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闻

ZOE

ZOE

网址:

2019年6月5日,正在澳大利亚访问的中国海军第31批护航编队在悉尼花园岛军港举行甲板招待会。中国驻悉尼总领事顾小杰,编队指挥员邵曙光大校、张家柬大校,澳海军舰队司令部副司令普拉斯准将,新南威尔士州中国事务特使贺乐为,新州下议员、布莱克镇市长巴里,悉尼市市长代表、市议员郭耀文等中澳两国嘉宾200余人出席。张家柬大校主持招待会。


顾小杰总领事在致辞中热烈欢迎护航编队访问澳大利亚,表示2019年是中国海军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海军执行护航任务10周年。护航编队彰显了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大国担当,显示了中国致力于促进全球海洋治理、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姿态。相信两国海军将通过深入交流和相互学习,进一步增进双方友谊与合作,推动中澳两军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向前发展。

 

邵曙光大校介绍了此次护航情况,表示中国海军致力于捍卫世界和平,积极履行国际责任义务,努力提供海洋公共产品。中国海军期待同各国海军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愿通过此访进一步促进中澳两军交往,为中澳关系发展作出新贡献。


普拉斯准将代表澳军方欢迎护航编队到访,赞赏中国海军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表示军事合作是澳中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军交往有助于双方增进了解、扩大合作,预祝编队访问圆满成功。

 

招待会现场气氛友好、热烈,编队官兵精心准备的舞狮、歌曲等节目赢得观众阵阵掌声,书法、茶艺等中国文化展示活动也得到来宾交口称赞。

 

6月3日,中国海军第31批护航编队昆仑山舰、许昌舰、骆马湖舰在结束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任务后抵达悉尼,开始对澳大利亚的友好访问。访问期间,编队指挥员拜会了澳海军卡特堡基地司令、海军舰队司令以及新州议会上、下议长等军政要员。7日,护航编队将结束对澳大利亚的访问离开悉尼。

Defender新品发布会及澳中防晒防癌论坛即将举办


(澳视网讯)Defender新品发布会及澳中防晒防癌论坛将于2019年6月7日于新南威尔士大学拉开帷幕,届时将有专家学者与300多位嘉宾共同探讨防晒防癌。本次论坛由伊薇安娜集团与澳大利亚澳视传媒共同举办。

据伊薇安娜集团介绍,在奥林匹克运动诞生的古希腊,当时参加露天格斗竞技的男人们,为了减轻长时间在户外活动被阳光灼伤肌肤的刺痛感,将橄榄油抹在赤裸的身体上,并撒上少许粉末以便于竞技时互相抓握。涂抹橄榄油后的肌肤不仅不易晒伤,更变得滋润而有光泽。古希腊人拉开了人类防晒史的序幕。

澳洲防晒防癌已经是近十年的热点话题。2017年2月,澳洲籍著名电影明星《金刚狼》主演休 · 杰克曼曾因皮肤基底细胞癌复发接受了第6次手术。他患病以后,曾多次呼吁大家要做好防晒,预防皮肤癌。香港演员谢霆锋剃头拍电影时发现头皮黑痣变异,竟是皮肤癌的一种——黑色素瘤。晒太阳能令人体合成必需的维生素D,但也增加了皮肤癌的风险。

论坛主办方表示,很多皮肤问题其实都与防晒有关,可能你没有感觉得到,比如说:色斑、皱纹、老化、松弛、红血丝。罪魁祸首就是眼光中的紫外线UV,中波紫外线UVB会是皮肤晒伤,而长波紫外线UVA会引起皮肤的老化。

根据澳洲Cancer Council 公布的数据显示,9/10的澳洲人仍然不知如何正确防晒。过多暴露于 UVA 或/和 UVB 射线都会增加皮肤癌风险。这些数据可能部分解释了澳洲患黑色素瘤的人数高的如同天文数字,高居世界第一!而黑色素瘤堪称澳洲特有的过国民癌症。所以,防晒不仅可以防止由晒伤引起的早期皮肤老化,更可以降低皮肤癌的风险。

