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二十九标”1948年合影。
日前,中华海峡两岸文化资产交流促进会理事长王水衷先生,专程从台北来到武汉,将自己珍藏多年的三件辛亥革命文物捐赠给正在筹建的辛亥革命博物馆。其中,一张武昌起义志士合影历史照片,尤为珍贵。昨日,记者在辛亥革命博物馆筹建处得见这张原版照片。
武昌首义中,“步二十九标”立下赫赫功勋
这是一张摄于1948年的合影照。照片幅面长和宽分别为30厘米和22厘米,纸质已发黄,但相片清晰,照片上方还题有横幅款额:“辛亥首义同志会步二十九标同人于三十七年国庆日摄影纪念”。照片中,约有四五十位中老年人,前排中有几位留长须、驻拐杖老者。照片背景为一铁栅栏大门口。据推测,这张照片的摄影地点应为武昌某地。
根据章开沅、林增平先生主编的《辛亥革命史》记载,首义时,“步二十九标”属湖北新军第八镇管辖,规模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团。当时,这支部队驻防在打响首义第一枪的工程营东侧。“步二十九标”党代表为赫赫有名的首义元勋蔡济民。
1911年10月9日,起义计划暴露。10日晨,彭、刘、杨三烈士被杀,形势紧急。蔡济民紧急找到工程营党代表熊秉坤,约定起义计划后,随即在通湘门外莲溪寺召集该标代表会议,作了相应部署。当晚,工程营率先发动起义,蔡济民立刻率数十人鸣枪响应,驱逐阻挠起义的军官,并冲出营门,沿途击毙三十标一些旗兵,奔向楚望台军械库,与熊秉坤率领的工程营会合后,又共同商定进攻都署。革命军猛攻督署不下,蔡情急智生,取棉衣浇煤油纵火,顷刻间火烧督署,并为炮队提供了射击目标。
这些英雄究竟是谁, 馆方将请专家鉴别
辛亥革命博物馆筹建处主任刘钢认为,这张原版历史照片非常珍贵和鲜见。“步二十九标”不仅是最先到达楚望台夺取军械库的起义部队之一,同时也是攻打瑞澂总督府的主力,这支部队当晚的口令就是“攻瑞”,为首义的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这张照片是武昌首义37年后,幸存的数十位“二十九标”首义功臣重聚后的纪念留影,摄影的当天正好是“十月十日”——武昌首义爆发纪念日。“照片非常珍贵,目前尚没发现类似照片公开面世”。
据介绍,王水衷先生还是台北市政府顾问、台湾“八德奖”获奖人,热心于促进两岸文化交流活动。今年台湾举行辛亥首义武汉文化周,市文化局负责人率文化代表团赴台,与之建立了联系。闻悉,武汉向全球征集辛亥文物,王先生专程来汉,将珍藏的三件文物亲自交到文化局负责人手中,并托他转赠辛亥革命博物馆。他表示,辛亥革命100年纪念,是全球华人关心的盛事,他计划邀请馆方到台湾征集辛亥革命文物。
照片中的数十位“二十九标”志士究竟是哪些人?据悉,馆方将请专家进行鉴别,不日将揭开谜底。
■链接
1919年护法斗争中捐躯 蔡济民不在照片中
珍照的公开令人欣喜,遗憾的是,作为“二十九标”的党代表、武昌首义发起者之一的蔡济民,却不可能出现在照片中。
据史料记载,湖北军政府成立后,蔡济民为谋略处主要负责人。阳夏战争爆发,黄兴赴汉任总司令,蔡济民任经理部副部长,每次战斗,必亲往督阵,黄兴称其为“鄂中军人之巨擘”。后主军务部,整军施教,军官咸服,章太炎誉之为“后汉二十八将俦”。
1912年10月袁世凯授蔡济民以陆军中将衔,并调其进京,蔡济民留湖北不去。
1913年,蔡济民参加讨袁,事败后走日本。1915年1月,受孙中山命任湖北革命军司令长官。1917年11月参加荆襄之役,一度起兵攻占湖北广济龙坪,进克武穴。失利后转由广州取道四川,参加川黔滇联军总司令唐继尧召开的军事会议,后返回湖北,在利川任鄂西靖国军总司令,开展护法斗争。1919年1月28日,被川军旅长方化南杀害,遗骸葬于武昌卓刀泉左侧,碑文为“首义元勋陆军中将蔡公济民之墓”。
资料图:“振成楼”位于福建永定湖坑乡洪坑村,建于1912年,占地5000平方米,悬山顶抬梁式构架,分内外两圈,外圈4层,每层48间,按八卦形设计,每卦6间,一楼梯为一个单元。中新社发 王庆忠 摄
