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0月15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尼康赞助的2010年度“微观摄影大赛”获奖名单在当地时间10月13日揭晓,由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研究人员乔纳斯·金制作的蚊子心脏照片夺冠。
这项已举办30多年的国际性科学摄影大赛的宗旨是,“通过光学显微镜展现自然生命的美丽和复杂”。以下是获得该大奖的前二十名作品及作者。
第一名:蚊子心脏
疟疾由蚊子传播,世界上每30秒钟就有一名儿童死于这种疾病。位于美国田纳西州纳什维尔市的范德比尔特大学研究人员乔纳斯·金希望能为遏制疟疾的传播做出一些贡献,他拍摄的蚊子心脏照片或许对此有所帮助。金在一份声明中称:“蚊子仍然是人类灾害最大的威胁之一。”照片清晰地展现了蚊子错综复杂的循环系统结构,这种结构令其可以轻松传播疟疾。这张放大100倍的照片,摘得2010年尼康微观摄影大赛桂冠。
第二名:斑马鱼头
斑马鱼在今年看来非常受欢迎。美国盐湖城犹他大学的希迪奥·奥特苏纳(Hideo Otsuna)拍摄的这张5天大斑马鱼头的照片获得了2010年尼康微观摄影大赛第二名。除了在水族馆供人欣赏外,斑马鱼还常常用于遗传学研究。世界上还 有一份专门聚焦于斑马鱼的科学期刊——《斑马鱼》(Zebrafish)。根据发表于《自然》杂志上的一篇论文称,斑马鱼在某些条件下可以再生出鳍、皮 肤、心脏和大脑等器官。
第三名:斑马鱼“鼻子”
在这张由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哈里法克斯摄影师奥利弗·布鲁巴赫(Oliver Braubach)拍摄的照片上,斑马鱼的嗅觉器官——嗅球清晰可见。照片放大了250倍。
第四名:黄蜂巢穴
意大利拉斯佩齐亚的里卡多·塔拉里奥尔(Riccardo Talariol)捕捉到这张黄蜂巢穴毛茸茸的内部结构图。照片是塔拉里奥尔用立体显微镜制作的,放大了10倍。所谓立体显微镜,是指采用两个镜头制作两 个立体图。通过电脑对两个立体图进行拼合,使得这张照片看上去更新,这一过程被称为立体显微镜的视野深度扩展。
第五名:鹤望兰种子
在这张由捷克布拉格查尔斯大学的维克多·塞克拉(Viktor Sykora)拍摄的照片上,鹤望兰(Strelitzia reginae)的种子被放大了10倍。鹤望兰是一种深受欢迎的装饰性植物,又称“极乐鸟花”,因其花朵酷似极乐鸟头部而得名。
6.半透明刺水母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蒙特利市圣卡洛斯海滩附近,刺水母的半透明闪光帮助吉姆-帕特森夺得国际自然保护摄影奖水下类别一等奖。刺水母表面看上去非常美丽,但却有能力给对手以致命一击。在被刺水母的有毒触须蛰到后,人们通常会疼痛不已,一群群漂浮在水中的刺水母有时会令游泳者苦恼不已。刺水母通过它们的针刺令小动物全身瘫痪,然后美美吃上一顿。
7.挣扎求生的野草
位于非洲西南部的纳米布沙漠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沙漠之一——存在历史长达5500万年。纳米布沙漠拥有无数高度接近1000英尺(约合304.8米)的沙丘,在盛行风的作用下不断移动,就像照片中将挣扎着求生的Astenatherum草丛吹弯腰的大风。但是,在这种恶劣环境下,却生活大约3500种植物,其中一半左右在地球其他地方找不到它们的踪迹。
8.雨水流入湖中
国际自然保护摄影奖还设有风险类别“普吉特海湾奖”,以便当地摄影师可以关注他们自身环境的生态状况。在这张照片中,未经处理的雨水携带着汽车排放的污染物,大量流进桥下的华盛顿湖,对品质优良的鲑鱼造成污染。霍尔表示,其他评委觉得这张获得一等奖的照片的确有助于就地解决环境问题。不过,她说:“乍一看上去,你几乎想在这种雨水中洗上一澡”。
9.旗鱼捕食
在距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穆赫雷斯岛附近10英里(约合16公里)处的大海,一群旗鱼(学名Istiophorus albicans)正在“围剿”沙丁鱼。旗鱼是海洋上游行速度最快的鱼类,每小时的速度超过68英里(约合每小时110公里)。它们利用自己的速度和大大的脊鳍一起围捕小鱼儿,用它们的矛状嘴刺进猎物的身体,正如摄影师斯图尔特-韦斯特莫兰德所捕捉到的一幕。
