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1月29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为了满足不断扩大的环保车需求,世界上许多汽车制造商都在开发新型电动车(EV)、混合动力车(HEV)以及插入式混合动力车(PHEV)等能够极大改善汽车油耗、有效抑制尾气排放的车型。以下即是11款已经投产或即将投产的环保车型,日本丰田、美国通用、福特等汽车巨头的产品榜上有名。
1.雪佛兰Volt
美国通用雪佛兰Volt混合动力车从11月11日开始投产,有望在年底前与多个州的经销商达成协议,它是2010年到2013年间计划投产的一系列插入式混合动力车中启动最早、最引人注目的车型之一。同其他许多新技术一样,电动车要想在大众市场取得成功还需要克服诸多障碍。
最早购买插入式混合动力车的车主将要面临许多困难,例如,车价相对较高,充电设施有限,长期耐久性存在不确定性,转售价值,无法在近便的充电装置充电就上路所带来的不安全感。汽车制造商为解决这些挑战制定了一系列策略,希望在未来几年赢得数以千计用户的青睐。
像通用汽车这样的厂商,将会推迟推出纯电力驱动车型,转而选择插入式油电混合技术,同时将内燃机作为备用选择。有时,像即将问世的插入式混合动力车丰田普锐斯,限制电池组大小或也有助于降低成本。事实上,所有即将投产的插入式混合动力车型,最初都以高于传统车型和混合动力车(HEV)竞争对手的价格销售。例如,雪佛兰Volt的售价预计在4.1万美元左右。
据通用汽车公司介绍,雪佛兰Volt行驶头25至50英里(约合40至80公里)时使用存储于锂离子电池组中的电量驱动,在此之后,小型气体燃料发电机将启动,使雪佛兰Volt再行驶“数百英里”。正如市场研究机构Kelley Blue Book分析师詹姆斯·贝尔(James Bell)所言,雪佛兰Volt会让你“在希望的时间开进外婆家或拉斯维加斯”,即便是美国高速公路上的充电选择非常少,而且相隔遥远。
雪佛兰Volt时速最高达100英里(约合160公里),还具备更高端的功能,例如显示导航和车辆信息的7英寸触摸屏、Bose话音系统、遥控启动功能,以及为期五年的OnStar“方向和连接”(Directions and Connections)升级服务。通用汽车公司表示,使用标准110伏充电站,雪佛兰Volt可在10小时内充满电,而使用220伏充电站,则仅用4个小时。
CalCars.org网站创始人、电动车长期支持者菲利克斯·克拉默(Felix Kramer)说:“它在每个方面都出类拔萃。不足之处是,售价相对较高,只有四个而非五个座位。另外,T型电池组位于车厢中央位置,让人不舒服。”贝尔表示,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只要不去拉一条船,或是家里人太多”,雪佛兰Volt是一款不错的替代车型。
2.尼桑Leaf
尼桑Leaf将于今年12月在美国某些城市上市销售,贝尔认为,这是一款会给留下深刻印象的车型:“当你第一次看到它从身边静静驶过,就会牢记于心。”贝尔表示,与具有汽油燃料模式的雪佛兰Volt相比,纯电动尼桑Leaf是“更优良的城市机器”。尼桑Leaf五座,也有一个7英寸导航显示屏,最高时速为90英里(约合145公里)。
据尼桑公司介绍,在城市环境下,尼桑Leaf每充一次电可行驶100英里(约合160公里)。使用标准110伏充电装置,尼桑Leaf有望在20小时内的充满电,而换作220伏充电装置,则可能用8个小时左右。尼桑Leaf起价32780美元,有望成为未来几年价格最低的插入式混合动力车之一。克拉默表示,它可能是“每个美国家庭在选购第二辆车时的完美选择。”
政府的激励政策将有助于缓解最早使用电动车的车主的担心。为解决充电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中国、日本、欧盟和北美都在大力发展充电设施。另外,美国加州和其他世界号召使用污染更小车辆的地区,将会进一步出台鼓励购买电动车的措施。据派克研究机构的分析师介绍,除了这些因素以外,油价不断上升的预期,将使得插入式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车在2010年至2015年全球销售达到310万辆。
