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

  5.血腥牧师

血腥牧师
血腥牧师(图片提供:National Archaeological Museum of Brüning, Peru)

  哈埃卡·班德拉新发现的壁画碎片,刻画的是献礼祭祀仪式中的神职人员。韦斯特说:“这位神职人员主持祭祀仪式,并在女祭司和其他同事旁杀死战犯,然后为神灵奉上一碗鲜血。”

  6.儿童不得入内?

儿童不得入内?
儿童不得入内?(图片提供:National Archaeological Museum of Brüning, Peru)

  哈埃卡·班德拉遗址发现一个陶罐,可追溯至莫切时代晚期,在公元7世纪和8世纪之间,图案是一个女人左臂抱着一个孩子。负责该遗址的考古学家不确定这个陶罐到底是祭品还是“献礼”人祭仪式的一部分。

  7.医师

医师
医师(图片提供:National Archaeological Museum of Brüning, Peru)

  哈埃卡·班德拉遗址出土的陶罐可追溯至公元8世纪,上面刻画的是一个医师,他背着圣派德罗仙人掌——安第斯山重要的传统药物。韦斯特说:“莫切时代医师非常普遍,他们会治病救人或接生婴儿。”

  8.笑脸

笑脸
笑脸(图片提供:National Archaeological Museum of Brüning, Peru)

  这个带着笑脸的水罐可追溯至莫切时代晚期。韦斯特指出,当时哈埃卡·班德拉祭祀陵举办过多次祭祀仪式。带有面孔的水罐是莫切古器物中常见的一种,韦斯特说:“它一定与仪式饮用水的准备工作有关。”(秋凌)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 昨天,国家质检总局继续更新台湾地区公布的受塑化剂污染的问题企业及其相关产品名单,新增加的66种涉毒产品主要集中在粉状儿童保健品和果酱等产品。质检总局已一律暂停进口问题产品。

  昨天上午,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第三次公布台湾受塑化剂污染的问题企业及产品的最新名单。目前,已有924种产品受塑化剂污染。其中,饮料类产品依然受灾最严重,已从运动饮料、延伸到果汁饮料、茶饮料。据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食品三处副处长韩奕介绍,昨天新增加的产品涉及21家企业、66种产品。

  韩奕说,受影响的产品从此前的255家企业的858种产品,增加至昨天的276家企业924种产品,新增加的主要是胶囊类的产品,及果酱、果汁。

  昨天更新的名单显示,新增加的受污染产品包括,升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桂圆酱,四海食品原料有限公司生产的芒果酱、百香果酱及菠萝酱,富美食品行生产的菠萝酱。此外,一些儿童营养保健品也受到牵连。如卡洛塔妮儿童综合营养素、金适儿宝水果米精、马来西亚商食益补国际股份有限公司的超能儿童成长钙片和超能儿童综合维他命、王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儿童成长钙片添加维他命C.D3及锰、杏利儿童综合维他命嚼锭等。部分品牌的益生菌产品也受到污染,如元玺生医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舒敏益菌乐、肠道顺畅多益菌、天赐尔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儿童有益菌等。

  为什么营养保健品也会受到污染?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专家杨月新分析说,不排除不法厂家为了让产品易于冲泡,冲泡后质感更强而违法添加。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17)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功夫熊猫2》充满中国元素。

好莱坞动画片《功夫熊猫2》今日广州上映,内地票房目标6亿

我们为什么拍不出“阿宝”?

曾经让中国动漫人无比“愤懑”又无可奈何的熊猫“阿宝”又来“圈钱”了。就在今天,好莱坞动画大片《功夫熊猫2》开始登陆内地大银幕。3年前,这个憨态可掬的胖子让很多人痴迷不已,而这一次,电影中除了随处可见的中国元素,熊猫阿宝本身也变成了3D立体形状,更值得注意的是,从电影结尾来看,很显然这部动画并没有结束——— 也就是说,从这个项目里,美国人还不知道最终能赚走咱们多少钱。但可以确定的是,锁定了“六一”儿童节档的《功夫熊猫2》野心不小,根据片方透露,其初步票房目标是在中国圈走6个亿!

