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


当地时间2011年6月5日,智利普耶韦火山喷发,伴随壮观的闪电现象


当地时间2011年6月5日,智利普耶韦火山喷发出的火山灰飘至邻国阿根廷南部,覆盖街道,工作人员使用推土机清扫

  中新网6月6日电 综合报道,智利南部一座火山4日起开始喷发,5日喷发持续,并出现火山闪电现象;大量火热的火山灰及石块上冲云霄达10公里,导致多趟航班取消,附近3500多人撤离。

  据报道,智利南部靠近阿根廷边境的普耶韦火山从(当地时间)4日下午开始喷发,周遭22个村的民众紧急撤离,暂时安居在政府设立的收容所或到亲友家避难。另外,当局担心火山喷发会造成附近河川泛滥,因此又紧急转移部分灾民。不过,截至目前,无人伤亡。

  报道指,火山灰在阵阵大风的吹袭下,越过安第斯山脉,飘到邻国阿根廷,导致当地一个观光城镇圣卡罗斯巴瑞洛切被覆盖上一层火山灰,当地机场也因此关闭。地方官员紧急呼吁民众戴上口罩遮掩口鼻,以免吸入火山灰,同时建议居民储备一些粮食、待在室内、尽量避免外出。

  当地时间5日,大风转向,将火山灰又吹回智利,导致边界山路能见度降低,当局因此关闭部分边界。

  据介绍,普耶韦火山距离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南部约800公里,据悉,其爆发开始时平均每小时出现240起小地震,随后火山喷发,伴随火山闪电现象。当局已发布最高级别的红色预警。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美国宇航局3月1日宣布,智利2月27日发生的里氏8.8级大地震冲击力巨大,可能移动了地球轴心,缩短了一天的时长。

  地球一天缩短1.26微秒

  美宇航局下属喷气推进实验室地球物理学家理查德-格罗斯(Richard Gross)通过电脑模型评估了智利大地震造成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由于加快地球自转速度,智利大地震可能使地球一天的时长缩短了1.26微秒(1微秒等于百万分之一秒)。为进行比较,格罗斯利用相同的电脑模型,对2004年12月发生的苏门答腊9级大地震进行了估计,结果显示那次地震使地球一天的时长缩短了6.8微秒。

  格罗斯的研究还显示,智利大地震使地轴移动了大约3英寸(约合8厘米)。地轴是一条人为想象出来的线,偏离地球自转所围绕的南北轴约33英尺(约合10米),依照这条线,全球分布不均衡的质量也因此变得均衡起来。

  为解释这种不同之处,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地震学家基思-斯维尔德鲁普(Keith Sverdrup)将地球比作一个手里握着块石头、身体不停旋转的花样滑冰选手。这名选手的旋转轴依旧处于身体中央,但她的轴心会随握石头的手的方向而稍微移动。斯维尔德鲁普未参与美宇航局的最新研究。

  如何缩短地球一天时长

  智利大地震是怎样给地球注入一点涡轮推进力的呢?斯维尔德鲁普再次用身体旋转的花样滑冰选手来说明这一点:“当她收紧手臂的时候,身体旋转的速度开始加快。”同样,在智利大地震期间,由于地球的部分质量被更快地吸引,地球的旋转速度开始加快。智利大地震是所谓的逆冲地震(thrust earthquake),即在地球大部分表面(智利大地震是纳斯卡板块)滑入相邻板块下面时发生的地震。

  这一过程被称为潜没,能够引起地震和火山喷发。斯维尔德鲁普说:“纳斯卡板块的岩层沉入地球内部,这就像是花样滑冰选手将双臂向身体缩回一样。”由于向内移动,只有逆冲地震能缩短地球一天的时长。其他类型的地震则不会影响地球自转,比如水平滑移地震,这时,一个板块会水平移过另一个板块。

  当前,科学家虽然可以测量地球一天的时长,但精确度只能达到20微秒左右,所以,智利大地震造成的一天时长缩短是估计出来的,而不是测量出来的。斯维尔德鲁普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智利大地震的影响不存在,虽然这种影响稍纵即逝。”智利大地震引起的地球一天时长缩短并不会永远持续下去,而这种影响的准确持续时间也无法进行测量。逆冲地震并不是能够缩短或增加地球一天时长的唯一现象。火山喷发或月球的潮汐作用也能产生这种影响。

  大地震源于1960年?

