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2月28日消息,均衡的饮食习惯和一些适当的健康食品摄入对人体的健康都是有好处的。根据一项研究显示,适量吃一些坚果类食品,由于其中富含的营养及天然抗氧化剂成分,可以有效的降低患上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的风险。
坚果类食品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的风险
据国外媒体报道,坚果类食物中特别富含一种被称为伽马维生素E(gamma-tocopherol)的抗氧化剂成分,该项研究显示人在食用诸如山核桃等食品后的8小时内这些成分都会发生影响。研究人员对16位男性和女性志愿者进行了分析,他们分别被要求食用山核桃,核桃混合饮品和普通食物,结果发现核桃类食品对于减少人体血液中的“坏”胆固醇有着积极的影响。
领导这项研究的是加利福尼亚洛玛连达大学(Loma Linda University)的艾拉-(Ella Haddad)。艾拉表示,这些抗氧化剂容易被人体所吸收,并且具有对一些疾病的预防作用。这种保护能够防止比如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目前该项研究的结果已经发表在了美国《营养学期刊》(Journal of Nutrition)中。
最新的研究证据显示,坚果类食物能够促进健康。核桃帮助降低胆固醇,杏仁和富含硒的巴西坚果能够预防某些癌症。艾拉表示,过去的研究表明山核桃中富含抗氧化素,而这项研究显示了这些抗氧化剂的确能较容易被人体所吸收,并且能通过母乳喂养来对婴儿产生积极作用。
(科学网-kexue.com 大平)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南美洲巴西阿马帕省
根据一项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巴西亚马逊雨林面积在前几年受到当局保护获得减缓之后,去年毁林的面积又突然暴增10倍,除了滥垦与盗伐外,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表示,民众任意饲养牲畜也是造成林地破坏主因之一。
由巴西亚马逊人类与环境机构(IMAZON)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去年12月雨林面积消失约175平方公里,较前年同期16平方公里,增加 10倍以上,当地森林退化面积也扩散到541平方公里,但2009年全年受影响面积仅376平方公里,显示林地受破坏的速度相当惊人。
世界自然基金会驻巴西代表荷姆表示,“巴西民众任意在雨林内饲养牲畜,也是破坏雨林面积破坏的元凶之一,”而根据绿色和平组织所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巴西国内约有4成的牲畜,饲养在雨林范围内。
另一方面,根据美国石溪大学研究人员达瓦洛斯调查,南美洲哥伦比亚国内的森林消失速度也令人忧心,在2002年到2007年间,哥伦比亚南部的森林遭受破坏面积达14322平方公里,比牙买加全国面积还大,其中主因与当地民众大量种植可可作物有关。
而在印度尼西亚方面,根据绿色和平所公布的调查结果也显示,印度尼西亚在2000年到2006年间,毁林面积虽已从过去每年2百万公顷降低至1 百万公顷,不过速度仍相当惊人,印度尼西亚分部代表麦特就表示,“如果再没有善尽保护,印度尼西亚未受保护的森林面积,预计在35年后恐怕就会完全消失殆尽。”
由于量子点(Quantum Dots)发光波长范围极窄,颜色非常纯粹,还可实现精细调节,所以量子点显示器画面比液晶画面更加清新明亮。韩国多家研究院最近联合造出了第一个“大屏幕”全彩色量子点显示器,为开发下一代电视机、手机、数字相机和便携式游戏机等带来全新视野。相关研究发表在最近出版的《自然·光子学》上。
量子点是一些肉眼无法看到的、极其微小的半导体纳米晶体,由锌、镉、硒和硫原子组合而成,晶体中的颗粒直径不足10纳米。它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性:当受到电或光刺激时就会发光,产生亮光和纯色,发出的光线颜色由量子点的组成材料和大小、形状所决定。
过去10多年来,研究人员一直在研究量子点显示器。所谓“大屏幕”只有4英寸(约10厘米),但生成的场致发光图像的分辨率可达320×240像素。由于增大显示屏会降低画面质量,过去是把量子点喷在基底材料表面作涂层,类似于喷墨打印。这种技术要把量子点溶解在有机溶剂中,会污染显示器,降低色彩亮度和能效。
