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述空间

廣州日報報道,從本月開始,美國、英國等留學生即將畢業,不少留學生表示在感情上都比較“糾結”,想留留不下,回國又擔心自己適應不了。

 

按業內的說法是去英國留學的十個有九個會回國,而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移民國家,留學生畢業後回國比例佔五成。 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2012年全國出國留學人數39.96萬人,而留學生“回流”人數達27.29萬人次,佔出國留學人數的70%。

 

“週圍都是金發碧眼,ABC從來沒覺得你們和他們是一類人,但是想著要面對國內的現實就恐懼。” 許多留學生們在回與不回中“糾結”,認為留在國外,跟家人天各一方,感覺孤獨,融入不了國外的社會,工作壓力大,但是社會環境還算好等優勢又讓留學生們留戀。

 

而回國,可以跟家人團聚,經歷挫折也有家人做後盾,但同時他們也普遍擔心適應不了國內社會的競爭環境、人際關系復雜等問題。

 

絕大部分留學生都是希望自己能留在國外的,但現實是,要留在國外很難。

 

在美留學畢業後可以有1年的工作許可,但到第2年就要抽簽,中簽率非常低,不到40%的中簽率意味著即使留學生找到了工作,但是抽簽沒抽到,仍然要回國。

 

而加拿大是目前移民政策較寬鬆的國家之一,可以給到留學生3年的工作簽證,在當地找到了工作並工作1年以上就可以移民,但是很多人仍然留不下,因為在加拿大很難找到工作。

 

總體而言,回國成“海歸”的留學生大部分是因為在國外找不到工作,只有少數是因國內家庭社會關系比較牢固,或有家族生意需要接班,選擇了回國發展。

 

“要想在國外立足,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國內的就業機會遠多于國外。” 據業內人士觀察,性格外向、社交活躍的留學生一般傾向于回國,喜歡平靜生活的留學生更喜歡留在國外,而一些出國前對生活抱怨頗多的人,則會想方設法留在國外。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中国网消息,日前,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

全文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签证的签发和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停留居留的服务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以下简称出境入境管理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国家建立外国人入境出境服务和管理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外国人入境出境服务和管理工作的统筹、协调与配合。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需要建立外国人入境出境服务和管理工作协调机制,加强信息交流与协调配合,做好本行政区域的外国人入境出境服务和管理工作。

第三条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建立外国人入境出境服务和管理信息平台,实现有关信息的共享。

第四条在签证签发管理和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停留居留管理工作中,外交部、公安部等国务院部门应当在部门门户网站、受理出境入境证件申请的地点等场所,提供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规和其他需要外国人知悉的信息。

第二章 签证的类别和签发

第五条外交签证、礼遇签证、公务签证的签发范围和签发办法由外交部规定。

第六条普通签证分为以下类别,并在签证上标明相应的汉语拼音字母:

(一)C字签证,发给执行乘务、航空、航运任务的国际列车乘务员、国际航空器机组人员、国际航行船舶的船员及船员随行家属和从事国际道路运输的汽车驾驶员。

(二)D字签证,发给入境永久居留的人员。

(三)F字签证,发给入境从事交流、访问、考察等活动的人员。

(四)G字签证,发给经中国过境的人员。

(五)J1字签证,发给外国常驻中国新闻机构的外国常驻记者;J2字签证,发给入境进行短期采访报导的外国记者。

(六)L字签证,发给入境旅游的人员;以团体形式入境旅游的,可以签发团体L字签证。

(七)M字签证,发给入境进行商业贸易活动的人员。

(八)Q1字签证,发给因家庭团聚申请入境居留的中国公民的家庭成员和具有中国永久居留资格的外国人的家庭成员,以及因寄养等原因申请入境居留的人员;Q2字签证,发给申请入境短期探亲的居住在中国境内的中国公民的亲属和具有中国永久居留资格的外国人的亲属。

(九)R字签证,发给国家需要的外国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门人才。

(十)S1字签证,发给申请入境长期探亲的因工作、学习等事由在中国境内居留的外国人的配偶、父母、未满18周岁的子女、配偶的父母,以及因其他私人事务需要在中国境内居留的人员;S2字签证,发给申请入境短期探亲的因工作、学习等事由在中国境内停留居留的外国人的家庭成员,以及因其他私人事务需要在中国境内停留的人员。