不过,有些分析师警告称,如果政府不出台相应政策,油价不出现大幅升高的趋势,降低成本和充电时间及延长里程的技术没有取得突破,则大批用户很难放弃传统动力乘用车,转而选择插入式电气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车。例如,据全球知名市场调查机构J.D. Power & Associates最近预测,2020年,混合动力车、插入式电气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车的全球销量大概为520万辆,仅占乘用车全球市场的7.3%。
根据该公司的预测,这其中,仅有131万辆是纯电动汽车。这意味着,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在10年间的增长速度迟缓。J.D. Power & Associates预测,今年全球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的销量为100万辆,占乘用车总销量的2.2%。汽车制造商和电车支持者之处,随着充电设备不断增加,电池技术不断完善,以及批量生产使得价格下降,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市场可谓存在诸多变数。
4.宇宙列车残骸
从上周公布的美国宇航局斯皮策太空望远镜拍摄的图片可以看到,星系大冲撞引起恒星形成团组发生剧烈“爆炸”,产生的大量气体至今仍遮掩着它。这个编号为II Zw 096的天体,以前曾是两个发生合并的风车状星系,但是这次猛烈撞击已经打乱了其中一个星系的螺旋形状。
当两个星系合并在一起时,它们内部的巨大气体云团穿过彼此,形成密集的物质囊(pockets of matter),形成新的恒星。斯皮策望远镜从红外线范围看到的这个恒星形成团组(位于中心的红色斑点)爆炸,直径仅为700光年。根据它的亮度进行判 断,天文学家认为这个区域每年形成的新恒星的质量是太阳的数百倍。
5.被中断的极光
一条浅绿色须状极光围绕在挪威特罗姆索上空的满月周围,这是23日拍摄的一张长曝光照片。当月球与太阳位于地球的相反两侧时,天上的月亮显然是圆的,我们能够看到完整的明亮月盘。大于半月而小于满月, 即将变成满月的月亮被称作待宵月。
6.彗星冲出尘埃
从上周公布的由美国宇航局的太阳和太阳风层探测器拍摄的最新照片来看,我们的太阳系里有一颗较小的彗星。图中看到的这颗小彗星可能在11月13日到14日间破碎了。太阳和太阳风层探测器通过用日冕观测仪挡住太阳发出的炫目光线,能够发现这颗正在靠近自己的彗星。红色盘状物里面的白色圆环是日冕观测仪描绘的太阳的实际大小。
7.月球岩崩
从美国宇航局的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LRO)拍摄的这张月球照片上看,黑色物质似乎在罗宾逊陨石坑边缘消失不见了。上周公布的这张图片显示,该陨石坑北部斜坡上有宽大约是2035英尺(620米)的细长条纹。科学家认为这是由以前堆积在陨石坑壁上的岩石发生崩塌导致的。它跟最近在火星上发现的泥流的特征类似。但月球表面曾经不可能存在水,科学家认为,火星表面像流水留下的痕迹,可能也是由干雪崩造成的。(任秋凌)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1月26日消息,据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下面是这周美国宇航局公布的一些太空图,其中包括场面壮观的宇宙大冲撞和旋转恒星,也有地球俯瞰图。
1. 高速逃逸恒星
23日公布的这张新照片,是由美国宇航局的“广域红外探测器”拍摄的,从它上面可以看到,恒星AE Aurigae就像一个行事鲁莽的青少年,它与邻居“发生争执”后,从诞生地逃了出来。
据该局说,AE Aurigae可能是在猎户座的四边形星团里诞生的。当这颗恒星还有个伴的时候,它与恒星Mu Columbae形成双星。但是在大约250万年前,双子星彼此相撞在一起,猛烈的撞击导致AE Aurigae和 Mu Columbae分别向相反的方向疾驶而去,速度达100公里每秒(即时速36万公里)。如今,在距御夫座AE“老巢”以北数百光年的御夫座可以看到这颗恒星的身影,而它以前的伴星天鸽座μ星则位于距其南面数百光年远的天鸽座。