  美国科学家3月1日在另一项研究中表示,最新地轴移动可能源于1960年智利9.5级大地震产生的压力积聚。马萨诸塞州伍兹-霍尔海洋研究院地质学家林建(音译)在一份声明中称:“智利大地震的成因故事与2004年12月26日的苏门答腊里氏9级大地震非常相似,那次地震发生以后,苏门答腊断层南端又在2005年3月28日发生了里氏8.7地震。”

  “唯一的不同之处在于,1960年智利大地震北面相邻部分是在50年以后裂开的,而2004年苏门答腊地震南端相邻部分只用了三个月便断裂了。”林建表示,目前尚不清楚智利断层为何用了远比苏门答腊断层更长的时间“重复上一次的事件”。他说:“即便是50年发生一次大地震,我们在一生当中仍有可能遇到一次。因此,我们应该认真考虑地震接连发生的可能性。” (孝文)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在得知智利大地震所引起的海啸并没有预期中那么强大后,日本宫城县渔民开始返回自己的渔船。(图片提供:Kazuhiro Nogi, AFP, Getty Images)
在得知智利大地震所引起的海啸并没有预期中那么强大后,日本宫城县渔民开始返回自己的渔船。(图片提供:Kazuhiro Nogi, AFP, Getty Images)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3月2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此次智利特大地震可以称得上是有历记录以来最强地震之一,地震现已导致700多人死亡,许多城市被夷为平地。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此次大地震所引起的海啸却比预期的要小得多。这个奇怪的现象引起了专家们的思考,美国数位科学家给出了较为合理的解释和推测。

  据科学家介绍,此次抵达日本的海啸波仅有1.2米高,而汤加的南太平洋岛屿周围的海啸波也只有2米。通常情况下,海啸往往会形成30多米高的滔天巨浪。此外,夏威夷监测到的海啸波高度更是只有1米,海啸如此之小以致于无法造成任何破坏。

  美国南加州大学海啸研究中心主任科斯塔斯-西诺拉基斯表示,这种现象并不意味着夏威夷的海啸就此微弱地结束。不过,西诺拉基斯认为,海啸也只会比电脑模型预测的1.25米高度稍微小一点。他表示,“我想表达的主要观点就是夏威夷的全员撤退是没有必要的。”

  美国伊利诺斯州西北大学地球物理学家埃米尔-奥卡尔也承认,智利大地震所引发的海啸并非真正的如此之小。他说,“它比近45年来我们在太平洋所见到的任何海啸都要大。”奥卡尔补充说,这次海啸只是看起来好像比较小,这是因为夏威夷和日本同时分担了它的冲势,还因为这两处地方仍然铭记发生于1960年和1946年的更大海啸。奥卡尔表示,“两地公众都应该记得这两起海啸,因为它们差一点毁了夏威夷。”

  当然,地球物理学家仍然需要一段时间才可理解和确定为什么海啸没有预料中那么大的真正原因。奥卡尔猜测,部分原因可能是这次海啸发生于智利沿岸的太平洋中较浅海域。他解释说,“对于当地来说,这并不改变任何事情。但是,随着海啸波传播到太平洋盆地真正的深水区,浅水区就有可能会在一定程序上减小它的振幅。”

