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

周一, 06 11月 2017 13:34

17省份最低工资上调 京沪深津最低月薪超2000元

给本文评个分吧
(0 票)
11月1日,新京报记者从人社部2017年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10月底,全国已有17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最高的上海市已达2300元。




人社部发言人卢爱红介绍,今年最低工资的平均涨幅达到了10.4%。

上海月最低工资最高 达2300元

新京报记者初步统计,截至11月1日,全国至少已有上海、陕西、青海、广东深圳(人社部统计最低工资时将广东深圳市作为一个统计地区)、山东、甘肃、天津、江苏、福建、湖南、内蒙古、北京、吉林、河南、山西、宁夏和湖北先后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

今年4月1日,上海市最先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标准由2190元上调至2300元。从11月1日开始,湖北省也宣布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第一档月最低工资由1550元调整至1750元。

何为第一档月最低工资标准?人社部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有的省份经济发展不平衡,最低工资标准按地区分为好几档,省会城市或发达城市归入第一档,后面还可能有第二档、第三档最低工资标准。

京沪深津4地月最低工资超2千

在调整之前,青海省的最低工资标准是全国最低水平,第一档月最低工资标准仅为1270元/月。调整后,青海省第一档月最低工资标准上调至1500元/月。

综合人社部劳动关系司数据,新京报记者分析,今年17个统计地区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之后,各地执行的最新标准中,月最低工资标准最低的地区为西藏,每月为1400元。

每月最低工资超过2000元的地区包括上海(2300元)、广东深圳(2130元)、天津(2050元)、北京(2000元)。其中,天津、北京的月最低工资标准都是今年刚刚突破2000元大关。

与去年只上调了9个地区相比,今年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的地区大大多于去年。去年人社部相关负责人谈到我国用人成本不断提高这一问题时曾说,人工成本的上升,使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不像过去那么明显。

人社部一位知情的专家向新京报记者表示,去年放缓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面和调幅,主要因素是针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企业经营出现困难的情况。这位专家也同时表示,调整幅度也会保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水平,也要兼顾考虑劳动者的利益。

京沪明确最低工资不含社保

最低工资标准有强制力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这一标准对企业具有强制约束力。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根据《最低工资规定》,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在剔除下列各项以后,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一)延长工作时间工资;(二)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三)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等。

上述规定没有明确最低工资是否包括劳动者应缴纳的社保和公积金,各地规定不尽一致。内蒙古明确,最低工资标准中包含: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的个人缴纳部分。

不过,也有的地方明确不包含。这些地方最低工资标准“含金量”就更高一些。北京、上海均明确,劳动者个人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不作为最低工资标准的组成部分,用人单位应按规定另行支付。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其他信息

  • 新闻来源: 新京报政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