(十一)X1字签证,发给申请在中国境内长期学习的人员;X2字签证,发给申请在中国境内短期学习的人员。

(十二)Z字签证,发给申请在中国境内工作的人员。

第七条外国人申请办理签证,应当填写申请表,提交本人的护照或者其他国际旅行证件以及符合规定的照片和申请事由的相关材料。

(一)申请C字签证,应当提交外国运输公司出具的担保函件或者中国境内有关单位出具的邀请函件。

(二)申请D字签证,应当提交公安部签发的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确认表。

(三)申请F字签证,应当提交中国境内的邀请方出具的邀请函件。

(四)申请G字签证,应当提交前往国家(地区)的已确定日期、座位的联程机(车、船)票。

(五)申请J1字及J2字签证,应当按照中国有关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采访的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并提交相应的申请材料。

(六)申请L字签证,应当按照要求提交旅行计划行程安排等材料;以团体形式入境旅游的,还应当提交旅行社出具的邀请函件。

(七)申请M字签证,应当按照要求提交中国境内商业贸易合作方出具的邀请函件。

(八)申请Q1字签证,因家庭团聚申请入境居留的,应当提交居住在中国境内的中国公民、具有永久居留资格的外国人出具的邀请函件和家庭成员关系证明,因寄养等原因申请入境的,应当提交委托书等证明材料;申请Q2字签证,应当提交居住在中国境内的中国公民、具有永久居留资格的外国人出具的邀请函件等证明材料。

(九)申请R字签证,应当符合有关主管部门确定的外国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的引进条件和要求,并按照规定提交相应的证明材料。

(十)申请S1字及S2字签证,应当按照要求提交因工作、学习等事由在中国境内停留居留的外国人出具的邀请函件、家庭成员关系证明,或者入境处理私人事务所需的证明材料。

(十一)申请X1字签证应当按照规定提交招收单位出具的录取通知书和主管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申请X2字签证,应当按照规定提交招收单位出具的录取通知书等证明材料。

(十二)申请Z字签证,应当按照规定提交工作许可等证明材料。

签证机关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要求外国人提交其他申请材料。

第八条外国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驻外签证机关要求接受面谈:

(一)申请入境居留的;

(二)个人身份信息、入境事由需要进一步核实的;

(三)曾有不准入境、被限期出境记录的;

(四)有必要进行面谈的其他情形。

驻外签证机关签发签证需要向中国境内有关部门、单位核实有关信息的,中国境内有关部门、单位应当予以配合。

第九条签证机关经审查认为符合签发条件的,签发相应类别签证。对入境后需要办理居留证件的,签证机关应当在签证上注明入境后办理居留证件的时限。

第三章 停留居留管理

第十条外国人持签证入境后,按照国家规定可以变更停留事由、给予入境便利的,或者因使用新护照、持团体签证入境后由于客观原因需要分团停留的,可以向停留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申请换发签证。

第十一条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所持签证遗失、损毁、被盗抢的,应当及时向停留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申请补发签证。

第十二条外国人申请签证的延期、换发、补发和申请办理停留证件,应当填写申请表,提交本人的护照或者其他国际旅行证件以及符合规定的照片和申请事由的相关材料。

第十三条外国人申请签证延期、换发、补发和申请办理停留证件符合受理规定的,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应当出具有效期不超过7日的受理回执,并在受理回执有效期内作出是否签发的决定。

外国人申请签证延期、换发、补发和申请办理停留证件的手续或者材料不符合规定的,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应当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履行的手续和补正的申请材料。

申请人所持护照或者其他国际旅行证件因办理证件被收存期间,可以凭受理回执在中国境内合法停留。

第十四条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作出的延长签证停留期限决定,仅对本次入境有效,不影响签证的入境次数和入境有效期,并且累计延长的停留期限不得超过原签证注明的停留期限。

签证停留期限延长后,外国人应当按照原签证规定的事由和延长的期限停留。

第十五条居留证件分为以下种类:

(一)工作类居留证件,发给在中国境内工作的人员;