  撤离夏威夷的决定纯粹是根据智利大地震的恐怖震级而决定的。8.8级的智利大地震是过去110年中第五强震,此次地震与1960年的9.5级地震发生于同一地区。1960年的大地震将强大的海啸波越过太平洋传播到夏威夷、日本等地,最终导致夏威夷61人死亡,日本138人死亡,菲律宾32人死亡或失踪。

  但是,科学家表示,仅仅根据单独的地震信息来预测海啸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地震可能会造成海床上下和前后左右震动。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辛斯代尔波浪研究实验室临时主任所罗门-伊姆介绍说,“如果所有震动是水平的,就不会有海啸发生。”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海啸预测必须结合地震信息以及海床监测设备的实时监测信息。这些海床监测设备非常敏感以致于它们可以测量出数千英尺之上海面经过的海浪的压力差异。西诺拉基斯介绍说,“这些浮标位于深海中,它们的测量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估测波浪的大小并及时更新预报模型,还可以帮助我们估算事件的持续时间以及被触发的海啸波的数量。”

  尽管这些监测设备数量非常少,而且分布得很散。但是,科学家们对此次智利大地震所引发的海啸的预测事实上却很接近正确。比如,模型预测到地震可能会引起洛杉矶港产生较小波浪,预测的结果与实际发生的事实相吻合。西诺拉基斯表示,“预报非常正确。”(彬彬)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当地时间2011年6月5日,智利普耶韦火山喷发,伴随壮观的闪电现象 当地时间2011年6月5日,智利普耶韦火山喷发,伴随壮观的闪电现象

当地时间2011年6月5日,智利普耶韦火山喷发出的火山灰飘至邻国阿根廷南部,覆盖街道,工作人员使用推土机清扫   当地时间2011年6月5日,智利普耶韦火山喷发出的火山灰飘至邻国阿根廷南部,覆盖街道,工作人员使用推土机清扫

  中新网6月6日电 综合报道,智利南部一座火山4日起开始喷发,5日喷发持续,并出现火山闪电现象;大量火热的火山灰及石块上冲云霄达10公里,导致多趟航班取消,附近3500多人撤离。

  据报道,智利南部靠近阿根廷边境的普耶韦火山从(当地时间)4日下午开始喷发,周遭22个村的民众紧急撤离,暂时安居在政府设立的收容所或到亲友家避难。另外,当局担心火山喷发会造成附近河川泛滥,因此又紧急转移部分灾民。不过,截至目前,无人伤亡。

  报道指,火山灰在阵阵大风的吹袭下,越过安第斯山脉,飘到邻国阿根廷,导致当地一个观光城镇圣卡罗斯巴瑞洛切被覆盖上一层火山灰,当地机场也因此关闭。地方官员紧急呼吁民众戴上口罩遮掩口鼻,以免吸入火山灰,同时建议居民储备一些粮食、待在室内、尽量避免外出。

  当地时间5日,大风转向,将火山灰又吹回智利,导致边界山路能见度降低,当局因此关闭部分边界。

  据介绍,普耶韦火山距离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南部约800公里,据悉,其爆发开始时平均每小时出现240起小地震,随后火山喷发,伴随火山闪电现象。当局已发布最高级别的红色预警。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13)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2010年11月21日,巴塔哥尼亚阿亚森地区,一名游客正在享受贝克河的美景

  奔腾的河水、冰蚀的山峰、肥美的鲑鱼....智利南部的巴塔哥尼亚高原仍是地球上最为蛮荒的地带之一,是冒险家的天堂,但这种闭塞也许很快就将成为过去式。4年前,智利政府提出在这里建造5个新水坝和2400公里输电线的宏伟计划,建成后将是该国最大的水电站。现代文明和封闭的自然“对对碰”,换来了长达1000天的激烈环保论证,各方互不相让。5月9日,大坝修建通过了环保评估,距离开工一步之遥。

