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碗上刻有倍足纲节动物
在古墓中发现的一个碗上,雕刻有倍足纲节动物。专家对于这些史前古物的分析,可能要再等数月或数年时间才会出结果。休斯顿介绍说,“对这些复杂的物品的研究,一个人必须要掌握多种技术。”
6. 镶有宝石的牙齿
在这座古墓中唯一成年人的口中,考古学家发现了镶有宝石的牙齿。考古学家认为,这位成年人应该是一位国王。据部分破译的象形文字,他的名字可能是“红海龟”或“大海龟”。休斯顿解释说,“对于玛雅人来说,海龟带有宇宙的意义,就像他们所描绘的世界模型一样。”
休斯顿推测,这位国王曾经在伊尔-佐兹建立一个王朝,伊尔-佐兹王朝位于大玛雅强国蒂卡尔的西方,曾经对蒂卡尔的疆土虎视眈眈。
7. 碗盖上的猴子
考古学家还在古墓中发现了一个塑有猴子形象的陶瓷碗盖。其他的发现还包括一团有机物质,那有可能是羽毛、木材,也有可能是蜂蜜。美国田纳西州范德比尔特大学人类学家马库斯-埃伯尔认为,“既然出现于这座王室古墓中,它们肯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当时这些神圣的国王。”
8. 考古学家考察古墓
来自德克萨斯大学考古项目联合负责人埃德文-罗曼和布朗大学研究生萨拉-钮曼正在通往墓穴的通道中绘制墓墙的轮廓。德克萨斯大学中美洲艺术学教授大卫-斯图亚特认为,这一惊人的发现以及墓穴中史前古物惊人的完好程度,在某种程度上带领我们走向了玛雅考古学的新方向。(彬彬)
4.埋于沙滩下的油层
埋在沙滩下面的原油可能会成为墨西哥湾沿岸海滩挥之不去的阴影,因为如果未来的恶劣天气侵蚀沙滩,就会露出下面的有毒原油。这张照片中显示了地质学家7月1日在佛罗里达州彭萨科拉沙滩下面挖出的油层。
天普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主任米歇尔-鲍法蒂尔(Michel Boufadel)说:“现在,你来到沙滩上,看到沙滩是干净的,一年以后,暴风雨来袭,那时你会发现沙滩还是受到了污染。”天普大学是一所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安布勒的百年名校。波浪将部分泄漏原油埋在新的沙层下面,尤其是本周,飓风“亚历克斯”席卷墨西哥湾附近海岸。
5.研究人员面露愁容
在这张摄于7月1日的照片中,领导实施彭萨科拉沙滩挖掘工作的南佛罗里达大学地质学家王平与同事斯托达德-皮克雷尔(Stoddard Pickrel)站在布满饼状和球状原油块的沙滩上,面露愁容。王平在谈到强度相对较弱的飓风“亚历克斯”说:“这一次,我们是幸运的。”
飓风“亚历克斯”6月30日在墨西哥湾北岸登陆。由于飓风向东延伸数百英里,所以风暴掀起的海浪在佛罗里达州的墨西哥湾沿岸相对较小。不过,未来强度更大的飓风或许会将更多的原油冲上彭萨科拉沙滩以及附近的海湾岛国家海滨公园,这座公园横跨佛罗里达州和密西西比州两地。
6.沙滩表面原油
7月1日,球状原油块和液体原油污染了佛罗里达州的彭萨科拉沙滩。暴露在外的原油可能是最不需要担心的事情。即便没有清理人员帮助,沙滩表面的原油会快速消失,氧气、阳光和以原油为食的细菌会将其分解。埋入沙滩下面的原油则不易分解,尤其是在沙滩深处,那里的氧气不足。
南佛罗里达大学博士生蒂法尼-罗伯茨(Tiffany Roberts)说:“如果泄漏原油埋在沙滩下,明年夏天你和五岁大的孩子一起来这里用沙子堆城堡,定会发现一层沥青和原油,这会威胁到我们的健康。”据美国健康与公共事业部的专家介绍,与原油接触会刺激皮肤,而吸入蒸发的原油颗粒则可能引发恶心、头痛、头晕等症状,一些清理墨西哥湾泄漏原油的工作人员已经报告出现了这些症状。
7.继续寻找原油
7月1日,南佛罗里达大学地质学家在佛罗里达州彭萨科拉沙滩继续寻找埋于沙滩下的原油及沙滩表面的浅褐色油渍。据南佛罗里达大学博士生蒂法尼-罗伯茨介绍,通过研究原油在沙滩表面的分布状况,这个地质学家小组或许能找到表明原油被埋地点的方法,从而可以更为容易地清理这种有毒物质。罗伯茨说,目前,清理人员正在“处理眼前的事情,最终,我们必须要搞清楚沙滩下面的情况。”(孝文)
