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

周二, 12 3月 2013 20:37

“国五条”出台,中国房市将起新变?

给本文评个分吧
(0 票)

       近日出台的地产调控“国五条”细则成为两会期间各方关注的焦点,其中“二手房按利差20%征收所得税”更是引发了众多质疑,让原本争议不断的楼市变得“迷雾重重”。

  逾八成网民看涨房价 多地现突击抢房

  3月1日傍晚,国务院发布了房地产调控政策“国五条”细则,要求各地区坚持房地产调控,对限购进行升级,房价上涨过快城市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和利率,出售住房按规定征收20%个人所得税,加快中小套型项目审批,禁止囤地、炒地、哄抬房价的开发商拿地。

  某网站的调查结果显示,83.4%的网友认为国五条细则出台后“房价继续上涨”;对于出售住房所得20%缴个税,38.7%的人认为“卖家将税收转嫁给买家,推高房价”,34.1%的人认为“投资客囤房,转售为租,房租上涨”。

  从二手房市场看,购房者为了抢搭政策“末班车”,导致多地楼市出现突击抢房景象。北京住建委最新公示的网签数据统计显示,“国五条”细则出台后的一周(3月2日-8日),北京二手住宅网签量达到了9400套,环比上一周 (2月23日-3月1日)大幅增加了140.5%,与上月同期(2月2日-8日)相比更是大幅增加了279.5%。而上海、广州等地的二手房源亦猛增,有房主降价20万元抛售。

  代表委员忧新政伤及无辜 或推高房价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对中国网财经中心记者表示,“国五条”效果恐难立竿见影,实施前期可能会加剧楼市的炒作。

  厉以宁称,从总体上看,“国五条”是希望把房价降下来,但前期效果恐难立竿见影。“因为很多人对政策不理解,会产生很多猜测,所以(房价)可能先往上走一点,然后再慢慢地下来。”厉以宁指出,只有把楼市的投资性需求去掉,使供求差距逐渐缩小,房价才会平稳。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在回答中国网财经中心记者提问时表示,“国五条”中二手房交易费用上升可能抑制短期炒作,但是也难免误伤健康的、改善性的需求。

  贾康指出,二手房交易费用上升还有可能逼得一些刚需涌向新房市场,或者不得已转而到租房市场。短期之内,如果相关政策措施不配套、信息不清晰,就会激发井喷式的交易,从而表现出房价上涨的情况。

  全国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认为酌情征税是可以的,但一刀切并不妥当,“有的人卖掉小房换大房,还要收这么高的税就不公平了”。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张小济称对“国五条”不乐观,他表示,如果地方政府脱离不了土地财政,房价调控很难到位,“不能老是中央请客,地方埋单”。

  全国政协委员、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建议政府调控房价不要过多依赖限购、税收政策,可以更多的考虑运用差别化信贷政策。

 

2013年3月12日

新闻来源:新浪新闻

其他信息

  • 新闻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