这张照片夺得了以国际自然保护摄影奖创始人命名的“沃尔夫艺术奖”,但韦斯特莫兰德解释说,它还及时捕捉到一个稍纵即逝的瞬间。他写道:“旗鱼用矛状嘴刺进沙丁鱼的身体,接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它们吞入腹中。”所有获奖作品都在国际自然保护摄影奖的官方网站展出。(孝文)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2月9日消息,美国国家地理杂志2009年国际摄影大赛于日前揭晓,由该杂志摄影师和编辑组成的评委会从20.8万件入围作品中评选出一等奖。
这次摄影大赛共分人物、景观和自然等三个类别,入围作品全部由专业摄影师和业余摄影爱好者提供。获得一等奖的摄影师可以到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位于华盛顿特区的总部参观,费用将全部报销。另外,获奖作品还将在国家地理杂志未来某期刊出。
自然类别一等奖
在博内尔岛加勒比海水下75英尺(约合23米)处,一只薄荷虾潜伏于花瓶状海绵体中。这张照片被选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2009年国际摄影大赛自然类别一等奖。这次大赛的评委、国家地理学会摄影师马克·蒂森(Mark Thiessen)表示,他“被这张照片中海绵体的圆形形状引入一个奇幻的世界。”
对于摄影记者玛丽亚·斯滕泽尔(Maria Stenze)来说,“这张技术难度很高的照片看上去美奂绝伦,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国家地理杂志编辑达伦·史密斯(Darren Smith)表示赞同:“这张照片将观众带到了另一个世界,在技术上完美无暇。薄荷虾身在一个螺旋形框架内,将我们也吸引了进去,光线和颜色差异增强了对比度。”
人物类别一等奖
据专业摄影师黛布拉·延森(Debra Jansen)介绍,在她的作品“节日礼服”(Sunday best)中,一位97岁高龄的老太太正在佐治亚州查姆布利小镇等公交车。这张照片获得了美国国家地理杂志2009年国际摄影大赛人物类别一等奖。斯滕泽尔说,这幅描写“一位雍容华贵的老太太在公交车站等车”的作品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史密斯则表示:“我们每天都会经历许多像这样的安静时刻,只是没有注意到而已。但是,这位摄影师却找到了一个很不错的主体,使得照片看似平淡,实则珍贵。”
景观类别一等奖
在智利和玻利维亚边境,一朵白云恰好笼罩在雷坎克博火山(Licancabur Volcano)山顶。这幅作品获得美国国家地理杂志2009年国际摄影大赛景观类别一等奖。史密斯说,照片之所以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是因为“云朵在山顶起到了精妙的平衡作用,令地质学和气象学这两种重要力量看似轻柔。在一些照片中,云朵常常环绕在山的周围,而在这张照片中,云还是云,但投下的阴影却帮助定义了山峰。”
参加美国国家地理杂志2009年摄影大赛的作品来自28个国家,每个国家都先举行国内比赛,获奖作品送交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总部进行评判。它们均按照人物、景观和自然等三个类别进行评选。(孝文)
新浪环球地理讯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班夫山地摄影大赛由班夫中心的“山地文化”项目组举办,旨在促进人们了解和欣赏世界上的山脉。近日,大赛主办方在位于加拿大落基山脉的班夫中心公布了今年的18幅获奖摄影作品名单,其中拍摄于阿尔卑斯山的一幅名为“塔马斯-凝固于时光”的作品最终荣获最高奖。
以下为就是获奖作品中的精选之作:
1.塔马斯-凝固于时光
2007年,加拿大摄影师娜塔莉·道斯特来到瑞士阿尔卑斯山。面对阿尔卑斯山呈现在眼前的那种神秘而令人不安的美,道斯特不免产生荒芜凄凉之感。为了用镜头表达这种感觉,她选择了极为原始的摄影技术——采用针孔照相机以及黑白胶片进行拍摄,而后对照片进行手工着色。在2009年班夫山地摄影大赛中,这张名为“塔马斯-凝固于时光中”的摄影作品最终荣获最高奖。