AE Aurigae现在是一个温度相对较低的星云的一部分,该星云仅反射阳光,自身不发光。但是这颗恒星显然已经着火了,因为它发出的放射物正在剥夺周围气囊的电子,加热附近的尘埃,导致该云团被它发出的光照亮。
2.旋转恒星
这是这个月拍摄的一张长曝光照片,它显示的是位于伊朗一座古塔遗迹后面的宇宙之轮。这是在奥保兹(Alborz)山用大约3小时拍恒星移动的轨迹,然后合成的,这座山的最南端靠近里海。据摄影师巴巴克·塔弗莱希说,古代天文学家可能正是利用这样的塔来确保历法的精确性。
3.腐烂海
从美国宇航局“陆地卫星五”号拍摄的这张乌克兰克里米亚半岛的自然色照片上看,天然盐使一个泻湖网看起来闪闪发光,它们就像是嵌入其中的宝石。夏季,温暖的沼泽地里的水发出难闻的臭味,使这一地区成为臭名昭著的“腐烂海”。
泻湖周围的箱型农田和环形灌溉系统看起来就像是用弯弯曲曲的公路缝合在一起的带有几何图案的挂毯。在图的左下方,黑海的一部分看起来像个颜色更暗的斑块。
4.新生海马宝宝
在佛罗里达州辛格岛,第一个诞生的小海马宝宝被从父亲的育儿袋里喷出来,这张照片获得“动物行为”类第三名。雄海马的腹部有个育儿袋,它一次能携带2000个海马宝宝。海马的妊娠期在10到25天之间,不同海马的妊娠期各不相同。
5.水下被困者
这张名为“水下的悲哀”的照片,显示的是科特斯海下一只被渔网缠住的海龟。这张照片获得“环境和环保”类第三名。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濒危物种红皮书》上,七分之六的海龟品种都被归入易受影响、濒危和严重濒危的动物名单里。
6.蓝眼鳗鱼
这是一只蓝眼鳗鱼的特写镜头,这张在印尼拍摄的照片获得“印尼动物”类优秀奖。鳗鱼能长到大约5英尺(1.5米)长,海鳗属通常没有胸鳍,这跟其他鳗鱼类不同。(秋凌)
新浪环球地理讯 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第四届“印尼深海国际摄影大赛”获奖作品日前揭晓,这项大赛分为7个类别,作品均为世界各地摄影师拍摄的海底照片。以下为部分获奖作品:
1.深潜
2010年,一名潜水员正在探索冰岛斯尔菲拉(Silfra)里的一个大陆海沟。这张照片获得第四届“印尼深海国际摄影比赛”“潜水”类第一名,这个月早些时候媒体刊登了这项大赛的获奖作品。据报道,这项大赛的奖金是3.5万美元,2010年在世界各地拍摄的“精美”水下照片被分成7个种类。评委包括专业水下摄影师和杂志编辑。
2.卵的忠实保护者
这张照片是在菲律宾阿尼洛拍摄的,它显示的是一只螳螂虾正在保护它的卵。这张照片获得“紧凑型相机”类一等奖。这种动物看到的颜色是我们人类和其他动物看不到的,它的世界里有11或12种原色,而人类是3原色。
3.孤独的狮子鱼
在埃及的红海,一只狮子鱼与一群玻璃鱼一起畅游。这张照片获得“奇礁胜景”类第三名。最近美国狮子鱼的活动范围正在慢慢扩展到东海岸。据《华尔街日报》说,这种繁殖速度很快的入侵动物不仅有毒,而且贪吃,这迫使美国相关部门举办了一项名为“吃掉狮子鱼”的运动,并促使环保人士发起捕捉狮子鱼的竞赛。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1月22日消息,美国国家地理网站公布了过去一周的精彩太空照片。这些照片集中展现了美国宇航局与欧洲航天局最新拍摄的火星裂缝、加勒比海北部美景及NGC 1514行星状星云等壮观景象。
1.恒星“雕刻家”
在美宇航局和欧洲航天局联合管理的“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最新近红外照片上,一颗濒死的恒星在宇宙中勾勒出蝴蝶结的形状。正如这张照片所显示的,当类日恒星濒临死亡,它们不断膨胀,外面的气体层开始分离,最终可能形成称为行星状星云的彩色残骸云。