悉尼市政府举办首届残疾人博览会

悉尼市政府将于622日星期六在悉尼市政厅(Sydney Town Hall)举办第一届残疾人博览会,届时,约有50家本地残疾服务机构将与大众见面。

博览会为残障人士及其家人和看护者提供周边残疾服务机构的简介,同时也能介绍澳大利亚国家残障保险计划(National Disability Insurance Scheme,或简称NDIS)的具体内容。

最近,新南威尔士州残疾人服务系统已从政府型服务体系变革为归属国家残障保险计划的个体服务。

悉尼市市长Clover Moore近期的残疾服务体系经费管理改革让人们不得不开始加深了解本地残障扶助信息。

对于残障人士而言,无论是日常生活、社交活动还是其他需求,服务方向是否适用于自己,只有客户自己最清楚,因此了解服务内容至关重要。

语言也可能是服务过程中的一大障碍。市辖区内的许多居民都不用英语与家人交流,我们也会确保这类人群和大家一样有机会切实选用适合自己的服务。

悉尼市政府为大众提供一系列适用于残障人士的包容性活动和服务,其中包括:轻微运动、膳食送餐服务(Meals on Wheels)、座椅瑜伽以及市政图书馆澳大利亚手语(Auslan)故事会等。

本次首届残疾人博览会将邀请来自悉尼市辖区、兰德威克地市辖区(Randwick)、韦弗利市辖区(Waverly)的残疾人服务机构参加。

活动上还将安排咨询会。涉及内容包括寻找归属于国家残障保险计划的残疾服务,如何参加适合残障人士的包容性社交、体育、休闲活动,国家残障保险计划对7岁以下儿童的政策,国家残障保险计划与心理健康等。

悉尼市政府残疾人博览会为无障碍活动。澳大利亚手语及多种语言传译员也将到场为有需要的人们提供帮助。活动中的咨询会内容将以实时字幕的形式供人阅读。与此同时,由本土导航科技公司Bindimaps开发的室内导航技术也将为失明或弱视人群提供服务。

如有意参与或出席悉尼市政府残疾人博览会,欢迎致电:02 9265 9333

主题:     悉尼市政府残疾人博览会(City of Sydney Disability Expo

时间:      622日星期六 上午10点至下午4

地点:     悉尼市政厅下层及下层大厅(Lower Town Hall

悉尼市乔治街(George Street483

(请从德瑞特街入口处入场【Druitt Street】,维多利亚女皇大厦对面【Queen Victoria Building】)

悉尼市政府一向致力于把悉尼市及市内主流服务打造成为真正具有包容性且方便残障人士的城市。概述请见:大众之城:包容性(针对残障需求)行动计划2017-2021A City for All: Inclusion (Disability) Action Plan 2017–2021

 

博览会详情请查阅:https://www.cityofsydney.nsw.gov.au/community/community-support/people-with-disability/disability-expo

周三, 05 6月 2019 10:08

悉尼企业向塑料说不

 

悉尼企业向塑料说不

近日,悉尼市政府带领本市多家优秀企业正式做出明确承诺—— 大幅削减运营中对一次性塑料产品的使用。

来自酒店、住宿、活动、房地产等领域的业界领袖与悉尼市市长共同承诺减少对一次性塑料产品和包装的依赖并加入了悉尼限塑宣言(Sydney Single-use Pledge)。

目前为止,包括悉尼歌剧院(Sydney Opera House)、澳大利亚软件公司Atlassian、福克斯工作室(Fox Studios)、澳洲星亿集团(Star Entertainment Group)在内的30多家企业机构已加入了限塑行列。

此举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悉尼酒店、娱乐场所、集市市场、节事活动、重大活动和户外场所都将开始削减使用塑料瓶、吸管、一次性杯具和餐具等塑料制品的数量。

