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问:利比亚冲突升级后,包括记者在内的一些中方人员仍在利比亚滞留。中国外交部和中国驻利比亚使馆做了哪些工作?是否考虑为中方人员撤离提供进一步帮助?

  答:利比亚安全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后,中国驻利比亚使馆工作人员一直坚守岗位,始终密切关注在利中国公民包括中方记者的安全,与他们保持密切联系,克服一切困难为他们提供帮助。

  中国驻利比亚使馆已经并将继续通过有关渠道与利比亚有关方面沟通,以确保包括记者在内的中方人员安全,并为其撤离提供协助。

  我们已经与有关国家及国际组织取得联系,为在利中国公民撤离寻求各种渠道。

  我们呼吁现阶段包括记者在内的中方人员避免前往利比亚交战区,并与中国驻利比亚使馆保持联系。中国驻利比亚使馆将继续尽一切努力提供协助。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中广网七台河8月24日消息(记者迟嵩)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23日中午,黑龙江七台河一煤矿发生透水事故,26人被困井下。救援正在进行中。

  记者在今天9点得到最新数字是,目前为止矿井内的水面垂直下降距离达90厘米。早上7到9点这两个小时的抽水速度比昨天凌晨一夜的抽水速度还要快,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今天凌晨一度发生了排水管接口断裂的情况,现在已经修复。第二,早上7点的时候,第三个排水管线已经投入使用,大大加快了抽水的速度。目前第四个管线也正在铺设当中,预计投入使用的时间是今天傍晚。

  目前尚不能进入人员进行救援。

  黑龙江省省长王宪魁也到达事故现场布置工作,希望工作人员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不惜一切代价全力快速的抢救。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25)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部分蔬菜上市过程无任何农残监测过程;监管部门称每天千吨蔬菜抽检40蔬菜样

  记者近期追踪安徽部分蔬菜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后发现,一根豆角被“喂”11种农药,刚喷过农药的蔬菜第二天就被运往市场。3个流通环节的农残检测一路“绿灯”,有关部门回应称既“管不住”又“管不全”。

  生产

  部分蔬菜一天一打农药

  现在种菜不容易,三天两头要打药,基本上没有不打药的菜。”合肥菜农王明城说,这个月基本上每天一打。

  老王家种了3.5亩豆角,从4月初开始播种,现在即将下市。在不远处的沟塘边,一共打了包括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等3大类11种农药。其中,杀虫剂有7种,如点阵氟氯氰菊酯、功卡高效氯氟氰菊酯等;杀菌剂有3种,如田园农博士毒氟磷、中保克毒宝吗啉胍等;杀螨剂有1种,如哒螨灵。

  来自庐江的菜农章天保说,小白菜的病虫害太多,卖药的说几天一打,要有安全间隔期,我们看到虫子哪能放心,基本上一天一打。

  监管

  农贸市场免检蔬菜农残

  8月2日,记者来到菜农戴继霞的茄子地里了解到,为治虫害,前日她将4种农药混着一次性打完了,3日采收。

  记者从安徽和县蔬菜地里一直追踪到马鞍山市蔬菜市场。发现这批茄子,历时约30小时,经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销地农贸市场等3个环节,没有任何农残检测,到达消费者餐桌上。

  产地批发市场卜集蔬菜批发市场每天的交易量约2000斤。一位负责人说:“我们没有检测设备,县里面1年能过来检测1至2次就不错了。”

  销地农业主管部门马鞍山市农委副主任姚育东说,安民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是全市最大的批发市场,日均蔬菜交易量近1000吨,它每天只抽检40个蔬菜样。

  听说他们对蔬菜农残检测很严,因此,我们对安民市场过来的菜都是不检测的。”香源农贸市场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蔡福庭说。

  问题蔬菜上市过程

  8月2日,菜农戴继霞为了治虫害,前一日她将4种农药混着一次性打在茄子地,3日早晨采收茄子。

  1、菜农——产地批发市场 无农残检测

  3日早晨4∶30,戴继霞和丈夫到菜地里摘茄子;7∶45,他们将几筐茄子装上拖拉机,拉到附近的卜集蔬菜批发市场,卖给了专跑马鞍山的商贩曹老板。

  2、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 无农残检测

  4日早晨1∶30,曹老板的一车茄子经过一路奔波,到达马鞍山安民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该市场是安徽省第二大农产品批发市场。

