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南都讯 记者黄怡 通讯员粤组 全脱岗3个月,到基层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缺乏基层经验的市、县党政领导,将要补上这一“必修课”。“补课”的情况还被作为年度考核和评选“五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的重要依据,归入干部档案。(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分管工作经验不足也要“补课”

  这是省委组织部近日下发的一项通知内容。通知规定,缺乏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和对所分管工作经验不足的新一届市、县党政班子成员,均须到基层一线驻点“补课”。

  据国家公务员考录标准,“基层工作经历”是指在县级以下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村(社区)组织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工作的经历。目前,省委组织部尚未对外公布“对分管工作经验不足”的具体标准。

  据介绍,驻点“补课”采取集中时间、全脱岗的方式进行,时间为3个月左右。驻点期间,所分管的工作由其他领导成员代管。同一领导班子中需驻点“补课”人数较少的,要求安排在今明两年内完成;班子中需驻点“补课”人数较多的,要求在本任期届内完成。第一批驻点“补课”的人员,应于今年6月底前到位。(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据广东省委组织部此前发布的换届信息,新一届市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中,不具备基层领导工作经历的约141人;县级党政班子成员中约490人不具备2年基层工作经历。据此估计,“补课”至少涉及这630多名领导干部。

  “补课”不得接受宴请和特殊招待

  省委组织部表示,“补课”是广东省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加强市县领导班子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新时期培养锻炼干部、改进工作作风、密切干群关系的具体实践。

  因此,这次驻点“补课”的点,要求安排在经济比较薄弱、矛盾问题较多或工作任务较重的村、社区或学校、医院、企业基层一线,主要任务是“三同四体五补”,即: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基层生活、体味民间疾苦、体察社情民意、体会群众工作;补强化宗旨观念课、补锤炼意志品质课、补改进思想作风课、补丰富经历阅历课、补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课。

  省委组织部还要求,参加驻点“补课”的领导班子成员,要扎扎实实沉到基层,深入农民家里、田间地头、厂房车间、病房、教室,与工人、农民、教职员工、医务人员打成一片,真正融进群众中。要深入了解基层情况,了解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研究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思路办法。要力戒形式主义,避免走过场。驻点期间要轻车简从,不搞层层陪同,不得接受宴请和特殊招待,不给基层添麻烦,不给群众增负担。(来源:南方都市报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如今,二月河因身体原因不再创作长篇小说。(资料图片)

二月河当兵时,已是“大龄青年”。

多年不变的板寸发型,普通的条纹衬衫,让67岁的著名作家二月河看起来像是一位“老兵”。昨日,这位有着11年军龄的“老兵”来汉,与武汉军械士官学校和华中农业大学的学子交流。光脚穿皮鞋、河南普通话充满乡土气息的他,一次又一次地逗得学子们大笑,由此充分验证了这位作家既是一位讲故事的高手,也是一位称职的“导师”。

昨日,二月河谈创作经历时幽默地说:“如果只看《清史稿》就能写康熙,那骑自行车也能上月球。”不惑之年才开始文学创作,他用了“力气、才气、运气”总结成名路。

因小学、初中、高中,二月河均留过级,到他1968年当兵时,已经成了一名“大龄青年”。

11年的军营生活,挖煤的经历是他人生的“低谷”:“当时好像就在锅的锅底,不管怎么样都应该向外冲。”这对他后来成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军人坚强的意志、强健的体魄、不退缩的品质”,都影响着他的创作。

不惑之年涉足文学的二月河,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写完成了《康熙大帝》第一卷。“当时穷,没钱买电扇,晚上写作时为防蚊子咬,穿着裤子双腿泡在水桶里,胳膊上用毛巾裹着。”

凌晨3时睡觉,早上7时30分就要起床踩着自行车去上班,他路上只能买个烧饼当早餐,然后到办公室里再喝点开水。

发表在栏目: 文化

灵魂出窍体验能够改变一个人的人生历程,这种体验能够通过大脑的工作机制加以解释吗?
灵魂出窍体验能够改变一个人的人生历程,这种体验能够通过大脑的工作机制加以解释吗?

做梦也是经历濒死体验的一个影响因素。
做梦也是经历濒死体验的一个影响因素

一些人表示他们在经历濒死体验时遇到逝去的亲人。
一些人表示他们在经历濒死体验时遇到逝去的亲人

  对于神奇的濒死体验,美国著名脑科专家、肯塔基州大学神经学教授凯文·纳尔逊提出了引人注目的新理论。他认为自己能够从生理学的角度解释所有濒死体验现象。毫无疑问,纳尔逊的研究发现让有过濒死体验的人感到震惊。在他们看来,这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经历,而不是一种幻觉。濒死体验对他们的人生产生深远影响,让他们完全变了一个人。有过这种经历之后,他们对死亡不再抱有任何恐惧。

  看到光隧道遇见逝去亲人

  吉莉安·麦克肯泽曾经亲身经历过所谓的“濒死体验”,也就是在分娩过程中。当时,未出世的孩子让她陷入极大担忧之中,周边的世界一片黑暗,只有一个明亮的光点。她恍惚地意识到分娩出了问题,自己流了很多血,但在光点中,她却感到非常舒服惬意。

  她说:“光点最初像一个小孔,我意识到,我被一点点推向它,距离越来越近,它也变得越来越大。它非常亮,好像一条隧道的墙壁。我走进隧道,没有感到丝毫恐惧,身体完全融入到光点中。这是最令人惊奇的感觉,感觉自己无比快乐。我只能用‘狂喜’形容这种感觉。突然间,我听到一个男人说‘吉尔’,声音很美。我心里说‘哦,不,我来到上帝面前,但我并不信仰他!’他问我是否认识他,我说‘是的,但我恐怕不知道你的名字’。他显然很有幽默感,因为他听到这句话后低声笑了。”