2.野狼的嚎叫
这张照片由美国摄影师辛迪·戈德尔于2007年1月22日在黄石国家公园拍摄,展示了一头嚎叫的野狼,当时这头18月大的公狼刚刚饱餐一头麋鹿,嘴角还残留着麋鹿的鲜血。不久之后,这头公狼便将成为黄石国家公园兽群中迄今为止最为年轻的雄性领袖。戈德尔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在69年没有狼定居黄石国家公园之后,野狼的嚎叫自然具有特殊意义,让人感到非常不可思议。
3.冰封的暂斯卡尔河
照片于2005年7月由印度作家和摄影师桑卡尔·斯里德哈尔在拉达克拍摄,展示了印度已经冻结的暂斯卡尔河。照片中,一名背着背包的行者正在河面上小心翼翼地跋涉。斯里德哈尔在一份声明中说,在成为喜欢冒险的人推崇的目的地之前,冰封的暂斯卡尔河是暂斯卡尔山谷居民前往列城集市的一条主要通道,整个旅程历时11天,全部由步行完成,以免对这个神圣的水道造成伤害。
斯里德哈尔称,当地人会祈求暂斯卡尔河饶恕那些穿着钉鞋从河面上走过的外国人。但真正的威胁并不是这些徒步跋涉的人,而是凸块高花纹汽车轮胎。一些人认为,一旦2012年一条全天候公路抵达这个山谷,保护神便将逃离暂斯卡尔河,结冰自此成为一种过去。
4.胡德山照明岩
照片由美国冒险运动摄影师理查德·哈尔曼在2003年5月拍摄,展示了薄雾笼罩的胡德山照明岩。上世纪初,人们曾试图用人工方式照亮位于俄勒冈州的胡德山,但最终以失败告终,“照明岩”这个名字便来源于此次失败的尝试。
拍摄当日正值多云天气,能够获得一张如此完美的照片得益于哈尔曼敏锐的眼光和耐心的等待。他在一份声明中说:“我在选好的位置呆了一段时间,观察云朵静静地在山峰周围螺旋移动,而后选择合适的时机按下快门。那是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时刻。在山脉地区拍摄时,我的运气一直不错,这一次同样受到幸运女神眷顾。”
5.跳水
2008年9月,摄影师埃里克·希斯坦德在北卡罗来纳州伯恩郊外的蓝脊山脉拍下了这张照片。照片中,一名年轻姑娘纵身跳入“垃圾桶”瀑布下方的积水潭,表现了一种惊人的“自发性与救赎的平衡之美”。
希斯坦德被称之为“大学生的精神导师”,他率领的团体不辞辛苦地清理了这个经常充斥着大量垃圾的所在,照片中勇敢的跳水者便是这支团队的成员之一。清理工作结束后,他们高兴地进行庆祝,希斯坦德则趁机拍下了这张具有纪念意义的照片。
新浪环球地理讯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业余摄影师罗伯特·米基利恩前往荷兰一家老制糖厂进行拍摄。令米基利恩欣喜异常的是,他幸运地捕捉到一个大火球(流星)在夜空中爆炸的壮观瞬间。
10月13日当地时间晚上7点,一颗流星划过黄昏的夜空。荷兰和德国的数百人报告称目睹这一瞬间。当时,流星划过荷兰北部城市格罗宁根低空而后爆炸分解成碎片,米基利恩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拍摄了几张令人惊讶的照片。这位业余摄影师在电子邮件中表示:“当时,我突然看到一道光在空中快速移动,随即拿起照相机拍摄。”
在发现大火球几秒钟之后,目击者听到低沉的隆隆声,窗户被震得嘎嘎作响,而后便是音爆,说明高空发生了爆炸。专家们表示,流星通常是一块“流浪”的太空岩石,进入地球大气层后不久分解。据他们估计,这颗流星的碎片可能坠入北海。
格罗宁根大学卡普坦天文研究所的西奥·朱廉斯表示:“这应该是一颗体积巨大的流星。”一直以来,地球便遭受太阳系内的彗星、小行星甚至于其它多岩行星碎片轰击。据朱廉斯估计,类似划过荷兰夜空这样体积巨大的流星每20至25年出现一次,世界上所有地区的人都可以目睹夜空被它们点亮的场面。米基利恩说:“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物体,所发出的光以及飞行速度令人印象深刻。”(孝文)
本报潮州讯 (记者 陈正新 摄影报道)潮州砚峰山麓淡浮院的一处古井近日再次发现桃花水母现身(如图)。景区管理人员介绍说,自2007年首次发现桃花水母后,5年内这种珍稀水母已经现身4次。
桃花水母最早在湖北秭归县发现。因其所处水域要求十分洁净,平时多沉于水底,只在桃花盛开时上浮水面,古人以为是桃花瓣变成的,所以叫它作桃花鱼。潮州这处“桃花水母”现身的古井深约6米,是十多年前建设淡浮院时开挖的,原来这口井所处的位置有一处比较大的泉眼。