悉尼市市长认为该限塑宣言表明了本市各大企业为降低一次性塑料制品对环境污染的决心。

市长说:只要我们众志成城,就能为环保尽力,向世界证明悉尼企业正在力拔头筹,开辟一条零废弃之路。

研究表明,全世界每分钟对塑料瓶的购买量高达100万瓶(1,000,000),然而回收量还不及半数。

塑料吸管的寿命长达600年,其中多数会被丢弃到我们美丽的海港和河流中。到2050年,海洋里的塑料吸管要比鱼的数量还多,实在令人类汗颜。

回收虽然对废弃物治理管控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我们还应当在非环保制品的控制上加以重视。

悉尼市政府早已立下长远目标,欲在2030年做到零废弃。因此我们必须减少浪费,尽可能地回收利用,通过最为顺应可持续理念的环保方式处理剩余废物。

我感谢并欢迎已加盟悉尼限塑行列的机构,同时敦促更多团体参与其中,为了企业和环境的未来,淘汰一次性塑料制品。

悉尼市政府组建的可持续发展理想之城伙伴计划(Sustainable Destination Partnership)、建筑改善合作团(Better Buildings Partnership)、CitySwitch绿色办公服务(CitySwitch Green Office Program)的成员机构已经开始减少在运营和办公场所中对一次性产品的使用。目前共有32家企业机构加入了悉尼限塑宣言,预计不久会有更多。

知名的优质家庭娱乐景点运营公司默林娱乐集团(Merlin Entertainments)产品卓越性和企业社会责任部经理阿什利·哈耶斯(Ashley Hayes)表示,该公司将从自身做起,全面减少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她说:我们近期在悉尼水族馆(SEA LIFE Sydney Aquarium)开创的动物救援中心让我们亲眼目睹了一次性塑料产品对海洋生态的直接影响。

中心接纳的第一位伤员是一个名叫玛蒂尔达(Matilda)的绿海龟。由于误食塑料垃圾,入院时她的体重不足,健康状况极差。虽然玛蒂尔达在今年4月已经痊愈回归了野生生活,但她的康复过程足以证明塑料污染对海洋生物的重创。

类似玛蒂尔达的病例比比皆是,也让我们不禁对一次性塑料垃圾(如:塑料吸管、塑料袋、塑料包装等)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感到无比担忧。对限塑宣言举措的拥护与支持是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的又一步,从而确保我们继续摸索如何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商业运营对塑料的依赖。

澳大利亚规模最大的廉价旅游住宿商YHA青年旅舍也加入了削减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的行列。其首席执行官基里安·莱杰尔(Julian Ledger)认为该承诺信约与其机构价值观一致,且迎合旅客的期许。

莱杰尔先生称:澳大利亚YHA青年旅舍一向在为环保而努力,在主要旅社的店址禁销了瓶装水。

我们为住客提供了饮水机和可重复使用的水瓶,这样节省下来的一次性水瓶数量高达40,000瓶左右,同时还能让游客了解到澳大利亚自来水是可以放心饮用的。

加入限塑宣言的又一大企业成员为澳大利亚物业公司GPT集团。该集团环保及能源部负责人史蒂夫·福特(Steve Ford)认为GPT能在这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福特先生说:我们意识到垃圾产生量的增长速度已超越了环境的负荷,因此采用了闭环结构(closed loop的理念来管理旗下物业租户废弃物的处理。

但更重要的是,只要在有可能的情况下,最好杜绝不必要的一次性产品。

悉尼限塑宣言是所有参与企业为应对一次性产品污染问题而号召业内群体采取行动一种表态。

世界知名保险公司安联(Allianz)也是限塑宣言中的一员。其企业社会影响力部门负责人查瑞斯·马丁·罗斯(Charis Martin-Ross)认为塑料制品和塑料垃圾已经成为重大的全球性问题。

她说:这是一个需要万众一心才能解决的问题。无论是企业还是社会都需要齐心协力减少对吸管、咖啡杯、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产品和包装的依赖。