为克服这一缺点,研究人员找到一种压印的方法,用有图案的硅片造出一种“墨水印章”,然后用“印章”来选取大小合适的量子点,不需要溶剂,就可将它们压在薄膜基片上,平均每平方厘米约分布3万亿个量子点。研究人员说,这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考虑很多细节,比如为了实现100%的转印,需要改变“印章”的速度和压力。
用这种方法制成的显示器密度和量子一致性都更高,能产生更明亮的画面,能效也比以前更高。研究人员指出,新技术印制量子点显示器是在柔软薄膜上,在可卷曲便携式显示器、柔软发光设备、光电设备等领域该技术都会有广泛应用。(常丽君)
金姆和他的同事们制造的这种无金属的有机晶体,在紫外光照射下,这种晶体可呈现白色的可见光,以及蓝、绿、黄、橘色的辐射光。
密歇根大学研究人员研发的有机磷光材料
金姆和他的同事们制造的这种无金属的有机晶体,可以发出磷光,这种特性曾经只存在于无机化合物和有机金属中。在紫外光照射下,这种晶体可呈现白色的可见光,以及蓝、绿、黄、橘色的辐射光。通过改变原材料的化学成份,研究人员还可以使它们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这种新发光材料(磷光材料)对当前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和半导体照明产品能够进行改善。目前,明亮的低功率的发光二极管常被用来制造移动电话和数码相机的小屏幕。由于它们的制造工艺复杂和原料成本高等问题,将其用于制造较大的显示屏,显然不太实际。目前的发光二极管还不是100%的有机化合物所制,仍然需要少量的贵重金属。
金姆说:“过去的纯有机材料不能产生有用的磷光辐射。所以,我们认为这是有机物质在亮度与色彩调节能力方面与有机金属化合物媲美的首例。”
在金姆的磷光材料中,光来自芳香羰基化合物(aromatic carbonyls)——一种可以产生磷光的有机化合物。这种新材料的独特之处在于芳香羰基化合物会与晶体内的卤素(halogens)形成坚固卤键(halogen bonds),将分子紧密地包裹起来。这种排列可以抑制电子由激发态变成基态过程中的振动与发热损失,从而产生强磷光。
通过这种新的方法很容易制造出高能蓝色有机磷光,而用有机金属来实现起来就比较困难了。相对同类非有机产品,有机发光二极管更轻、更廉价,而且是用陶瓷制成。但是,目前的发光二极管仍含有少量的贵重金属。而这些新的化合物制成的发光二极管不需要贵重金属,因此它引起同类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下降,它的主要成分是廉价的碳、氧、氯、溴等。
金姆说:“目前,这种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我们预计在不久的将来,这种材料就会进入商业领域,我们相信这将会给发光二极管和半导体照明工业带来巨大的变革,因为这种化合物非常廉价,并且非常容易合成,调整化学成分还可以得到不同颜色。”(锋格/编译)
沪宁普列限售只卖高铁?铁路回应开车前或有卖
网友发帖质疑代售点火车站都只有高铁票铁路方面解释普列多为长途车,优先照顾长途旅客需求,但会根据运能随机打开限售区段
早报记者 沈靓 李伟
网友trolleybus24最近在宽带山上发帖称,想坐普速列车去南京,但无论是在火车票代售点,还是在火车站南北广场的自动售票处以及人工售票处,普速列车的票均被告知“没有”,临时列车的票也买不到,trolleybus24于是提出质疑:难道沪宁之间只卖高铁票吗?
对此,上海铁路局有关人士表示,火车票的限售是根据列车长短途的运能而定,沪宁普列并没有全部限售,在长途运能充足、短途运能吃紧的情况下,长途车也会打开限售区段,建议可以在开车前一段时间买票。
网友质疑:
沪宁普列买不到票
“代售点的售票员表示沪宁段现在只卖高铁。上海站自助售票处结果也是一样,只有高铁票可买,普速售票机上都显示维护中。人工售票处售票员告诉我到南京只有高铁。再次排队要求买L216次绿皮临客票,售票员说没票,其他临客也不能出票。”
网友trolleybus24发帖称,最近他想和家人一起去南京看望一位亲戚,交通工具首选经济实惠的铁路,而且是普速列车。“原本想买一张2月12日从上海到南京的K290次硬座车票,票价47元,但代售点的售票员表示沪宁段现在只卖高铁。”
不仅是K290次,之后查询的K376次、K696次、K56次、L216次、T7786次、K516次、K234次、1462次,也均被告知没有票。
trolleybus24随后来到上海火车站的南广场,走到第二自助售票处发现,机器显示正在维护中。之后又跑到北广场自助售票处去看,结果也是一样,只有高铁票可买,普速售票机上都显示维护中。