(二)学习类居留证件,发给在中国境内长期学习的人员;

(三)记者类居留证件,发给外国常驻中国新闻机构的外国常驻记者;

(四)团聚类居留证件,发给因家庭团聚需要在中国境内居留的中国公民的家庭成员和具有中国永久居留资格的外国人的家庭成员,以及因寄养等原因需要在中国境内居留的人员;

(五)私人事务类居留证件,发给入境长期探亲的因工作、学习等事由在中国境内居留的外国人的配偶、父母、未满18周岁的子女、配偶的父母,以及因其他私人事务需要在中国境内居留的人员。

第十六条外国人申请办理外国人居留证件,应当提交本人护照或者其他国际旅行证件以及符合规定的照片和申请事由的相关材料,本人到居留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办理相关手续,并留存指纹等人体生物识别信息。

(一)工作类居留证件,应当提交工作许可等证明材料;属于国家需要的外国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的,应当按照规定提交有关证明材料。

(二)学习类居留证件,应当按照规定提交招收单位出具的注明学习期限的函件等证明材料。

(三)记者类居留证件,应当提交有关主管部门出具的函件和核发的记者证。

(四)团聚类居留证件,因家庭团聚需要在中国境内居留的,应当提交家庭成员关系证明和与申请事由相关的证明材料;因寄养等原因需要在中国境内居留的,应当提交委托书等证明材料。

(五)私人事务类居留证件,长期探亲的,应当按照要求提交亲属关系证明、被探望人的居留证件等证明材料;入境处理私人事务的,应当提交因处理私人事务需要在中国境内居留的相关证明材料。|

外国人申请有效期1年以上的居留证件的,应当按照规定提交健康证明。健康证明自开具之日起6个月内有效。

第十七条外国人申请办理居留证件的延期、换发、补发,应当填写申请表,提交本人的护照或者其他国际旅行证件以及符合规定的照片和申请事由的相关材料。

第十八条外国人申请居留证件或者申请居留证件的延期、换发、补发符合受理规定的,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应当出具有效期不超过15日的受理回执,并在受理回执有效期内作出是否签发的决定。

外国人申请居留证件或者申请居留证件的延期、换发、补发的手续或者材料不符合规定的,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应当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履行的手续和补正的申请材料。

申请人所持护照或者其他国际旅行证件因办理证件被收存期间,可以凭受理回执在中国境内合法居留。

第十九条外国人申请签证和居留证件的延期、换发、补发,申请办理停留证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由邀请单位或者个人、申请人的亲属、有关专门服务机构代为申请:

(一)未满16周岁或者已满60周岁以及因疾病等原因行动不便的;

(二)非首次入境且在中国境内停留居留记录良好的;

(三)邀请单位或者个人对外国人在中国境内期间所需费用提供保证措施的。

外国人申请居留证件,属于国家需要的外国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门人才以及前款第一项规定情形的,可以由邀请单位或者个人、申请人的亲属、有关专门服务机构代为申请。

第二十条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可以通过面谈、电话询问、实地调查等方式核实申请事由的真实性,申请人以及出具邀请函件、证明材料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予以配合。

第二十一条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外国人,不予批准签证和居留证件的延期、换发、补发,不予签发停留证件:

(一)不能按照规定提供申请材料的;

(二)在申请过程中弄虚作假的;

(三)违反中国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适合在中国境内停留居留的;

(四)不宜批准签证和居留证件的延期、换发、补发或者签发停留证件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二条持学习类居留证件的外国人需要在校外勤工助学或者实习的,应当经所在学校同意后,向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申请居留证件加注勤工助学或者实习地点、期限等信息。

持学习类居留证件的外国人所持居留证件未加注前款规定信息的,不得在校外勤工助学或者实习。

第二十三条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因证件遗失、损毁、被盗抢等原因未持有效护照或者国际旅行证件,无法在本国驻中国有关机构补办的,可以向停留居留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申请办理出境手续。

第二十四条所持出境入境证件注明停留区域的外国人、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批准临时入境且限定停留区域的外国人,应当在限定的区域内停留。

第二十五条外国人在中国境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非法居留:

