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

在有人加入了有机染色剂以后,黄金溪开始泛起绿色荧光
在有人加入了有机染色剂以后,黄金溪开始泛起绿色荧光
摄影师泰森·埃尔德捕捉到黄金溪呈现绿色荧光的画面
摄影师泰森·埃尔德捕捉到黄金溪呈现绿色荧光的画面
这种情况持续了大约三小时,有机染色剂不会伤害到河中的鱼类
这种情况持续了大约三小时,有机染色剂不会伤害到河中的鱼类

  北京时间1月15日消息, 2010年12月29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流经兰福德市的河流黄金溪(Goldstream River)突然呈现荧光绿色,犹如遭受放射性物质污染一样,在当地引发了恐慌。不过,加拿大官员表示,这其实是一场人为恶作剧。

  最初,造成黄金溪呈现荧光绿色的原因是个谜,当地政府接到报告后立即展开调查,发现一种有机化合物被当作染色剂用于测试水系统。事实上,黄金溪变绿当天,还没有进行检测时,当地官员就指出这是一场恶作剧。这条河流呈现荧光绿色,是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维多利亚市摄影师泰森·埃尔德(Tyson Elder)发现的。2010年12月29日,埃尔德与朋友沿黄金溪河岸拍摄白头秃鹰,看到眼前不可思议的一幕。

  24岁的埃尔德说:“我从远处看到,河水泛起的绿色荧光看上去像是汽车用的冷却液。看到如此出人意料的事情着实让人有点紧张,尤其是黄金溪还是一个深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冬天是白头秃鹰交配和筑巢的季节,所以,我们担心这会对白头秃鹰造成伤害。幸运的是,检测结果显示,河水并没有毒性。”回家以后,埃尔德将照片上传至Twitter,黄金溪呈现绿色荧光的消息立即传播开来。

  埃尔德说:“每个人在看到这些照片都十分震惊。这可是重大新闻。电台收到了消息,人们纷纷涌向黄金溪公园,似乎没人清楚发生了什么。那真是有趣的一天。”据埃尔德介绍,黄金溪变绿的河水约有400米宽,在大约三个小时后恢复了正常的颜色。他的朋友中恰好有人带了摄像机,而拍摄的视频在YouTube网站的点击率达55万次。

  兰福德市消防部门主管鲍勃·贝克特(Bob Beckett)将河水变绿归咎于恶作剧。他说:“这极有可能是一场恶作剧,不幸的是,我们不得不调动各方面的资源调查此事。”检验结果显示,造成河水变成荧光绿色的是一种叫荧光黄的有机化合物。据温哥华岛卫生管理当局官员介绍,荧光黄可以造成过敏反应,还可用作医学治疗的示踪剂。医疗卫生官员莫里·菲弗(Murray Fyfe)说:“荧光黄确实没有太大毒性,但可以引起过敏反应。”

  27岁的当地居民布鲁斯·布拉德利说:“看上去犹如遭受放射性物质污染一样的灾难。看到这一切真是让人难以置信,河水在闪闪发光。有些人一开始被吓坏了。这种感觉真是奇怪。”据当地媒体报道,荧光黄不会对鱼类健康造成影响,黄金溪的河水在几小时以后恢复了正常颜色。(秋凌)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北京时间8月12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著名的英仙座流星雨又如约而至,据天文学家介绍,2010年英仙座流星雨的活动将在美国当地时间8月12日晚到达峰值,从当天晚上到第二天清晨,由于天空没有月亮,这将为观测流星雨提供几近完美的条件。

  1.流星雨降临前的“彩排”

流星雨降临前的“彩排”
流星雨降临前的“彩排”(Photograph courtesy Dennis di Cicco, Sky & Telescope)

  8月7日,美国佛蒙特州斯普林菲尔德,在一年一度的英仙座流星雨如约光临地球前夕,一颗流星从斯特拉法尼天文台上空划过。从美国东部时间8月12日下午3点至8月13日凌晨2点,应该是观测英仙座流星雨最佳时机,看得最为清楚。太阳落山一小时左右,一轮细细的娥眉月将在夜空出现,为英仙座流星雨照亮夜空提供了绝佳背景。

  据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温哥华麦克米兰太空中心天文学家拉米德-辛格-萨姆拉介绍,欧洲和北美的观测者应该会在英仙座流星雨进入峰值后不久看到最多的流星,而在亚洲,最佳观测时间应在8月13日早晨。萨姆拉说,南半球的观测者届时也应该能看到英仙座流星雨,只不过没有北半球那么壮观。

  2.流星穿过泛绿夜空

流星穿过泛绿夜空
流星穿过泛绿夜空(Photograph by Michel Tournay, My Shot)

  2008年8月12日,一颗英仙座流星从加拿大魁北克省奇萨西比市泛着绿色的夜空划过。每年八月中旬,地球就像发条装置一样,撞击“斯威夫特-塔特尔”彗星与太阳亲密接触(这种现象每130年左右才上演一次)留下的一大片残骸碎片。英仙座流星雨会以每小时接近10万英里(约合每小时16万公里)的速度撞击地球大气层,燃烧后产生一道道光芒,并在瞬间消失。

