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

 芝加哥多辆汽车被积雪困在马路上动弹不得。 芝加哥多辆汽车被积雪困在马路上动弹不得。

  中新网2月4日电 据台湾《联合报》4日报道,美国与澳洲这两日饱受凶险天气肆虐。50年来规模最大的一场暴风雪2日侵袭美国,铺天盖地将半个美国化为白色,机场关闭,交通大瘫痪,中西部部分地区积雪厚达60厘米,并造成12人死亡。百年来仅见的热带气旋3日横扫澳洲,造成严重破坏,但奇迹般未传出死伤报告,据认为这与澳洲全民事先积极防范有关。

  又大又凶猛的暴风雪狂袭美国中西部后,快速前进东北部,中西部遭雪封,美东地区结厚冰。中西部重要机场关闭、学校停课、商业停顿,芝加哥积雪51厘米,创下该市历来第三多的积雪纪录。纽约中央公园道路有如滑冰道。

  密苏里、印第安纳、堪萨斯、俄克拉荷马与纽约上州部分地区,降雪皆超过30厘米。纽约市的隐忧是结冰厚,开车、走路相当危险。东北部的厚冰导致数个建筑物倒塌,长岛一个加油站的棚子和波士顿附近的一个停机棚都因无法负重坍塌。康州蜜豆镇一栋大楼整个三楼坍塌,两名工人听到声响仓皇逃命,躲过一劫。

  以时速290公里速度扑向澳洲的强烈热带气旋“雅西”,2日午夜在人口稠密的东北部登陆。凯恩斯以南的杜利市,主要大街的建筑与道路9成遭到破坏,卡德威的海岸小区也有灾情。

  超大的“雅西”虽恐怖,但未如预期造成死伤。急难部门官员认为与事先当局即作了最坏情况打算,疏散数万名居民有关。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人民网2月3日电 代号“雅斯”的特大飓风3日凌晨在澳大利亚东北部昆士兰州登陆,造成大量房屋被毁、树木被连根拔起,近十万家庭电力供应中断。气象学家表示,这场堪称澳大利亚近百年来遭遇的最强飓风,威力超过2005年肆虐美国南部的“卡特里娜”飓风。

  据悉,“雅斯”飓风宽达500多公里,最大风速每小时280公里。其登陆地点位于著名的大堡礁附近,“上岸”后的飓风威力不减,继续深入内陆,给当地来了1000多毫米的特大降雨。当地气象台警告说,本次飓风可能造成昆士兰州众多地区再度被严重的洪水淹没。

  当地政府估计,“雅斯”飓风导致昆士兰州1万多所民居不同程度损坏,众多农作物绝收,上万人被迫转移到政府提供的避难所居住。飓风所到之处,往往会带来长达四五个小时的狂风和暴雨。飓风登陆前,很多居民抢购了发电机、瓶装水和大量食品作为应急措施。

  受拉尼娜现象影响,昆士兰州、新南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州大片地区最近不断遭遇洪水袭击,造成至少35人遇难,大约3万所民居受损,交通中断,煤矿生产瘫痪,不少地区积水仍未退去。昆士兰州经济总量占澳大利亚五分之一左右,是蔗糖和炼焦煤主产地。 昆士兰州州长宣布,当地中部、北部和西部进入紧急状态,授权警方强行疏散危险地区居民。数以千计游客和居民则抓紧时间撤离澳东北部沿海城市。当地旅游业者无奈地表示,现在人们一提到昆士兰州,眼前就会出现这是个“一半是洪水,一半是飓风”的灾区。

  此前,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发出预警,提请在昆士兰州的中国公民注意飓风“雅斯”,注意人身安全,做好生活用品储备,有条件者尽快撤离受影响地区。中国驻澳外交机构特别要求中国公民近日勿前往昆士兰州旅行。

  澳大利亚北部热带地区人口密度较低,当地每年都要遭受大约6次飓风袭击。1974年,当地重镇达尔文市曾遭飓风“特雷西”重创,造成71人丧生。此后,澳大利亚政府对建筑物的防风抗灾能力提出了更要的要求。(高轶军)