(一)超过签证、停留居留证件规定的停留居留期限停留居留的;

(二)免办签证入境的外国人超过免签期限停留且未办理停留居留证件的;

(三)外国人超出限定的停留居留区域活动的;

(四)其他非法居留的情形。

第二十六条聘用外国人工作或者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单位,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报告:

(一)聘用的外国人离职或者变更工作地域的;

(二)招收的外国留学生毕业、结业、肄业、退学,离开原招收单位的;

(三)聘用的外国人、招收的外国留学生违反出境入境管理规定的;

(四)聘用的外国人、招收的外国留学生出现死亡、失踪等情形的。

第二十七条金融、教育、医疗、电信等单位在办理业务时需要核实外国人身份信息的,可以向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申请核实。

第二十八条外国人因外交、公务事由在中国境内停留居留证件的签发管理,按照外交部的规定执行。

第四章 调查和遣返

第二十九条公安机关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设置遣返场所。

依照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六十条的规定对外国人实施拘留审查的,应当在24小时内将被拘留审查的外国人送到拘留所或者遣返场所。

由于天气、当事人健康状况等原因无法立即执行遣送出境、驱逐出境的,应当凭相关法律文书将外国人羁押在拘留所或者遣返场所。

第三十条依照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对外国人限制活动范围的,应当出具限制活动范围决定书。被限制活动范围的外国人,应当在指定的时间到公安机关报到;未经决定机关批准,不得变更生活居所或者离开限定的区域。

第三十一条依照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对外国人实施遣送出境的,作出遣送出境决定的机关应当依法确定被遣送出境的外国人不准入境的具体期限。

第三十二条外国人被遣送出境所需的费用由本人承担。本人无力承担的,属于非法就业的,由非法聘用的单位、个人承担;属于其他情形的,由对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停留居留提供保证措施的单位或者个人承担。

遣送外国人出境,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或者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实施。

第三十三条外国人被决定限期出境的,作出决定的机关应当在注销或者收缴其原出境入境证件后,为其补办停留手续并限定出境的期限。限定出境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5日。

第三十四条外国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所持签证、停留居留证件由签发机关宣布作废:

(一)签证、停留居留证件损毁、遗失、被盗抢的;

(二)被决定限期出境、遣送出境、驱逐出境,其所持签证、停留居留证件未被收缴或者注销的;

(三)原居留事由变更,未在规定期限内向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申报,经公安机关公告后仍未申报的;

(四)有出境入境管理法第二十一条、第三十一条规定的不予签发签证、居留证件情形的。

签发机关对签证、停留居留证件依法宣布作废的,可以当场宣布作废或者公告宣布作废。

第三十五条外国人所持签证、停留居留证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公安机关注销或者收缴:

(一)被签发机关宣布作废或者被他人冒用的;

(二)通过伪造、变造、骗取或者其他方式非法获取的;

(三)持有人被决定限期出境、遣送出境、驱逐出境的。

作出注销或者收缴决定的机关应当及时通知签发机关。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六条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签证的入境次数,是指持证人在签证入境有效期内可以入境的次数。

(二)签证的入境有效期,是指持证人所持签证入境的有效时间范围。非经签发机关注明,签证自签发之日起生效,于有效期满当日北京时间24时失效。

(三)签证的停留期限,是指持证人每次入境后被准许停留的时限,自入境次日开始计算。

(四)短期,是指在中国境内停留不超过180日(含180日)。

(五)长期、常驻,是指在中国境内居留超过180日。

本条例规定的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审批期限和受理回执有效期以工作日计算,不含法定节假日。

第三十七条经外交部批准,驻外签证机关可以委托当地有关机构承办外国人签证申请的接件、录入、谘询等服务性事务。

第三十八条签证的式样由外交部会同公安部规定。停留居留证件的式样由公安部规定。

第三十九条本条例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1986年12月3日国务院批准,1986年12月27日公安部、外交部公布,1994年7月13日、2010年4月24日国务院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实施细则》同时废止。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新华网加拉加斯4月26日电 (记者 何珊)当地时间26日凌晨,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结束在古巴的最新一轮放射治疗,返回委内瑞拉。

