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

  这组照片展现了一辆运送核废料的火车。火车将德国核电厂的核废料运到法国进行处理,而后再运回德国储存。

  1.被加热的车厢

被加热的车厢(图片来源:Greenpeace)
被加热的车厢(图片来源:Greenpeace)

  这幅红外照片于11月在法国瓦洛涅拍摄,由国际绿色和平对外公布,照片中搭载大约123吨核废料的火车车箱“又红又热”。发布核废料运输车红外照片是一项反核能活动的组成部分,除此之外,这项活动还包括组织抗议和拖延火车前进的脚步。

  这辆火车正拖着所谓的CASTOR车队,CASTOR是放射性物质储存和运输桶的英文缩写。自1995年以来,CASTOR便被用于将德国核电厂的核废料运到法国进行处理,而后再运回德国。核能和核扩散专家马修·布恩表示:“高放射性核废料实际上温度很高。但温度高并不意味着什么,尤其不能反映出危险程度。”

  2.红热火车

红热火车(图片来源:Greenpeace)
红热火车(图片来源:Greenpeace)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科学与国际事务中心的布恩说,在红外热图像中,CASTOR有轨车发出不祥的光,但这种景象只能说明车上搭载的东西温度较高。核反应堆核裂变产物中的原子衰变释放出大量热量,因此盛装核废料的容器在热图像中呈红色。布恩指出,CASTOR火车经常成为焦点话题。“公众关注所有与核能有关的事情,关心核废料的处理和储存是否安全,负责运输核废料的火车成为一个明显的政治符号。”

  3.火上车轮

火上车轮(图片来源:Greenpeace)
火上车轮(图片来源:Greenpeace)

  在11月于法国瓦洛涅火车站拍摄的红外热图像中,一辆运输核废料的有轨车发出红光。布恩表示,热图像中呈现的热量不会构成任何威胁,使用火车运输核废料必须考虑到两个潜在问题,一个是安全,另一个是防卫。“安全问题是指纯意外情况下可能发生什么,防卫问题是指如果破坏分子企图搞阴谋就会发生什么。”

  照片中的核废料是来自德国核电厂的使用过的核燃料。核废料在法国卡普·德拉·哈谷(Cap de la Hague)进行处理,剥离铀和钚,作为未来的核燃料使用。剩余物被制成固态玻璃基体,而后运回德国储存。

  4.CASTOR容器

CASTOR容器(CASTOR容器)
CASTOR容器(图片来源:Christian Charisius, Reuters)

  在经常漫长的旅程从法国运回德国之后,盛装处理过的放射性核废料的CASTOR容器被放置在戈莱本的一个临时储存设施。布恩表示,虽然CASTOR有轨车和容器异常坚固,但核废料运输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发生事故将会出现什么后果?这些桶在设计上能够经受住一般事故考验,但如果遭遇速度更快的撞击事故或者温度极高的大火呢?这是安全问题。防卫问题是指可能遭受的袭击,例如有人使用火箭推进榴弹炸坏这些容器。一些研究发现这些事故所产生的辐射很小。如果火车在这个时候穿过市区,有人将受到辐射,但剂量在人类可承受的范围内。”

  5.CASTOR火车

CASTOR火车(图片来源:Vincent Kesller, VK/JOH/Reuters)
CASTOR火车(图片来源:Vincent Kesller, VK/JOH/Reuters)

  2003年11月10日,一辆CASTOR火车穿过法德边境。哈佛大学的布恩表示运输系统的安全取决于一系列因素,其中包括每辆车搭载的数量,发生事故或者遭受袭击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以及是否经过发生骚乱的地区。他说:“这些因素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你很容易认定风险很高或者很低。由于可能出现肆意破坏,进行核废料运输的风险评估难度极高。”(孝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月21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这组照片展现了一辆运送核废料的火车。火车将德国核电厂的核废料运到法国进行处理,而后再运回德国储存。

  1.被加热的车厢

被加热的车厢(图片来源:Greenpeace)被加热的车厢(图片来源:Greenpeace)