阿宝再来,有啥新花样?

中国性格角色 中国风格场景 中国流派功夫

第一集《功夫熊猫》之所以能得到诸多中国观众的喜爱,是因为它基本算得上是国内出现的第一部“功夫喜剧”式动画片。而这一次,除了“功夫”和“喜剧”,整部电影还有很多细腻的情感戏,催泪功能更加强大。第二集的韩裔美籍导演珍妮佛在片中尽展女性导演的柔情特色,有两处关于幼年阿宝的情节将小熊猫的可爱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一个片断出现在鹅爸爸回忆收养阿宝的过程时:鸭子爸爸买回几大筐萝卜,突然发现有一只筐子里有动静,打开盖子一看,一只毛绒绒的小家伙一下子蹦出了筐。在3D动画的展示下,小熊猫与观众之间几乎没有距离,让人有一种摊开手掌让小熊猫跳进怀里的冲动。第二个片段则是小阿宝被亲生妈妈放进筐子里,母子俩生离死别的场景:小阿宝眼巴巴地看着妈妈,眼泪在眼睛里打转,怯生生地叫了一声“妈”……相比以往好莱坞动画中的中国元素,《功夫熊猫2》这次已经不仅限于文化符号的展示,而是深入到人物角色身上的中国文化传统和性格特征。据片方透露,这次他们的编剧甚至深入中国,从平遥到少林寺到成都大熊猫培育中心,一路走访,将中国人的“神韵”深刻地植入到电影中。

当然,在形式上的“中国元素”方面,《功夫熊猫2》同样不遗余力。影片开场就是中国皮影戏,甚至连梦工厂标志性的垂钓小男孩也变成了传统皮影戏中的老乌龟。而包括阿宝在内的“盖世五侠”潜入凤凰城的“街头戏”几乎就是中国古代城市的翻版,“鸡公车”、“担担面”、结尾的青城山,甚至城里随处可见的红灯笼和大反派“孔雀”沈王爷居住的宝塔也都是传统中国建筑的造型。

此外,第一集《功夫熊猫》中出现的“功夫”,虽然是不少港片中常见的拳脚功夫招式,但阿宝的大绝招“无极拈花指”到现在都有网友在问究竟是什么东西。而在第二集里,阿宝“平心静气”后使出对抗炮弹的招式绝对可以看出就是中国传统的太极拳。该片导演说自己是看香港功夫片长大的,所以在故事中加入不少港片迷一看就能会心一笑的场面。譬如阿宝在黄包车上大战狼匪的场面,就是成龙、洪金宝早期功夫片中常见的元素,而孔雀的招式,根据片方透露,居然是动画师设计时看到北京奥运会的韵律体操比赛后产生的灵感。

中国“阿宝”,谁能拍出来?

剧情流于说教 资金依然匮乏 编剧思维落后

看完影片,不少人感叹这部好莱坞电影是来中国“抢钱”的,有观众就评价说,如果不知道这部电影的来历,再把英文配音换成中文,那么你完全可以当它是一部制作精良的国产动画片,甚至可以说,这是一部专门拍给世界影迷看的“中国宣传片”。与此同时,不少人也产生了与3年前第一次见到阿宝时的感慨:中国的动漫人都干嘛去了?不光是动漫,整个中国的儿童片导演都干嘛去了?

