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宋方金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一句顶一万句》:这是一部“脱掉衣服”的书。

一,作者脱掉了“语言”的衣服。脱掉了“比喻”、“形容”、“隐喻”、“修辞”等一系列写作者赖以生存的手艺。让语言回到事物本身,一句话不再说一句话之外的事儿。一句是一句。这是作者给自己设置的一个难度。此前的作家不是没这么干过,但干得这么彻底、这么漂亮的,这是头一次。

二,作者脱掉了“社会形态”的衣服。脱掉语言的衣服是技术上的难度,但脱掉“社会形态”的衣服,则是对所有写作者包括作者本人的一次颠覆和再建设。作者在这部书里脱掉了历史,脱掉了战争,脱掉了瘟疫,脱掉了时代,脱掉了机构,脱掉了阶级,脱掉了国家……作者甚至将时间和性都脱掉了。这是一次无法写作的写作。也是一次不可思议和惊心动魄的写作。作者不再与社会对话,不再与历史对话。如同一粒种子进入土地一样,作者脱掉了所有可凭借的发力点,一转身投奔了人心的洪流。这一点此前的作家从来没这么干过。这使得这部书从写作之初就显示出了非同寻常的意义。

因其脱掉了“衣服”,这必然是一部大书。此前人类写作史上的写作,都是典型人物和类型人物的写作。都是使一个人代表许多人,或将许多人归类到一个人,以此来比喻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的世界以及我们自己。即使是意识流写作,也概莫能外。但到了作者这里,写作出现了崭新的局面。我们将发现,一个人的身体里装着许多人。一个人一件事之前是老张,但之后就可能变成老吴。一个人今天是老张,明天就可能变成老吴。一个人在走路时是一个人,但在他脑子里,他自己是另一个人。原来一个破竹子的人活着,靠的不是竹子,而是他脑子里另外的世界。一个伟大的作家,永远大于语言、事件、细节、人物,他所关心的不是这些,而是“发现”。在这部书里,在这一句是一句的写作中,充满了作者对生活和世界的珍贵“发现”。这是一次流汗和掏心的写作。惟其如此,一句是一句的写作才最终抵达了一句顶一万句的发现。

此书之“大”还体现在作者对人类本体的关怀。生存和死亡从来就不是问题。如何生存和如何死亡也非终极问题。人类所遇到的终极问题是孤独。作者在这部书里,孤身一人游历了孤独。我们将在这部书里发现,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寻找另一个人、一句话寻找另一句话才是孤独。百年孤独是民族的孤独,而作者书写的,是个体和群体的孤独,是一辈子的孤独,是生灵孤独。这也是作者“脱掉衣服”来写作的深远意义。因此这是一部超越时间和世纪的生命之书。

发表在栏目: 文化

  宋太祖赵匡胤生于一个没落世家,早年历尽生活的坎坷,十分了解社会最底层人民的疾苦,他决心以自己的努力来改善这个社会。后来他壮志得酬,终于“黄袍加身”,成了大宋的开国皇帝。但他富贵后不忘本色,照样简朴律己,日常生活很朴素,衣服、饮食都很简单,其衣服也只有登殿上朝时的赭服是用绫锦做的,其他大多是绢布,有的和一般小官吏的布质是一样的,而且总是洗了再穿,穿了再洗,很少换新的。这在历代帝王中是十分难得的。

  我们都知道,要了解一个帝王是否奢靡,看其内宫的人数便知道了。赵匡胤的内宫,是历朝历代最简朴的,宦官只有五十余名,宫女也只有二百多名。即便如此,赵匡胤仍认为太多了,还遣散自愿出宫的五十余人。

  赵匡胤称帝后,北汉政权尚未被统一进大宋的版图。于是赵匡胤在开宝元年、二年及九年,先后三次攻打北汉。其中的一次,在征讨北汉途中,正逢七夕节,赵匡胤送给在汴京的母亲和妻子(太后和皇后)的节礼是:太后三贯钱,皇后一贯半。

  对于母亲和妻子如此“抠门”,对女儿则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有一次,赵匡胤的女儿永庆公主觐见父亲,公主穿着一件新外衣,上面用五彩金丝缝缀着一片片孔雀羽毛,蓝的像湛蓝的湖水,绿的像碧绿的翡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十分华美。谁知赵匡胤一见她就说:“你把这件华服脱下,以后别再穿了。”

  听到父亲的话,公主很不理解,撅着嘴巴说:“宫里翠羽很多,我是公主,一件衣服只用一点点,有什么要紧?”