  委内瑞拉电视台播放的电视画面显示,身穿蓝白相间运动服的查韦斯走下飞机,有官员前来迎接。

  现年57岁的查韦斯于今年2月26日在古巴再次接受恶性肿瘤切除手术,并于3月24日开始在古巴接受5轮连续放疗。

  查韦斯4月14日赴古巴进行本轮放疗,这是时间最长的一轮放疗。查韦斯前3次在古巴均逗留不超过5天。委内瑞拉法律规定,如果总统离开国家超过5天,就必须向国会提出申请并获得国会批准。

  查韦斯23日曾表示,此次回国后,他还将再赴古巴接受一轮放疗。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56)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新华网科罗尔4月18日电(记者张小军 岳冉冉) 搭载此前被扣押的25名中国船员的海南航空公司包机当地时间18日13时30分从帕劳国际机场起飞回国,预计将于北京时间17时抵达海南省省会海口。

  除25名中国船员外,同机运送回国的还有被帕劳警方开枪误击死亡的中国船员卢永的遗体。在帕劳方面配合下,遗体做了精心的防腐处理,然后放入一个精致的木棺,木棺外面套上一个木质封套,最后用防水塑料薄膜整体封闭。

  中国驻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大使馆参赞温振才在机场说,“我们用最快时间把船员们送回去,这是比较好的结局。”除了中国国内有关方面积极努力外,温振才指出,此次事件顺利解决还应该感谢帕劳政府的合作。

  帕劳总统约翰逊·托里比昂18日专程到机场为中国船员送行。他说:“祝船员一路平安。我再次向遇难船员表示哀悼。”

  18日上午10时许,被扣押船员陆续走出帕劳监狱,在当地警方保护下集体前往机场。他们表情轻松,有人向记者招手示意,有人露出轻松的笑容。

  3月31日,帕劳警方追捕涉嫌非法进入帕劳海域捕鱼的中国渔船时,误击中中国船员卢永致其死亡,并扣押了另外25名船员。事件发生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外交部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因中国与帕劳未建立外交关系,代管帕劳事务的中国驻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大使馆立即派员来到帕劳看望被扣船员,处理这一事件。

  帕劳最高法院4月13日下午批准了中国船员与帕劳政府达成的庭外和解协议。根据这项协议,中国船员在承认非法入境捕鱼等罪名,并每人缴纳1000美元罚款后,可以于4月18日回国。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10)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据央视最新报道,25名在帕劳被扣押的中国船员上午已经获释,将乘坐海南航空包机回国;帕劳此前要求中国船员承认非法入境捕鱼等罪名,并每人缴纳1000美元罚款。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17)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新华网科罗尔4月17日电(记者张小军 岳冉冉) 中国驻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大使馆参赞温振才17日说,在帕劳被扣押的中国船员将于明日回国。

  温振才说,船员18日将直接从监狱被送到机场,并立即乘机返回祖国。“遇难船员卢永的尸体也将同机返回。”

  帕劳最高法院13日下午批准了中国船员与帕劳政府达成的庭外和解协议。根据这项协议,中国船员在承认非法入境捕鱼等罪名并在每人缴纳1000美元罚款后,可以于4月18日回国。

  温振才说,“13日以来,中国外交官又到监狱里面看了几次我们的船员,他们现在精神状态比以前更好了,因为大家马上就要回家了。”

  17日,受枪击意外身亡的中国船员卢永的亲属卢传安在接受帕劳媒体采访时说:“我代表家属,强烈要求帕劳政府尽快对死者及其家属给予合理赔偿。”