  3、销地批发市场——销地农贸市场 无农残检测

  4日早晨3∶22,来自马鞍山香源农贸市场的摊贩吴老板,在曹老板处批发了25斤茄子;6∶30,吴老板将批发来的菜送往香源农贸市场,开始零售。

发表在栏目: 科学
金正日访问乌兰乌德 金正日访问乌兰乌德

  环球网记者梁旭报道 8月23日,正在俄罗斯访问的朝鲜最高国家领导人金正日前往布里亚特共和国首府乌兰乌德,在那里参观了世界最大的列宁塑像。

  俄塔斯社报道,金正日车队前往布里亚特总统、总理以及议会大楼所在的乌兰乌德中心广场。从汽车走下来的金正日向位于广场的列宁像鞠躬,朝鲜记者拍摄下这一幕。此处列宁雕像头部高7米,底坐高6米于1971年落成,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列宁塑像。

  报道称,金正日访俄日程对外保密,但估计他还将参观乌兰乌德博物馆。有消息报道称,布里亚特还将为金正日举行一场音乐会,届时将有布里亚特知名歌剧演员进行表演。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新华网华盛顿8月23日电(记者冉维)美国东部时间23日13时51分(北京时间24日1时51分),美国东部地区发生里氏5.8级地震,首都华盛顿及纽约有明显震感。据美国地质勘探局测定,此次地震震中位于弗吉尼亚州米纳勒尔,距离华盛顿约135公里,震源深度为6公里。这是弗吉尼亚州100多年来发生的震级最强的地震。

  地震发生时,记者正在与华盛顿一河之隔的弗吉尼亚州阿灵顿的公寓中,突然感到地板开始微微震动,紧接着听到天花板发出响声,很快阳台上的塑料百叶窗帘也开始“啪啪”作响,整个地面开始明显晃动。

  摇晃在延续了大约15秒之后逐渐平息。记者打开门,正好碰见一位美国女士也从家里慌慌张张地跑出,手里还拿着两瓶水。她惊慌地问道:“发生什么事了?把我吓坏了。”

  走出公寓楼,记者看到很多人聚集在马路和停车场,要么打电话,要么和朋友讨论刚才发生地震的情景。

  虽然地震并未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是华盛顿地区的秩序还是马上受到了影响。

  记者本来约好下午在位于华盛顿市中心马萨诸塞街的布鲁金斯学会进行采访,但这时华盛顿市区的交通已极其拥堵,平时10多分钟的路程走了1个多小时还没到。无奈之下,只能放弃,半路打道回府。

  华盛顿的地铁交通也受到很大影响。地震后1个多小时,地铁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地铁仍然在运营,但是只能以每小时29公里的速度运行。一名从地铁站出来的乘客说,现在发车间隔大概为20分钟左右。另一名乘客告诉记者,当天下午地震后,地铁里极其拥挤。还有乘客惊慌地说:“华盛顿从来就没有发生过地震呀!”

  可能正是因为很少发生地震让人们放松了警惕。据当地媒体报道,地震发生后,白宫、国会以及五角大楼都进行了人员疏散,可以说华盛顿这个政治中心在一、两个小时里短暂停摆。后来有媒体批评说,美国政府显然对这场并不算非常有破坏性的地震猝不及防。

  地震对美国民众的心理也带来了冲击。地震发生后,记者看见很多美国人都显露出紧张的神情。究其原因,首先是意外,美国东海岸历史上很少发生地震。其次是因为时机敏感。“9·11”恐怖袭击10周年马上就要到来,在华盛顿这个集中了白宫、国会、五角大楼的敏感地带,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让人紧张。难怪一名美国参议员在地震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他知道是发生地震后反而松了一口气。显然,大家最担心的是再次遭到恐怖袭击。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新华网长春8月24日电(记者 周立权)记者从吉林省公安机关专项督察“清网行动”会议上了解到,吉林省对群众举报网上在逃人员实施重奖举措,依据群众举报抓获网上逃犯的最高可获10万元奖励。