在旁边的人工售票处,trolleybus24再次询问售票情况,“从早上的K376次到中午的1462次,售票员告诉我都是没票的,到南京只有高铁。”
不言放弃的trolleybus24最后想到了买临时列车票,“我看到显示屏显示各车次余票情况,发现从上海出发的车现在还有很多凌晨始发临时列车,沪宁线各个车站基本上都停的,而且票价便宜,甚至还有24元的绿皮车。”但结果还是令他失望,“再次排队要求售票员帮我打4:34到南京的L216次绿皮临客票,售票员说还是没票,其他凌晨始发的临客也不能出票。”
难道沪宁之间只能买到高铁票吗?trolleybus24不禁提出质疑。买不到去南京的普速列车车票,不愿“被高铁”的他最终只能放弃这次探亲计划。
上海铁路局回应:
限售视长短途运能而定
“普速列车以长途车居多,考虑到优先照顾长途旅客的需求,往往会对一定区段内实行限售。根据列车长短途的运能,长途车也会打开限售区段,但是是一个随机的动态的过程。若旅客非得在沪宁短途中选择坐普速列车,建议可以在开车前一段时间买票。”
对于网友的质疑,上海铁路局有关人士表示,火车票的限售是根据列车长短途的运能而定,沪宁普列并没有全部限售,在长途运能充足、短途运能吃紧的情况下,长途车也会打开限售区段,是一个随机的动态的过程。
据该有关人士称,普速列车以长途车居多,考虑到优先照顾长途旅客的需求,往往会对一定区段内实行限售,“比如从上海开往拉萨的T164次列车,就限售到了格尔木,近区段基本上不会出票。”
“普速列车主要是考虑长途旅客的出行,对于从上海经过苏州、无锡、南京的列车,更大程度上是确保每个站点出行旅客的需求。”但限售也不是绝对的,该有关人士说,“根据列车长短途的运能,当长途运能充足,短途运能吃紧的情况下,长途车也会打开限售区段,但由于是一个随机的动态的过程,售票处无法做到及时通知,显示数据也不能及时更新出来。若旅客非得在沪宁短途中选择坐普速列车,建议可以在开车前一段时间买票。”
是否“被高铁”?
高铁开通普列停有先例
针对高铁兴建后挤压普列运力的质疑,国家发改委和铁道部曾明确要求武广高铁运营后,现行在武汉至广州间运行的其他旅客列车档次不减少、服务标准不降低,继续执行国家规定的运价政策,但文件中没有注明具体的运量调整。
实际上,因为高铁的开通,原线路普通列车停运早有先例。
2008年8月,京津城际铁路投入运营后,原有老线路的不少北京-天津点对点的列车就被取消,只剩过路车。
2009年12月,武广铁路客运专线通车后,铁道部门取消了武汉-广州之间的13对普快列车。
早报记者在铁路客户服务中心官网上查询到,目前上海-南京方向始发终到列车有60列,全部为高铁列车。
针对高铁兴建后挤压普列运力的质疑,国家发改委和铁道部曾联合下发《关于武广、郑西铁路客运专线高速动车组列车运价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要求武广高铁运营后,“现行在武汉至广州间运行的其他旅客列车档次不减少、服务标准不降低,继续执行国家规定的运价政策”。
但因为文件中没有注明具体的运量调整,即使在大面积减少特快、普快列车的情况下,只要这些列车各自保留一辆,也满足了文件中“档次不减少”的规定。
这项发表在《神经元》月刊2月号上的研究结果揭示,神经机制可能与抵抗病理性恐惧和焦虑的能力相关。这项发现或许有助于改进慢性焦虑症的治疗方法,也有助于指导危险个体找到避免罹患焦虑症的方法。
此前的一些研究结果显示扁桃核这一脑结构与获得和表达条件性恐惧有关。条件性恐惧指某种刺激(条件刺激)变得与某个令人厌恶的物体或者事件 (无条件刺激)相关的状况。研究结果显示,不管在动物还是人体内,另一个脑区域———腹内侧前额叶皮质都有助于在恐惧消退训练后阻止条件性恐惧。恐惧消退 训练指不断发出条件刺激,却不呈现无条件刺激。
这项研究报告的高级作者、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索尼娅·J·毕晓普博士解释说:“我们对为何有些人能比其他人更容易克服在生活中经历的个别恐惧和非特定焦虑有兴趣。换句话说,要确定脑功能上的哪些区别可能导致某些人更容易罹患慢性恐惧和焦虑症。”
毕晓普及其同事开展了一项神经成像项目来研究人的恐惧条件反射。这些研究对象被归为具有不同程度“个性焦虑”的一类人,他们具有在一系列日常环境中发生焦虑的倾向。研究人员发现,个性焦虑程度高的研究对象的扁桃核更可能对条件刺激恐惧暗示作出强烈反应,并显示能更快地获取这些暗示的“习得性恐惧”。
日本共同社12日公布最新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日本首相菅直人领导的内阁民意支持率跌破两成。
共同社于11日和12日两天进行电话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内阁支持率跌至19.9%,比今年1月15日公布的民调支持率低12.3个百分点。
