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子医院刀捅医生致1死3伤”追踪
据新华社电 29日,新华社记者在哈尔滨市南岗区看守所采访了哈医大一院“3·23”伤害医务人员犯罪嫌疑人李某某。李某某告诉记者:“我不应该滥杀无辜”。
“我非常生气他们不理我”
“当时我和我爷爷来哈医大看病。我感觉大夫好像是麻烦我。之后感觉脑袋一热,就把大夫给杀了。”李某某表示,他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和肺结核。据他回忆,这次来就是为了打“类克”(一种治疗药剂名称)。医生说他有肺结核不能打,要求他先去胸科医院做检查。他将胸科医院检查结果拿回来给医生看后,医生觉得不行,不收他入院。
李某某说:“当时我非常生气,我和爷爷大老远来的,他们不理我,我挺恨大夫的。”离开哈医大一院后,李某某的爷爷说不收就回家吧。他没有听老人的话,偷偷地买了水果刀,冲进了医生办公室。
“医生不了解我的辛苦”
在谈及医生对他的态度时,李某某两次使用了“还行吧”这个词语。
“我对医生肯定有误解,但他们也不全对吧?”他说,医生确实给他解释了不能打“类克”的原因。“但前两个月我就在这儿治疗,当时大夫给我开了两个月的治肺结核的口服药,吃完药再来,结果这次来又不行了。”他说,医生不了解他的辛苦。
李某某说:“发病的时候我非常痛苦,腿部膝盖和胯骨都特别疼、肿,行动不便。”他说,他家离哈尔滨挺远,家里条件也很困难,爷爷还患有胃癌,一次次做检查加上人生地不熟等等因素,让他和爷爷都非常辛苦。
李某某说:“我不应该滥杀无辜。”他说,自己这么做不正确。现在他很想家人,一时冲动犯下大错。
■ 事件回放
男子刀捅医生导致1死3伤
哈尔滨市公安局介绍,犯罪嫌疑人李某某供认,他因患强直性脊柱炎于2011年4月到哈医大一院住院治疗。今年3月23日9时许,李某某再次来该院治疗。医生了解得知李某某患有肺结核,于是建议他先到哈尔滨胸科医院(专治肺结核病)检查治疗。李某某做完检查后再次回到哈医大一院,将检查结果交给医生。因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会对肺部造成影响,所以医生建议他应先治好肺结核后再行治疗。李某某认为医生不给他看病,随即心生不满。
23日16时许,李某某购买了水果刀,回到医生办公室行凶,致1死3伤。李企图自杀未遂被抓获。
据新华社
工作人员正在辨认苍蝇
诱蝇笼
自贡市共设有35个监测点,负责对苍蝇蚊子的收集
昨日,在自贡的农贸市场、住宅小区、餐饮店周边,活跃着一群市民眼中的“神秘人”,他们捉苍蝇、逮蚊子,还对它们冷冻、分类……原来,是自贡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在对多种病媒生物进行专业监测。
看起来好玩过程很辛苦
“啪”的一声,随着汇东区一餐馆工作人员李师傅手起拍落,一个振翅飞舞的苍蝇被拍成了“肉饼”,正当李师傅再接再厉用苍蝇拍对准下一个“目标”时,一个“神秘人”阻止了他:“别打,留着它,我们有用。”
“我们都是直接把苍蝇打死,还没见过有人活捉苍蝇的。”李师傅很是纳闷。
原来,这些“神秘人”是收集苍蝇的疾控中心工作人员。
疾病控制2科副科长肖崇堃说,这项工作并不像旁人想得那么“好玩”,相反特别辛苦。
全市监测点一共有35个
从今年3月至11月,该市疾控中心监测人员每月都会对苍蝇、蚊子进行一次取样监测。
肖崇堃介绍:“我们在城里有15个点对苍蝇进行监测;而蚊子的监测点主要设在农村,有20个。”
每个监测点必须按时放置捕捉工具,按时回收;到了实验室,还要把苍蝇、蚊子进行冷冻,然后分笼收集,一只一只地辨认分类。
笼子捉苍蝇比杀虫剂强
昨日,华西都市报记者走进自贡市疾控中心实验室,一个绿色网状笼子放在实验台旁边,它的样子看起来像一盏“孔明灯”。
“它其实是一个专门捕捉苍蝇的工具,名为‘诱蝇笼’。”肖崇堃说,利用这个工具活捉苍蝇,比直接用杀虫剂更管用。“只要苍蝇飞进去,绝对出不来!”
“一般是上午9点放笼,下午4点收笼。”肖崇堃说,他们监测的场所包括农贸市场、绿化带、住宅区和餐馆酒店四大区域,主要是收集苍蝇,根据所监测区域捕捉到的苍蝇数量,来测算该区域的苍蝇密度、种类等指标。
监测病媒生物严防疾病传播
自贡市疾控中心主任李群说,鼠、蚊、蝇和蟑螂等病媒生物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一系列的传染病。该市疾控中心为此启动了此项病媒生物监测工作,为了系统监测掌握这些病媒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季节消长变化资料,以制定科学合理的病媒防制方案,达到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的目的。
截至目前,该市疾控中心尚未发现一例因病媒生物(苍蝇、蚊子、老鼠、蟑螂等)传染人体引发的疾病病例。
文/图华西都市报记者罗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