  千百年来,智利南部巴塔哥尼亚地区的贝克河和帕斯夸河静静地奔腾,周遭荒无人烟,透着一股苍凉的美。突然之间,两条河的命运受到万人关注———政府提出了“阿亚森水电站”项目,要在两条河上面建造5个水坝,并且铺设2400公里的输电线!支持者和反对者为此打了4年“嘴仗”,近日,事情的胶着状态似乎开始瓦解了。

  1000天环保评估

  阿亚森水电站总投资32亿美元,由分布于贝克河与帕斯夸河的5个水利枢纽构成,占地大约6000公顷,是智利自建国以来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的水力发电项目。建成后的发电量相当于目前智利发电总量的1/3。

  另外,该项目还包括长达2400公里的输电线。这个输电线工程要经过国家森林公园和生态保护区,从巴塔哥尼亚地区一直连通到首都圣地亚哥,之后北上,贯通大半个智利国土。

  4年前,政府提出建造这座宏伟水电站的计划。一年后,该计划进入了长达1000天的环保论证期。

  期间,反对声总是大于支持者的声音。反对的一方主要是水电站选址地巴塔哥尼亚的民众和环保主义者,支持建造水电站的主要是政府官员和各大能源公司。

  今年5月9日,12名由政府和各界专家组成的环境评估委员会举行了投票,11人支持,一人弃权———阿亚森水电站项目通过了环保评估,即将进入正式建设期。

  与此同时,不少情绪激动的巴塔哥尼亚民众打算驾车北上,到首都圣地亚哥找总统皮涅拉讨个说法。

  建水电站抗议者众

  争论并没有因为环评通过而终止。

  环评通过之后的第5天,首都圣地亚哥出现了多达3万人的大规模抗议活动。抗议者和警方发生了冲突,警方动用了高压水枪和催泪弹。

  5月22日智利总统皮涅拉发表国情咨文,当提到建造阿亚森水电站时,遭到国会众多议员离席抗议,还有人鼓掌嘲笑,现场甚至出现了反对建造水电站的议员大声打断皮涅拉讲话的罕见情况。

  国会外也聚集了大批示威者,他们高呼反对建造水电站的口号,要求皮涅拉政府收回成命。

  据智利第一大日报《时代评判者报》最近的民调显示,反对建造水电站的人高达74%。即使是政府公布的民调数据,也有61%的民众持抵制态度。

  “争端才刚刚开始”

  国际河流组织在巴塔哥尼亚地区的前任协调员桑格尔认为“争端才刚刚开始”。据他的说法,目前2000多公里长的输电线工程还在论证,未来的走向和建设规模还有可能会被改变。

  此外,由于智利国内反对阿亚森水电站的声音很强烈,抗议者已经将反对的意见提交给了该国环境部的一个专门审议委员会。

  “这是阿亚森水电站能否修建的最后一个关卡,如果意见被采纳,水电站建设计划有可能被修改,甚至中止;但如果意见被驳回,智利政府就会按计划修建。”

  发展与环境的恒久矛盾

  在很多人眼中,水电站将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而保护自然环境要比建造一座水电站重要得多。可是在智利政府看来,建造水电站,为经济发展提供巨大的能源支持,这和保护环境是同等重要的事情。

  智利《时代评判者报》报道,智利的几届政府之所以推动阿亚森水电站工程,主要是为了实现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智利官方已经制定了一项雄心勃勃的发展计划,即到2025年人均国民年收入要达到3.5万美元的水平,成为拉美地区第一个发达国家。为此必须要大力发展能源工业。

  有分析人士认为,智利政府对民众的意见考虑不多,但是对一些大型跨国公司的意见言听计从。分析人士特别提到了一旦建造水电站,除了对环境的危害之外,还需要巨大的建设费用。这笔钱最终还是要落到纳税人的头上。(张乐)

  谁能决定这块地方的归属?是那些2000公里以外的商人吗,还是这里的居民?电力公司甚至没有征询我们的意见。他们丢给我们一个搬迁的计划,就好像他们可以在没有定论之前就能把我们赶出去一样。

  ——39岁的巴塔哥尼亚居民丽丽·施德勒

  现在我们靠烧煤和汽油发电,这也污染环境。我们需要这些大坝,我们依靠大坝发电。我只是希望这个计划能给当地人带来工作。

  ——建筑工人卡洛斯·赫纳德兹

  ■链接

  不要水电,智利靠什么?