  宋太祖严厉地说:“正因为你是公主,所以不能享用。你想想,身为公主,穿这么华丽的衣服到处炫耀,别人就会效仿。过去,战国时齐桓公喜欢穿紫色衣服。结果全国上下都跟着学,搞得紫布都贵了好几倍。今天,你的这件衣服上面有金丝线、孔雀羽,价格都很高,你知道制作一件要花多少钱吗?如果别人再效仿你,全国要浪费多少钱?你现在的地位和生活已经很优越了,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要十分珍惜才是。你怎么可以带头铺张浪费呢?”

  听了父亲的批评,公主无话可说,只好默默地把外衣脱了下来,但心里仍然很不甘心。她想:你对我要求那么严格,我看你又对自己怎么要求?于是,她对宋太祖试探地问:“父皇,您做皇帝已经好几年了,进进出出总离不开那顶旧轿子,它也应该用黄金装饰一下了吧!”

  宋太祖平心静气地对女儿说:“我是一国之主,掌握着全国的政治经济大权。我想把整个皇宫都用黄金装饰起来也能办得到,何况只是一顶轿子!可是黄金是国家的,我要为天下守财,绝不可乱用。古人说得好:‘让一人治理天下,不能让天下人供奉一人。’我应该这样做。倘若我自己带头奢侈浪费,必然会有很多人这样干。那天下的老百姓就会怨恨我,反对我,国家的事情也就难办了。你说我能带这个头吗?”

  公主一边听着,一边琢磨着父亲的每一句话,再看看皇宫里的装饰也都很朴素,连窗帘都用很便宜的青布制成,觉得父亲的话确实很有道理。公主于是叩头谢罪,心悦诚服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表示今后要向父亲学习,勤俭节约,不再奢侈。

  据史载,有一次,宋太祖半夜起来,突然非常想吃羊肝,可是犹豫了半天不肯下令。左右问他:“皇上有什么事就尽管吩咐吧,我们一定照办!”太祖回答说:“我若说了,每日必有一只羊被杀!”结果他硬是忍住没吃。

  宋太祖如此节省,也有其苦衷。五代十国的国君几乎个个挥霍成性,官吏也跟着奢华,使民间经济非常贫弱。宋太祖当了皇帝后,决心改变社会风气,以解除民间疾苦。他的作为也的确产生了示范作用,北宋初期士大夫竞相以节约自勉:州县官上任时,奢侈浪费讲究排场的迎来送往都取消了;小官上任时,很多只穿草鞋、拄木杖,徒步而行。这种为天下守财的精神,的确使当时的宋王朝积累了不少财富。而通过征服天下的战争,又取得了降国不少的奇珍异宝。单就后蜀来讲,其储存的金帛水陆同时运输也要十年才运得完。宋太祖将所有财宝全数收藏在国库里,只有国防军需、赈济天灾时才拿出来使用。北宋建国不久,便已有32个国库堆满了金银锦帛珍玩。

  然而,对自己和亲属极其节俭的赵匡胤,在维护国家利益特别是维护安定方面,却出手大方。久经沙场的他看多了刀兵相见、民不聊生的场景,登基后他凡事力争避免流血,反对用武力解决问题。他认为军士及百姓的生命才是最宝贵的,钱财能够解决的,他绝不动用武力。在这方面,他又是史上最慷慨的皇帝之一。为了国内安定,他力行文治主义,抑制了武将势力的膨胀。面对边界强敌威胁,他并没有劳民伤财地不断去打仗,而是拼命积累国家财富,以钱买地盘,从而避免双方交兵,如他曾想用“备价取赎”的手段,向契丹买回燕云十六州。