中国当然有动漫,更有儿童片。光是“六一”档要上映的儿童片就包括了《亲亲我》、《守护童年》、《西柏坡》等。5月30日上映的《亲亲我》讲述一个充满温馨的三代血脉亲情的故事;5月27日上映的《守护童年》讲述的则是一名警察与越狱犯人及其子女的故事;《西柏坡》则以儿童团员和革命后代挫败敌人偷袭轰炸西柏坡为故事主线。

对比剧情我们就可以看出,《功夫熊猫2》与这些国产儿童片相比,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剧情轻松而不说教,不但适合儿童观看,对成年人也有很强的吸引力。“现在的国产儿童题材电影,要么是过于低幼化,要不就是太成人化。太低幼了大孩子坐不住,太成人化了又让小孩子烦。”《功夫熊猫》贴吧里的这番言论已经得到很多人的认同。有网友就表示,国产动画片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剧情,而剧情的呆滞和教条化的根源则是中国编剧的思维理念,“一谈到儿童片,就强调童真和教化,事实上很多成人社会中的简单故事,对于孩子们的启迪作用反而比单纯的说教效果更好。”

国产动漫操作理念匮乏,也是中国动漫人的软肋。《喜羊羊》系列总导演黄伟明表示:“《功夫熊猫》这一系列影片在创作手法上仍表现出美国味,比如个人英雄主义概念,音乐和节奏也都是美国式的,而它背后的支撑则是美国发达的动漫产业,相比之下,我们的差距非常之大。”在黄伟明看来,首先是制作费用上的差距,像《喜羊羊》系列到目前已经出了3部电影,但其制作费用最大的一部《兔年顶呱呱》也不过2000万元人民币,但3年前的《功夫熊猫》单是制作费就达1.3亿美元,全球宣传推广成本更高达1.5亿美元。2.8亿美元和2000万元人民币,这中间的差别已经不仅是动画形象的精致度方面,而是整个产品的操作理念。

根据黄伟明的说法,中国动漫其实并不缺少技术,许多从业者现在都是从欧美或日本留学归来,在图案设计等方面颇有可取之处,而且中国动漫界的诸多企业其实都在为欧美日韩的许多创意产品进行代工,所以,中国动漫界要想再出一个“阿宝”式的能够让成人和孩子们都喜欢的形象,还得从理念上下功夫,《喜羊羊》已经算是一个成功的先例,但这个先例的偶然性太大,若整个编剧行业没有思维跃进,中国动漫依然只能停留在初级量产的阶段。

发表在栏目: 文化

  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广州对市内多款节日热销儿童产品进行抽样检测,其中婴儿纸尿裤、儿童玩具经检验实物质量合格率为100%。但有专业人士称,目前中国与外国实施的儿童玩具监测标准有很大不同,中国国内大部分塑料玩具在潜在危险化学物质和重金属含量上严重超标。对此家长表示堪忧,盼有关部门严管玩具生产市场,保障国内儿童权益。

  此间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的报道称,在儿童节给孩子送礼物,是很多家长表达自己对子女关爱的方式之一。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家长趁着“六一”前的空档时间,纷纷到各种商场购买礼物。在广州天河区某大型超市门口,记者采访了来给女儿买礼物的云姐,云姐有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女儿今年刚三岁,可给女儿送什么礼物,却让她费了不少心思。

  “有了孩子之后,不少亲朋好友都会送东西过来,但我都担心那些东西会不会影响孩子健康。就像有些玩具,别人送的,但气味好重,我通常都会放一段时间,等气味没了,才拿给孩子玩。”云姐边说边从购物袋掏出刚买的磁铁黑板和智力拼图,“这两个都是比较有名的厂家生产的,我才敢买。”

  在谈到相关企业存在国内国外两套生产标准的问题时,云姐表示担忧,并称自己偏向于购买相关品牌出口装的产品。她说:“但市场上出口装的产品不多,我希望有关部门加大对儿童产品企业的管理力度,实施与外国相同的监测标准,这也是为了孩子的健康着想。”

  据悉,中国与外国实施的儿童玩具监测标准的不同之处在于,中国儿童玩具的抽查检验项目主要为物理机械性能、燃烧性能、化学性能、标志和使用说明,不涉及重金属和其它化学物质。