因此,安联为成为限塑宣言的一份子;与悉尼市政府和整个悉尼各界共同应对这一严峻问题而感到无比骄傲。

根据宣言内容,参与机构需承诺至少实施四项环保措施,以减少对一次性塑料产品的依赖性。

悉尼市政府则选择了最高一级的白金宣言,承诺在旗下建筑内、市辖区市政场所和主办活动上逐步淘汰以下七种一次性用品。市政府决定削减或杜绝的塑料制产品有:

•             瓶装水

•             塑料吸管

•             塑料餐具,其中包括聚苯乙烯制品

•             塑料器皿

•             宣传单

•             一次性塑料试用品或赠品

•             一次性杯具

悉尼市政府特别制定了一份详尽指南,以便民众在市政场所和旗下户外场地寻找取代一次性产品的替代品,确保最大程度地回收利用。详见:cityofsydney.nsw.gov.au/Guidelines-for-single-use-items

欲参与悉尼限塑宣言,请登陆:betterbuildingspartnership.com.au/sydney-businesses-are-eliminating-single-use/

Sydney businesses take the no plastics pledge

Leading companies today joined forces with the City of Sydney and pledged to dramatically reduce single-use plastics across their businesses.

Industry leaders from the hospitality, accommodation, events and property sectors came together with Lord Mayor Clover Moore to sign up to the Sydney Single-use Pledge.

More than 30 organisations have so far taken the pledge, including the Sydney Opera House, Atlassian, Fox Studios and Star Entertainment Group.

The commitment means there will be fewer plastic bottles, straws, throwaway cups and food utensils at a growing number of Sydney hotels, entertainment venues, markets, festivals, major events and outdoor spaces.

The Lord Mayor said the pledge shows Sydney businesses are determined to reduce the devastating effect single-use plastics are having on the environment.

“Acting together, we can reduce our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and show the world that Sydney businesses are leading the way to a zero waste future,” the Lord Mayor said.

“Studies show that up to 1 million plastic drinks bottles are purchased globally every minute, but less than 50 per cent are collected for recycling.

“Plastic straws can last up to 600 years and many end up in our beautiful harbour and waterways. It is shameful that by 2050 there will be more plastic in the ocean than fish.

“While recycl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naging our waste, we need to refocus on reduction and avoidance.

“The City has set bold targets to reach zero waste by 2030. We must reduce the amount of waste we produce, recycle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treat what’s left over in the most sustainable way.

“I congratulate the businesses who have signed up to this pledge, and I urge others to get on board and commit to phasing out single-use plastic because it’s better for business and better for the environment.”

Businesses from the City of Sydney-led groups Sustainable Destination Partnership, Better Buildings Partnership and CitySwitch have committed to reducing single-use items in their businesses and buildings. So far 32 organisations have signed the pledge, with more expected to join.

Ashley Hayes, product excellence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manager at Merlin Entertainments, said the company is committed to reducing their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across the board.

“We have seen first-hand the direct impact plastic has on marine life through our recently opened Animal Rescue Centre at SEA LIFE Sydney Aquarium,” Ms Hayes said.

“The first rescue patient was a green sea turtle named Matilda who was found struggling and underweight. While Matilda was successfully nursed back to health and released back into the wild in April, her rescue reinforces the devastating impact that plastic pollution is having on marine life who mistake plastic for food.

“Like many of our guests, we’re concerned about the negativ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ociated with the disposal of single-use plastic, such as plastic straws, bags and packaging. Supporting this pledge is another step in the right direction to ensure we continue to assess how we minimise the use of plastics within our business.”

YHA, the largest provider of budget travel accommodation in Australia, has taken the single-use pledge. CEO Julian Ledger said the plastics pledge closely aligns with the organisation’s values and guests expectations.

“YHA Australia is striving towards sustainability, including a ban on the sale of bottled water at major youth hostels,” Mr Ledge said.

“By providing chilled water fountains and re-usable bottles instead, around 40,000 less single-use water bottles will be sold each year and travellers will be educated about how drinking tap water in Australia is safe.”