大约250个人接受了这种仍处于实验阶段的技术的治疗。但另有一种生物电子装置已表明,大脑与机器的结合可以是强大而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过去30年中全球已有近20万人装上了它。这就是耳蜗植入装置。艾登· 肯尼是最近接受植入的患者之一。他母亲塔米· 肯尼还记得一年前得知自己的宝宝连助听器都用不了时的情景。“我就只是把他抱在怀里哭,”她说,“我知道他听不见我的声音。他以后怎么跟我沟通呢?有一回,我丈夫拿两只铁锅互相击打,希望他有点儿反应。”艾登全然没听见那噪音。
现在他就听得见了。2009年2月,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的外科医生在他每个耳蜗内曲折地放入了带有22个电极的细线(耳蜗是正常情况下负责感应声波振动的内耳构造)。艾登身上的话筒接收声音,把信号发送给电极,而后者直接把信号转入神经。
“手术后一个月,医生启动植入装置的那天,我们发现他对声音有反应了。”塔米·肯尼说,“他会对我的话音转过头来,太神奇了。”现在他正在配合治疗学说话,迅速赶上听力健全的同龄人。
继耳蜗装置之后,生物电子眼也许会很快问世。几年前,视网膜色素变性夺去了乔· 安· 路易斯的视力,这种疾病会毁坏眼内负责感光的杆细胞和锥细胞。然而她最近恢复了部分视力,是得益于眼科专家马克· 胡马云的研究。
患有这种眼疾的病人,通常会有部分内层视网膜未受损伤,乔· 安· 路易斯就是如此。这一层视网膜构造中布满了双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正常情况下它会收集来自外层的杆细胞和锥细胞的信号,再转给从视觉神经发散出来的纤维。早先没人知道内层视网膜使用的是什么样的信号,或者如何对之输送它能够解读的图像。1992年,胡马云开始在手术中为此类患者的视网膜装上微小的电极阵列,这样试验了一小段时间。
“我叫他们用眼睛追踪一个点,他们做到了。”他说,“他们能看见排成行列和柱状的东西了。”又经过十年的试验,胡马云和同事们开发出一套系统,命名为“阿耳戈斯”(希腊神话中的巨人,长着上百只眼睛)。患者佩戴一副墨镜,上面装有一架微型摄像机和无线发射器。影像信号被发送给腰带上的电脑,转成神经节细胞能读懂的电脉冲,再发送给置于耳后的接收器。从那里引出一根导线接入眼内,通向轻轻附着在视网膜表面的方形16电极阵列。脉冲激发电极,电极激发细胞,然后大脑完成剩下的工作,让第一批接受治疗的患者看到了物体的边缘和粗略轮廓。
2006年秋,胡马云和他所供职的“第二视界”公司联合一支国际团队,把阵列中的电极增加到60个。和像素更多的相机一样,新阵列能产生更清晰的图像。来自得克萨斯的路易斯是最早获得新阵列的患者之一。“现在我又能看出树的轮廓了,”她说,“印象中那是我失明前看到的最后一样东西。现在我看得到向四面八方伸出的枝干。”
研究者又使神经义肢的概念更进一步,开始用它来辅助大脑本身。参与一项“大脑之门”计划的科学家正试图把完全丧失行动能力的患者的大脑运动皮质直接与电脑相连,使他们能够用意念来操控外界物体。现在已有受试者能这样移动电脑屏幕上的光标。研究者甚至计划开发一种人工海马,替代人脑中储存记忆的海马结构,用来为失忆患者移植。
不是每件事都会进展得那么顺利。在首批接受“大脑之门”治疗的四名患者中,有一人后来决定取下电脑接头,因为它干扰其他的医疗设施,而乔· 安· 路易斯说她的视力还没恢复到能安全过马路的地步。然而阿曼达的断臂装上了更有弹性的新型塑料罩,控制手臂的神经与电极得到了更好的调谐。
“这意味着我能用假臂做的事大大增加了。”她说,“芝加哥那边又出了一款新的,可以让我做出好多不同的抓握动作,我想拿来用。我希望能用假手跟我园里的孩子们一起捡拾硬币、小锤和玩具。”库伊肯说,这都不是什么奢望。“我们把辅助生活的工具带给患者,比他们之前用的要好一些,但仍嫌粗劣,跟精巧的人体构造没法比。它们在大自然面前,就像举在太阳下的蜡烛一样微不足道”。
尽管如此,至少使用着那些工具的人们能举得起蜡烛了,有的甚至还在黑暗中看见了跳动的一星烛火呢。
注:《华夏地理》为美国《国家地理》中国大陆唯一版权合作方