  而在国内塑料玩具中,邻苯二甲酸酯物质广泛存在,原因是添加了这种增塑剂的玩具材料成本较低,一般为人民币1400元/吨,而不含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的材料,成本则为2万元/吨。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第七届中国国际动漫节正式发布的《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11)》指出,中国动漫年产量已达22万分钟,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动画生产大国。但也有业内人士称,动画产量很多是花钱买来的垃圾产品,我们的3D技术跟国外的3D技术相比,差距至少有20年。(《大河报》5月4日)

这两年我时常陪儿子看动画片,每每发现儿子看境外动画片时要兴奋得多,一直笑呵呵的,看国产动画片则一声不吭,常常半途而废。相比而言,境外动画片情节简单舒缓,角色关系也单纯,画面简洁、形象鲜明可爱,看上去赏心悦目,接近小孩子的理解水平,能给他们带来愉悦的享受。而国产动画片,往往情节复杂而纠结,基本是成人化的连续剧套路,一环扣一环,不连着看根本就没法弄明白,小孩子哪里能理解得了?画面也乱,动辄打得乌烟瘴气,叫人看着眼晕。技术水平落后,故事内容以及内涵差得更远。

而且,很多国产动画片总是喜欢摆出一副教训人的样子,不是讲大道理,就是生硬地植入教育内容,哪里是动画片,分明是图解教科书而已。更糟糕的是,竟然有纯粹为商品做广告的,蹩脚得叫人看着别扭。儿子很不喜欢看,看不了几分钟就走开了,如果第二天接着看,他就会说看过了,跟上次的一样。动画片连三岁的小孩子都哄不住,更别说像国外经典动画片那样老少皆宜、百看不厌了。

显然,国产动画片的大跃进,并没有带来质量的全面提升,技术的确在进步,但制作者服务儿童的意识还差得太远。不客气地说,国产动画片的制作者对动画片的认识存在问题,恐怕太功利化了,基本是把动画片看成一个很赚钱的产业,商业化的思维主导了创作。产量是上去了,大概也赚得盆满钵满,可是,究竟有几部国产动画片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留在孩子们的记忆深处?又有几部国产动画片能拿到国外竞争,站稳脚跟并且打响品牌?

对引进及播出境外动画片设置门槛予以限制,也许是有道理的。但是,如果国产动画无力抵御国外动画,人家进来你比不过,你又如何走得出去?为什么境外一些动画片附加值那么高?为什么人家的动漫副产品简直无处不在?“得人心者得天下”,就是因为那些动漫形象深入人心,国产动画片何时能做到?

我很希望国产动画片能走向世界,但也很想提醒一句,动画片究竟是要给儿童带来快乐,还是要促进动画产业的发展?不是一再提倡“以人为本”吗?那就请动画制作者本着为儿童创造快乐的首要目的,再不要自以为是地炮制热闹有余而忽略童心的“连续剧”了。产量可以少一点,磨刀不误砍柴工,先有儿童化,才有产业化。

发表在栏目: 文化

  在加拿大哈利法克斯的公共陵园中有一个碑文上刻着“无名小孩”的坟墓,近百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究这个“无名小孩”的真实身份。他到底是谁?为什么他会激起世界科学界如此长久的兴趣?原来,他就是在“泰坦尼克号”上除杰克外最著名的乘客之一,近百年来,“无名小孩”是所有随“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幼小生命的象征。本世纪初,科学家们曾经做过90年的研究,在DNA技术的帮助下,确定他为13个月大的芬兰儿童埃伊诺-帕努拉。 

  而10年后的今天,最新一期美国《探索》杂志(Discovery)刊文称,之前的结论并不准确,这个“无名小孩”其实是19个月大的西德尼-古德温。 

  报道称,早在2001年,当科学家打开水手们为这个“无名小孩”建造的墓穴时,科学家们对遗体的牙齿进行检测,表明它们属于一名儿童。而后,科学家对“泰坦尼克号”所有6名身份不明的遇难儿童进行排查,并排除了4名年龄较大的儿童,最后剩下两个可能:一个13个月大的芬兰儿童埃伊诺-帕努拉、一个19个月大的英国儿童西德尼-古德温。当年,在多家美国电视频道的资助下,科学家找到了这些婴儿的活着的亲属,进行DNA对比测试。来自芬兰的退休银行职员玛格达被证实是“无名小孩”的亲戚。1912年4月15日,泰坦尼克沉没时,埃伊诺才13个月大。 