这个行星状星云编号为IRAS 20068 4051,“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时,IRAS 20068 4051正处于短命的幼年阶段,逃逸的气体温度相对较低,所以主要以近红外线照射。最终,当IRAS 20068 4051变成一个羽翼丰满的行星状星云,其温度足以使周围的气体在可见光下闪闪发光。
2.群岛似抽象画
根据陆地卫星7号拍摄的假色卫星照片上,加勒比海北部的英属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给人感觉就像一幅美丽的抽象画。陆地卫星7号由美国宇航局(NASA)和美国地质勘测局(USGS)联合管理,11月16日最新公布的照片是一个名为“地球艺术3”(Earth as Art 3)图片系列的一部分。
正如这张卫星照片所显示的那样,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红色)主要位于凯科斯滩(青绿色)的北端。凯科斯滩是一个由石灰岩、沙子、藻类、珊瑚礁等构成的浅滩,面积约为2370平方英里(约合6140平方公里)。
3.神秘光环
在可见光下,NGC 1514行星状星云就像灰白色水母一样穿行于茫茫宇宙。但在美宇航局广域红外线巡天探测卫星(WISE)拍摄的最新照片中,这只宇宙水母看上去就像被困于闪闪发光的“仓鼠滚轮”中。事实上,NGC 1514行星状星云由两个年代久远的恒星构成。一个是称为白矮星的恒星“遗体”。
另一个是濒死巨星,这种恒星过去曾经像太阳一样,如今不断膨胀,外面几层分离,在两颗恒星周围形成气泡。白矮星喷射的物质流撞向这个气泡壁上。在这张照片中,白矮星喷射物撞击的区域呈现出橙色环状物,原因就是光环中被加热的尘埃会在红外光线下闪光。
4.火星裂缝
根据欧洲航天局“火星快车”探测器拍摄的最新照片,一条深深的裂缝穿过火星凤凰湖(Phoenicis Lacus)蜿蜒曲折的断层线。科学家认为,凤凰湖深达1.8英里(约合3公里),形成于附近火山喷发引发的剧烈地质活动。
5.土卫四表面裂缝
根据美宇航局上周公布的照片,鬼魅一般的卷须状物似乎正偷偷爬上土星卫星土卫四的表面。这张照片是由“卡西尼”号飞船拍摄的。“旅行者一号”在20世纪70年代最早捕捉到土卫四奇特外形。“卡西尼”号飞船后来拍摄的高清照片揭示,这些脉管状结构其实是冰冷的地形上相对年轻的断裂处。(秋凌)
新浪环球地理讯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今年5月,考古学家在墨西哥恰帕德科尔索城(Chiapa de Corzo)发现了一座建在金字塔顶的古墓,这座坟墓距今大约2700年,是古中美洲(大概包括今天的墨西哥和中美洲)已知最古老的金字塔式坟墓。
1.仔细清理头骨
在墨西哥恰帕德科尔索城,考古学家林尼斯·洛夫(Lynneth Lowe)和一名工作人员正仔细清理在古墓中发现的头骨。据领导实施这次发掘工作的杨百翰大学考古学家布鲁斯·巴克汉德(Bruce Bachand)介绍,这座金字塔是了解独特的索克文化何时、以何种方式源于奥尔梅克文明(墨西哥的古印第安人)的一扇窗口。
奥尔梅克是新大陆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奥尔梅克人大约在公元前1200开始从位于墨西哥湾的家乡向四周扩散。奥尔梅克文化影响了后来的许多古中美洲文明——尽管考古学界对这种文化的影响程范围存在着长期的争议。
2.满口的玉制珠宝
考古人员在恰帕德科尔索城金字塔古墓墓主嘴里发现了满口的玉制珠宝,这位墓主被认为是颇具势力的中年男性。嘴部的骨头和身体其他部分都被涂上了一种神圣的红色颜料。据考古学家巴克汉德介绍,墓中发现的两位精英人士的嘴部都盖着大块贝壳,贝壳上镶嵌有经过打磨和抛光处理的绿色和黑色黑曜石圆片。
3.女性精英骸骨
在紧挨古墓的一个平台上,考古人员发现了第二具精英者(可能是位女性)的骸骨。这副骸骨装饰着由手工制作的含有玉、琥珀、黄铁和珍珠的饰物。一面厚厚的镶有粉刷过镜框的方形黄铁镜放在这位女性的右膝旁边。巴克汉德说:“毫无疑问,这些人处于社会的顶层。”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下属研究和考察委员会为巴克汉德的发掘工作提供了部分资金。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1月18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11月16日宣布,考古人员在埃及南部卢克索市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了12尊2300多年前的狮身人面像,它们或许是传奇的埃及古道“狮身人面像大道”(Avenue of the Sphinxes)的收尾工程。