Property group GPT joined other businesses to show support for the Sydney Single-use Pledge. The company’s head of sustainability & energy, Steve Ford, said organisations have a big part to play.

“GPT recognises that waste is being generated at unsustainable rates. We’ve adopted a ‘closed loop’ objective to manage materials that tenants dispose of,” Mr Ford said.

“But we recognise that wherever possible, it’s better to eliminate unnecessary single-use items.

“The single-use pledge is a call to action for all organisations to acknowledge they have a major role to play in tackling the problem of single-use items.”

Insurance company Allianz has also signed up to the pledge. Charis Martin-Ross, senior manager social impact, said the use of plastic and plastic waste has become a major global issue.

“This is an issue that requires a united response. As businesses and as a community we need to come together to take action to reduce our reliance on single-use plastics such as straws, coffee cups and plastic bags.

“That's why Allianz is proud to sign this pledge and join the City of Sydney and the broader Sydney community in tackling this serious issue," Ms Martin-Ross said.

Under the new environmental pledge, businesses commit to implementing at least four actions that will reduce reliance on single-use plastic items.

The City of Sydney has taken a platinum pledge, committing to phasing out seven single-use items in its buildings, at its own venues and at events within our local government area. The City will eliminate or reduce the use of the following items:

•             bottled water

•             plastic straws

•             plastic serve ware, including expanded polystyrene

•             plastic utensils

•             promotional flyers

•             plastic single-use sampling or giveaways

•             single-use cups

The City has developed guidelines to help everyone using its venues and outdoor space find sustainable alternatives to single-use items and ensure that where waste is generated, recycling is maximised: cityofsydney.nsw.gov.au/Guidelines-for-single-use-items

悉尼中国文化中心举办星云大师一笔字书法展

6月3日,由悉尼中国文化中心、中国驻悉尼旅游办事处和星云大师教育基金会联合主办的星云大师一笔字书法展在文化中心开幕,新州高等教育部部长、新州下议员杰夫·李、悉尼市市长代表、星云大师教育基金会董事、悉尼市议员郭耀文、莱德市副市长周硕、前新州上议院副议长何沈慧霞、悉尼中国文化中心兼中国驻悉尼旅游办事处主任陈霜、佛光山澳洲新西兰总主持满可法师以及来自悉尼当地的中国文化爱好者和中心友人约9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

陈霜首先致欢迎辞,他说,自佛教传入中国就与中国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中国艺术史上,无数高僧大德皆为书大家。星云大师经历坎坷,却始终不忘初心。中心举办这一展览,希望让澳民众感受大师笔墨中坚定、慈悲的内心世界,同时领会其中所蕴含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杰夫·李、郭耀文也分别致辞,祝贺星云大师的一笔字书法再次在悉尼展出,并盛赞星云大师在丰富澳洲多元文化和促进多元文化教育等方面所作出的积极贡献。

展览共展出14幅星云大师一笔字书法作品真迹以及大师所著书籍和一笔字相关文创产品等。“一笔字”书法是星云大师病导致眼疾,视力模糊后所作无论文字多寡一沾墨,一挥而就一笔而成。星云大师的“一笔字”法不求与古人同,而神亦自足,笔法朴拙中融入圆转流动,线条圆润、浑厚,气韵流畅,意境深远。其内容包罗万象,既有佛教经典话语,也有与人们生活紧密相关的奇思妙语。赏大师作品不仅能赏字之美,能品味其中耐人寻味的哲思与禅机

开幕式后,星云大师教育基金会执行长觉舫法师引领嘉宾参观了展览,向嘉宾详细介绍了星云大师一笔字和病后字的起因和创作。展厅除陈列大师书法作品外,还特设了拓印区、一笔字体验区和影音区,嘉宾们可亲身体验一笔字的创作,并通过拓印大师作品将大师的墨宝带回家。嘉宾们沉浸其中并表示理解了大师“请不要看我的字,请看我的心”这句话,从大师的书法中得到鼓励和启示