  为了社稷的稳定,宋太祖也是很慷慨的。如杯酒释兵权时,他便是以钱财来交换军团将领的兵权的。“多积金银,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尔”,“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久不可动之业”,都是当时他承诺的条件,最终使那些兵权在握的将帅们解甲归田,安分守己地度过余生。这比其他朝代为求安邦而大肆杀戮开国功臣的做法,不知要高明多少倍。

  安邦治国,自然离不开能干的臣子。为了争取大臣的忠心以巩固皇权,宋太祖赏赐的钱财也相当惊人。如侍中(相当于宰相)范质生病时,宋太祖亲赐金器两百两、银器千两、绢两千匹、钱两百万;开国元勋赵普有病,赵匡胤又赐银器五千两、绢五千匹……这与太后以及皇后的七夕节礼金,其数量与价值简直是天壤之别,闻之令人动容。

  唐末以来连续多年的军阀割据与民族大分裂,造成了社会的无比混乱,所有政治环境、经济条件几乎都是最恶劣的。但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的大宋王朝,却在短短的十几年间建立了相当稳定的政权,这不能不归功于赵匡胤这位大宋王朝开创者的大公无私及其独特的治国方略。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之一,儒学复兴,社会上弥漫尊师重教之风气,科技发展亦突飞猛进,政治也较开明廉洁,终宋一代没有严重的宦官乱政和地方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正如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天津日报)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泰州发现一个明代古墓,女主人五官分明,甚至眉毛都清晰可见。要对女尸“善后”,需将肉身和衣物分别保存。昨天上午,泰州市博物馆的专家,花费3个小时为女性墓主人“更衣”,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墓葬品,其手上一枚绿宝石戒指最为吸引人。

  解开“纽扣” 需翻身才能褪下衣服

泰州不腐女尸“宽衣解带” 绿宝石戒指隐隐发光

  3月1日,重现天日的女性墓主人,“原封不动”地被放置在冰柜中保存。泰州市博物馆专家选择了最适合女尸及其身上衣物贮藏要求的温度:4摄氏度。据介绍,出土后的女尸,须肉身和衣物分开分别保存,以免女尸出现腐烂。因此,褪去其身上的衣物,便成了当务之急。昨天上午9时,身上包裹厚厚衣物的女尸,被抬出冰柜。由于不需解冻,专家们随即着手对其“褪衣”。记者现场看到,连接女尸衣服两侧的“纽扣”,其实是一个两根布条扎在一起的“结”。女尸外衣被解开后,里面一层层衣服都是斜衣领,领口从右上开始,“终于”左腰间。

  解开这些“纽扣”不难。按理说,给女尸整体“褪衣”时间不需要太长,但事实并非如此,整个过程持续了三个多小时。这是由于时隔数百年的女尸四肢僵硬,一件衣服前面“纽扣”解开后,并不能马上脱下来,而是要将其翻身俯下,从后背慢慢将衣服褪下,衣裾还有可能被枕在侧面身体处,有时甚至需要抬起整个尸身才能褪下该件衣服。女尸下肢里面穿的是裤子,外罩数条裙子,有的裙带系在腰间,有的系在腹部,也增加了褪衣的工作量。

  手戴绿宝石戒指 袖筒还滑出一串铜钱

  褪衣初期,工作人员脱去其外罩后,便发现女尸右手戴有一只戒指,上面的绿宝石还隐隐发着光,戒身为银制。几乎与此同时,工作人员看到,从女尸右袖筒滑出一串铜钱,这些铜钱被穿在一根布条上,布条一头拖得很长,另一头刚刚“探出”最上面一只铜钱的眼孔。专家分析,根据有关风俗,女尸刚下葬时,这些铜钱应该是被其“攥”在手中的,寓意是“转世”后“手里不缺钱”。