  能源开发与保护自然,这始终是个矛盾。目前智利的现实是,能源严重制约了未来15年的经济发展计划。

  该国矿藏、森林和水产资源丰富,但石油等主要能源匮乏,97%的石油和天然气需要从国外进口。因此,该国主要靠煤电和水电实现能源供应,其中水电大概占国内发电量的37%左右。

  由于煤炭等化石燃料过于污染环境,增加了温室气体排放的危险,所以发展煤电早已经被智利各界政府从日程上剔除。此外由于智力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诸如核电等清洁能源不符合国情;国内也没有大规模发展太阳能和风能的技术条件,因此发展水电就成了智利政府推动能源大发展的不二法门。

  皮涅拉曾公开表示,智利经济未来15年对能源需求的预计是每年增长7%左右,所以必须要大力发展能源工业,其中的潜台词就是水电。他本人也十分了解智利经济发展遇到的这种能源瓶颈,也清楚阿亚森水电站遇到的强大抗议,所以他将这个决定称为“艰难的抉择”。(张乐)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周日, 06 3月 2011 20:27

智利北部发生里氏6.2级地震

  新华网圣地亚哥3月6日电(记者 赵燕燕)当地时间6日上午9时31分左右,智利北部边境地区发生里氏6.2级地震,目前尚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报告。

  据美国地质勘探局测定,此次地震震中位于智利阿利卡市东北110公里的智利和秘鲁边境地区,震源深度为87.8公里。据当地电视台报道,此次地震震感较强,引起当地居民恐慌。

  智利国家紧急事务办公室发布消息称,目前还没有收到震区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报告。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周一, 28 2月 2011 20:54

智利中南部发生6.0级地震(图)

在智利发生地震的康塞普西翁,人们聚集在街道上。 在智利发生地震的康塞普西翁,人们聚集在街道上。

  中新网2月28日电 据外电报道,当地时间27日,智利中南部发生里氏6.0级地震。目前尚无伤亡与损失报告。

  智利国家紧急情况办公室称,目前震区还没有传出有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报告,但造成卡涅特(Canete)与奇瓜扬特(Chiguayante)两市部分地区断电。

  该办公室称,这次地震不会引发海啸。

  智利地震大学称,这次地震为里氏5.9级;而美国地质勘探局则称为6.0级。

  就在一年前,这一地区曾发生里氏8.8级的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500多人丧生,22万人无家可归。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人民网墨西哥城2月18日电(记者 张金江) 白宫18日宣布,奥巴马将于3月19日至23日访问拉美的巴西、智利和萨尔瓦多3国。

  据白宫发言人披露,在这次拉美3国之行中,奥巴马将会见这些国家的领导人,就广泛的议题进行讨论,包括通过增加贸易刺激经济和创造就业、能源合作、安全等问题,以及地区和国际问题。

  据白宫表示,奥巴马此次拉美之行是美国同重要伙伴国进行对话和强调奥巴马同本地区同在的机会。同时,此访将推动同伙伴国在平等条件下进行合作以解决美洲面临的挑战的努力取得进展。

  据白宫披露,在巴西,奥巴马将访问首都巴西利亚以及海滨城市里约热内卢,会见今年初刚上台的巴西女总统罗塞夫,讨论双方感兴趣的问题,推动两国在清洁能源、全球增长等领域合作的发展。

  在智利,奥巴马将访问首都圣地亚哥,会晤智利总统塞巴斯蒂安?皮涅拉,就两国和地区进行更多合作等问题进行会谈。白宫表示,智利是“我们在拉美最亲近的伙伴之一”。白宫称“在核安全、清洁能源以及危机处理等领域智利迅速成为地区引领者”。