星云大师,俗名李国深,法名彻悟,号今觉1927年出生,江苏扬州人,十二岁于南京出家,是临济宗第48代传人。大师自出家以来,致力于推动佛教社会公益、教育、文化、慈善事业,其一笔字书法展览已在十余国家展出近200场次。

该展将在中心展出至6月14日。为配合展览,文化中心还将于6月8日举办“茶禅一味”讲座,带领民众体会中国茶禅文化。

(撰稿:孙燕  摄影:姜长庚、罗小红、赵昕)

我们有权对“被直播”说“不”

 

当直播越来越火,个人隐私权也频频遭受侵犯。截至2018年12月,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3.97亿。在这个被称为“全民直播”的时代,人人不仅有麦克风,人人还有摄像头。前不久,一家网红餐厅私自直播了食客的吃相,双方因此发生了争执。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直播”,如今在生活中并不少见。

 

在遍布摄像头的餐厅、健身房等诸多公共场所,你的一举一动可能随时被拿到屏幕前供人围观。早前,就有媒体调查,不少直播平台都提供摄像头直播服务,内容涵盖街景、旅游景区等多个领域。在公共区域,一个摄像头24小时在网上直播,是绝大多数人都无法接受的。有业内人士指出,此类直播平台大多是基于智能摄像头的用户分享平台,不少直播平台甚至同时销售智能摄像头。

 

严格来讲,直播不仅仅是一种技术行为,它更关乎镜头前人们的权利问题。尤其是公共场所的直播,很容易侵犯他人的隐私权。随着互联网直播技术的发展,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界限逐渐模糊。通过直播泄露、曝光他人的隐私,成为直播吸引流量的惯用手段。窥私欲加上利欲心的驱使,使得许多网络主播、商家、直播平台都对此趋之若鹜。

 

需要注意的是,在人们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直播,本身涉嫌违法。据网络安全法规定,网络产品、服务具有收集用户信息功能的,其提供者应当向用户明示并取得同意。民法总则也明确规定,肖像权属于自然人的民事权利。以公民的肖像权作为盈利工具必须征得当事人的同意。有专家指出,即使没有盈利行为,如果直播可能对当事人产生形象、名誉、隐私等方面的损害,也要征得本人同意后才能播出。

 

直播,可以追求流量,但不能损害他人的权益。对商家而言,不能迷失在互联网的流量效应中。如果有需要通过直播方式宣传产品、品牌的行为,必须事先征求“被直播者”的同意;对直播平台而言,要做好把关与管理,加强对直播内容的审核,对于涉嫌侵犯个人隐私的内容,必须予以关闭甚至封号。此外,平台要严格杜绝直播偷拍的违法行为,做好自查自检;对相关管理部门而言,则应加强监管,规范直播平台的播出行为。关键是,我们自身要提高法律意识,当个人隐私权遭受侵害时,要大胆发声,积极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在公共场所,比如商店、餐厅等“被直播”,消费者有权要求侵权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还可向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举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庞晟)

汽车行业再迎利好!

 

6月2日,广东省广州,深圳两市发布通告,增加小汽车增量指标配额。

 

其中广州市在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增加10万个中小客车增量指标。深圳市在2019年至2020年每年增加普通小汽车增量指标4万个。

 

这对于苦苦“摇号”的消费者来说,也是一大喜讯。

 

 

 

广深新增18万个中小客车增量指标额度

 

6月2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决定调整深圳市2019年至2020年小汽车调控增量指标配置额度:

 

 

 

 

 

随后,广州市交通运输局也发布通知称:

 

 

 

 

 

车牌摇号中签率大增

 

在深圳、广州摇号上车牌到底有多难?先看看这两个城市的中签率:

 

深圳摇号中签率基本维持在千分之二左右。

 

 

 

广州摇号中签率比深圳稍微高一点,基本维持千分之六左右。

 

 

 

本次新增中小客车增量指标额度,对于苦苦“摇号”的消费者来说,也是一大喜讯,中签的概率将有明显提升。

 

以深圳为例:

 

2019年6月-2019年12月

 

每月个人车牌摇号和竞拍指标分别由原定的各2933个增加为4190个和6704个,每月单位车牌摇号和竞拍指标分别由原定的各400个增加为571个和914个。

 

 

 

2020年

 

每月个人车牌摇号和竞拍指标分别由原定的各2933个增加到3666个和5133个,单位车牌摇号和竞拍指标分别由原定的各400个增加为500个和700。

 

 

 

《车辆购置税法》7月1日实施,买车能省多少钱?