中新社永定1月30日电 题:探访“世遗”振成楼:土楼人家节节高
作者 卢基莹 赖初源
喜宴,笑脸,大红灯笼高高挂。30日,走进世界文化遗产“福建”所在地之一的福建永定县湖坑镇洪坑村振成楼,楼内高朋满座,一片欢声笑语。
“我侄孙女出嫁,左邻右舍、亲戚朋友都来了,大家欢聚在一起,为她祝福。”振成楼楼主林日耕笑呵呵地告诉记者,他侄孙女出嫁,又正好赶上过春节,可谓双喜临门。
农历春节是中国民众辞旧迎新的节日,可春节对林日耕来说有着更为深刻的意义。2010年2月13日,虎年春节的大年三十,胡锦涛总书记到振成楼看望土楼人家,询问土楼旅游情况,称赞“客家土楼是中华文化瑰宝,是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希望“一定要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遗产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作为楼主的林日耕担任了总书记的讲解员。
“只有小学文化,天天在家耕田。”林日耕对自己名字如此解释,但就是这个只有小学文化的土楼楼主,因为为总书记讲解过客家土楼而名声大震。他的自传书《阿耕与土楼》卖到断货,为此翻印了好几次。
“去年大年三十,总书记来到振成楼考察,看望土楼人家。这一年来,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年轻人都到厦门、深圳等地打工经商;现在随着土楼旅游热兴起,村里许多人都回来了。”林日耕说,洪坑村原来外出打工的年轻人有一半以上回归土楼从事旅游产业,很多外地人也来到土楼租房开店;更有意思的是,有的户口已经迁到厦门的土楼人,如今又把户口迁回了土楼。
说起客家土楼的变化,林日耕体会最深。他说,“2008年7月7日”这个日子让他一辈子都忘不了,那是以振成楼为代表的福建土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客家土楼最辉煌的一刻,作为楼主,他激动万分。
客家土楼从申报“世遗”时的艰难跋涉,到成为“世遗”后的欢欣鼓舞,再到总书记前往考察寄予希望,土楼保护与开发相得益彰,土楼旅游让土楼人家的日子过得“年年好,节节高”。林日耕掰着指头娓娓道来:去年春节以来,总书记考察过的振成楼,天天游客爆满,黄金周每天上万人。
土楼旅游的火热,带来的是经济效益。仅2010年,永定县接待海内外游客就达288万人次,旅游实现总收入18.2亿元人民币。
展望新年新希望,林日耕表示,目前土楼景区游步道、电瓶车道、大型生态停车场、星级旅游公厕、演艺场馆等建设纷纷竣工,新修建的连接土楼的四条旅游公路也已经贯通,到土楼旅游更加方便了,土楼旅游热将持续升温。
“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年年好,节节高。所以,今年年三十,我们不光要按照客家习俗过年,还要好好庆祝一下,纪念总书记来客家土楼考察一周年。”林日耕爽朗的笑声,在土楼里回响。(完)
网络技术提供了不同于现实环境的虚拟空间,网民可以“隔空”形成小团体,和其他网民发生关系。发端于“黑客”的网络“客文化”,反映的是网络虚拟空间里网民的一种新的交往方式。一个“客”字,已经不仅仅是原始英文字节“er”的音译,更在于一种“说话投机”的认同感。
不过,眼下大行其道的各种网络“客文化”,却也悄悄成为各种形态利益追逐的对象。切客、试客、拼客、奇客的圈子里,不仅有“意见领袖”,还有“广告卧底”。披着“同好”的外衣,掘客、粉客等“职业客”的出现,正在用所谓注意力经济,感染以话题和兴趣爱好为纽带的圈子文化。
2010年被称为微博元年。随着苹果等智能手机的备受追捧,各种软件“塑造”的网络圈子文化,也因为和生活形影不离,开始向现实蔓延。