  吉林省公安厅纪委书记胡秋华介绍,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对网上在逃人员逐一清查,对每名在逃人员采取逐一定人、定组、定措施、定时限,全力组织实施抓捕。省公安厅划拨“清网行动”专项经费500万元。长春市已拨款1000万元用于“清网行动”。吉林省其它市、州也都划拨专项经费,保障“清网行动”。

  胡秋华说,为调动群众参与追逃犯抓逃犯的积极性,全省各级公安机关都设立了追逃举报电话和互联网举报邮箱,向社会公布,动员群众积极举报逃犯线索,对举报有功人员给予奖励。凡根据群众举报线索,每抓获1名网上在逃人员,按照逃犯等级情况,省公安厅将奖励举报群众人民币500元至10万元不等。

  吉林省公安厅号召全省广大人民群众,积极为公安机关提供有价值的线索,努力配合公安机关开展工作,让为害社会、作恶一方的逃犯在警民联手编织的“天罗地网”中无处藏身,形成“警察有逃必抓、群众人人抓逃、逃犯无处可逃”的良好局面。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中新网8月24日电 综合报道,之前在卡扎菲阵营内报道利比亚冲突的30多名外国记者目前被困于利比亚政府军控制的里克索斯酒店内,其中包括5名中国记者。

  据中国驻利比亚大使馆工作人员介绍,除使馆工作人员之外,目前在利华人共有19人,其中包括5名记者。这5名记者中包括3名凤凰卫视的记者和2名中央电视台的记者。目前这5人所处的地方正是是卡扎菲官邸附近的里克索斯酒店。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记者马修-强斯在酒店内发布“推特”消息称:这里每个人都很害怕和担忧,这里已经不再像是5星级酒店了。

  法新社报道称,酒店内的电力和供水已被切断,没有服务人员。30多名头戴钢盔身穿防弹衣的外国记者聚集在酒店一楼,酒店外仍有枪炮声传来。

  虽然反对派在23日已经攻占了卡扎菲的阿齐齐亚兵营,但酒店的卫兵对的黎波里已落入反对派武装之手的消息仍予以否认。

  因为酒店不时遭到流弹袭击,有记者在酒店外挂出横幅,上书:“记者,不要开枪。”

  忠于卡扎菲的卫兵偶尔对记者们进行核实,而他们所提供食物的分量正在逐渐变少,这些都给记者们一种沦为人质的感觉。

  关于在利中国公民包括中方记者的安全中方表示高度重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称,中国驻利比亚使馆已经并将继续通过有关渠道与利比亚有关方面沟通,以确保包括记者在内的中方人员安全,并为其撤离提供协助。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中广网七台河8月24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昨天(23日)中午12时左右,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恒太煤矿四井发生透水事故。当班下井45人中,19人成功升井,26人被困井下。据了解,该矿井为非法开采被整合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3万吨/年。来看记者李谦、实习记者吴东泊深夜发回的报道。

  23日深夜记者赶到了出事矿井,刚刚加入到抢险队伍中的60多名勘探地质队员正在用GPRS卫星定位,在被困工友的位置上方进行车载钻井打孔。

  0时40分,临时指挥部里的救援示意图前,现场总指挥之一,七台河市常务副市长刘文波介绍了26名被困井下工友的位置分布图,6名工友生还希望渺茫。

  刘文波:这5人应该是瞬间贯通后他们没处可躲,下面有个地点有个看水泵的,因为水流下来他在低点,离水比较近他也没处躲。

  另外20人根据不同位置分布,刘文波表示还有生还可能。

  刘文波:在这里有6个人,77号有9个人,这个夯道有4人,还有个开小车的1人。从常理分析,这些人有可能在这个上山处。氧气量足够的情况下,有生还的可能。

  一位刚刚从400多米深处升井的抢险救援人员王师傅,全身漆黑,连续抬管12个小时后,他对记者说井下最严重的情况仍然是排水。

  王师傅:水现在始终往下抽,一点点往下湮,下降4、5米左右,水下的比较慢。

  8月23日,救援人员在事故现场展开救援(手机拍摄)。

  从黑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获悉,8月23日12时左右,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恒太煤矿发生透水事故。经初步核实,有26名矿工被困井下。目前,事故救援工作正在进行中。新华社发(秦存广 摄)

  井下积水4万立方米 需3天左右排空

  目前距离事发已经过去18小时,救援情况有什么最新进展,马上来连线前往现场的中央台记者李谦。

  主播:到目前为止,这次透水事故救援有什么最新进展?