1.微笑的狮身人面像
在这张公布于11月15日的照片中,一尊新发掘的狮身人面像看上去在微笑。这12尊狮身人面像全部发现于埃及卢克索市以前的一个居民区,为了考古研究和发展旅游业,这个居民区已被夷为平地。神圣的狮身人面像大道其实是连接底比斯城(卢克索市的前称)尼罗河东岸众多神庙的运河系统。
狮身人面像大道在史书上已有记载,但之前从未得到证实。新发现的路段历史可追溯到古埃及第30王朝最后一位法老尼克塔尼布一世统治时期(公元前380年至公元前362年),他的名字就雕刻在其中几尊狮身人面像的基座上。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卢克索考古发掘部门主管曼索尔·博莱克(Mansour Boraik)说:“底比斯是古埃及东部地区的圣地,古埃及人建造这条神圣的道路是为了方便人们朝拜神庙。”
2.工人安放狮身人面像
在这张公布于11月15日的照片中,工人们将一尊新发掘的狮身人面像安放在基座上。迄今已知最早对狮身人面像大道运河之旅的描述是由古埃及女王哈特谢普苏特留下的。据说,在大约3500年前,哈特谢普苏特女王参加了神舟表演,这也是庆祝尼罗河汛期到来的一年一度的“奥佩特节”(Opet)的一部分。当时,狮身人面像大道相对修饰不多,后来的埃及统治者安放了大量狮身人面像(据认为超过一千尊),这条大道由此得名。
考古人员已经在这条1.7英里(约合2.7公里)长的大道两侧发现了近900尊狮身人面像。据常驻卢克索的美国芝加哥大学东方研究所埃及古物学家雷·约翰逊介绍,一开始,尼罗河水恰好从狮身人面像大道连接的神庙两侧流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河道向西扩展了大约0.5英里(约合0.8公里)。约翰逊没有参与最新的考古发掘工作。
3.新发掘的埃及古道
12尊狮身人面像(其中许多现已无头)排列在狮身人面像大道新发掘的尼克塔尼布路段的一端。迄今为止,在总长0.4英里(约合600米)的尼克塔尼布路段,只有约66英尺(约合20米)被发掘,这也是埃及政府将历史上有名的底比斯古城转变为现代旅游胜地的努力。
之前发掘完毕的狮身人面像大道路段将底比斯城东两座主要神庙——卡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连在一起。考古人员希望,一旦这条古道全部被发掘,新发现的路段(似乎通向附近的姆特女神庙)会给这个古代的运河系统增加第三座神庙。
负责此次发掘工作的曼索尔·博莱克说:“如果我们发现了通向姆特女神庙的码头或海港,依我看,这意味着我们接近于获得一项改变卢克索城东面貌的伟大发现。”这将预示着,古代底比斯城神舟节经过的地方比以前想象的多,行进的路线比以前想象的复杂。(秋凌)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1月11日消息,美国国家地理网站公布了过去一周的精彩太空照片。这些照片集中展现了美国宇航局与其他国家航天局最新拍摄的星系合并、长征四号运载火箭发射及等离子体尘暴等壮观景象。
1.星系合并
这是距地球2.2亿光年外的一次宇宙的大规模融合:这张照片让我们以前所未有的细节看到了统称为“原子能为和平服务”(Atoms-for-Peace)的星系合并。 这个天体的正式编号为NGC 7252,其绰号源于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在1953年发起的“原子能为和平服务”运动,旨在宣传和平利用核能。
这张照片是由欧洲南方天文台设在智利的拉息拉天文台拍摄的,显示了气体和恒星被从碰撞在一起的星系剥离,笼罩在其共同核心周围,形成环状物质的画面。环状物质令星系的外形看上去十分奇特,让人不禁想起电子绕原子旋转的教科书插图。