  这幅红外照片于11月在法国瓦洛涅拍摄,由国际绿色和平对外公布,照片中搭载大约123吨核废料的火车车箱“又红又热”。发布核废料运输车红外照片是一项反核能活动的组成部分,除此之外,这项活动还包括组织抗议和拖延火车前进的脚步。

  这辆火车正拖着所谓的CASTOR车队,CASTOR是放射性物质储存和运输桶的英文缩写。自1995年以来,CASTOR便被用于将德国核电厂的核废料运到法国进行处理,而后再运回德国。核能和核扩散专家马修·布恩表示:“高放射性核废料实际上温度很高。但温度高并不意味着什么,尤其不能反映出危险程度。”

  2.红热火车

红热火车(图片来源:Greenpeace)红热火车(图片来源:Greenpeace)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科学与国际事务中心的布恩说,在红外热图像中,CASTOR有轨车发出不祥的光,但这种景象只能说明车上搭载的东西温度较高。核反应堆核裂变产物中的原子衰变释放出大量热量,因此盛装核废料的容器在热图像中呈红色。布恩指出,CASTOR火车经常成为焦点话题。“公众关注所有与核能有关的事情,关心核废料的处理和储存是否安全,负责运输核废料的火车成为一个明显的政治符号。”

  3.火上车轮

火上车轮(图片来源:Greenpeace)火上车轮(图片来源:Greenpeace)

  在11月于法国瓦洛涅火车站拍摄的红外热图像中,一辆运输核废料的有轨车发出红光。布恩表示,热图像中呈现的热量不会构成任何威胁,使用火车运输核废料必须考虑到两个潜在问题,一个是安全,另一个是防卫。“安全问题是指纯意外情况下可能发生什么,防卫问题是指如果破坏分子企图搞阴谋就会发生什么。”

  照片中的核废料是来自德国核电厂的使用过的核燃料。核废料在法国卡普·德拉·哈谷(Cap de la Hague)进行处理,剥离铀和钚,作为未来的核燃料使用。剩余物被制成固态玻璃基体,而后运回德国储存。

  4.CASTOR容器

CASTOR容器(CASTOR容器)CASTOR容器(图片来源:Christian Charisius, Reuters)

  在经常漫长的旅程从法国运回德国之后,盛装处理过的放射性核废料的CASTOR容器被放置在戈莱本的一个临时储存设施。布恩表示,虽然CASTOR有轨车和容器异常坚固,但核废料运输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发生事故将会出现什么后果?这些桶在设计上能够经受住一般事故考验,但如果遭遇速度更快的撞击事故或者温度极高的大火呢?这是安全问题。防卫问题是指可能遭受的袭击,例如有人使用火箭推进榴弹炸坏这些容器。一些研究发现这些事故所产生的辐射很小。如果火车在这个时候穿过市区,有人将受到辐射,但剂量在人类可承受的范围内。”

  5.CASTOR火车

CASTOR火车(图片来源:Vincent Kesller, VK/JOH/Reuters)CASTOR火车(图片来源:Vincent Kesller, VK/JOH/Reuters)

  2003年11月10日,一辆CASTOR火车穿过法德边境。哈佛大学的布恩表示运输系统的安全取决于一系列因素,其中包括每辆车搭载的数量,发生事故或者遭受袭击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以及是否经过发生骚乱的地区。他说:“这些因素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你很容易认定风险很高或者很低。由于可能出现肆意破坏,进行核废料运输的风险评估难度极高。”(孝文)

发表在栏目: 科学

  4 环境部长视察

环境部长视察
环境部长视察(图片提供 Jochen Luebke, Reuters)

  2009年9月,德国环境部长西格马尔·加布里尔造访Asse II核废料堆放场。2008年的一份报告对Asse II过去的管理工作表达不满。在这份报告公布之后,加布里尔曾用“欧洲问题最严重的核设施”这样的话语描述这个核废料堆放场。

 诺丁表示,在上世纪60年代投入使用时,政府曾告知公众这只是“一个临时实验性设施”。他说:“但当地居民却被误导。在以一种方式将核废料储存在盐矿后不久,政府并没有制定移除计划。”