百年来最强飓风横扫澳大利亚东北部

  避险中心内的灾民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卫星照片显示飓风“雅斯”的狰狞面容 卫星照片显示飓风“雅斯”的狰狞面容

  澳大利亚气象局说,飓风“雅斯”(Yasi)预计2月2日晚或3日早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海岸登陆,强度堪比美国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

  雪上霜

  气象局预计,“雅斯”锋面宽650公里,最大风速每小时280公里,登陆后会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强度,深入昆士兰州芒特艾萨市,距海岸900公里。

  澳大利亚气象局高级预报员戈登·班克斯告诉路透社记者:“这场飓风不会登岸后迅速减弱,而是会向昆士兰州北部推进并带来强降雨。”

  这一机构预计,“雅斯”破坏力堪比2005年重创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的飓风“卡特里娜”和2006年3月袭击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因尼斯费尔的飓风“拉里”。

  “拉里”导致昆士兰州因尼斯费尔和周边地区1万多所民居损坏,一季香蕉和其他农作物绝收。

  不过,“雅斯”可能“扫荡”人口更稠密地区,威胁范围超过“拉里”,超过35万人暴露在“雅斯”威胁下。

  受拉尼娜现象影响,昆士兰州、新南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州大片地区过去一个多月发生罕见洪水,致使至少35人丧生,大约3万所民居受损,交通中断,煤矿生产瘫痪,不少地区积水仍未退去。

  发警告

  昆士兰州救灾协调员伊恩·斯图尔特提醒民众,“这是一场可怕的飓风”,不可轻视。

  州长安娜·布莱告诉媒体,“雅斯”可能是昆士兰州历史上遭遇的最猛烈风暴,可能给昆士兰州北部和中部地区带来1000毫米降水。

  布莱说:“这场风暴巨大、威胁生命安全。我们必须确保人人都知道所面临的情况,以便他们做好准备。”

  “雅斯”1月31日晚强度达到3级,距汤斯维尔东北1780公里,以30公里时速向海岸推进,预计登陆时上升到4级,仅次于最强级别。

  昆士兰州经济总量占澳大利亚大约五分之一,是蔗糖和炼焦煤主要产地。一名制糖业人员说,“雅斯”威胁着昆士兰州三分之一甘蔗田。

  忙避险

  昆士兰州州长布莱宣布昆士兰州中部、北部和西部进入应灾状态,授权警方强行疏散危险地区居民。州北部一些地区学校2月2日、3日和4日关闭。

  数以千计游客和居民2月1日加紧撤离澳大利亚东北部沿海城市。飞离凯恩斯和汤斯维尔的航班皆满员。军用飞机已经把数百名住院病人从凯恩斯送至昆士兰州首府布里斯班。

  而打算留守的居民开始抢购发电机、野营炉具等应急用品。

  澳大利亚最大运煤企业“QR国家”为避免飓风造成损失,1月31日晚暂时关闭古涅拉和纽兰兹这两个运输网。

  (新华社特稿)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 相关报道:

  我国驻澳使馆发出飓风预警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当地时间1月26日,一场暴风雪再次袭击了美国纽约。 当地时间1月26日,一场暴风雪再次袭击了美国纽约。

令人震惊的风暴卫星云图。 令人震惊的风暴卫星云图。

  中新网2月2日电 近日美国遭遇大范围暴风雪,截至1日下午,全国已有6364次航班被取消,数百万人受灾。

  据美国媒体报道,从本周开始,从美国西部的落基山脉,向东到美国中部大平原地区,再到五大湖区,以及东部及新英格兰地区,都将陆续出现大规模的暴风雪。从墨西哥湾沿岸的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到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以及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市,至少有13座人口密集的美国城市在这次暴风雪运动的路径图上,美国国家气象局表示,这场暴风雪将给美国中部的广大地区带来严重影响,某些地区的降雪可能超过15厘米。