切客、奇客、试客、拼客、账客、拍客、绿客、沙发客集中爆发。这些“客”中,有不少早在网络普及之前就已经存在,伴随网络论坛和博客的流行,老的小的“客”都找到了新的支点。技术进步,帮助汇聚了来自各个角落的同好。意气相投者用个人计算机、手机、掌上电脑时刻在线保持联系,圈起了属于自己人的圈子文化。
2010年11月,北京小伙汤姆,用电子地图上近千个签到点,为女友珊珊组成一张电子贺卡“生日快乐,我爱你”。仅贺卡上的一个感叹号,就需要在30多个地方“签到”;贺卡外框画的一个圈,实际对应的真实周长就有将近50公里。他的“壮举”,不仅让他女友成为最幸福的人,也让“切客”一夜之间成为网络最热话题。
切客是眼下众多“客文化”中,流行比较早的一例。有人会在手机上装5个不同网站的“切客”软件。“切客”对他们来说,已经成为社交的一部分。每到一处,就要在手机的切客软件上签到一下,告诉所有朋友,“我在这里”。同处一地的朋友知道了,就很有可能过来打个招呼。据说,最“走火入魔”的切客,是每天上下班乘地铁时,换乘地铁都要签到。
帮助切客等诸多网络“客文化”实现革命的,正是网络的“移动交互”方式。这种技术不只是从个人计算机界面转向手机界面,还将虚拟的网络沟通,与现实的人际交往联系在一起。一张庞大的虚拟关系网,通过电子地图等虚拟社区,在真实的生活中慢慢铺展。“客”不再是宅在家里的怪人,而是一群本来就喜欢现实生活的网客。各种客文化,围绕的核心也非常现实,衣、食、住、行,交朋友、谈恋爱。网络成为社交的桥梁工具,最终各种各样的客,大多数会选择面对面的现实交往。网络社交不再“身体缺席”,虚拟和现实双重“存在感”的标榜,让网络社交迎来指向传统的回归。
不过,虚拟混合现实的交流,也比原来想断就断的“虚拟关系”,复杂耗神许多。很多“切客”网友已经开始感到“签到疲惫”。玩了一段时间切客网络,有很多人选择退出:“如果每天一上网,看到的消息都是某人在某地‘签到’,感觉和面对垃圾信息没有任何不同。‘签到’上瘾,到最后不是你玩它,而是它玩你。那样的‘签到’到底有什么意义,只是证明到此一游?”
春节期间,市民将有机会在首博生肖文化展一睹灵动宝兔的“芳容”。 本报记者 张斌 摄
为吸引市民走进博物馆过大年,覆盖全市18个区县的150余座注册博物馆准备了丰富的迎春活动,涵盖人文、历史、地理、生物、科技等方面。
最古老的兔子亮相
地点:中国古动物馆
时间:2月5日
在中国古动物馆举办的兔年特展中,从兔形类的起源和演化、发展的顶峰时期,以及衰退时期几个方面对兔形类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全面展示。展品中包括世界最古老的兔子——道森兔的头骨化石,它产自内蒙古二连地区,是我国古生物学家研究命名后首次与公众见面。
体验扩增实境技术
地点:首都博物馆
时间:1月27日至2月下旬
今年首都博物馆的《灵动宝兔》文化展览中,游人将能够实现跟大屏幕里的主持人直接对话。据介绍,这一体验展中游人们可以围坐在一块大屏幕前,屏幕内的主持人会给游人聊起有关兔文化的话题。届时,通过首次在国内博物馆中引进的“扩增实境技术”,观众和屏幕中的主持人能够实时地交流,动画兔子还将送上新年祝福。
捏只兔儿爷带回家
地点:北京自然博物馆
时间:2月2日至2月6日每天上午9点至下午4点
北京自然博物馆春节期间将在探索角举办亲子活动,在这里孩子们可以由家长带着,一起做手工、绘画等。内容包括“捏只兔儿爷带回家”、彩绘新春兔、翻制恐龙化石、香皂工坊等。此外,首都博物馆的陶艺坊还推出了“兔子等着瞧”系列专题活动,小朋友们可以和父母一起动手制作环保兔子笔筒。
去老舍家过年
此外,围绕“过年”的主题,许多博物馆烹制了“新年大餐”。
其中,孔庙国子监博物馆将尝试把孔庙国子监蕴含的礼乐文化精髓搬上舞台,推出了集乐辞、乐曲、乐舞于一体的文艺展演形式,观众可以在与演员互动的过程中体味传统礼乐文化的博大精深。
故宫博物院在春节期间推出了《珍秘翰墨——清宫藏善本碑帖特展》,包括众多宋拓真品。
