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周二, 31 8月 2010 15:51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决定权慢慢转移到国内

给本文评个分吧
(0 票)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未来会怎样发展,恐怕是当下每个人都很关注的焦点。据市场监测中心近日发布的不完全数据统计显示,截止目前,2010年春季拍卖中国油画及当代艺术总成交额达231,973万元,与去年秋拍(158,666 万元)相比增加了46.2%,同比增长60%。从整体走势来看,油画及当代艺术成交总额自08年春季下滑至09年春拍跌到谷底后便在同年秋拍止跌上扬。

“中国当代艺术下一拨高峰会在三五年之内”,世纪翰墨画廊负责人近日在接受采访时作了如上预测。无论未来结果怎样,正确对待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发展现状成为目前每位业内人士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

“新贵”成为未来真正上升的购买力

市场的决定权慢慢转移到国内

中国当代艺术在2010年春季拍卖中,整体表现比较稳健,相比较来看,国外市场略好于国内。针对这种差异, 国内主要是因为货源的问题,拍卖公司现在收到好货就能拍得好,拍卖的竞争也是很激烈的,如果他不能收到好的东西,当代艺术就会显得弱一点,内陆市场对当代艺术一直也是出于观望状态,尤其是在金融危机之后,现在拍卖公司对当代艺术板块也是比较谨慎,不敢选择货值比较高的作品来冒这个风险,所以从价上来讲,好像不如海外拍得火爆,这个主要是内外两个的情况。就保利拍卖来看,当代这块还是比较稳的,夜场比较重要的作品都卖掉了。

实际上无论在佳士得还是苏富比,很多当代艺术的购买者都是大陆人,只不过是成交在海外,在国内更是这样,这是当代艺术市场慢慢回到中国大陆本土市场的有力支撑,这个才会是一个健康的,回归真实的市场,它正慢慢地发生一些转移。

至于购买人群的具体身份,目前在购买中国当代艺术品的人是一些“新贵”,他们受过海外教育,是做金融、地产、比较高科技的一些新的公司和一些新的老板,他们代表未来真正上升的购买力,因为他们对身边的或者是近的当代艺术,或者是艺术有感兴趣,看得也比较多,所以他可能在购买上会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购买,现在正在上升的一个人群。

谈到艺术市场的地域性差异,实际上现在整个市场的决定权慢慢会转移到国内,以后在市场上,不只是当代艺术,包括其它的门类,比如像古董、近现代、古书画,大陆最终都会享有决定权。

经典艺术需要艺术和市场的双重考验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一个高峰已经过去,更年轻一代作品市场的培养还需要一定的周期,很多人都在关注,也在观望。当代艺术市场,近几年的发展空间受到一定限制。林松对此表示说,因为当代艺术需要美术史、艺术史的检验,也需要市场的检验,但是真金不怕火来炼,当代艺术中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会成为未来经典型的作品,今天的当代艺术也是未来的经典艺术,这个需要艺术和历史的双重考验,也正是因为这个,尤其是在金融比较动荡的时候,包括在版画轮动和调整的时候,大家可能希望去买到一些经典的作品,所以你能看到已经认可的经典性的作品都卖得很好,不论是说像陈逸飞这种写实派的经典作品,还是说一些“85新潮”当代艺术史上起了重要作用的作品都卖得很贵。未来的这些已经起到过作用的代表作品也会卖得很贵,像张晓刚、方力钧、曾梵志他们的作品(当然,当代艺术家也需要自我提升、沉淀)。现在正好是一个调整和洗牌的过程,当然将来会有不断地人来接替或者是能够做出更好的作品。市场一直都在,那些经得起市场、艺术学术双重检验的一定也是经典的作品和好的作品。

当代艺术下一个高峰会在三五年之内

当代艺术市场又在遵循一个怎样的规律在发展,哪些才是我们判断市场走向的核心因素?既然它是一个事物,是一个市场,一定要遵循艺术和艺术价值为前提的。当然市场里边因为距离太近或者是时间太短了,可能会有一些被遮蔽和忽略掉的东西,慢慢它会显示出来,比如说已经成功的人,已经成名的作品,需要考验的时候不行就下去了;还有一些被忽略掉的就会浮现出来,还有未来新的人也会成长起来。这个不能界定是三五年就要怎么样,是会随着大的经济环境会有一个轮动,比如说先是古董贵了,后来近现代书画、古画贵了,又轮到油画或者是雕塑、当代艺术市场又贵了,等它过去又回来补涨以前的东西,一直都是按照这个循环来走的。基本上来讲,当代艺术在下一拨高峰会在三五年之内,会有一批新的人成长起来。

市场走向核心的因素还是要看艺术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然后才是商业价值,这是必须要强调的。市场的炒作或者是拉动,可能有一时的作用,但不会有一个恒久的标准;作品要留下来,还是需要在艺术上能够起到相应的作用,经得起历史的考验。所以还是要以艺术史为前提,而不是说我制造了一个流行符号,火了一年、两年就过去了。

对未来中国当代艺术的思考正逢其时

如何驾驭资本与艺术的融合是关键课题

究竟如何看待中国当代艺术未来的发展。现在当代艺术正好是一个更新换代的时候,因为之前卖得很贵的东西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了,它已经成为历史中的一段,比如说政治波普等等,大家的眼光总是要往前看的,就是未来的中国当代艺术是什么样子,都在寻找这个,不光是市场在寻找,真正的学术批评、研究历史的人都在寻找,现在,正好是真正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

我们之前三十多年的市场,不只是当代艺术油画市场,其中很多东西都是突飞猛进的,或者是非常火爆的,掩盖了一些很实际的问题,是我们有很多课是需要补的,这个是最重要的。不能把市场视为洪水猛兽,怕它会左右什么,因为它只能是在一些短暂的时间内对艺术有一些干扰似,毕竟它对艺术的推动产生过良性作用,使更多的人接受它,所以,怎么来驾驭资本和艺术的融合是特别重要的一个课题。这个前提是你既要追寻艺术的传统规律,还要追寻商业的规律,再者就是明确中国真正当代艺术一定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既包含有中国传统的艺术审美,又是开放的,具有生命力的。所以单纯地强调外面的评判标准也不对,单独回到以前也不对,它一定是一个新的东西,这个东西是大家最期盼的,肯定是充满了中国精神和中国表达的方式,但又绝对很现代的手法、观念或者是语言的东西,这个对未来,肯定我们都会有很好的期待,市场也肯定是很乐观的。

其他信息

  • 新闻来源: 雅昌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