  受影响的城市包括达拉斯、休斯顿、纽约、波士顿等大客流城市,俄克拉荷马、俄亥俄等9个州发布了暴风雪警报。

  美国气象频道的专家表示,目前在美国中部和西南部徘徊的风雪带很快将往东部转移,如此大范围的降雪,在美国历史上极其罕见。

  而在美国东北部的艾奥瓦州,该州大部分道路已被冰雪覆盖。在堪萨斯州,州长要求民众尽量呆在家中,取消不必要的外出,因为“你可能出的去,但未必回得来。”

  在印第安纳州,该州的国民警卫队已处于预备状态,26座庇护所随时准备启用。

  恶劣的天气除了影响交通外,电力供应也是各州面临的一大考验。在印第安纳州,暴风雪导致18000户居民停电,至今未能全部恢复电力供应。

  据报道,虽然2日是预示着冬季结束的传统的土拨鼠日,但是从2日上午开始,暴风雪将影响美国东部及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而且这一地区的暴风雪天气一直要到3日一早才会有所缓解。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图片来源:中央气象台

  中央气象台29日06时发布最新天气预报,未来三天,西南地区中东部多阴雨(雪)天气,新疆北部、西藏东部、山东半岛东北部,江南东南部等地有小到中雪(雨)或雨夹雪,海南东部、台湾北部有小雨或阵雨,贵州中西部的部分地区有冻雨。受冷空气影响,江南东部、华南、西南地区东部气温将下降3~6℃。

  近日,南方大范围的雨雪冰冻天气给正处于高峰期的春运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云南贵州等省多次发布道路结冰预警以及大雪预警。不过,中央气象台昨日消息称,预计29日起至2月2日,全国大部地区以多云间晴为主,气温缓慢回升。天气转好利于春运交通。

  具体预报如下:

  29日08时至30日08时,西藏东部、吉林东部、山东半岛东北部、江南东南部、西南地区中东部、海南东部等地有小雪(雨)或雨夹雪,贵州中西部的部分地区有冻雨。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华北东部、黄淮东部、东南沿海等地有4~6级风。我国东海及其以南海域有7~8级、阵风9~11级的偏北风。

  30日08时至31日08时,西藏东部和西南部、山东半岛东北部、西南地区中东部、云南西北部等地有小雪(雨)或雨夹雪,其中,贵州中西部的部分地区有冻雨,另外,海南中东部、台湾北部有阵雨或小雨。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等地有4~5级偏北风;台湾海峡及其以南大部海域将有7~8级、阵风9~10级的偏北风。

  31日08时至2月1日08时,新疆北部、青藏高原东部、西南地区大部、海南东部等地有小到中雪(雨)或雨夹雪,其中,贵州西部的局部地区有冻雨。新疆北部、内蒙古中东部、东北等地有4~5级偏北风。台湾海峡及其以南大部海域将有7~8级、阵风9的偏北风或偏东风。

发表在栏目: 自然


26日,华盛顿市民在大雪中打雪仗

  美国东部地区26日再次遭遇暴风雪袭击,一些地区还遭遇罕见“雷雪”天气。人们出行困难,总统奥巴马回白宫路上也遭遇堵车。

  积雪堆成山

  美国东部,从田纳西州到新布尔罕州,数以百万计民众26日无法出行,大量车辆抛锚,交通状况混乱。道路结冰,车辆打滑,肯塔基州一名男子遭遇车祸身亡。

  路边雪堆频现。按美联社的说法,一些地方因雪堆过高,驾车人无法看清街道拐角处的路况。

  一些地方不再有堆放积雪的空间。新布尔罕州朴次茅斯市把积雪运往当地皮尔斯岛,但那里接近饱和。市公共事业部门官员阿伦说,雪堆可能有5层楼高。

  田纳西州多所学校26日再次停课。首府纳什维尔市一所中学的教师威尔伯恩说,学生今年迄今停课8天,教学进度受影响。

  总统遇堵车

  首都华盛顿26日先是下了大半天的雨,随后转为雨夹雪,终降大雪,预计降雪量为250毫米。

  大雪和道路结冰让奥巴马同样难以出行。他当天从威斯康星州马尼托沃克返回白宫,而冰雪天气迫使总统专用直升机“海军一号”停飞,无法前往“空军一号”降落的空军基地接他。不得已,奥巴马由车队护送回白宫。这段平时需20分钟左右的车程,当天耗时1小时。