上月14日,菅直人改组内阁。1月15日民调显示,民众对改组后的内阁信心增加,内阁支持率比12月底时上升8.6个百分点,达到32.2%。但新内阁执政不到一个月,支持率跌至民主党执政以来的新低。
此外,民调显示,52.8%的受访者认为民主党前干事长小泽一郎应当辞去议员。小泽1月31日因政治献金收支报告作假遭到强制起诉。此后,菅直人要求小泽向国会解释政治献金丑闻。
本月10日,菅直人与小泽一郎单独会谈,劝小泽主动退党,遭对方拒绝。一些分析师认为,菅直人请小泽退党遭拒一事,使菅直人内阁形象受损,支持率下降。
此外,近期不断升级的日俄岛屿争端也使菅直人政府在国内受压,民意受挫。(新华社专电)
凯克望远镜获取的木星4个红外波段合成图像
这里展示的这张照片拍摄于2010年11月30日,使用了位于夏威夷的10米口径凯克-2望远镜。图像显示了木星内部热流的上涌过程,给了科学家们一次绝佳的机会一窥木星消失的红色云带的内部景象。
图像的拍摄采用了4个红外波段叠加,这是人类的肉眼无法看到的波段。其中的3个波段主要显示阳光的反射情况,而第4个波段,即5微米波段则可以侦测到木星云层中的细小裂隙。
2009年下半年,木星著名的红色云带开始神秘地变暗,到2010年5月份终于彻底消失。通过哈勃空间望远镜和其他设备进行的观测显示这一云带正被隐藏于一层高空的明亮云层之下,其成分主要为氨冰晶。
不过到了去年11月份,这一红色条带又开始恢复了。
天文学家们希望借助凯克望远镜强大的热感知能力,能够穿透木星云层看到内部发生的情况。为了获取最锐利的影像,天文学家们需要在望远镜上运用 “光学自适应系统”,这是由于地球高层大气存在湍动(俗话说,星星会眨眼就是因为这一原因),它会使天体图像出现扭曲,干扰精密成像。而自适应光学系统则 能通过计算机实时对这些误差进行修正补偿,从而抵消这种误差,获取高质量的图像。
不过,首先天文学家们需要使用一束激光,在天空上建立一个假想的“恒星”,天文上称作“参考星”,从而为测量并修正地球大气湍动作参考。
但是这次他们遇到了困难,那就是木星太亮了。它的光芒完全盖过了参考星的亮度。天文学家们急需一个靠近木星的参考光源,以便引导误差修正的进行。这时,木卫二“欧罗巴”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因为木星和木卫二距离很近,它们将经历相似的图像扭曲,”天文学家麦克·王(Mike Wong)说。他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是这项研究的合作者。“因此,如果我们能够测量出木卫二的图像扭曲,就可以应用来修正木星的图像失真问题。”
最终获取的图像显示木星的云层“回归”正在其云层的不同高度以不同的速度发生。
“此次观测让我们得以以3D的视角观察正在发生的事件,”麦克·王说。“如果没有5微米波段的观测数据,我们将无法获知这种恢复在不同的云层高度是存在差异的。”(晨风)
法国国家工业环境与风险研究所1月31日对媒体说,该机构一项研究显示,将二氧化碳储存于深海中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此前有研究显示,如果将二氧化碳气体导入深海的海底岩层,那么深海的寒冷环境会使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超过海水,被储存的二氧化碳顶部会生成像冰一样的氢氧化物,堵塞海底岩石孔隙,使二氧化碳无法逃出。
这种方法曾被一些学者认为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因此广受关注。然而工业环境与风险研究所发言人奥雷莉·弗雷沃介绍说,该研究所的专家日前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这种储存方法的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从各种燃料气体中分离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常混有含铅、镍、汞等元素的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进入深海后,有可能对水质造成污染。此外,一些深海钻探工程可能导致被封存的二氧化碳溢出,对环境构成威胁。
为防患于未然,工业环境与风险研究所建议相关政府部门慎重选择储存二氧化碳的海区,一旦决定储存,就要密切监测储存位置的各种变化。
去年6月,丹麦科学与地球研究中心发布的一份报告还显示,在深海储存二氧化碳会带来海水酸化等问题,对海洋生物及其食物链造成不利影响。(李学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