新浪科技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0月26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日前,一头体长70英尺(约合20米)的蓝鲸尸体被冲上了美国加州北部海岸。据美国海洋生物学家介绍,这条蓝鲸显然死于同船只相撞。
尽管无法移动蓝鲸,美国科学家和高校大学生仍不放过这种难得一遇的研究机会,他们纷纷从岩壁爬下,从死鲸身上提取组织样本,并截去了一条11英尺(约合3.5米)长的鳍肢。美国国家海洋渔业局(NMFS)海洋生物学家乔·科尔达罗(Joe Cordaro)表示,几年前,蓝鲸同过往船只相撞还相对罕见,但这类事件仍是“人类对蓝鲸生存构成的头号威胁。”
科尔达罗说,这是今年第二起蓝鲸同船只相撞事件,在此之前,一艘从加州海岸经过的轮船曾造成一头蓝鲸重伤。蓝鲸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动物,可以长到100英尺(约合30米)长——几乎同航天飞机的长度一样。目前,蓝鲸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物种。专家称,蓝鲸从地球上消失的风险极大,这主要是因为,在1966年国际捕鲸委员会宣布蓝鲸为禁捕的保护对象前,它们已经遭到过大规模猎杀。
据科尔达罗介绍,10月19日,他接到美国国家海洋渔业局一艘海洋测量船的报告,船上的研究人员说,他们感到“船下面突然震动”,此时距海岸大约7英里(约合11公里)远。不久,一头鲸鱼浮出水面,鲜血直流,将附近海面染成一片红色。几小时以后,有人在布拉格堡附近发现了冲上海滩的蓝鲸。科尔达罗表示,鉴于时间、地点等证据,“我认为是海洋测量船撞上了蓝鲸,这一点毋庸置疑。”
洪堡州立大学海洋生物学家托尔·霍尔姆斯(Thor Holmes)说:“对于蓝鲸的死亡,我同所有人一样,也感到十分遗憾。”10月20日,霍尔姆斯和他的两名学生驱车几个小时来到布拉格堡附近,现场对蓝鲸展开研究。在从“可怕的”岩壁爬下来后,出于安全考虑,他告诉两个学生在原地不要动。霍尔姆斯说:“我从他们脸上的表情推测,两个人正在酝酿什么大的动作。”
霍尔姆斯的两个学生最终还是发现了一条靠近蓝鲸的捷径。霍尔姆斯和他们在岸边提取了鲸油样本,希望搞清楚蓝鲸撞上考察船以前的身体状况。他说:“蓝鲸有很厚一层鲸油,这表明,这个大家伙确实非常健康。”科尔达罗说,这头撞死的蓝鲸会继续留在布拉格堡的海滩上,鉴于这个小海湾不易有车辆靠近,“那头鲸鱼不会被弄到别处”。研究人员正计划实施更多的实验,包括截取蓝鲸的鳍肢。
相比于其他鲸目动物的鳍肢,蓝鲸的鳍肢对于洪堡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来说无疑是意外收获。鲸目动物包括鲸鱼、海豚和鼠海豚等。洪堡州立大学还将向现场派去更多学生,对这种极为罕见的物种展开深入研究。该大学一位皮肤病专家还希望得到蓝鲸的毛囊供其研究。对于霍尔姆斯来说,蓝鲸不仅具有相当大的科研潜力,还会让人想到人类在导致蓝鲸濒临灭绝问题上的作用。他说:“蓝鲸在海滩上的出现是我们正在破坏这个星球的另一个迹象。”(孝文)
新浪环球地理讯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研究人员在世界各地发现了7种能在夜间发光的菌类新种,在全球发现的能在夜间发光的蘑菇品种因此增加到71种。下面是其中几种新发现的菌类:
1. 发光蘑菇Mycena luxaeterna
正如来源于莫扎特《安魂曲(Requiem)》片段的它的拉丁名字的含义,在巴西雨林里新发现的这种发光的蘑菇Mycena luxaeterna,确实是一个永久性光源。据10月5日发表在《真菌学(Mycologia )》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介绍,这种小蘑菇是在世界各地发现的七种可在夜间发光的菌类新种之一,这一发现使在全球发现的能在夜间发光的蘑菇种类增加到了71种。