  在萨尔瓦多,奥巴马将在首都圣萨尔多停留,会见萨尔瓦多总统马里西奥?富恩斯。白宫称马里西奥?富恩斯是克服萨尔瓦多传统意识形态分歧和促进人民福利的领导人。

  此前,奥巴马曾披露他的这次出访计划。那时他曾表示,他的拉美3国之行的目的是“创建新的联盟来推动美洲的进步”。

  奥巴马此次出访是他首次对南美州进行访问。2009年奥巴马曾两次到访墨西哥,并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参加美洲峰会。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宋华报道 英国《每日电讯报》2月13日报道,新书披露,智利政府营救33名被困矿工的电视实况转播存在作假现象,智利政府对视频进行了编辑以掩盖危险,给外界留下营救行动没有任何瑕疵的印象。

  报道称,智利当局通过编辑相关视频掩盖了营救通道不稳定、岩石坠落砸断了联系地面和地下609米庇难室之间电缆的事实。实况电视信号曾一度中断,当局在此期间循环播出了早些时候的视频片段,以便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进行紧急抢修。

  本周出版的名为《Los 33》的新书讲述了33名智利矿工被困在智利北部阿塔卡马沙漠圣何塞铜矿下609米的故事。新书的作者乔纳森•富兰克林曾获得报道此事件的特别许可。他说:“全球数十亿电视观众遭到欺骗。他们从未意识到,电视上播出的圆满营救行动的图像其实是重播画面,以掩盖真实的营救情况。智利政府认为,让世界看到真实的营救画面过于冒险。”

  新书还披露了智利总统皮涅拉曾想亲自下井迎接被困矿工的内情。当矿工们乘坐“凤凰”号营救舱逐一升井后,皮涅拉是首位在矿井上向他们表示欢迎的人士。新书称,皮涅拉本想第一个乘坐营救舱下井,以便与被困矿工在地下会合,因为他很想亲自为营救行动的安全性作出示范。福兰克林写道:“总统的安全助手们对此感到震惊。他们先前阻止总统乘坐自己的直升机和进行潜水的努力都失败了。他们知道总统是认真的。总统夫人赛西莉亚•莫雷尔也持同样的想法,她立刻认识到这个主意过于冒险,并对皮涅拉说‘想都不要想那件事’。尽管很想那样作,但皮涅拉还是听取了第一夫人的意见。”

  在营救行动进行时,负责监管营救行动的海军军官与一位下到矿井里帮助矿工的当地官员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在遭到暴力威胁后,那名当地官员被迫升井。福兰克林称:“由于明智的编辑,世界没有看到中心舞台上戏剧性的情况。”

  新书还披露了矿工被困头17天的情况。在严格的食物配给期间,矿工曾想到通过吃人来生存。在与外部世界的联络建立之后,矿工们曾要求充气式性玩偶和安全套,地面上的医疗小组拒绝了这一要求。福兰克林还披露,矿工家属们曾用信件给被困在地下的矿工们带去少量的大麻。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新华网圣地亚哥2月14日电(记者栾翔)智利中部马乌莱地区近海当地时间14日凌晨发生里氏6.6级地震,目前尚未有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报道。

  根据美国地质勘探局公布的信息,格林尼治时间14日3时40分(北京时间11时40分),智利中部马乌莱地区附近海域发生里氏6.6级地震,震中位于西经35.585度,南纬73.143度,震源距地表33公里。

  数小时前,智利中南部发生三起里氏5级以上地震,其中一起为里氏6级。

  智利一周以来发生十起里氏5级以上地震,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智利南部康塞普西翁市11日发生里氏6.8级地震,虽未造成破坏,但在当地民众间引发恐慌。

  2010年2月27日,康塞普西翁附近海域发生里氏8.8级特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第 2 页,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