  3.流星划破夜空

流星划破夜空
流星划破夜空(Photograph by Denis Balibouse, Reuters)

  2009年8月12日,一颗英仙座流星照亮瑞士日内瓦北郊群山上方的夜空。萨姆拉指出,虽然大部分“流星”很模糊,但任何一场流星雨的观测者都应留意寻找更为明亮的火球。萨姆拉说:“当地球从彗星的残骸中经过时,会遭遇小到沙粒、大到巨石的无数碎片。当柚子大小甚至更大的残骸碎片进入地球大气层,你有望看到许多大流星火球,”

  4.英仙座流星雨近照

英仙座流星雨近照
英仙座流星雨近照(Photograph courtesy Pete Lawrence)

  英仙座流星雨的名称似乎来自于与其同名的星座——英仙座,在东北方向的夜空,每到午夜时分,英仙座就会从当地的地平线升起。这张照片是2009年8月12日一颗流星从英国西萨塞克斯郡夜空划过的画面。据专家介绍,根据地点不同,2010年英仙座流星雨的观测者在流星雨最活跃的时候,可以在城郊看到每小时有30颗流星出现。而身在夜色更浓的乡村,人们可能会在一小时内看到200颗流星。专家称,在流星雨活动高峰前后,观测者会看到流星以每小时10到20颗的适中速度从夜空划过,一连两个晚上。

发表在栏目: 自然

  6月1日,大西洋进入2009年飓风季。天气预报员预报会有12个已被命名的风暴,其中约有一半会升级为飓风。现在,我们进入飓风季已经两个多月了,但并未有一次风暴在大西洋形成。专家们表示,这是因为太平洋上空的厄尔尼诺现象在2009年飓风季一直没有出现。

  但气象学家警告说,一场可怕的飓风可能在11月30日飓风季结束前形成。位于墨比尔的南阿拉巴马州大学沿海天气研究中心气象学家基思·布莱克威尔表示:“诸多有利条件可能长期存在于大西洋海盆,足以形成一次强烈风暴。一种极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我们将在这一年迎来一次或两次强飓风,只需形成一次飓风,这个飓风季便会成为一个糟糕的季节。”

  厄尔尼诺是一种异乎寻常的温暖水流,有时形成于南美洲西北部沿海。这一现象会导致一系列被称之为“急流”的高空盛行风并向南移动。吹过大西洋海盆(包括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湾)时,急流会导致风切变出现,这种高空风能够破坏飓风的形成和发展。

  专家们表示,厄尔尼诺现象在过去几个月一直处于发展状态,这最有可能是造成2009年飓风季较为平静的原因。布莱克威尔指出,厄尔尼诺现象曾于1992年形成并引发安德鲁飓风,这场飓风是有记录以来美国遭遇的第三大强度的飓风。

  安德鲁飓风是1992年大西洋飓风季第一个被命名的热带风暴,当年8月16日以热带低气压的形式出现。8月24日,它以5级风暴形式在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南部地区登陆,风速达到每小时165英里(约合每小时265.5公里)左右。

  布莱克威尔指出,厄尔尼诺主要在加勒比海和热带大西洋海域等传统“孵化区”抑制飓风形成,但强飓风仍可以在其它地区形成。1983年8月中旬,艾丽西娅飓风在路易斯安那州沿海形成,当时正值厄尔尼诺时期。艾丽西娅飓风随后袭击了德克萨斯州休斯顿,风速达到每小时115英里(约合每小时185公里)。

  根据当前的厄尔尼诺现象状况,科罗拉多州大学气象学家威廉·格里和菲尔·科罗巴奇最近发表了一份最新的飓风预测报告。报告称,2009年的飓风季活跃程度将低于平均水平。根据二人的预测,在这个飓风季,大西洋将只会形成10个已被命名的热带风暴。其中有4个风暴将升级为飓风,风速至少在每小时74英里(约合每小时119公里)以上。另有2个风暴将升级为大型飓风,风度可超过每小时110英里(约合每小时177公里)。

发表在栏目: 自然
蓝鲸是地球上最大的动物,已濒临灭绝,它们每天可吃掉约4至8吨磷虾。
蓝鲸是地球上最大的动物,已濒临灭绝,它们每天可吃掉约4至8吨磷虾。

  概况

  蓝鲸是地球上已知最大的动物,这些庞然大物身长最多可达100英尺(30米),体重达200吨。单是舌头就有一头大象那么重,心脏大小堪比一辆汽车。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蓝鲸这种超大型的动物竟然是以鳞虾这种微小的动物为主要食料的。在一年中的某一时段,一头成年蓝鲸每天可以吃掉4吨鳞虾。

  蓝鲸属于须鲸类,这意味着它们具有鲸须。鲸须状似梳子质地类似指甲,附着在蓝鲸的上颌。蓝鲸捕食方式很独特,先是一口吞食大群磷虾,同时吞入大量的海水。然后挤压腹腔和舌头,将海水经鲸须板挤出。当口中海水排出干净以后,蓝鲸吞下剩余的不能穿过鲸须板的磷虾。