 

5月24日,财政部发布《关于车辆购置税有关具体政策的公告》。公告指出,纳税人自产自用应税车辆的计税价格,按照同类应税车辆(即车辆配置序列号相同的车辆)的销售价格确定,不包括增值税税款;没有同类应税车辆销售价格的,按照组成计税价格确定。

 

 

 

该政策将车辆购置税税基由此前的不低于最低计税价格(比较实际成交价和最低计税价格,取其高者作为税基;最低计税价格由税务总局参照市场平均交易价格制定)调整为实际成交价(以消费者购车发票的不含税价格为准)。由于目前乘用车市场促销力度相对较大(据乘联会崔东树,车辆实际成交价格与指导价格偏离度在15个点以上),最低计税价格往往高于实际成交价。

 

相比老版本管理办法,新规下消费者可少缴纳税款约【(最低计税价格-实际成交价)×购置税税率】,且车辆促销力度越大(表示实际成交价越低),消费者可享受到的税收优惠也越多。总体来看,新规的出台符合国家减税降费的大方针,有望鼓励更多消费者购车。

 

举个例子:

 

一辆官方指导价为15万元的汽车,打折后最终在《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上开具的价格13万元。按照过去的纳税标准应该是以15÷1.13×0.1=1.33万。而新规则为13÷1.13×0.1=1.15万元(目前增值税税率下调为13%)。由此可见,新规实施后,购置税缴纳金额可以节省1800元。

汽车行业利好政策不断出台

 

为助力汽车产业发展。今年年初,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年)》,将扩大汽车消费列为重要举措。国家促进汽车消费的大方向得到明确。

 

华泰证券认为,今年三季度起,汽车销量增速有望改善,但出台全行业普惠性的刺激政策可行性低。7月1日起,上海、天津和山东等18省市将正式实施国六,因国六提前实施带来的消费者观望情绪将减弱,同时叠加18年7月以来的低基数,三季度起行业销量负增长幅度将显著收窄。

中新网晋城6月3日电 (杨杰英)“德国也有许多陶瓷企业,但近年来我们将目光锁定在中国。我去广东佛山比较多,也去过山东淄博。这次来山西阳城,是想来了解一下这里陶瓷的品质和价格。”3日,来自德国的Friedrich告诉记者,在阳城国际陶博会期间看到当地的琉璃产品,感到非常震撼。

 

 

优秀参展商表彰会。 韦亮 摄

3日,第二届山西·阳城(国际)陶瓷博览交易会签约和成果发布暨优秀参展商表彰会在山西阳城举行。记者从成果发布会上获悉,此次陶博会成果丰硕。据不完全统计,约有来自国内外10万人次观众、买家,现场参观了陶瓷展览和各类展会活动,约有60家外来企业与40家阳城企业,在技术交流、人才引进、品牌运营、企业管理、资本合作、产品推广、项目引荐等方面达成了合作。

 

 

签约仪式。 韦亮 摄

参加成果发布会的Friedrich表示,陶博会结束后他还将继续在阳城进行考察,希望可以有合作机会。

 

在发布会上,阳城县副县长贾敦命表示,本次陶瓷博览交易会以“华北瓷都光耀神州”为主题,以“加快发展中高档建筑陶瓷、日用陶瓷和古建琉璃”为宗旨,集陶瓷精品展示、陶瓷文化交流、陶瓷产品交易于一体,规模更加宏大、门类更加齐全、布展更加科学、特色更加鲜明,这必将进一步扩大阳城陶瓷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速推动阳城陶瓷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活动现场。 韦亮 摄