旧金山州立大学的丹尼斯·德斯贾尔丁(Dennis Desjardin)和他的同事在新月之夜寻找蘑菇,他们进入的那片雨林经常伸手不见五指。然而德斯贾尔丁表示,不过“当你低头向下看,地面就像繁星点点的夜空。每一颗闪闪发光的小星星就是一棵蘑菇,地面美丽迷人。”
他们研究发现,M. luxaeterna的茎上拥有一种非常与众不同的粘性液体,在炎热的白天,这种物质可能起到保证蘑菇根茎湿润的作用。德斯贾尔丁表示,不知情的昆虫很容易粘在这种天然捕虫器上。德斯贾尔汀跟圣保罗大学的卡西乌斯·斯蒂瓦尼(Cassius V. Stevani)一起发现了这种蘑菇。德斯贾尔丁的同事、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科特兰分校的蒂莫西·巴罗尼(Timothy Baroni)研究这种蘑获得了国家地理学会的资助。
2.荧光小蘑菇Mycena luxarboricola
最近研究人员在巴西靠近大西洋的雨林里发现了可以发出荧光的小蘑菇Mycena luxarboricola,这种蘑菇仅靠树皮生长。旧金山州立大学的德斯贾尔丁说:“当你在雨林中穿行时,会发现树木旁边闪闪发光。”
据最新研究,这种刚刚被发现的蘑菇可能有助于科学家更好地了解此类醒目的展示意图何在。例如,蘑菇可通过夜间发出荧光,吸引喜欢在夜间活动的昆虫,昆虫降落在它们上面,它们的孢子可能会粘在昆虫身上,它们通过这种方式把孢子传播开来。在浓密而少风的雨林里,这种方法是蘑菇繁衍后代的重要战略之一。
3.森林之光
研究人员在南太平洋婆罗洲马来西亚部分的一个猩猩恢复中心发现了蘑菇新种Mycena silvaelucens,其拉丁名字的意思是“森林之光”。大部分发光菌类都生长在世界热带地区树木茂密的森林地带,例如东南亚、加勒比海和南美。不过研究人员并不清楚上述植物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生长地,这些地方到底对它们的生长有什么好处。
旧金山州立大学的德斯贾尔丁和同事通过一个跨国科研小组,一直在寻找世界各地的荧光蘑菇。他们呼吁其他研究人员,如果你发现一种新的菌类,你不妨在夜间看一看,看看它是否能发出荧光。
4.发光蘑菇Mycena abieticola
研究人员仅在巴西南部看见过一次发光蘑菇Mycena abieticola,以前人们曾在墨西哥看到过这种菌类,它们主要生长在杉树上。
旧金山州立大学的德斯贾尔丁表示,所有荧光菌类都发出波长相同的微黄绿色荧光。一个化学过程导致菌类发出荧光,目前,人们对这个化学过程了解很有限,该过程跟萤火虫发光的机制非常类似。
5.永恒的光
研究人员在波多黎各一根倒下的原木上发现了荧光蘑菇Mycena luxperpertua,后来研究人员在实验室里培养出这种菌类。Mycena luxperpertua的意思是“永恒的光”,这个名字取自《安魂曲(Requiem)》。
旧金山州立大学的德斯贾尔丁表示,这些发出荧光的菌类“看起来就像森林里一些非常可怕的动物闪闪发光的眼睛”。
6. 已知最为古老的发光菌类
Mycena chlorophos是已知最为古老的发光菌类,19世纪研究人员首次在日本小笠原群岛发现了它。从此以后,科学家不管蘑菇发光不发光,他们把任何一种灰色菌类都命名为“发光的M. chlorophos”,即使在美国发现也不例外。在2009年10月发表的论文中,这项研究的领导者、旧金山州立大学的德斯贾尔丁和他的同事们最终确定,只有东南亚有M. chlorophos。在这项研究中,他们向世界介绍了7种发光蘑菇新种。现在已知的71种荧光蘑菇中,有近四分之一是由德斯贾尔丁发现的。(孝文)
去年夏天,美国研究人员捕捉到一次罕见的“反向闪电”奇观。据他们介绍,反向闪电与击向地面的强度最大的闪电威力一样大。
这些罕见的反向闪电被称为“巨大喷流”(gigantic jet),以前有人曾看到它们进入距雷雨云端56英里(约合90公里)的大气最高层。不过,研究人员仅数次看到巨大喷流,因此对这种不同寻常的闪电的威力和电活动知之甚少。2008年7月21日,美国杜克大学电气工程师史蒂文·库摩尔(Steven Cummer)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受到了幸运女神的眷顾。