 

  5 地上地下两重天

地上地下两重天
地上地下两重天(图片提供 Friedemann Vogel, Getty Images)

  正如在这幅2008年6月拍摄的照片中看到的那样,一个旧采矿设备的部分耸立在德国乡村中部,告诉人们它的下面就是Asse II核废料堆放场。由于效益不景气,这个盐矿被废弃。

  上世纪60年代,德国政府以较低的价格买下了这个盐矿,作为德国不断发展的核能计划一个实验性废料储存解决方案。现在,这个废盐矿已处于不稳定状态,里面充满水,促使政府采取措施移除核废料并在Asse II倒塌前找到另一个储存地点。

 

  6 特洛伊木马

特洛伊木马
特洛伊木马(图片提供 Sean Gallup, Getty Images)

  2009年9月,抗议者在柏林勃兰登堡门前面聚集,进行反核示威活动。Asse II已经成为核能长期危险性的一个强有力符号。联邦防辐射办公室的诺丁说:“我们需要将这些核废料储存数万年或者数十万年。处理这些废料危险性极高。”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7月14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这组照片展示了一桶桶堆积在德国一个废弃盐矿深处的核废料。令人们感到恐惧的是,废盐矿可能已经充满水,导致当地人面临辐射污染风险。为此,德国政府已决定让核废料“搬家”。

  1 核废料堆积

核废料堆积
核废料堆积(图片提供 Emory Kristof, National Geographic)

  在德国一个废弃的盐矿深处,一桶桶核废料乱七八糟地堆在一起。自上世纪70年代这幅照片拍摄以来,这些核废料就一直无人问津。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德国下萨克森州的Asse II便成为核废料储存设施,存储的低放到中放的核废料超过10万桶。旨在促进核能发展的世界核协会表示,低放核废料在处理方面不具有危险性,但中放核废料在处理前可能需要进行防护,例如将反应堆组件封入混凝土。

  根据2008年的报告,Asse II自上世纪80年代渗漏的水便具有放射性。人们现在担忧的是,这个废盐矿可能已经充满水,导致当地面临辐射污染风险。德国联邦防辐射办公室的官员正计划进行一项规模空前的尝试,找到储存在这个有争议地点的数百吨核废料并进行重新处置。

  防辐射办公室发言人沃纳·诺丁表示:“我们当前必须要做的是确定是否存在移除这些核废料的可能性。直到现在,还没有人在世界上任何地区进行过这项工作。”在有关辐射、毒性和爆炸性气体的测试之后,如果一切顺利进行,防辐射办公室计划在2020年之前利用远程遥控装置移除这些致命废物。

  2 盐穴

盐穴
盐穴(图片提供 Tobias Schwarz, Reuters)

  照片拍摄于2009年6月,一名工人站在Asse II地下核废料堆放场的一个盐穴内。1967年至1978年,工人将12.6万桶核废料——90%来自于核电站——堆放在这个曾经的盐矿里面。德国政府希望移除因岩石移动导致泄漏的剧毒物质。这个密封的储藏室位于德国乡村中部地下2460英尺(约合750米),岩石移动对储藏室上方的地质屏障构成威胁。

  3 放射性污染检测

放射性污染检测
放射性污染检测(图片提供 Tobias Schwarz, Reuters)

  2009年6月,一名员工正对Asse II地下核废料堆放场的痕量放射性污染进行检测。1988年,这个国有核废料堆放场第一次被检测出含盐辐射性水渗漏,但直到2008年才对公众公开并就此点燃公众愤怒火焰。自此,对Asse II的控制工作便移交给联邦防辐射办公室。现在,他们已计划关闭这一设施。防辐射办公室发言人诺丁说:“我们的工作是在30多年之后重新获得公众的信任。我们必须保障公众的安全,保护他们免受辐射侵袭。”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1月6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考古学家日前在一份声明中称,他们在德国中部奥奇里茨(Oechlitz)的考古挖掘中发现了一具“不同寻常”的女尸骨骼。不同寻常之处或许在于,她是坐着被埋的。德国政府计划在德国中部建造一条高速铁路。