  3月31日,帕劳警方追捕涉嫌非法进入帕劳海域捕鱼的中国渔船时,误击中中国船员卢永致其死亡,并扣押了另外25名船员,事件发生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外交部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因中国与帕劳未建立外交关系,代管帕劳事务的中国驻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大使馆立即派员来到帕劳看望被扣船员,处理这一事件。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10)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如今,全球高科技中心美国硅谷已抓不住“老外”的心了,越来越多的来自中国和印度人才更愿意回到祖国当“海归”。
美国最大的报纸之一《今日美国》近日的报道就写到,随着美国收紧移民政策、生活费高涨,以及在中印等国更好的发展机会,越来越多的外来科技人才回到自己的国家发展。
对于这一股“海归”大潮,6月19日晨,美国俄勒冈大学副校长斯丹凝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海外人才归国的形势在改变,但是目前的情况还不理想,很多中国人采取了“脚踩两只船”的办法。中国也正在想方设法,与发达国家进行“人才争夺战”。
中国七成“海归”就职于高科技领域
中国在全球科技人才竞争格局中,一直扮演着“人才输出国”的角色。但在中国国内,高端科技人才数量严重不足,远不及发达国家,而填补这一空白的多是海外归国人员。
2009年的《中国人才发展报告》显示,大多数成功创业的“海归”集中在高科技领域。其中,从事互联网、IT和通信等高科技领域工作的“海归”占到了70%以上。还有20%的“海归”的工作集中在咨询、法律服务和教育等领域,5%左右在制造领域。
斯丹凝指出,在美国,很多来自中印的人才纷纷选择回国,因为此时正是新兴经济体发展的大好时机。
而也有一种说法认为,现在回国既能获得政府相应的支持,也能吸引美国的投资。
对于“海归”在中国科研中担当的角色,斯丹凝说:“他们是中国科研系统的一种催化剂。‘海归’具有改革性的影响,能推动中国的创新体系达到更高水平。”
中国“海归”人数变化时间节点/出国留学人员总数/回国人员人数
2010年底/190.54万人/63.2万人; 2009年底/162万人/49.74万人; 2008年底/139.15万人/39万人;
2007年底/121.17万人/31.97万人; 2006年底/106.7万人/27.5万人; 2005年底/93.34万人/23.29万人; 2004年底/81.48万人/19.8万人。
中外企业正在上演“人才争夺战”
海外人才回国的主要原因,斯丹凝说:“这正应了中国的那句老话——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据介绍,很多在美国大公司就职的中国人,逐渐萌生了这样一个想法——建立自己的公司。
而通常情况下,他们都会和一个经验丰富的人合作,以更好地吸引资金。而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有这种想法的都是工程师或者科学家。
不过,斯丹凝指出,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很多中国人都采取了“脚踩两只船”的办法——一只脚跨在美国、另一只脚放在中国。
“因为有些人想让他们的孩子在美国接受教育,有些人是配偶不愿意回国,还有些人则是不适应中国的工作环境。”他说。
此外,还有一种观点:“最好”的人才是不会回国的。因为他们在国外已经有很稳定的保障和一定的社会地位。
所以,斯丹凝指出,尽管海外人才归国的大形势在发生改变,但至今为止,这种改变还不理想,这些“海归”还不是“完全转移”回到了国内。
目前还出现一种新的情况,那就是中国企业和科研组织正在和外国企业展开竞争,抢夺同一水平和类型的人才。比如华为、联想等高科技公司,如今就和英特尔、思科和高通等公司展开了激烈的人才竞争。
斯丹凝认为,高端科技人才的短缺,使中国正在与发达国家进行“人才争夺战”,为此中国政府也在通过多种鼓励和吸引的办法,从国外找寻高端的科技人才,吸引其回国就业。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大批研修生震后忍饥挨饿,多人空手回国

  新快报讯特派记者温建敏李国辉通讯员王晓明报道 昨晚,新潟迎来最大规模的中国留日人员撤离,来自岩手县、福岛县等近千重灾区人员在中国驻日使领馆人员的协助下,乘坐包车赶到机场,等待回国。

  这批撤离者大多是来自岩手县重灾区大船渡、久慈、九户等地的研修生,他们没有钱,没有多少行李,甚至有的还没有换下工作服,从地震开始他们就失去联系,缺衣少食,一个女孩甚至因饥饿昏倒,坐上大巴车那一刻,许多人激动得流下了眼泪,高声欢呼。

  记者了解到,这批研修生大多来自沈阳、山东、辽宁,他们都是通过上网查询到中国大使馆集中转移岩手县中国人的消息。

  “我们为了及时离开,连工资都没有拿。”来自山东济南的曹娜娜说,由于没有手机,又没有找到公用电话,现在家里人还不知道自己已经离开,而且她身上的钱还不够买机票,“不过没关系,只要安全到达新潟就可以了,其他的再想办法。”