他们在杜克大学校园内架设了一台自动摄像机,研究从校园周围经过的暴风雨释放的磁活动。库摩尔说:“我的研究小组确实对研究高层大气中独特的闪电现象很感兴趣。”这个研究项目进行到六个月的时候,热带风暴“克里斯托瓦尔”(Cristobal)恰巧从杜克大学上空经过,摄像机幸运地捕捉到这次暴风雨释放的巨大喷流。
库摩尔说:“我们之前基本上对巨大喷流的电子属性一无所知,所以风暴过后,我们立即开始分析数据,了解刚才发生的情况。”研究人员发现,反向闪电携带了144库仑的电荷。库摩尔说:“这个巨大喷流射向高层大气的能量同强度最大的闪电的能量一样多,也就是说,反向闪电的威力是普通闪电的100至1000倍。”
这一发现令库摩尔研究小组十分震惊,因为这是第一份有关电荷可以从对流层向电离层直接移动的确凿证据。库摩尔说,在此之前,“我们不清楚巨大喷流是否同高层大气发生电接触,向暴风雨放电。暴风雨同高层大气存在电联系,驱使放电过程,这着实令我们倍感惊讶。”(孝文)
查尔斯夫妇座驾玻璃被打碎,有一部分还被涂白
查尔斯王储夫妇座驾被砸后,妻子卡米拉几乎吓傻了
英国议会下院9日晚投票通过上调大学学费上限方案。英国政府自上月初起推行这一教育改革方案,以减轻公共部门财政负担,但在国内引发激烈争论。一些分析师认为,这是现任政府上台7个月以来面临的最大考验。数以千计的学生当天继续上街游行示威,包围了英国国会。查尔斯王储和妻子卡米拉乘坐的豪华轿车也遭示威者袭击。英国议会下议院9日晚投票,以323票赞成、302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上调大学学费上限方案。
起因
英国大学学费上限一下涨了3倍
为减轻公共部门财政负担、减少财政赤字,英国政府上月初宣布大幅上调大学学费上限,允许英格兰各所大学将本科生年度学费由最高3000英镑(约合4700美元)提至9000英镑(1.4万美元)。这一方案出台后引发激烈争论。英国在野党工党领袖埃德·米利班德说,大学学费上调后,英国将成为学费负担最重的工业化国家。他批评卡梅伦“脱离普通民众”。各地学生先后组织3次大规模示威活动,抗议涨学费。一些分析师认为,这是现任政府上台7个月以来面临的一次“大考”。“对于政府而言,真正的危机不是能否通过这一方案,而是它可能导致一场政治败局。”
现场
学生与警方冲突 查尔斯座驾被踹
英国各地数以千计大学生、大学讲师以及高中生9日冒着严寒,走上街头游行示威,抗议政府涨学费。在伦敦的议会大楼前,示威活动升级为暴力冲突。数以百计的示威者朝警方投掷闪光弹、台球等,同时用金属物品设置障碍,阻止警方进入人群。
9日晚上,英国王储查尔斯与妻子卡米拉出席在伦敦Palladium剧场举行的一个王室演出,该剧院距离示威者聚集的议会广场非常近。
示威者看到查尔斯王储和妻子卡米拉乘坐的豪华轿车经过时,用脚踢这辆车,打碎查尔斯所在后座的车窗,还朝车身喷白色涂料。查尔斯王储官邸克拉伦斯宫随后证实这起遇袭事件,称王储及妻子“没有受伤”。
无奈
学生千方百计琢磨省钱办法
英国媒体报道,为应对学费上涨,人们已经开始琢磨各种省钱办法。眼下,英国大学在考虑进一步增加授课的灵活性,比如半日制、远程授课等。手机、网络等现代科技使得学生在家里上课、导师偶尔面授辅导成为可能。另一个办法,就是缩短学制。目前,已有7所英国大学试行两年制速成本科学位,主要是商业、法律课程。
关注
国际留学费用不涨反降
日前,英国文化协会主席弗农·艾利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针对外国留学生的学费和收费并没有提高,政府只是提高了英国本地学生的学费。因为在英国本土,学生的大学学费并不高,相对国际学费水准来说,英国学生的大学学费相当低廉。有留学专家表示,虽然留学英国的费用每年都在增长,但英国大学学费上限的增加可能会影响到的群体,更多为英国本地的大学生以及来自欧洲的学生,而不是其他国际留学生。在如今英镑贬值、人民币升值之际,去英国读书无疑是再好不过的时机。
(综合《北京晚报》、《新闻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