  1.考古发掘出多具尸体

考古发掘出多具尸体
考古发掘出多具尸体(图片提供:Saxony-Anhalt State Office for Heritage Management and Archaeology )

  据考古学家介绍,这名女子生活在青铜时代早期(大约公元前2200年至公元前1600年),她的骨骼是在巴德劳荷施特德(Bad Lauchstadt)小镇附近发现的。他们在这次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多具尸体。挖掘工作始于2008年9月,将持续到2010年6月。据德国遗迹保护与考古部门萨克森-安哈尔特分部发言人拉尔夫·鲍克曼(Ralf Bockmann)介绍,“从考古学角度讲,这次挖掘是了解奎尔福特普拉特(Querfurter Platte)古村落发展的绝佳机会。”

  奎尔福特普拉特是位于萨勒河流域和翁斯特鲁特(Unstrut)河流域的地质带。考古学家在声明中称,“大量古文化遗迹以及个别发现的数量和质量表明,该地区数千年来不仅是个重要的定居区,还是重要的交通要道。”鲍克曼说:“奎尔福特普拉特土壤肥沃,长期有人居住。在此之前,考古学家从未对该地区展开过任何大规模挖掘。”

  2.工作人员清理骨骼

工作人员清理骨骼
工作人员清理骨骼(图片提供:Saxony-Anhalt State Office for Heritage Management and Archaeology )

  工作人员正在德国中部奥奇里茨(Oechlitz)的考古挖掘中清理骨骼。德国考古学家在2009年10月称,这次挖掘已发现了5.5万件文物,包括大量奇特的陪葬品,如数百颗狗牙,装饰用的贝壳,金属器物等。考古人员对几个古村落和墓地进行了挖掘,它们当中多数与绳纹器文化(Corded Ware)和战斧文化(Bell Beaker)存在联系,年代从石器时代末期(大约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1800)至青铜时代初期(公元前2200年至公元前1600年)。绳纹器文化和战斧文化都以其颇具特色的陶器艺术而著名。

  3.奥克利兹镇发现一座墓葬

奥克利兹镇发现一座墓葬
奥克利兹镇发现一座墓葬(图片提供:Saxony-Anhalt State Office for Heritage Management and Archaeology )

  2009年10月考古专家表示,在德国中部正在进行的考古挖掘工作,在奥克利兹(Oechlitz)镇发现一座墓葬,考古学家从中发现,铜器时代早期妇女的葬礼会把一些装饰性贝壳链子作为陪葬。据德国萨安州(Saxony-Anhalt)古迹保护和考古学办公室的一份声明,除了小贝壳圆片(作为衣服上的装饰物)以外,他们还在墓葬里发现铜片和琥珀首饰,上面有数百颗狗牙。这些墓葬的时间跨度长达数千年。以前的研究指出,贝壳项链等装饰品是远古人类行为向现代人类行为转变的第一迹象,这种转变发生在至少8.2万年前。

  4.尸体依据基督教传统头朝西放置

尸体依据基督教传统头朝西放置
尸体依据基督教传统头朝西放置(图片提供:Saxony-Anhalt State Office for Heritage Management and Archaeology )

  据《明镜周刊》报道,在奥克利兹镇发现的公元第九或第十世纪的斯拉夫人墓地,是在德国中部进行考古挖掘工作中获得的最新发现之一,这是德国进行的最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德国萨安州古迹保护和考古学办公室的声明说,“虽然尸体都是依据基督教传统,头朝西放置的”,但是出现的食品残渣和容器(证明这些食物是为来生准备的)说明,“从死者周围的陈设可以看出一些异教徒传统。”(杨孝文)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导读: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德国法兰克福森肯博格研究所每年都会对著名麦塞尔化石遗址进行发掘,今年的收获同样不小,发现了数千件原始啮齿目动物、爬行动物、昆虫、有蹄哺乳动物的化石,它们在始新世(距今约5580万至3390万年前)生活在麦塞尔地区及其周围。以下就是麦塞尔化石遗址的最新发现:

  1.优雅的黄鼠狼

优雅的黄鼠狼
优雅的黄鼠狼

  这个幼年Leptictidium动物化石是2008年9月在德国麦塞尔化石遗址发掘出来的,看上去它当时正在单腿跳。研究人员表示,Leptictidium的学名意思是“优雅的黄鼠狼”,是一种体型较小的食肉哺乳动物,长长的鼻子类似象鼩。研究人员尚不清楚这种在始新世灭绝的动物是用两条腿走路,还是像袋鼠一样蹦跳,但对其脊椎的进一步研究或许会揭开这个谜团。

  2.灭绝的啮齿动物

灭绝的啮齿动物
灭绝的啮齿动物

  这个Masillamys属动物化石是大量保存极为完好的动物化石中的一件。Masillamys属是一种已经灭绝的啮齿目动物,有像凿子一样的门齿。尽管麦塞尔化石遗址现位于法兰克福东南大约12英里(约合20公里)处,但在4700万年前,它同现在的意大利西西里岛纬度一样。西西里岛气候温和湿润,使得植物和动物种类十分丰富。

  3.有蹄类哺乳动物

有蹄类哺乳动物
有蹄类哺乳动物

  2007年至2008年间,考古人员在麦塞尔化石遗址的页岩中发现了6500件化石,其中包括一个称为Kopidodon macrognathus的有蹄类哺乳动物,它的颅骨如上图所示。考古学家通过其多骨的头顶和上颌仍在发育的牙齿推断,这是只雄性,死时尚处幼年。尽管具有长长的尖牙,但它的臼齿较平,具有专门的髋关节,前肢抓握能力很强,这些证据表明它是一种以水果为食的树栖动物,而不是食肉动物。考古学家希望,通过分析这个动物化石腹中保存完好的食物残渣,揭示出更多有关Kopidodon macrognathus动物在始新世的生活习性。

  4.4700万年前的蜥蜴

4700万年前的蜥蜴
4700万年前的蜥蜴

  这个保存完好的蜥蜴化石也是从德国境内的页岩中发现的,看上去正在这片页岩上爬行,研究表明它是分泌毒液的大毒蜴的古代近亲。现代大毒蜴仅分布在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北部的森林里。这个爬行动物在距今大约4700万年前生活在一条火山湖附近,周围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检查过化石的法兰克福森肯博格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认为,它牙齿中有很多小孔,表明这个原始动物已经可以分泌毒液。

  5.古代切叶蜂

古代切叶蜂
古代切叶蜂

  这个称为Friccomelissa schopowi的古代切叶蜂化石是考古人员2007年至2008年间在德国法兰克福附近麦塞尔化石遗址发现的1400多件昆虫化石之一。据分析过这块化石的法兰克福森肯博格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介绍,与现代切叶蜂不同,古代切叶蜂显然并不是用咬下来的植物叶子筑巢。

  6.色彩依旧的史前玉虫

史前玉虫
史前玉虫

  这个玉虫(Jewel Beetle)化石同样是在德国麦塞尔化石遗址发现的,在其死后大约4700万年,仍能看到它发着微光的金属般体色。现代和古代的玉虫都一层彩虹色表皮,这是它们身体外部的不同表层折射光产生的。

  7.织叶蚁蚁王

织叶蚁蚁王
织叶蚁蚁王

  研究人员认为,距今大约4700万年前,这只织叶蚁属(Weaver ant)蚁王在从麦塞尔湖面飞过时,不小心掉入湖水淹死。麦塞尔湖是个古火山湖,位于法兰克福附近的麦塞尔化石遗址曾经被这片湖水填满。现代织叶蚁属蚂蚁分布于非洲和东南亚热带地区,可以用幼虫吐出的丝和植物叶子为材料筑巢。(秋凌)