(编辑:SN002)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3月17日,首都国际机场,一位老人抱着刚随父母从大阪返回国内的孙子,激动得热泪盈眶。夏天 摄 3月17日,首都国际机场,一位老人抱着刚随父母从大阪返回国内的孙子,激动得热泪盈眶。夏天 摄

  本报讯 (特派日本记者褚朝新 白飞)18日,因身处日本重灾区的中国公民基本撤完,中国驻日大使馆发出关闭集结点的通知,并呼吁来自非重灾区的中国公民应保持理智,冷静判断,尽可能避免盲目向成田机场聚集。

  18日,大使馆发布通知称,根据从日本东北大地震重灾区本着自愿原则撤离中国公民进展情况,决定暂时关闭宫城县仙台市和茨城县集结点。通知称,自3月18日16时起,暂时关闭宫城县仙台市役所前集结点。18时起,暂时关闭茨城CALS国际交流中心集结点。

  大使馆还发布了一则紧急通知称,目前成田机场聚集了较多希望回国的中国公民,但由于运力有限,现阶段大使馆重点协助从重灾区(宫城县、福岛县、茨城县、岩手县)撤离的中国公民回国,呼吁在日国民理解和配合。

  中国驻日本使馆呼吁,希望来自非重灾区的中国公民保持理智,冷静判断,尽可能避免盲目向成田机场聚集。

  另据中国国家旅游局消息,中国在日旅游团预计将于21日前全部返回。截至3月18日12时,尚有来自北京、辽宁共4个中国旅游团在日,54人。目前,所有人员平安。

  未撤华人避难所里解决温饱

  本报讯 (记者张乐)身边的朋友陆续撤离回国,来自山东的女孩李茹却依然留守在仙台。18日,她向记者介绍了这几天的避难所生活。

  李茹说,她没有离开日本,主要是因为地震没有震坏她的租住屋,现在仙台的水电也基本恢复了供应,她觉得生活还算方便。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有些便利店的货架还是空的,她不得不每天到避难所里吃饭。

  李茹对未来依然乐观。“不过我也会小心核辐射,尽量少出门。每天都会给家里打电话报平安。”

  三大航加大日航线运力

  ●东航

  3月16日至19日,东航增派的大型客机将完成9班新潟至浦东、2班东京至浦东的加班计划。四天内,东航将增加往返飞行22班,预计接回人员3000人。

  ●南航

  3月19日-25日,南航每天定期安排往返东京、新潟加班各4班,全公司每天往返日本的航班总量达到30班,预计提供总座位数近3000个。

  ●国航

  国航也正在安排加大飞往日本地区航班机型。目前国航每天仍有往返30个航班正常运营,能提供座位7000多个。

  本报记者 李媚玲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新华网塔那那利佛3月8日电(记者雷鸣) 马达加斯加过渡政府外交部长拉马罗松8日下午在首都塔那那利佛会见南共体马达加斯加协调小组代表莱昂纳多·西蒙后表示,2009年3月流亡国外的马前总统拉瓦卢马纳纳可以回国。

  拉马罗松说,包括前总统拉瓦卢马纳纳在内的所有马达加斯加人,只要他们愿意,随时可以回来。他说:“我们明天将签字接受南共体马达加斯加协调小组提出的解决马政治危机路线图,签字仪式后,大家将会知道拉瓦卢马纳纳的回国进程。”

  拉瓦卢马纳纳1999年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当选塔那那利佛市长,2002年5月6日宣誓就任马达加斯加总统。2008年12月,塔那那利佛前市长拉乔利纳以拉瓦卢马纳纳擅自关闭其私营电台和电视台为由,率领群众举行反政府集会,引发部分军人倒戈。拉瓦卢马纳纳2009年3月17日宣布辞职,之后流亡国外。3月21日,反对派领导人拉乔利纳在军人的支持下就任马达加斯加过渡权力机构领导人。

  今年2月19日,拉瓦卢马纳纳在南非购买机票试图登机回国,但因马达加斯加过渡权力机构极力反对而未能如愿。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第 1 页,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