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雪梨訊)雖然雪梨有數以千計新住宅單位湧入租務市場,但賺最低工資的人在很多地區都負擔不起,對那些領福利的人來說雪梨租務市場更是正在萎縮。
《雪梨晨鋒報》(SMH)報道,在南區修打蘭(Sutherland)和紐省中海岸,賺取最低工資(每星期700元)的單身者找不到任何可負擔的出租屋。在整個雪梨,沒小孩的單身者若要租住宅,他們可負擔的住宅只有55間,大部分集中在西區霹靂鎮(Blacktown)和巴拉瑪打(Parramatta)。
根據慈善組織Anglicare的年度報告,今年租屋市場的盤量增加了30%,自2017年以來更已增加66%。然而,可負擔出租住宅的增長低。
在大雪梨(Greater Sydney)及紐省Illawarra地區,雖然去年的出租住宅增加了6,504間,但在2萬3,921間出租住宅中只有少於1%對低收入者是可負擔的。
Anglicare雪梨區行政總裁Grant Millard說,結果很多人為了租屋要花上超過三成收入,「對很多人來說,付租金意味他們不能吃體面的食物、購買處方藥、支付交通費,或買衣服。」
該組織分析了上月的租屋廣告,發現在雪梨和Illawarra,對領取父母津貼(Parenting Payment)、傷殘津貼(Disability Pension)、尋工津貼(Newstart)、年輕人津貼(Youth Allowance)的人來說,他們完全不會找到可負擔的住宅。
Millard表示:「當我們開始(於2011年做年度調查)時,人們說尋工津貼要增加50元。如今他們說要加70元,但雙方(朝野兩大黨)均沒承諾增加。所以人都認為尋工津貼太少,但沒有人有行動。人們領取尋工津貼愈久,壓力便愈大。他們為生活而苦苦掙扎。他們要為短期、低水平的住宿支付超過50%收入。」
他認為,政府要設立專門的房屋部長,以集中處理問題,「因為向可負擔房屋做投資,協助解決很多其他問題。對我們很多長年沒工作的客戶來說,他們真的想找到一份工作,但沒有長期住宿之下是很困難的。」(W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