发表在栏目: 自然

  1.Bacculite

Bacculite
Bacculite

  亦称杆菊石(straight ammonite),这种菊石类软体动物拥有杆状而非盘状的贝壳。

  2.Bananogmius鱼

Bananogmius鱼
Bananogmius鱼

  具有扁平下颚和盘状颚骨,帮助它们咬碎其最喜欢的猎物——蛤和软体动物。

  3.Caproberyx鱼

Caproberyx鱼
Caproberyx鱼

  化石表明,它们在白垩纪期间出没于欧洲和非洲海域。

  4.矛齿鱼

矛齿鱼
矛齿鱼

  一排匕首般的尖牙为矛齿鱼(Enchodus)带来了一个形象的绰号:剑齿鲱。

  5.Gillicus鱼

Gillicus鱼
Gillicus鱼

  Gillicus鱼的小齿表明,它们是吞食浮游生物的滤食动物,就像今天的须鲸。

  6.长头龙

长头龙
长头龙

  四个短桨状鳍肢帮助长头龙(Kronosaurus)能像海龟一样在水下游走。

  7.幻龙

幻龙
幻龙

  幻龙(Nothosaur)皮肤似革,尾长腿短,牙齿如针一般尖利,被认为同史前鳄鱼具有相似之处。

  8.原盖龟

原盖龟
原盖龟

  原盖龟(Protostega)体长超过10英尺(3米),是有史以来地球上出现的体型最大的龟类之一。尽管身体硕大,但原盖龟个个都是是游泳悍将。

  9.角鲨

角鲨
角鲨

  角鲨(Squalicorax)因其食腐的习惯,故亦称“乌鸦鲨”(crow shark)。角鲨的牙齿同今天虎鲨的一样,表明它们的食性存在类似之处。

  10.史前乌贼

史前乌贼
史前乌贼

  科学家曾在澳大利亚附近、德国及西方内陆海道(Western Interior Seaway)发现过史前乌贼的化石。西部内陆海道亦称白垩纪海路,这片广阔的海洋曾把北美洲一分为二。

  11.蛇颈龙

蛇颈龙
蛇颈龙

  蛇颈龙(Styxosaurus)是一种拥有长脖子的海洋爬行动物,体长最多40英尺(12 米),但有一半被它的脖子占去了。

  12.泰曼鱼龙

泰曼鱼龙
泰曼鱼龙

  泰曼鱼龙(Temno)拥有直径达10英寸(25.4厘米)的巨眸,可以在近乎黑暗的情况下看清周围环境,成功找到食物。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周二, 07 9月 2010 22:49

德国游客昆州遭性侵

    1名20岁的德国游客在昆州遭遇暴力性侵犯而入院治疗,而此事也导致了凯恩斯一所高中今日关闭。

据悉,该女子在凯恩斯州立高中遭到袭击,事后警方在该校的地面发现大量血迹,以及受害者的一些衣物,在当地设立了犯罪现场,并且一度关闭了这所学校。

侦缉督察John Hartwell称,事发当晚女事主从凯恩斯市区一家夜店返回住处的途中遭遇攻击。周二凌晨1时30分许,有人发现她在Grafton Street和Grove Street的交界处神情恍惚,而且头部在流血。该女子今日情绪已经稳定,并且在凯恩斯基地医院接受了手术,而且伤势不至于威胁生命。

Hartwell侦缉督察表示,因为犯罪现场涉及该校的大面积范围,所以预计科学鉴证采样需要一段时间方能完成,警方相信在受害者遭遇性侵犯之后,在学校中四处寻找出口,才会在多个地方留下了破案线索。

截止到今日,警方尚没有对该女子进行问话,并且呼吁民众提供破案线索,希望能在事发当晚曾经在夜店或学校附近见过该女子或注意到不寻常事情的民众,能与警方联系。

据悉受害者20岁,白种人外表,身高165至170厘米之间,中等体格,留有深色短发,身穿一件前面印有黑色图案的灰色T恤裙和黑色长裤袜。除此以外,该女子随身的一只灰色手袋现在也下落不明。

发表在栏目: 澳洲新闻
第 10 页,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