法兰克福枪杀案认定凶手是来自塞尔维亚蒙特内格罗的阿里德乌卡。此次暗杀行动属于个人所为,没有迹象表明他属于任何一个恐怖组织。

  乌卡在法兰克福机场的一辆巴士中用手枪杀害两名美军士兵,另两名分别于头部及胸部严重受伤生命垂危。

  据德国警方的调查结果,乌卡当时带着手枪和两把刀具来到机场搜寻目标。当他看到一群美军士兵之后,以索要香烟为借口接近这些人。通过交谈确定他们为美国士兵并行将前往阿富汗,乌卡便从背后开枪先将一名士兵射杀。紧接着乌卡登上接送美军士兵的大巴,先射杀了司机,然后瞄准其他两名士兵扣动扳机,致这两名士兵重伤。在对第五名士兵扣动扳机时,乌卡的手枪子弹卡壳。在其跳车逃跑的路上被美军士兵联合机场警察制服。

  现年21岁的乌卡经常浏览穆斯林极端分子的网页,因而受影响至深决定要教训美军。联邦律师协会发言人说,法兰克福枪击事件说明青少年很容易接收外界影响,呼吁加强对互联网上穆斯林极端分子的宣传进行监督。

  据悉乌卡在接受审讯时,第一时间便承认了自己的行为。(完)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第 3 页,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