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正佳广场“为坐而设计”开幕
主办方合影
6月6日,中央美术学院携手广州正佳广场,在广场公共空间推出了国内最具权威的座椅设计展:“为坐而设计回顾展——中国原创历程2012~2014”,首次将“为坐而设计”展前六届的近百件代表作品集中亮相于商业空间,多位国内外设计大师参与展出。
作为回顾展的公共交流活动之一的“适度设计”主题论坛也在开幕当日举办,独家战略合作艺术门户“网易艺术频道”及其他数十家媒体出席了此次论坛。在论坛现场,包括策展人江黎、李永玲以及正佳集团副董事长谢萌在内的十余位嘉宾,纷纷就“适度设计”这一主题发表了各自独到而精彩的见解。他们从“坐”这个行为出发,探讨在适当的时机、对适当的人群、具备适当的功能的情况下,什么才是满足人的需求的好设计。论坛共同关注现时物质过剩的社会状态,分享关于“恰到好处”的传统生活智慧。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王川认为,所谓“适度”,一方面来源于艺术家的自律,另一方面则需要艺术家去了解宏观的社会形态、技术潮流,要与外部环境相匹配、联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石振宇则将“适度”归纳为三个“适当”,“适度设计”也就是要求艺术家“在适当的时机,为适当的人群,提供适当的产品,因此‘适度’是要有一个适度的概念。”在论坛中,嘉宾们还提到了此次的回顾展览在商业空间举办的问题,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童慧明从艺术作品与大众的关系出发,强调艺术家“不应该羞于谈商业,而要设计出为大众所接受的作品。”谢萌则风趣地把这一展览形式称为了“跨界”,而为什么需要进行跨界,这就像艺术要挑战想象力,商业同艺术一样也需要这种想象力的挑战。论坛结束后,嘉宾们出席了展览的开幕仪式,并在策展人的带领下参观了此次参展的近百件设计作品。
据了解,“为坐而设计”是中央美术学院主办的国际原创实物展览,它以人的某一种行为作为设计的出发点,这在国内设计大赛中可以说是最早采用这种方式的命题。“坐”的行为可因场地、因人、因不同的时段、因不同的需求而有不同的表现,在设计创意上就会有更大的空间。“为坐而设计”大赛在12年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以学术探讨的态度向中国设计界发出原创新声,其真正的意义在于填补了多年以来中国的概念设计仅在“纸上谈兵”的空白,也带动了之后一些设计赛事的评判标准。大赛不仅在业界具有导向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还特别受到德国、日本、意大利、英国等国家著名设计组织和设计师的关注与支持。
本次“为坐而设计回顾展——中国原创历程2002~2014”展出的家具作品包括“为坐而设计”历届竞赛展优秀参展作品、邀请展大师作品以及与“坐”有关的空间艺术装置作品。竞赛展作品呈现年轻一代设计师的创作潜力,大师展作品表现国际著名设计师的高度与视野,而与坐有关的空间艺术装置,则将设计延伸至艺术边界,仰民、何健翔作为特别受邀创作的艺术家,也将为公众呈现他们对于“坐”的另类想象。
在展览期间,主办方也安排了丰富的公共交流活动。除了展览开幕当日的公共论坛,还有朱小杰的《中式家具的创新设计》讲座以及石振宇的《中国“坐”文化》讲座。而建筑师何健翔则将与家庭观众开展的工作坊《为“坐”而作》,结合对“坐”的行为的日常思考,提出改良设想,赋予“坐”这个行为全新的形式和意义。
这些不同层面的活动内容和形式,显示“为坐而设计回顾展”不单单是对以往的优秀设计的回顾,同时也旨在向大众推广当代的设计理念,拉近设计与生活的关系,让人们感受到设计并不是高高在上,经历动手实践过程,将感悟转换到现实中,让观众在动手实践的过程里体会设计的种种微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