  10年后的今天,最新一期美国《探索》杂志揭开了一个重大发现,当年的研究并不准确,“无名小孩”其实应该是最后两个可能中的另一位,19个月大的儿童西德尼-古德温。报道称,加拿大安大略基因起源研究与发展中心副主席赖安-帕尔领导的研究小组在牙齿和腕骨之外发现了一双属于这个“无名小孩”的皮鞋,从鞋子的大小来看,“无名小孩”不可能只有13个月大。为了再次确认,研究人员还又一次进行了更精确的DNA测试,而测试结果也与西德尼-古德温更为契合。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文物所工作人员正在查看瓮棺。本报通讯员徐娜摄

本报讯 (记者王硕 通讯员徐娜肖倩) 昌平区马池口镇土楼村村民张德生在自家院内挖水道时,发现了一组“陶罐”,里面还藏有一具儿童尸骨。昨天,经昌平区文物所工作人员鉴定,该组陶罐为战国时期的夹砂红陶瓮棺,距今已有2000多年。据了解,这是昌平区首次发现完整的三件套瓮棺。

张德生说,前几日,他在自家院内挖下水管道。挖到一米多深的时候,他突然碰到一个倒扣的“陶罐子”。“碰到文物了!”张德生惊诧不已,又向下挖掘了几十厘米,发现底下还有两个陶罐,并且三个罐子相互贯通。

张德生打开罐口,里面堆满了黄土,扒开黄土,里面竟是一具尸骨。头盖骨、肋骨、腿骨清晰可见,“肋骨只有四五厘米长,像是个孩子”。张德生赶紧拨打了文物部门的电话。

昨天,在昌平区文物所,记者看到这组瓮棺。瓮棺材质均为陶制,厚度不到一公分,由上中下三件组成,陶罐间相互贯通。三件陶罐的口径都在33厘米左右,高35厘米,其中上下两件保留基本完整,只有瓮口边磕碰较多,而中间的下半部丢了三分之一。

昌平区文物所工作人员邢军表示,经初步鉴定,此瓮棺属于加砂红陶,是战国时期物品。瓮棺是新石器时代到汉朝的一种墓葬形式,当时一般用来埋葬夭折的儿童。据了解,以前在昌平也曾发现过瓮棺,这是首次发现完整的三件套瓮棺,且竖直放置更不多见。

发表在栏目: 文化

商报济南消息(山东新闻网记者 宋宪霞)公安部决定昨日起在全国集中摸排来历不明儿童,同时要求对非亲生入户儿童进行DNA检验。就此,记者昨日采访了专门帮助被拐卖儿童回家为主旨的“宝贝回家寻子网”创办者张宝艳。张宝艳表示,“超生”或将按非亲生对待。

“超生”或按非亲生对待

据报道,公安机关将开展为期6个月的集中摸排行动。公安部要求各级公安机关要严把被拐儿童妇女的落户关,对非亲生入户的必须进行DNA检验,并录入全国打拐信息库,对比确认非被拐儿童后再办理入户手续。

只要“非亲生入户”都须采集DNA,可“非亲生”如何认定?张宝艳表示,昨天中午与打拐办主任陈士渠“进行了沟通”,“目前是按照出生证落户,因此只要没有出生证的,都被认定为‘非亲生’。其中,有些以‘超生’名义落户的孩子或许也将按此标准要求。”

张宝艳告诉记者,今后,家庭“抱养”“收养”小孩前,都须对其进行DNA检测,录入全国打拐DNA信息库对比确认非拐卖儿童后,再办理入户手续。

而对于网友比较关心的“儿童失踪快速查找机制”落实问题,张宝艳表示,目前公安部对此已经有完善的流程和规定。而刚出台的政策是对打拐的“进一步深化”,之前已在各省份试行过,“所以不会出现网友担心的问题”。