  华盛顿及马里兰州一些市政当局呼吁民众避免外出。因道路状况恶化,华盛顿运输部门停开一些公共汽车。消防人员警告,大雪会压断电线,中断电力供应。

  纽约市26日宣布自去年12月26日以来的第二次“气象紧急状态”,意味着拖车可把任何堵塞道路或妨碍扫雪车工作的车辆拖走,费用由车主承担。纽约地区三大机场超过1000架次航班取消。

  大雪夹雷电

  26日,美国东部一些地区遭遇罕见“雷雪”天气。大雪、打雷声和耀眼闪电让宾夕法尼亚州西北部哈特菲尔德镇一些居民害怕。

  气象部门预计,宾夕法尼亚州一些地区当天降雪30厘米。州内最大城市费城当局宣布,自当天晚间起进入“大雪紧急状态”,下令所有车辆远离紧急通道。

  在新泽西州,因26日降雪量超过预报,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提前下班,学校关闭。运输部门允许乘客乘坐火车时用公共汽车票,反之亦然,以便民众回家。当晚,这一地区又迎来一场降雪。

发表在栏目: 自然

  距离安庆地震过去不到三天,昨晚江苏东台又发生了地震。据江苏省及盐城市地震台网测定,昨晚11时56分,东台市梁垛镇(北纬32.8度,东经120.4度)发生2.9级地震。这是今年元月以来盐城及附近地区发生的第八次地震。

  昨晚地震刚发生不久,很多网友就在微博和“地震吧”上贴出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根据他们的描述,地震时曾有“轰轰”的声音。“第一次感觉床在摇地在动,轰轰的声音吓死我了。”一位网友称。

  盐城和南通城区,以及海安的网友也称感觉强烈。“我盐城的,被震醒了,大概两三次,比上一次的要强烈。”一个还没有睡觉的网友称,地震时间持续大约几秒,吓得他“心里一突”。

  在盐城防震减灾信息网上,记者看到,今天零点零七分,盐城市地震局已经发布消息称,21日23时56分,东台市梁垛镇发生M2.9级地震,并在地图上标出了具体位置。记者随后拨打江苏省地震局热线,但对方一直处于占线状态。

  根据盐城市地震局先后发布的消息,盐城及附近地区今年以来已经发生八次地震,震级从1.2级到5级不等,除了一次发生在黄海海域外,有四次发生在盐城境内。而三天前,紧邻江苏的安庆又发生破坏性地震,南京地区近期会不会发生破坏性地震呢?

  江苏省地震局副局长张振亚此前接受快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安庆地震发生后,南京市地震局召开了震情会。从会商情况来看,南京近期不会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不过,从大范围来看,南黄海、安庆等地震都属于长江下游—黄海地震带,从元旦至19日,已经发生了1个小震群活动、1次5级地震和1次4.8级地震,虽然时间有点集中,但还不能说明这个地震带已经进入活跃期了。这只是一种大范围区域地下应力的调整。(记者 常毅)

发表在栏目: 自然
阿联酋一眼望不到边的绵延沙丘,那里常年连续几个月不下雨
阿联酋一眼望不到边的绵延沙丘,那里常年连续几个月不下雨
科学家正尝试在沙漠地区生成云,从而实现对天气的控制
科学家正尝试在沙漠地区生成云,从而实现对天气的控制
2010年,阿联酋总统哈利法·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盛情款待到访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2010年,阿联酋总统哈利法·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盛情款待到访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科学家2010年在阿布扎比的艾恩地区制造了超过50场暴风雨
科学家2010年在阿布扎比的艾恩地区制造了超过50场暴风雨

  北京时间1月4日消息,作为阿联酋七个酋长国之一,阿布扎比聘请科学家秘密开发革命性人工降雨技术,首次在沙漠地区制造了超过50场暴风雨,为人类实现将沙漠变农田梦想带来了希望。