  在水中,蓝鲸看起来呈蓝色,但浮出水面以后,我们看到它们是蓝灰色的。蓝鲸下腹部是淡黄色的,这是因为有数百万个微生物寄生在它们的皮肤上。蓝鲸头部宽而扁平,身体长椎状,看起来像被拉长。蓝鲸生活在世界上所有的海洋中,虽然偶尔会结成小群,但通常都是单独或成对活动。夏天来临以后,它们通常在极地水域捕食;冬天到来时,它们会向赤道迁徙。

  这些优雅的“泳者”以每小时5英里(每小时8公里)的速度游动,当它们感到不安时,速度会超过每小时20英里(每小时32公里)。蓝鲸是地球上发声最大的动物之一;它们可以发出各种各样的叫声,据认为,在理想条件下,蓝鲸可以听到1000英里(1600公里)外同类的叫声。科学家认为,蓝鲸不仅用这些发声进行交流,而且,结合非同寻常的听力,它们可以用声波系统在黑暗的深海中寻找前进的方向。

  名副其实的“大宝贝”

  蓝鲸的孕期约为一年左右,幼鲸刚一出生,便已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之一:体重达3吨,体长25英尺(8米)。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幼鲸每天消耗约200磅(91公斤)的母乳。蓝鲸是地球上最长寿的动物之一。科学家发现,通过计算死鲸如蜡一般的耳垢层数,可以大致确定它们的年龄。通过这个方法确定的最长寿蓝鲸约为110岁,而蓝鲸的平均寿命估计在80到90年左右。

  据估计,目前全球共有1万至2.5万头蓝鲸。20世纪的捕鲸船为获取鲸油,曾将蓝鲸赶到灭绝的边缘。1900年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约有36万头蓝鲸遭到屠杀。1966年,国际捕鲸委员会(IWC)规定在世界范围内禁止捕猎蓝鲸,蓝鲸才因此受到保护,但它们的恢复速度缓慢。蓝鲸几乎没有天敌,不过确实存在蓝鲸遭鲨鱼和虎鲸袭击的例子,每年都有很多蓝鲸撞到大型轮船上受伤或死亡。目前,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上,蓝鲸被列为濒危物种。

  基本信息

  类别:哺乳动物

  食性:食肉动物

  野生平均寿命:80至90年

  体长:82至105英尺(25至32米)

  体重:200吨(181,437公斤)

  知道吗? 蓝鲸呼气时,它的出气孔呼出的浪花接近30英尺(9米)。

  保护级别:濒危

  大小相当于一辆巴士

发表在栏目: 自然

蒋介石大喊“毛主席万岁”

谁是第一个喊“毛主席万岁”的人?有人说是1949年3月,毛泽东设宴款待黄炎培等20多位知名民主人士,第二天毛泽东与黄炎培畅谈,第三天北京市市长叶剑英在国民大戏院开欢迎会时,黄炎培高呼了“人民革命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也有人认为是1950年4月27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的《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口号》中的最后一条是“伟大的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万岁!”其实,都不对。第一个喊出毛主席万岁的人,是蒋介石。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在谈判期间,蒋介石曾六次高呼:“毛主席万岁!”中国台湾资深媒体人张友骅说:“那天,站在台阶前迎接的蒋介石一见毛泽东走进官邸,就一连高喊了三遍‘毛主席万岁!’”

蒋介石日记里面也写道,他说他很佩服毛泽东。就是说以毛泽东那样大的烟瘾,居然在跟他对谈的八个小时里,没有抽一根烟,这个让蒋介石着实“吓了一大跳”。

1945年10月9日,《大公报》上还刊登了这样一篇报道:

……昨晚张(治中)部长又一次大请客,6时3刻,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三位先生到了,立刻引起了全体注意……

张部长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他的“忠实的报告”,就请毛泽东先生发表演说。毛先生从容走近扩音机,首先感谢各方面。毛先生接着说:“和为贵”,只有和,才能求得双方的一致。“和”是最大多数人的愿望。和平、民主、团结、统一、富强,是我们今后的方针,我们要用统一的国家迎接新局面。“可是困难是有的,”毛先生说到这里兴奋极了,“我们不怕困难!各党派不怕困难,中国人民不怕困难!我们要在蒋委员长的领导之下,克服困难,建立独立、自主、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大家一条心,要和平、民主、团结、统一。”(鼓掌)毛先生更郑重声明:“我们的合作,是长期的合作。所有的困难都会打消!”

最后毛先生大喊:“新中国万岁!”

毛先生在高度的热情中,结束了他的演说。毛先生的话音一落,蒋委员长就咆哮般地大喊道:“毛主席万岁!”连喊三次,回赠毛泽东。

遗憾的是,没过多久,就发生国共内战,毛泽东的“和为贵”的愿望都在炮火硝烟中被粉碎了。(徐冀摘自《国家历史》)

发表在栏目: 文化
第 6 页,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