  记者:大概在今早(23日)7点钟左右,记者从现场得到最新情况是,经过了一夜的铺设,这里铺设的第三个抽水管道终于开始作业。到目前为止,现在这里每小时抽水可以接近500立方米,这个数字和总计大概4万立方米(井下积水)相比,应该说大约需要三天左右的时间能够把水抽尽,抽水的速度是和矿工们生存的希望成正比,抽水稍微快一点,矿工们生存的希望就会更大一些。

  8月23日,救援人员在事故现场搬运排水管道。从黑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获悉,8月23日12时左右,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恒太煤矿发生透水事故。经初步核实,有26名矿工被困井下。目前,事故救援工作正在进行中。新华社记者王松摄

  生死一瞬间 逃生矿工心系被困兄弟

  记者采访到了19个成功升井的工人之一,45岁的工人苏中林(音),他在事发的时候,在第8号片区工作,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听到了后面有人喊漏水了,他就往上跑,跑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嗓子都冒烟了,脚也软了。

  当记者看到他的时候,注意到他身上还别着矿灯,头上还戴着帽子,而且他手里一直攥着手套,给记者的感觉是他一直有一种要马上下井的那种状态。其实对他来说是昨天刚刚经历一个生离死别的感觉,但是今天对于他来说,他说过去十几个小时基本上没有睡觉,都在井口,反复跟记者强调的一个细节,能够明显感觉到他在内心当中几次哽咽提到了这个细节,和他有关。

  他说他在往上跑的时间大概只有4、5分钟,虽然他获救了,但是他有两次都给在他下面的第10片区还有大巷道上的两部电话打了两次电话,希望他的工友能够接上这个电话,但是很遗憾这个电话没有人接,也正是在第10片区的几乎所有的工友,现在目前都是还在井下。

  8月23日,参与救援的矿工准备下井。从黑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获悉,8月23日12时左右,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恒太煤矿发生透水事故。经初步核实,有26名矿工被困井下。目前,事故救援工作正在进行中。新华社记者王松摄

  事故因非法开采一封停矿井所致

  主播:请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次的透水事故是如何发生的?

  记者:记者核实,目前判断的原因是因为在距离地面大概有二、三百米的地方有一个开采了20多年已经被封掉的废弃的矿井漏水了,透水了,因为非法开采,把一个老井挖漏了,所以引起了这次透水事故。而在昨天22时记者到达这里的时候,看不太清这个矿井到底什么样子,但是到今天天亮时记者才发现这是一个并不大的矿井,它基本上感觉是建在一个荒山野岭里的,任何一个大一点的救援车进来都非常费劲。

  晚上记者到这里的时候,温度大概是10摄氏度左右,说话的时候都可以看得到哈气,大家都在一分一秒的盼着工友能够早日传上来消息,而在今早大概5点半左右,伴随太阳升起的时候,记者注意到有新一批40名抢险人员再一次下井。相信大家的心情是一样的,是希望伴随着这一轮朝阳,能够早日听到矿下传来的好消息。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中广网七台河8月24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昨天中午12时左右,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 恒太煤矿 四井 发生透水事故。当班下井45人中,19人成功升井,26人被困井下。据了解,该矿井为非法开采被整合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3万吨/年。

  目前距离事发已经过去18小时,救援情况有什么最新进展,马上来连线前往现场的中央台记者李谦。

  井下积水4万立方米 需3天左右排空

  主播:到目前为止,这次透水事故救援有什么最新进展?