  褪去帽子,工作人员在其头部发现了一只发簪,由于年代久远,发簪已呈黑色。有意思的是,这只发簪一头竟是可以挖耳朵的耳扒。专家分析,发簪的材料可能是银质的。在第二层衣服的上方,工作人员发现了一只挂在脖子上的香袋。移去香袋,一枚被缝制在衣服中央的铁钱露了出来,钱面上“太平通宝”四个字还能隐约看得出。在多层衣服之间,工作人员还发现了一张张“黄元纸”(俗称“阴钱”)。令人称奇的是,这些“黄元纸”虽泡在水中数百年,仍完好无损。记者发现,对于这些随葬品,工作人员都逐一小心翼翼地存放。

  尸身泡在“药水”中 衣物等继续“冷藏”

  记者看到,被完全褪去衣物后,女尸的肉身被浸泡在一个类似浴缸的容器内,缸内放满了水。据泰州市博物馆考古部主任王为刚介绍,容器内的水是福尔马林药水,可以对女尸进行防腐。而褪下来的衣服,继续放冰柜冷藏。下一步,泰州博物馆将约请上海科技馆专家对尸身进行专业保护,并请有关纺织品专业保护单位的专家,对其衣物进行保存。

  至于这位“红颜”到底是明朝哪个年代人物,专家尚未给出明确答复。

  【两个疑问】

  1、女尸出土后为何容貌没变?

  有报道说,有的古尸一出土,容颜就大变。但记者昨天发现,尽管“重现天日”已经两天,但女尸的容颜几乎和刚出土差不多。泰州市博物馆考古部主任王为刚介绍,古尸出土,之所以容颜有变化,是因为出土后的环境(比如温度、湿度等)与地下存在较大差别,比如,古尸出土恰逢高温,或烈日曝晒,容颜就会大变。泰州女尸之所以变化小,是因为近来气温较低,天气湿润,与地下环境差异不大。

  2、泰州为何常出不腐古尸?

  据介绍,从1979年最先出土古代女尸算起,泰州已经连续出土4具古代不腐尸体,两具男尸两具女尸,其中前三具为徐蕃夫妇和刘鉴,与刚刚出土的这具女尸一样都是明代人,这在省内甚至全国都很罕见。那么,泰州为什么经常出土不腐尸体呢?

  A 独特地质

  泰州市博物馆专家介绍,省里有专家曾对该疑问提出过自己的观点,那就是这很可能与泰州地下独有的环境有关。具体原因,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B 注入水银

  此外,还有人猜测,尸体中可能注入了水银之类的防腐剂。因为泰州不像那些出土古尸较多的新疆等地那样气候干燥,泰州相对湿润,按理说不便于尸体保存。因此怀疑是注入水银。

  C 特殊液体

  还有一种说法是,可能正因为泰州地势低洼,导致地下水渗入棺中,与棺中的物质混合,形成了一种可防腐的特殊液体。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狗狗“王子”拥有超过200套衣服。

英最受宠狗狗月生活费超2500元

连人都嫉妒!

新快报讯 拥有满满一衣橱名牌服饰、喜欢精心烹饪的佳肴、热衷做美容护理——错了,这不是谁家的千金,而是一只名叫“王子”的宠物狗!据英国《每日邮报》30日报道,现年一岁大的中国冠毛犬“王子”是主人艾玛·布塔拉孜心目中的心肝宝贝,月生活费高达250英镑(约合2547元人民币)的“王子”被认为是英伦最受宠的狗狗。

19岁的英国美女企业家布塔拉孜爱犬成痴,她每天花费数小时照料“王子”,给它购买了超过200套狗狗服饰(平均每套三四十英镑,折合人民币三四百元),每天煎鸡蛋给它做早餐,甚至圣诞节还给它购买了超过1000英镑(约合10190元人民币)的礼物!而“王子”本身拥有的玩具已经数之不尽,其中包括一个狗狗专用溜冰板!