  数百年来,中东地区的人们梦想着将沙漠变成适于种植庄稼的农田,淡水资源不再像如今这样紧缺。在阿布扎比总统聘请的科学家宣称已在沙漠地区成功造雨以后,他们距离这一梦想更近了一步。去年,科学家采用设计用于控制天气的技术,在阿联酋东部地区艾恩制造了超过50场暴风雨。

  大多数人造暴雨出现在7月和8月的盛夏时节,通常情况下,艾恩地区在那个时候根本不下雨。不过,人工降雨也给阿布扎比当地人带来了一些烦恼,因为它们有时变成了冰雹,偶尔伴有大风和闪电。这批科学家一直在为阿联酋总统哈利法·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秘密工作。

  他们采用大型电离装置(外形就像钢柱上的灯罩),生成大量带负电荷的粒子。这些粒子会促使云的形成,科学家希望它们接着可以生成雨滴。瑞士公司“国际大都市系统”(Metro Systems International)负责实施这个项目。在一段机密录像中,该公司创始人赫尔莫特·弗鲁尔(Helmut Fluhrer)在谈到他们的成绩时骄傲地说:“我们造出了多场大雨。”

  据《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这被认为是首次在天朗晴朗的地区造出人工雨。过去,一些国家使用化学制剂,对云进行催化以实现人工降雨或人工消雨作业。2010年6月,国际大都市系统公司建造了五个电离装置,每个装置配备了20台发射器,可以将数万亿个催化云形成的离子发射到大气层。

  在去年夏天的四个月里,当大气湿度达到30%以上,发射器就被打开。虽然阿联酋气象专家预测艾恩地区无云或无雨,但整个夏天该地区仍出现了52场降雨。世界知名大气物理学研究中心——马克斯-普朗克气象研究所负责监督这个计划。该研究中心前任主任哈特穆特·格拉斯尔(Hartmut Grassl)教授表示:“这项技术用途广泛,例如,将水输入至干旱地区。或许,这是对人类而言最重要的技术。”

  采用这项技术将节省巨额开支,使用它增雨每年耗资600万英镑,而海水淡化的成本则高达4500万英镑。建造一套电离装置造价约为700万英镑,而一座海水淡化装置的建设成本为8.5亿英镑,这还不算运营成本。一些科学家对这项技术在艾恩地区使用的效果持质疑态度,因为阿布扎比是沿海国家,夏季到来时,空气会从温暖的海洋中集聚水气,然后落于地面,从而诱发降雨。

  不过,在电离装置启动后不久艾恩地区便出现降雨以及降雨的次数仍令研究人员十分好奇。德国慕尼黑科技大学从事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彼得·威尔德尔(Peter Wilderer)教授亲身体验了国际大都市系统公司的实验,并支持这项科学突破。他说:“我们在实现一个重要目标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即在全球气候显著变化的时候,增加淡水资源的可利用率。”

  沙漠地区人工降雨技术原理

  国际大都市系统公司科学家利用电离装置生成称为电子的带负电荷的粒子。

  电子具有吸附尘埃微粒的天生本领。尘埃微粒经常存在于沙漠地球的大气中。

  尘埃微粒通过对流由发射器送上高空,与阳光到达地面后释放热量生成的气团汇合。

  一旦尘埃微粒到达生成云的合适高度,带负电荷的粒子将吸引空气中漂浮的水分子,令其在周围凝结。

  如果空气中有足够的水气,会诱使数十亿个水滴形成云雨。(秋凌)

发表在栏目: 自然

  4.蟋蟀蛙

蟋蟀蛙(图片来源:Jodi Rowley via WWF)蟋蟀蛙(图片来源:Jodi Rowley via WWF)

  这种浑身布满斑点的青蛙是在越南广南省的一堆树叶下发现的,现正遭遇“身份危机”。虽然是蛙类,但它的叫声却如同蟋蟀。这个新物种学名“Leptolalax applebyi”,标本并不多见,都是在高海拔森林地区多岩溪流的上游发现的。虽然在大湄公河流域发现一系列新物种,但令科学家感到担忧的是,其他物种正走向灭绝。最近,爪哇犀牛可能已经区域性灭绝,当地野生老虎数量也明显减少。