老舍纪念馆则将整个四合院按照老舍笔下的北京春节布置得京味十足,在正月十五之前,游人可来此猜灯谜,不同的日子可以获得不同的礼物,以此来感受北京的“年味”。
中新社福州1月29日电 (记者 詹托荣)“中国福州漆器艺术展”29日在福州三坊七巷街区内的宫巷24号林则徐次子林聪彝故居开幕,近百件展品中有八成以上为福州漆器爱好者收藏的海外回流作品。
发源于三坊七巷的福州脱胎漆器,和江西景德镇瓷器、北京景泰蓝并称“中国三大传统手工艺品”。在历史上,福州脱胎漆器曾被收藏为宫廷珍品,近代伴随“五口”通商畅销海外,其后在八届世博会上屡获大奖,享誉世界。新中国成立后,又被列为珍贵的国家礼品赠送外宾,受到海内外人士的青睐,赢得“珍贵的黑宝石”、“东方珍品”、“髹饰之光”等赞誉。
福州市委常委、副市长朱华在开幕式上称,一件件精美的漆器首次回到“诞生地”三坊七巷集中展出,将历史古宅院与传统的漆器精品融为一体,彰显福州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走在林聪彝故居各个厅堂、房间,能看到的脱胎漆器品种从日常百姓家的瓶、盆、缸、碗等生活用品,到文人雅士的文房四宝,甚至宫廷用品赏瓶、金碗等无所不及,而技法更是涉及薄料、印锦、雕填等种种,全面展现福州的漆文化。
“这个太漂亮了,感觉鱼在水中游。”北京游客张小波指着一件名为《金鱼缸》的脱胎漆器对记者说,“这是我第一见到福州脱胎漆器,真是大饱眼福。”《金鱼缸》充分发挥漆液半透明的特点,通过绘鱼、晕金、晕银,髹漆打磨,表现金鱼成群结队在水中游弋的情景,姿容别具一格,且“鱼”与“余”谐音,象征吉利。
在林聪彝故居看到的不仅有大批从海外回流的福州脱胎漆器,还有被赞誉为“东方艺术珍品”的福州软木雕。近40件软木雕千姿百态,有浮雕、高浮雕、圆雕等各种创作形式,有山水、花鸟、人物、亭台楼阁等多种创作题材。
我们不担心“年”本身,而是担心满含先民智慧与情感的“年文化”会丢失
记者:辞旧岁,迎新春。春节将至,我们一边欢喜,一边担忧:春节是不是式微了,年味怎么会变淡了……为什么“年”对我们如此重要,它仅仅是个节日吗?
冯骥才:其实静下心想一想,国人对“年”的感情并没有淡薄,淡化的只是今天不再适用的传统年俗方式;我们担心的也不是“年”本身,而是满含着先民智慧与情感的“年文化”会丢失。
最明显的证据就是春运。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哪个民族,会为了过年这样调动“千军万马”?又是什么调动着“千军万马”?是我们的传统。可见对年的感情依旧根深蒂固,这不是别人给你的,是你血液里面蕴含着的,是你自己精神的基因,到时候就要“发作”,一年“发作”一次。
我们说年味淡了,并为此着急,主要是因为感受到了旧日年俗的淡薄。年俗里有我们文明的传统,有中华民族独特的生命观、生活观、理想信仰、道德准则、价值审美,等等。春节本身是中华民族一个伟大的创造,因为在农耕时代,人们生活生产的节律跟大自然的节律一致,大自然有春夏秋冬,于是人们春播夏养、秋收冬藏,一轮以后,又开始新的一轮,所以,在新旧更替时,人们总是对未知的生活充满了期盼,形成了过年的两个主题——避邪与祈福。你可以看看,我们的年俗里充满了避邪祈福的符号,春联、门神、年画等,都是这两个主题的表现。另外还有一个最大的主题——团圆。
总之,在农耕社会,人们就是这样使劲儿亲近着年,为了表达生活情怀、表达对年的盛情,创造了一整套独特而丰富的年文化。现在,生活方式改变了,原有的文化受到冲击,于是我们开始害怕,怕迎福的祈求、生活的理想没有了,年的意义丢失了,这是我们着急的心理根源。
我们缺少过年的新载体。春晚算一个,但远不够
记者:一种习俗,固然称得上是民族的瑰宝,可城市化的进程已经遍及中国,我们的生活在变,环境在变,观念思维也在变,习俗又怎能有一成不变的空间呢。
冯骥才:我们已经眼见了许多变化的发生——比如家居装修,我们现在的墙上都贴着墙纸、湖湘绸,没法再挂木版年画了;大门不是两扇而是一扇了,自然就没法再贴一对的门神;没有影壁了,也就没法贴影壁上专用的福字了……在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时候,文化习俗里自然有要消退的东西。这是正常的。