布塔拉孜说,她和23岁的厨师男友詹姆斯出外旅行时,从来都要带上“王子”,免得它在家寂寞。

发表在栏目: 娱乐无限
周四, 23 12月 2010 22:40

笨男人 可不可以别那么幼稚

[导读]真正成熟的男人,既能顶天立地承揽日月的精华,又要有心伏身怀抱脚下的一席黄花。

笨男人 你们可不可以别那么幼稚

1、以为自己都能够梦想成真

即使已经老大不小了,做啥啥不成,跟头跌了一连串,还以为自己是没得到机会,一有机会就立刻能飞黄腾达。坐在小酒馆里喝着“小二”津津乐道的,其实就是一大大的肥皂泡,还当别人都不知道。

2、以为男人不坏女人不爱

其实纯属一场白日梦,可有的男人依旧做。更可气的是,你要真想坏那就索性坏彻底,吓跑女人们。可偏偏是那些又想学坏又学不像的,或大坏没有小坏不断的男人多,这些人完全没自己的风格,骗得女人们无数同情泪。

3、以为自己能娶一富家女从此虫变龙

“傍大款”这事,如今也在一些不学无术的年轻男人们身上流行,想靠着女富豪的石榴裙一夜爆富。熟不知那“软饭”也不好吃,需要有一副“天生丽质”不说,有时候先当了牛马就再也翻不了身。

4、以为自己爬上那山就比这山高

这样的男人永远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有时候干脆就是掩耳盗铃。他们对事业、对爱情、对女人等等都如此,等爬到这山又觉得那山高了。不知足的结果就是自己累到半死,还得不到半点真实。

5、以为女人们都贱

有这样想法的男人,是活该被某些厉害的女人们折腾的。在情感上男人一点也不比女人坚强,真正弄到决裂的份上,其实是说狠话的男人多,下狠手的女人多。弄到爱自己的女人绝地反击,可不就是男人们自己犯贱。

笨男人 你们可不可以别那么幼稚

6、以为自己一直不会老

男人们总爱把过了四十的女人说成是“豆腐渣”,其实四十岁以上的男人有时候不论是生理还是心理,连豆腐渣都不如。你以为在自己身边有年轻女人围着转就不老了?等你想证明什么的时候,已经老了。

7、以为朋友如手足女人如衣服

这仍是当下不少男人的观念,把朋友情看的比爹妈老婆都重要。如果是真的友情是应该珍惜,可天天守在你身边风雨同舟的却是你老婆。别没有刘备的好运气,却偏偏学他扔老婆,你以为你还能有几个。

8、以为自己即使成老头了还会有年轻女人爱

即使有这样的事,那也多是看在钱的份上,别天真的以为自己是“老玩童”,其实到头来是你玩不起。金钱永远买不到真实的感情,而且那时的你真的已经不再年轻,该安想晚年了。

9、以为情人总比老婆好

这和“老鼠怕猫纯属谣传”的笑话如出一则,可就是有些男人鬼迷了心窍。情人不过是一张画皮,披在身上是冰冷,挂在墙上是梦魇,别不知死活的往上冲,到时候帮你收尸的只会是你老婆。

10、以为上面所说的自己都没有然后张口就骂人

其实有些幼稚想法不可怕,谁没天真过?可怕的是自己一直不认为是幼稚,坚持到七老八十都不改,听不进一点不同意见。伤别人伤多了是罪过,伤自己伤多了会变傻。

男人幼稚起来其实比女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是男人又总免不了有自己就是整个天的念头,孰不知幼稚再加上霸道的固执,更会损害你们的身心健康。别以为自己赚不到钱还能骗女人,做不成事还能成为思想者,老了还是万人迷,女人总会把你当回事。脚踏实地才有可能走得更远,真心付出才有可能得到真爱。这个时代依旧能够成就英雄,关键是做男人先要挺直了脊梁,不放弃尊严,不抛弃责任。男人们,也请独立,也请坚强,也请自重

发表在栏目: 情感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