美国野生动物摄影师保罗-索德斯近期跟随一支远洋科考队前往挪威斯瓦尔巴特群岛开展为期三周的探险和科学考察。在斯瓦尔巴特群岛北部一些世界上最偏僻的岛屿附近,索德斯等人与一群海象不期而遇。
在拉格雅岛附近,海象们在浅水区游泳。
每一头海象重约1吨到1.5吨,都长着两根长长的牙齿。海象的长牙主要用于与其他海象搏斗,同时也用来防御鲸类和鲨鱼的攻击。
在夏季,随着浮冰的融化,海象开始活跃于海滩附近。只要它们没有睡觉或休息,大多数都会从海滩前往潜水区捕食。它们主要以海底的软体动物为食。它们还喜欢在海滩上小憩。
索德斯介绍说,“拍摄这些庞然大物,并非没有风险。有时还必须要保护好摄影设备。我的相机多次与海象头部碰到了一起。我船上的同伴甚至可以听到相机镜头圆顶盖上传来的噼啪声。”
“海水冰冷刺骨,你的嘴唇很快就会变青,接着就会变得麻木。这是一种难以置信的感觉,浮在刺骨的冰水里,与一大群比汽车还要重的庞然大物面对面,而且它们还长有长长的牙齿。”
“我在想如何表达我此时的处境和心情,泡在地球上最偏远、最寒冷的水域,倍感孤独。”
在瓦尔博格岛附近,一头海象趴在海冰上。
在蒂霍尔曼岛附近海域,两头海象在水下结伴游泳。
在瓦尔博格岛附近,一头海象在海冰上睡觉。
在蒂霍尔曼岛附近海域,一头海象在水下展现优雅的泳姿。
在拉格雅岛附近海域浅水区,一头海象在戏水。
在拉格雅岛附近海域浅水区,两头海象在水中搏斗。
在埃吉奥雅岛附近海域,一头海象浮出水面,露出两个大大的鼻孔。
在蒂霍尔曼岛附近海域,摄影师捕捉一头海象在水下游泳时的特写镜头。
在蒂霍尔曼岛附近海域,两头海象在水下游泳,形影相随。
烟雾和镜面:业余摄影师简-佩恩在卧室拍摄这些迷幻效果图像
>>点击查看精彩组图<<
腾讯科技讯(叶孤城/编译)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烟雾和镜子向来具有神秘色彩,目前,一位业余摄影师利用这两种物质拍摄获得令人惊奇的图像。
据悉,业余摄影师简-佩恩(Jay Payne)使用熏香、照相机和Photoshop绘图软件获得这些精美图像,而拍摄地点则选择在自己家中卧室。
佩恩来自英国兰开夏郡伯恩利市,将自己卧室光线调节得非常暗,点燃熏香形成这些图像,使用普通的单反相机和手动闪光灯进行拍摄。
之后他将拍摄的照片通过Photoshop处理,再对图像进行色彩渲染,使其更好地呈现背景色彩。佩恩称,拍摄的这些照片很少进行图像再加工处理。
在烟雾镜面照片中可清晰地呈现神秘的面部结构,这是烟雾的双重镜面成像效果。
一只麻雀抓住企图偷走食物的另一只麻雀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5月28日消息,照片中一只麻雀抓住另一只企图偷走食物的麻雀的场景非常令人惊奇,这只麻雀显然不希望这个入侵者轻易离开。瑞士57岁的邮差兼摄影师,乌尔-施密特(Urs Schmidli)在自家后院拍摄到这组照片。
乌尔-施密特拍摄到这组照片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乌尔先生说:“当时我正在看着院子里的两只麻雀。突然间第三只麻雀出现了,它甚至还企图偷走那两只麻雀的食物,所以其中一只麻雀很生气的抓住它的爪子不放。这一切都发生在一瞬间,很快那只麻雀挣脱逃走了。”
两只麻雀相互争斗
另一张照片中,一只麻雀在用爪子攻击对方,阻止对方跟自己抢食物。乌尔说:“这些麻雀是来院子里寻找食物,它们不时就会争吵,但还没看到过它们争吵造成什么伤害。”
乌尔先生有一个受小鸟欢迎的后花园
乌尔先生幸运的拥有一个受小鸟欢迎的后花园,他抓拍这些照片时动作必须非常迅速,乌尔说:“人们对我的作品非常感兴趣,他们一直问我究竟怎样捕捉到那么转瞬即逝的瞬间?不过这可是我的独门秘籍,我要保守这个秘密。我的目标是展示麻雀究竟如何生活,它们很有趣,可不仅是小鸟那么简单。”
(KT)
可爱白鲸“撅嘴” 似要亲吻摄影师
2011年5月18日消息,摄影师妮可-珀金斯日前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神秘水族馆拍摄到了一头可爱的白鲸。这个胖乎乎的家伙今年8岁,名叫“朱诺”。当它对着镜头撅起嘴时,不知道是在发脾气,还是想要亲吻摄影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