节日文化是生活文化的一部分,而人们的生活需求是自己创造的,不是别人给你的。真正属于老百姓的文化,是自娱自乐、自我满足的文化。年俗也一样,是百姓自己创造的,他不需要了,自然就放弃了。
从古到今,年俗一直在变,有的产生了,有的消亡了。就拿年画来说,并非上下五千年一直都有。中国汉代就发明了纸,但到了明朝以后年画才全面兴起,这说明社会有需求了,才产生相应的节俗。
现在的问题在于,我们缺少新的过年的载体。过去的一些载体不适用了,但我们还没有找到适用的,对年的盛情没有地方安放,所以渐渐有“年味淡了”之感。
中新社莆田1月28日电 福建莆田市28日在此间举行新闻发布会透露,从2月5日(正月初三)至2月21日(正月十九),海峡两岸将联合举办2011年庆赏元宵佳节妈祖灯会,在莆田湄洲妈祖祖庙和台湾北港朝天宫同时推出以“妈祖亲缘,情系两岸;同祈上元,共享升平”为主题的“妈祖灯会系列活动”,届时双方将分别组团参加对方举办的活动。
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董事长林金榜介绍,湄洲祖庙将进行十项系列活动,包括祈年大典、2011年庆赏元宵佳节妈祖灯会启动仪式、文艺演出、万人游灯、2011副灯联和楹联展示、2011条歌颂妈祖灯谜展猜、2011件妈祖贡品供展、百队十音八乐轮番演奏、妈祖金身驾幸湄洲各村民俗活动、戏剧公演等。
值得一提是,2月5日也就是正月初三那天,在湄洲妈祖祖庙进行的祈年大典,将举行谢天进表、建坛诵经、擂鼓迎春、祭祀大典、龙狮献瑞、炷香增福等活动。2月11日也就是正月初九上午9点19分,莆田湄洲祖庙与台湾北港朝天宫两地同时进行“金钟严鼓,肃雍和鸣;两岸同祈,共享升平”活动。
在文艺演出中,北港朝天宫将组织民俗特色节目《电音三太子》、《官将首》和台湾邹族歌舞《阿里山姑娘》等前来莆田参演。在万人游灯活动中,来自台湾的表演队伍也将一同参加,共祈福祉。
北港朝天宫董事会副董事长蔡辅雄先生说,福建湄洲妈祖祖庙与台湾北港朝天宫共同举办的跨两岸大型活动,不仅体现地方文化色彩,也藉由活动串连两岸民众的情感,人亲、土亲、情更亲。同时,凝聚两岸妈祖庙宇之地方文化、民俗艺术、表演艺术活动内容,开创节庆庙宇活动的新模式。
据了解,2011年庆赏元宵佳节妈祖灯会在台湾将由北港朝天宫组织举办活动,包括2月16日(正月十四)晚在北港朝天宫广场由北港朝天宫和湄洲妈祖祖庙主办的“喜庆元宵、情系两岸”妈祖嘉年华大型综艺晚会,50多部花车(即彩车)巡游,元宵妈祖灯会等。在50多部花车巡游中,有中华文化民俗传统表演,包括舞狮、八家将官将首等,还有特色表演团队的民俗特技、传统技艺表演等。
湄洲妈祖祖庙是中华妈祖文化的发祥地,世界妈祖信仰习俗的中心。台湾云林北港朝天宫,是台湾岛内颇有影响的妈祖宫庙之一,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与湄洲妈祖祖庙联姻结对,互动频繁。1990年,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和北港朝天宫互赠妈祖石雕神像。北港朝天宫的妈祖雕像,屹立在该宫文化中心的最高处,面朝西岸,与湄洲祖庙山上的妈祖石雕神像,遥相呼应。(徐向阳)
历史悠久的襄阳城
城市更名,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受益?
漫画作者:梁伟驰
2010年,湖北襄樊经过多年努力,把名字改成了襄阳。事实上,在此前的一二十年,中国城市改名的冲动从未停止。一个小小的县市,区区两三个字的名字,有多大的含金量?名字改来改去的背后,相关各方到底有哪些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上的考虑?