  5.吸石鱼

吸石鱼(图片来源:Nonn Panitvong via WWF)吸石鱼(图片来源:Nonn Panitvong via WWF)

  这种此前未知的鲶鱼学名“genus Oreoglanis”,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在报告中提到的26种大湄公河新鱼类种群中的一员。这种鲶鱼是在泰国快速流动的多岩溪流中发现的,主要特征为大而尖的牙齿以及下唇内的一个V形凹口。它的外形与众不同,鱼鳍较大,形成一个类似吸盘的结构,能够在遭遇暴雨时粘在底层上,泰国人将其形象地称之为“吸石鱼”。

  6.野香蕉

野香蕉(图片来源:Markku Hakkinen via WWF)野香蕉(图片来源:Markku Hakkinen via WWF)

  在大湄公河流域发现的新物种并非都是动物,植物也占据一席之地,比如图片中呈现的新野香蕉物种。这种野香蕉学名“Musa chunii”,是在中国德宏的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发现的。

  7.大湄公河流域山脉

大湄公河流域山脉(图片来源:Supol Jitvijak via WWF)大湄公河流域山脉(图片来源:Supol Jitvijak via WWF)

  薄雾笼罩下的达瓦那-特纳瑟利姆(Dawna-Tenasserim)山脉,座落于泰国-缅甸边界,是大湄公河地区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些新发现的动植物物种的栖息地。在最近于日本名古屋举行的联合国保护生物多样性大会上,世界自然基金会督促各种政府加大资金投入,保护大湄公河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同时帮助这一地区应对未来的气候变化。

  目前,大湄公河地区的温度正在升高,天气模式多变也导致当地洪水、干旱和风暴更为频繁。查普曼表示:“生物多样性的全球分布并不均衡。这些新物种提醒人们关注大湄公河地区非凡的生物多样性。政府需要投入更多资金,保护宝贵的生态系统。”  (孝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5.天空闪现绿光

天空闪现绿光
天空闪现绿光(图片提供: Miguel Yetman)

  8月4日,加拿大马尼托巴上空的云团沐浴在极光的绿光中。引起极光的日冕物质抛射还能形成地磁暴,进而影响到进行太空行走的宇航员、在地球轨道运行的卫星,甚至是地面的通信和电力系统。据空间气象网站介绍,与之前强度大、现身海拔相对较低地区的太阳风暴一样,即将冲击地球的带电粒子应该不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太大影响。该网站称:“当云团笼罩大地——可能是在8月10日,高海拔地区的业余天文爱好者应警惕极光的出现。”

  6.紫色迷雾

紫色迷雾
紫色迷雾(图片提供: Shawn Malone, LakeSuperiorPhoto.com)

  8月4日,从苏必利尔湖岸望去,极光闪现的绿光与顶端的青紫色云团相映成趣。根据地球大气层中的原子类型以及它们在天空中的高度,极光会闪现不同的颜色。我们大多看到的是黄绿色的极光。这是因为人眼可以看到低海拔地区(距地面大约100至300公里处)氧原子形成的光影展示。绿色和紫色是由氢气和氦气等较轻的气体产生的,而氮气又能给绿色极光大幕底部增添一道道红边。

  7.太阳活动趋于频繁

太阳活动趋于频繁
太阳活动趋于频繁(图片提供:NASA)

  正如这张由太阳动力学观测台拍摄的照片显示,太阳的发光旋转物(图像中央左侧)标出了等离子体流释放8月1日日冕物质抛射的位置。那次日冕物质抛射引发了上周壮观的极光现象。不同的颜色显示了太阳具有温度差异的地区。太阳活动周期是太阳黑子数及其他现象的准周期变化,大约11年为一个周期。上一个太阳活动高峰期结束于2001年,随后进入长期的静默期。连同最新活动频繁的太阳黑子,8月份的日冕物质抛射似乎是太阳重新觉醒的迹象,这对极光迷来说是个好消息,但却会给卫星、宇航员和部分地面设施带来潜在麻烦。(孝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第 24 页,共 2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