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网综合讯】据梳理,截至3月31日,今年中国共发生4起造成人员死亡的森林火灾,共造成39人死亡。其中,“3·30”木里火灾就造成31人死亡。这相当于2016年至2018年森林火灾扑救工作一年的死亡人数。
沉痛代价的背后是当前严峻的森林防火形势。原海南省森林消防指挥办公室主任的刘福堂告诉北京《新京报》,1987年的“5·6大兴安岭特大火灾”是32年来最大的一次森林火灾。造成5万多人受灾,211人丧生。“相比二三十年前,如今的森防工作确实有进步”。以“十二五”期间为例,中国年均发生森林火灾4017起、受害森林面积1.7万公顷、人员伤亡61人,分别比“十一五”期间平均水平下降了58.29%、85.11%和48.13%。
不过,去年开始中国各主要林区和北方草原地区的火险等级持续增高,局部地区干旱、大风等极端天气频发,受传统习俗(如燃放鞭炮、上坟烧纸)及林内多种经营活动增多等因素叠加影响。应急管理部森林消防局副司令员闫鹏在去年底公开表示,火灾潜在危险性逐年增加,森林防火形势不容乐观。
4月3日,参加四川凉山木里森林火灾扑救工作的四川森林消防总队凉山州支队西昌大队返回位于西昌的驻地。该大队41人参与本次扑火,26人不幸牺牲,15人安全返回。(图片来源:新华社)
1987年5月6日下午,时任黑龙江漠河县护林中队副中队长的郭喜军兼任快速扑火队队长。他带着30名队员去扑火,唯一的灭火工具是所谓的“二号工具”——类似于常用的拖把,上面绑着橡胶条。
“耳聋、眼瞎、腿瘸”,时任国家林业部办公厅秘书处副处长的毕忠镇如是评价当时有关部门的处境。
此后,国家在森林防火方面开始投入资金、人力、科技等。最为突出的是,建立了预测预报系统。到2007年时,我国已经建立起不逊于发达国家水平的卫星监测系统和“3S”森林防火系统。
一位资深消防人前述消防人士表示,在灭火工具上,风力灭火机在随后的森防工作中则是大量使用。
在今年2月10日凌晨发生的四川凉山州木里县三角桠乡里铺村与高房子村交界处森林火灾,前往火场实施扑救的凉山州森林消防支队携带的灭火工具就有,斯蒂尔灭火机、水枪、油锯、组合工具等常规灭火装备。
发现火场扑救难度大后,南方航空护林总站西昌站还出动了M-26、K-32两架直升机,以全天进行空中吊桶灭火。
像这样的单兵装备和直升机参与救援,已经成为国内越来越多森林火灾扑救的“标配”。
该消防人士指出,从个人装备来看,当前中国消防员与西方发达国家无太大差距。
在航空救援装备方面,刘福堂表示,“相比过去,也有很大改善”,过去只在东北、西南有航空护林,现在基本扩大到全国多数省区都有。飞机载量、性能各方面也都有很大改进。
但在飞机救援数量方面,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还较明显。刘福堂说,他1985年去加拿大考察时,加拿大有800多架飞机用于森林火灾扑救,美国有1000多架飞机。而至2016年12月,中国共计31个航空护林站只有27架直升机。
不仅是数量上的差距,在荷载方面,比如俄罗斯的伊尔-76运输机,被称为“灭火轰炸机”,载水量多达42吨;被称为“超级水箱”的美国波音747消防飞机载水量更是达到80吨。而我国使用的直升机也就是一两吨水。
在森林防火人才方面,中国专业、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伍由1987年的不足1万人,已发展到当前的60多万人。但一位知情人士认为,这与全国人才需求比还是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专业化方面,市县一级的专职副指挥长作为森林火灾扑救现场的“最高指挥”,他们应由专业人士来担任,但不少地方的专职副指挥长却并无相关经验或者学科知识,而成了一些更基层提拔对象在没地方安置时的“空缺”。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森林防火顾问牛树奎说,各级森林防火部门专业水平确实都存在欠缺,很大一个问题是森林防火不像其他的行业,有高校设置相关专业培养学生,因为缺乏类似专业,好多其他专业的人在从事森林防火工作。
为改变这一局面,北京林业大学专门给国防生建了一个森林防火专业,2012年开始招生,招了四届,2015级是最后一届。他们毕业以后基本上都到森林部队工作,主要任务就是防火,现在因国防生撤销,森林防火专业也暂时没有了。
牛树奎认为,从专业角度来讲,森林防火人才的缺口很大,从目前来讲,要解决防火的专业化问题,除了注重在职培训,国家应该有指定的人才流通渠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