本次陶博会吸引了来自印度、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等海内外40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参展商和采购商逾万人,齐聚在有着4000年陶瓷历史的“华北瓷都”,共话陶瓷未来发展。展会期间,阳城陶瓷厂商组织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营销活动,纷纷抢占商机,拓展市场,建立了一批业务联系,签订了一批合作协议。

 

本次展会展出面积共达2万余平方米,固定展位200多个,另设有临时展位150多个,吸引海内外百余家知名陶瓷及配套企业参展,涵盖建筑陶瓷、艺术陶瓷、日用陶瓷、古建琉璃等。会上,阳城企业集中推出负离子瓷片、柔光、缎光等新产品;外地参展企业则携陶瓷大板、通体大理石、能量石、仿古砖等亮相陶博会。

 

此次陶博会期间举行了陶博会开幕式、2019阳城陶瓷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琉璃建陶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建陶新品全球发布会等主题活动。陶瓷领域的顶级专家、知名学者及技术精英,为阳城陶瓷产业和琉璃建陶产业发展把脉问诊,提供了专业性、前瞻性的方案。

 

整个展会及相关系列活动,在50余家权威媒体的集中报道下,全球受众覆盖面达到了1.5亿人。

 

下一步,阳城陶瓷将在“扩规模、拓领域、搞研发、抓物流、树品牌”的基础上,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以陶博会举办为契机,全力打造“华北陶瓷之都”。(完)

中新社南宁6月3日电 (林浩 苏婵)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投资促进局3日介绍,为扩大对外开放步伐,引进培育发展新动能,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日前印发《广西招商引资激励办法》,将重金吸引海内外优质投资项目落地。

 

广西投促局表示,上述办法提出的20条激励措施涵盖了设区市、公职人员、重大项目、高新项目、总部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中介机构等各类招商引资对象。

 

该办法全面提高激励标准,拓展激励范围,新增加了利用外资目标绩效考核激励机制,规定对新引进国(境)外合同金额1500万美元以上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按项目当年实际到位资金的1%给予业主一次性奖励。同时,办法还取消了过去招商项目和中介机构不能同时奖励的限制,进一步完善奖励兑现机制。

 

办法此次对招商中介机构给予的激励力度前所未有:成功引进经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总部企业的中介机构,可得到项目实际到位资金0.5%的一次性奖励。受广西投促局委托,以广西投资促进代表处名义开展工作的招商引资中介机构,每年可申请20—50万元人民币不等的前期经费。

 

据介绍,自2016年6月出台《广西招商引资激励暂行办法》以来,广西共奖励南宁、柳州等8个设区市绩效考核激励资金6300万元、建设用地指标7200亩,奖励10个新兴产业招商引资重大项目资金1522.32万元,对调动各方面招商引资积极性、促进外来投资扩量提质发挥关键作用。(完)

中新社杭州6月3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简称国合会)2019年年会3日在杭州开幕。与会人士表示,绿色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潮流。中国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努力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

 

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在开幕式上提出,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之年。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自觉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力争每一项工作都能够同时实现“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有利于推动结构调整优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解决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消除和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李干杰指出,近年来,中国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自觉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努力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

 

世界资源研究所高级顾问索尔海姆表示,近年来,中国追求高质量发展,注重绿色转型,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希望中国在未来进一步提升全球领导力,向全球分享库布齐沙漠治理、浙江杭州生态环境保护等成功实践,让更多人生活得更加美好。

 

本次年会主题为“新时代:迈向绿色繁荣新世界”,国合会中外委员、特邀顾问、合作伙伴代表、专家学者等500多名中外来宾出席了本次会议。与会嘉宾围绕全球治理与生态文明,绿色城镇化与环境质量改善,创新与可持续生产和消费,绿色能源、投资与贸易等议题展开讨论,并为中国“十四五”规划编制提出政策建议。(完)

第 73 页,共 113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