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东京8月10日电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总务省9日公布了截止到今年3月31日的人口统计结果。该人口统计以居民基本台账为准。据统计,日本人口总数连续2年减少,目前为1亿2623万625人,比去年减少了82万7235人。
受东日本大地震影响,岩手县、宫城县和福岛县内22个市町村的人口数据未能进行统计,因此不包含在此次统计结果内。但同样扣除这3个县的人口数后,今年的人口总数仍比去年减少了12万2679人,人口减速加剧非常明显。
据悉,人口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出生人口减去死亡人口所得的“自然增加数”为负14万6185人,创历史最高减幅。其中,出生人口为106万5909人,连续3年减少,死亡人口为121万2094人,创历史新高。
从其他国家迁居日本或移民的“社会增加数”为2万3506人,保持4年连增。然而过去两年中均保持了每年5万多人的增加量,相比之下,今年则减少了一半。总务省分析称,这是因为,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原本计划3月底回国的海外工作人员多选择推迟回国时间。(邢俏 编译)
依偎在鸣沙山怀抱中的月牙泉
据统计数据显示,过去15年间甘肃省敦煌市月牙泉周边鸣沙山东山、南山山脊向月牙泉移动了8至10米,南北两山间的区域面积缩减了7%;和上世纪70年代相比,月牙泉四周沙山坡脚移动了13至60米,被称为“沙漠奇观”的月牙泉面临着沙山掩泉的威胁。
中新网望谟6月7日电 (记者 张伟) 7日,记者从贵州望谟特大洪涝灾害新闻发布会获悉,截至记者发稿时,6月6日的洪涝灾害已导致8万人受灾,其中因灾21人死亡,31人失踪,紧急转移人口4.538万人。
据介绍,6月6日凌晨1时许,贵州望谟受高空切变和冷空气影响,全县8个乡镇及与紫云县交界的部分乡村出现特大暴雨,从而引发特大洪涝灾害。据统计,截止6月7日14时,望谟县受灾人口达8万人,其中因灾21人死亡,31人失踪,紧急转移人口4.538万人。据不完全统计,此次洪灾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13.4亿元。
对于特大暴雨引发特大洪涝灾害的原因,望谟县负责人解释说:“我县处在云贵向两广过渡的斜坡地带,山高坡陡谷深,地质破碎,同时这次洪灾的呈现出时间短、降雨量大、落差大破坏力强的特点导致大部分受灾乡镇交通、电力、通讯中断,农田、房屋、水利造成严重损毁和重大人员伤亡。”
中央、省、州政府对特大洪灾高度关注,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作出重要批示,省委书记栗战书、省长赵克志也先后对抗洪救灾提出明确要求,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晓东亲自率省相关部门到望谟县指导开展抗洪抢险救灾工作,国家民政部也组织8个部门到一线指导救灾工作。据统计,中央及地方政府先后动用1200万元及其他物资用于抗洪抢险救灾工作。
事故发生后,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望谟县积极开展抗洪抢险救灾工作。截止日前,省、州、县共组织投入抗洪抢险救灾人员3000余人,发放粮食105吨,帐篷285顶,衣服2200件、棉被2200床,搭建临时帐篷30顶,修复公路100公里,县城供电、供水、通信全面恢复,其他灾区正在抢修之中。(完)
新华网南昌6月5日电 (记者 郭远明)5日8时,江西省结束了5月30日启动的抗旱四级应急响应。但持续集中的强降水促使江西出现罕见的旱涝急转,后期防汛形势严峻。
江西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介绍说,6月4日开始的强降雨极大缓解了江西旱情。截至5日8时统计,江西全省耕地受旱面积335万亩,比降雨前(6月3日)减少279.8万亩;因旱饮水困难人口33万人,比降雨前减少2万人。
据江西省气象局介绍,进入6月以来,大气环流开始发生调整,6月2日开始,江西开始出现系统性的降水天气,特别是6月4日开始,江西省降水明显加强。根据统计,6月4日8时至5日12时,赣北、赣中北部先后有21个县市出现暴雨,14个县市出现大暴雨。江西余江县在5日2至8时的6小时内雨量达到105毫米。据悉,这次降水过程将维持到6月8日。目前,江西中北部仍维持大雨到暴雨。