  记者:大概在今早(23日)7点钟左右,记者从现场得到最新情况是,经过了一夜的铺设,这里铺设的第三个抽水管道终于开始作业。到目前为止,现在这里每小时抽水可以接近500立方米,这个数字和总计大概4万立方米(井下积水)相比,应该说大约需要三天左右的时间能够把水抽尽,抽水的速度是和矿工们生存的希望成正比,抽水稍微快一点,矿工们生存的希望就会更大一些。

  8月23日,救援人员在事故现场搬运排水管道。从黑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获悉,8月23日12时左右,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恒太煤矿发生透水事故。经初步核实,有26名矿工被困井下。目前,事故救援工作正在进行中。新华社记者王松摄

  生死一瞬间 逃生矿工心系被困兄弟

  记者采访到了19个成功升井的工人之一,45岁的工人苏中林(音),他在事发的时候,在第8号片区工作,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听到了后面有人喊漏水了,他就往上跑,跑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嗓子都冒烟了,脚也软了。

  当记者看到他的时候,注意到他身上还别着矿灯,头上还戴着帽子,而且他手里一直攥着手套,给记者的感觉是他一直有一种要马上下井的那种状态。其实对他来说是昨天刚刚经历一个生离死别的感觉,但是今天对于他来说,他说过去十几个小时基本上没有睡觉,都在井口,反复跟记者强调的一个细节,能够明显感觉到他在内心当中几次哽咽提到了这个细节,和他有关。

  他说他在往上跑的时间大概只有4、5分钟,虽然他获救了,但是他有两次都给在他下面的第10片区还有大巷道上的两部电话打了两次电话,希望他的工友能够接上这个电话,但是很遗憾这个电话没有人接,也正是在第10片区的几乎所有的工友,现在目前都是还在井下。

  8月23日,参与救援的矿工准备下井。从黑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获悉,8月23日12时左右,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恒太煤矿发生透水事故。经初步核实,有26名矿工被困井下。目前,事故救援工作正在进行中。新华社记者王松摄

  事故因非法开采一封停矿井所致

  主播:请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次的透水事故是如何发生的?

  记者:记者核实,目前判断的原因是因为在距离地面大概有二、三百米的地方有一个开采了20多年已经被封掉的废弃的矿井漏水了,透水了,因为非法开采,把一个老井挖漏了,所以引起了这次透水事故。而在昨天22时记者到达这里的时候,看不太清这个矿井到底什么样子,但是到今天天亮时记者才发现这是一个并不大的矿井,它基本上感觉是建在一个荒山野岭里的,任何一个大一点的救援车进来都非常费劲。

  晚上记者到这里的时候,温度大概是10摄氏度左右,说话的时候都可以看得到哈气,大家都在一分一秒的盼着工友能够早日传上来消息,而在今早大概5点半左右,伴随太阳升起的时候,记者注意到有新一批40名抢险人员再一次下井。相信大家的心情是一样的,是希望伴随着这一轮朝阳,能够早日听到矿下传来的好消息。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本报讯 (记者 钟晶晶)记者昨日从华城律师事务所获悉,此前该律所律师贾方义以个人名义向海南省高院提出的对康菲石油和中海油的溢油公益诉讼,要求设100亿赔偿基金,未获立案。“海南省高院没有给我们提出书面的回应,仅口头表示污染事实不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贾方义律师的助手郭乘希律师表示。

  在诉讼请求中,贾方义要求被告康菲和中海油设立100亿元的赔偿基金。贾方义认为目前溢油仍在发生、国家海洋生态遭到破坏,自己的生存权利受到了损害,因此以公民个人的名义对康菲与中海油提起公益诉讼。

  8月16日贾方义还宣布也向天津和青岛海事法院同时提出了公益诉讼请求,尚未得到正式回复。

  此外他还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国家海洋局提出行政不作为的行政诉讼,主要是由于国家海洋局没有第一时间通报蓬莱19-3溢油事故,而是延后了1个月,并且没有认定中海油也是事故责任方。

  据了解,目前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还未对是否立案予以回复。

  ■ 分析

  个人诉讼难度大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律师告诉记者,诉讼或涉及申请对康菲石油进行财产保全,也就是在案件还未裁决时要求法院对康菲的资产进行冻结,此申请在实际中也很难操作。“因为一般而言,法院做了财产保全,起诉方也要拿出相应的资产进行抵押,鉴于康菲中国庞大的资产,个人是基本很难做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14)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第 13 页,共 4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