2.“滴血的心”
在这张由欧洲航天局(ESA)与美国宇航局(NASA)联合发射的陆地卫星5号拍摄的照片中,湖水从中亚的咸海北面一个心形区域内流出。咸海曾经是世界上第四大内陆水体,然而,在过去50年,由于湖水不断被用于农业灌溉,面积变得越来越小。咸海周围的白色区域是辽阔的盐沼平原,现称为阿拉尔库姆沙漠(Aralkum Desert),是由湖水蒸发形成的。
3.等离子体尘暴
今年十月晚些时候,带电气体流像尘暴一样席卷太阳表面。这张照片由美宇航局太阳动力学观测卫星(SDO)拍摄。等离子体在太阳表面“狂舞”超过两天时间,在此期间,太阳动力学观测卫星用远紫外相机捕捉到整个过程。而就在不远处,一场规模更小、持续时间更短的太阳爆发也在上演。
4.外形奇异星系
这难道是一款超薄电脑?不是,“哈勃”太空望远镜不会给超薄笔记本电脑做广告。照片中的物体其实是一个细长星系的侧面像。这个星系编号为NGC 4452,1784年由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最早发现,他指出了它的形状是细长形。美宇航局在11月8日公布了这张“哈勃”望远镜拍摄的最新照片,它以前所未有的细节揭示了这个星系,包括星系核心的亮点。
5.燃料泄漏
11月9日,一名工程师从美宇航局“发现”号航天飞机的外挂燃料箱拆下通风管,此时,“发现”号正矗立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39A发射台上。由于地面脐带传送盘(GUCP,通风管在此与外挂燃料箱相连)区域被检测出氢气泄漏,美宇航局取消了原定于11月5日的发射。美宇航局官员上周宣布,“发现”号航天飞机在11月30日以前不会再尝试发射。
6.长征四号运载火箭发射
11月5日,中国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搭载一颗新的气象卫星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颗卫星是中国“风云三号”系列气象卫星的第二颗。一旦完成在轨测试,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将利用“风云三号”02星提升本国的中期气象预测能力。(孝文)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1月12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这是2010年欧洲年度野生动物摄影比赛获奖照片,包括展现蜗牛、水獭、猫头鹰和猎豹在内的一系列摄影作品均在比赛中有所斩获。
1.向光而行
2010年欧洲年度野生动物摄影比赛“其他动物”单元获奖作品,展现了一只向着“光明”爬行的蜗牛。这项年度摄影盛宴由德国自然摄影师协会举办,共有8个不同竞赛单元同时还设立了弗里特兹·波尔金奖和弗里特兹·波尔金青少年摄影师奖这两大奖项。(波尔金是德国著名生态摄影师奖)2010年的欧洲野生动物摄影比赛共收到来自29个国家的1.1多万幅参赛作品。虽然参赛作品可以在世界各地拍摄,但参赛摄影师必须生活在欧洲。
2.进食中的水獭
2009年在爱沙尼亚拍摄,展现了一只正在吃东西的水獭,食物可能是一只青蛙。在2010年欧洲野生动物摄影比赛的哺乳动物单元,这幅摄影作品获得高度评价。
3.踩水
2010年在瑞士莱茵河拍摄,展现了一只正在一群白首鲤上方游动的疣鼻天鹅,双腿和脚蹼非常醒目。在2010年欧洲野生动物摄影比赛中,这幅照片被评为最佳鸟类摄影作品。
4.形同鬼魅的猫头鹰
拍摄于魁北克,一只形同鬼魅的猫头鹰在树旁飞过,四周的一切均被白雪覆盖。照片名为“雪白的猫头鹰”,在2010年欧洲野生动物摄影比赛中获得高度评价并拿下“观众奖”。虽然这项摄影比赛只向欧洲摄影师开放,但摄影作品并没有只在欧洲拍摄的限制。
5.处女游
拍摄于哥斯达黎加,一只小橄蠵龟在海水中奋力划水,朝着更深的水域进发。在出生后的最初几天,小橄蠵龟除了吃卵囊内剩余的卵黄外,什么东西也不吃。这幅照片由德国摄影师索尔维恩·赞科尔拍摄,获得2010年弗里特兹·波尔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