据气象部门预计,降水还将在江西境内维持,6月9日至12日,江西又将出现一轮强降水过程,必须防范中小流域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
由于强降水集中,且后期连续出现强降水,在山区极易诱发山洪和气象地质灾害,未来江西防汛形势严峻。目前,江西正紧急部署,应对已出现的旱涝急转。
日本厚生劳动省23日发布统计报告说,去年新发现艾滋病患者人数升至469人,为政府1984年开始统计以来的最高纪录。
厚生劳动省艾滋病趋势委员会报告说,这些新增患者中,男性450人,比例超过95%。这些患者在发病初期均未察觉自己患病。
报告还说,2010年全国新发现1075人感染艾滋病病毒,为开始统计以来第三高数字,感染者趋向年轻化。
所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中,49%经由同性性接触感染病毒,27.1%经由异性性接触感染。
美国借助DNA监测比对确认日前击毙的男子就是本•拉登本人(科学网-kexue.com配图)
美国只用了几个小时便证实1日在巴基斯坦首都附近一座建筑内击毙的男子就是萨马•本•拉登。他们如何得知这具头部中弹的尸体就是世界头号通缉犯呢?高级官员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时给出的答案是:DNA检测比对以及其他手段。
据一名高级官员透露,官员们将在阿伯塔巴德地区击毙的男子的DNA与本•拉登家人的DNA进行比对,最终确认这名男子就是“9•11”恐怖袭击的策划者本•拉登。现在仍不清楚官员们拥有多少本•拉登家人的DNA样本,或者这些样本来自于哪些人。在2日下午召开的一场新闻简报会上,奥巴马总统的国土安全和反恐顾问约翰•布伦南表示,他们在此次突击行动前就已经获得“初步DNA情报”。官员们指出,在这座建筑击毙的5人中,有一人是本•拉登的儿子。
除了使用DNA鉴定尸体外,官员们还借助可视信息进行身份确认。官员们说,他们进行了照片比对并采用其他面部识别手段。此外,他们还对尸体的面部和身体特征进行了彻底的生物统计分析。美军DNA鉴定计划开拓者、法医病理学家维克托•维德恩表示,美国军方掌握了一些类似本•拉登这样的恐怖组织头目的DNA样本。他说:“美国政府在任何可能的地区寻找DNA样本而后储存起来,不管样本来自本•拉登的家人还是他曾经去过的地方。”
首先,科学家提取尸体的DNA样本,而后与此前获取的本人样本或者家人样本进行比对。DNA样本可从多个源获取,其中包括丢弃的口香糖、牙刷、吃了一半的三明治甚至于使用唾液封口的信封。迈克尔•柯克帕特里克是一名已退休的FBI(联邦调查局)高级副主管,曾参与创建恐怖分子生物统计学数据库。他表示,为了确认死者的身份,官员们可能使用多个鉴定手段。
柯克帕特里克并没有参与本•拉登的身份确认工作,他所指的只是通常情况下的身份确认过程。他说:“鉴于死者身份的特殊性并且涉及国际安全,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案例,一些人难免对鉴定结果提出质疑。他们担心出错,需要反复进行鉴定。做这种事情,你是不能犯错的。在向全世界宣布前,你需要做到准确无误。你必须采用各种生物统计学手段,而后得出结论。”
DNA检测比对
专家们表示DNA检测比对是最可靠的鉴定手段。DNA样本可以使用棉签从口内提取,也可从血液、头发、指甲甚至于烟头上的唾液中提取。根据美国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目前已帮助确定了人类DNA的2万多个基因——法医专家使用DNA区分一个人的“基因足迹”,对这个人基因组不同位置的重复小标记进行比对。
我们所有人都拥有独一无二的“基因足迹”,一个人的300万DNA碱基中只有千分之一与另外一个人存在差异。柯克帕特里克表示,利用家人DNA比对一个人的DNA拥有很高的准确性。曾就职于FBI的物理学家马克斯•霍克表示,这非常像进行亲子鉴定以确定遗传关系。
计算机软件和人类DNA分析能够读取相关数据并加以证实。FBI的法医系统依靠13个DNA片段区分个体身份,而后利用这些数据创建这个个体的基因剖面图。目前尚不清楚情报官员是否使用这种方式鉴定本•拉登的尸体。
面部识别
面部识别软件用于鉴定死者的照片。这些电脑程序采用面部拓扑学手段,读取面部特征,例如眼睛、鼻子、嘴唇的位置、比例和尺寸。面部识别程序对死者的面部几何学特征进行测绘,而后与照片进行比对。生物统计学专家表示,它们能够找到面部的参考点,而后确定是否与死者就是同一个人。面部识别同样会比较面部特征、骨骼结构形状、痣、疤痕以及其他皮肤特征。