孩子丢失可检测DNA

“只要孩子丢了,就可以将信息录入打拐DNA信息库。”作为“打击拐卖儿童DNA数据库”的建议提出者,张宝艳告诉记者,信息库是免费检测,如果确定孩子丢了,就可以联系县级以上的刑警队,进行采血,然后警方会将信息录入到全国打拐DNA信息库里面。只要有疑似DNA出现,系统就会报警,然后据此再进行核对检测。“孩子以前丢了的,也可以去检测DNA,”张宝艳告诉记者,信息采集并不仅限于刚丢失孩子的父母。

“目前,我们已经为1000多名孩子找回了家,”谈及此,张宝艳深感安慰。

(本文来源:山东商报 )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本报讯 (记者邢世伟)昨日,公安部副部长张新枫在公安部深化打拐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上表示,从现在起,全国警方将开展为期6个月的来历不明儿童集中摸排行动,不放弃任何一起未破打拐案件。

警方打拐形势依然严峻

公安部透露,从2009年4月以来,全国共破获各类拐卖案件34212起,打击处理拐卖犯罪人员36097名,解救被拐卖妇女23085名、被拐卖儿童13284名,通过全国打拐DNA数据库比对,为1040名解救儿童找到亲生父母。

张新枫称,经过两年打击,目前拐卖犯罪气焰已被震慑,全国恶性大案明显减少,高发多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由于现有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以及非法暴利驱动,警方打拐形势依然严峻。

张新枫介绍,目前我国拐卖案犯罪团伙大范围、跨地区作案,拐骗、运输、贩卖一条龙。犯罪分子为了谋取非法利润直接抢劫、抢夺、盗窃儿童、贩卖婴儿。利用网上聊天、交友、相约游玩等方式拐骗。拐骗残疾少年儿童、少数民族少年儿童、在校学生从事卖淫、偷盗等违法犯罪活动。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人口性别比例失调,大龄男青年娶妻难,长期存在买媳妇现象。

六一前建成快速查找机制

张新枫称,对于打拐案件,公安部将实行县市公安部门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组长对案件侦办、查找解救被拐卖人员、安抚被害人家庭工作全程负责到底的“一长三包制”。

张新枫透露,从现在起,全国警方将用6个月时间展开对来历不明儿童集中摸排行动,对疑似被拐卖儿童,要采集生物检材,经刑事技术部门检验后,录入全国打拐DNA数据库比对。同时,公安部要求各地在6月1日前建立实施儿童失踪快速查找机制。

所谓生物检材,广义地说,泛指有生命的动植物的组成全部及部分残留于刑案中的痕迹物证。狭义地讲,就是与人体有关的毛发、血液、分泌物、人体组织、骨骼等。

张新枫表示,被拐卖儿童案一天不破,公安机关就决不放弃侦查,决不放弃查找,只要孩子还在,公安机关会一直破下去,找下去。

作者:邢世伟

(本文来源:新京报 )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环球网记者梁旭报道 俄罗斯萨哈林州政府3月18日表示,打算帮助日本政府安置250名日本地震灾区的儿童前往度假营生活。

  俄新社报道,俄萨哈林政府发言人特鲁特涅娃表示已于17日与日本总领事馆进行沟通,将分两批安置250名日本灾区儿童。特鲁特涅娃称,日本儿童在度假营地可以减少心理压力,健康会得以改善,还可以了解俄罗斯文化。该发言人称,度假营条件良好,可以每天供应4-5次食品,还有其它娱乐设施。

  报道称,特鲁特涅娃表示萨哈林人也愿意接受150名日本儿童前往自己的家居住。她表示,两国以前就曾互派儿童在当地家庭居住。日本总领事馆对此表示感谢并称,必要时候会采纳俄方建议。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第 3 页,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