改名风起云涌
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教授彭富春联合湖北仙桃籍“两会”代表委员上书建议案:将仙桃改回沔阳。“仙桃改回沔阳,是我们大多数沔阳籍人士的心声。”2011年“两会”即将召开,彭教授正忙着召集有名望的“沔阳老乡”再次上书。
2010年12月30日,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市更名为芒市的更名仪式在芒市会堂正式举行。由于在此前就已经确定了低调、节俭的基调,整个更名仪式没有燃放烟花、鞭炮,没有歌舞表演,所有活动都低调开展,整个授印、揭牌仪式在40分钟以内全部完成,为2010年中国城市改名运动画上了句号。
2010年,湖北襄樊经过多年努力,把名字改成了襄阳。事实上,在此前的一二十年,中国城市改名的冲动从未停止。湖南大庸,地处武陵山区,曾被笑称“抽一根烟就可走遍的县城”,闭塞落后,鲜为人知。1994年4月更名张家界市后,建机场、通火车,知名度飙升,2009年旅游收入突破100亿元,跃入全国一线旅游城市行列。为突出文化旅游主题,风景名胜所在城市,纷纷更名,华丽变身,如四川灌县改名都江堰市、福建崇安县改名武夷山市、四川南坪县改名九寨沟县、云南路南彝族自治县更名为石林彝族自治县、云南中甸县改名香格里拉县等。以上市县更名,不同程度提升了城市竞争力和知名度。
安徽省徽州地区1987年改名黄山市后,20多年来,经济发展成效不大,却使历史悠久、风格独具的徽州文化为之弱化。云南思茅市为打造“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改名为普洱市。
湖北
1月26日,受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委托,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从2010年11月18日开始对谷竹高速公路建设工地保康线寺坪段进行考古勘探发掘,在虾米坪遗址布探方10个,发现东周至东汉遗址、灰坑7个,出土了陶纺轮、豆等文物,在灰坑内出土了甲骨和占卜用的卜骨,在庹家坪遗址布探方四个,也出土了甲骨,在岗子墓地,发掘了2座东汉墓葬,出土了典型的汉代器物。
据介绍,这是整个保康县境内第一次正规的考古勘探发掘,特别是出土的甲骨、卜骨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这是第一次发现的楚文化在该山区县的实物证明。
文并图/CFP
三峡史记
摄影家曾年1971 年起就在长江上当水手,虽然同在一条江上,但对于三峡也只是听老船员说说而已。1996 年,三峡工程动工之后,曾年几乎每年都去三峡一线,这一行程既为三峡留影记录,也圆了他的峡江之梦。将近15 年过去了,三峡大坝175 米也试蓄水成功,曾年见证的三峡,似已天翻地覆。
70亿年代
就在今年,世界人口将突破70 亿大关。人们已经开始限制自身种群的膨胀,计划生育、结扎手术、观念普及都已初见成效。然而,在惯性驱使下,世界人口仍将在许多年内继续增长。而且老龄化问题已经迫在眉睫——越来越少的年轻人如何供养越来越多的老人?更何况,人类若想自救,仅仅控制人口还远远不够。
翰墨书香廷巴克图
因为地处撒哈拉的水陆要冲,廷巴克图曾是盛极一时的驼队之城和伊斯兰文化中心,珍贵的书籍是它的灵魂。后来,廷巴克图因征服者的劫掠而一蹶不振。时至今日,来自西方的作家走过它的街头,搜集古城的新故事——羊皮文书的古韵遗风,盗匪神汉的蛮横乱局以及“绿色贝雷帽”的短命皈依和罗曼史——这一切,都将在文章中重新上演。
越南超级地下洞穴
来到越南中部的峰牙己榜国家公园,在它的数百溶洞中略窥一二,便能设身处地体验“鬼斧神工”的涵义。想象一下:可容波音747 通过的天然隧道,比人世任何殿堂都更宏大的洞室,旷无一物的地下空间如黑洞般吞噬头灯的光华——而不经意处又现出巨型天坑,令幽深洞道的中途洒进阳光,生出整片森林——无止境的地下奇观,定会让你看过的所有科幻大片黯然失色。
美洲迷城卡霍基亚
与美洲印第安人相关一般联想大抵是羽毛头饰、面部刺青,幕天席地、弓箭帐篷。几乎没有人记得,早在哥伦布抵达美洲大陆400 年前,印第安人也曾建起规模可观的都市,一座座泥土夯成的宏伟高台是它的鲜明特色。但这城市生活和文化也没能在历史上留下应有的痕迹,几百年后发心寻觅的美国人,还能找回卡霍基亚的几分真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