身体特征
在美军突击小组闯进本•拉登所在建筑时,他们很容易辨认出这位恐怖大亨。柯克帕特里克说:“他是一个特征较为明显的人,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他。他的身高有6英尺4英寸(约合1.93米),身体瘦弱。他的照片很多。”比对身高等特征无法在很大程度上帮助鉴定本•拉登的尸体。
生物统计分析
霍克称,完整的生物统计分析涉及很多方面,包括指纹、掌纹、DNA分析、视网膜扫描等等。现在尚不清楚美国在这一鉴定过程中采取何种手段鉴定本•拉登的尸体。霍克表示,一些鉴定手段同样比对手部几何学特征,例如根据照片得出手掌宽度、手部特征或者血管特征以确定死者身份。在1993年德克萨斯州韦科大卫教派所在地发生大火之后,霍克曾负责检验死者遗骸。就职于FBI期间,他还曾参与“9•11”恐怖袭击遇难者遗骸的鉴定工作。
中广网北京4月12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财经早报》报道,经过了两年多的筹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在内的四大指标环比数据终于要向外界揭开神秘的面纱,并将由国家统计局在4月15日对外公布。
这是中国首次正式发布经季节调整的环比统计数据,包括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四项统计指标。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余波震荡中,环比数据的推出无疑让中国获得了一份觉察经济短期“危”与“机”的“快速检测剂”。
(本文来源:中国广播网 )
中广网北京2月28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报道,国家统计局今天上午发布《2010年统计公报》,全面反映了2010年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成就,专家表示,虽然在“十二五”期间,中央想把GDP增长率控制在7%左右,但“十一五”以10.3%的增速完美收官,也为“十二五”期间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方式打下了厚实基础。连线中央台记者周晋竹。
主持人:《2010年统计公报》有哪些重要的经济数据公布?专家有什么样的解读?
记者:其实有很多数据在之前就已经陆续地公布了,不过统计公报的意义在于“全面”和“详实”。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10.3%,明显高于世界主要经济体。
专家表示,虽然在“十二五”期间,中央想把GDP增长率控制在7%左右,但是“十一五”以10.3%做为一个完美的收官,也为“十二五”期间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方式打下了比较厚实的基础。此外,外汇储备达到2万8473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了4481亿美元,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6227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升值3%。
也有些专家认为,现在巨额的外汇储备如何保值增值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而人民币的升值虽然对中国企业的海外收购有所帮助,但是容易引起输入型的通货膨胀,也为我们“十二五”期间控制物价水平带来不小的压力。
主持人:除了宏观经济数据,《公报》有没有一些我们关注的产业数据发布?
记者:大家比较关心的房价涨幅在公报中也有显示。房屋销售价格全年呈现了先扬后落的态势,全年平均涨幅9.99%, 2010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全年平均涨幅在13.67%,在四月份的时候达到17.3%的高点,在年末的时候回落到8.5%。这个数字还是很符合大家的感受的,专家表示,涨幅在下半年有所缩小,与国家一系列的房价调控政策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