  麦克肯泽的这种经历发生在很多年以前,还没有出现“濒死体验”这个词,当时她因为难产,大出血。很多年过去了,当时的经历仍记忆犹新。没有人确切知道为何会有这种经历,科学家认为有多达十分之一的人将会经历濒死体验,最有可能在心搏停止之后。通常情况下,我们在经历濒死体验中会看到光,穿过一条隧道,遇到已经逝去的亲人,又或者灵魂出窍,漂浮在自己上方,看着医生和护士抢救我们的生命。

  曾经有过濒死体验的人往往将其描述为一种十分快乐的时刻,这种经历永远地改变了他们的人生。很多人认为他们看到了来世,这种经历符合他们的信仰,让他们毫不惧怕的迎接死亡。在他们看来,这是一种真实存在的宝贵经历,整个过程中,他们一直保持神志清醒。

  与快速眼动关系密切

  纳尔逊是备受尊重的美国神经学家,他认为自己能够从生理学的角度解释所有濒死体验现象。一些人认为人在经历濒死体验时灵魂脱离肉体,前往来世,而后又返回地球。这位美国神经学家显然严严实实地关闭了这道门。

  纳尔逊研究濒死体验已经有30多年历史。在自己的新作《上帝的脉搏》中,他对所有濒死体验的元素进行了解释,其立论的核心是快速眼动,即快速眼动与濒死体验关系密切。快速眼动在睡眠过程中最容易做梦的阶段出现,此时的人只有眼部肌肉、心脏和横隔膜(控制呼吸)活动。纳尔逊认为,一些人更容易受“快速眼动期入侵”影响,即在一个人处于清醒状态时,麻痹伴随快速眼动出现,同时经常伴随栩栩如生的幻觉。

  研究过程中,纳尔逊对55个自称经历过濒死体验的人进行了分析。这些人中有60%的人此前曾经历快速眼动期入侵。在随机选择的一群人中,这一比例只有24%。他说:“濒死体验经历者的大脑并不是直接在快速眼动状态和清醒状态之间切换,更有可能将两种状态混合在一起。”这导致人们进入他所说的“意识边境”。他说:“很多人进入这个不稳定的边境,时间只有几秒钟或者几分钟,而后进入快速眼动或者清醒状态。在这个边境,人会出现麻痹、看到光、出现幻觉并进入梦境。意识边境能够解释类似心搏停止这样的危急时刻经历的很多濒死体验。”

  大脑供血暂时中断

  对于濒死体验中看到的光、隧道、遇到逝去的亲人以及灵魂出窍,纳尔逊同样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他在研究中发现,濒死体验会在昏厥和心脏病发作等生死攸关的时刻出现。绝大多数濒死体验都有一个共同点——大脑供血暂时中断。他说:“通常情况下,心脏泵出的血有20%流向大脑。如果供血量降至正常情况下的三分之一,大脑仍可短时间内保持活跃状态,但10到20秒之后,大脑便会失去意识。”

  纳尔逊称:“濒死体验中大脑出现的大量活动都是对供血量降低的一种反应,不管这种降低持续多长时间。在丧失意识前,血液不断从大脑流出,在此期间最有可能出现问题的组织并不是大脑,而是眼睛和视网膜。视网膜出问题后,黑暗随之出现,外部光线很难进入眼睛,进而出现隧道幻觉。隧道尽头的光来自两个不同的源,一个是周围的光线,例如医院手术室的背景光,这可能是血液流出时大脑唯一能够识别的东西。另一个是快速眼动,能够在内部产生光线,也就是在大脑内部。”

  有过濒死体验的人看到了隧道并感觉自己穿过隧道,这又当如何解释呢?纳尔逊说:“与灵魂出窍经历有关的大脑区域——左颞顶区域就在负责运动感知的大脑区域旁边。通常情况下,这一区域在快速眼动睡眠过程中关闭,但在某些情况下,这一区域无法正常工作,在过渡到快速眼动时,大脑感知到运动。”

  发现灵魂出窍“开关”

  这能够解释幻觉、光和隧道,但灵魂出窍和感觉到死亡又如何解释呢?死亡感的解释很简单。快速眼动睡眠过程下,人处于麻痹状态,否则就会在做梦时“自残”。纳尔逊引用瑞士神经学家奥拉夫·布兰克进行的一项研究解释灵魂出窍。布兰克和同事在准备为一名43岁的妇女实施手术时得出了一项惊人发现。当时,这名妇女疾病发作,外科医生对其大脑施加电脉冲,试图发现问题出在什么地方。突然间,这名妇女——手术时保持清醒状态——说她灵魂出窍,漂浮在上方,看着下面的自己。切断电流后,灵魂又回到身体。

  纳尔逊说:“这名妇女感觉到灵魂出窍而后又归位具有类似打开电灯开关这样机械运动的可预见性。她触动了可自由移动意识的开关。这就好像发现与电梯‘上升’按钮类似的灵魂出窍经历开关。”

  濒死体验的快感与大脑的奖励系统有关。在极度危险的时刻,身体会释放一系列化学物质,让人产生放松感和快乐感。这是一种进化现象,可追溯到史前时代。如果狩猎队伍中的一名成员被捕食者逼到绝路,已经必死无疑,只要他不过多反抗,其他成员便有更大的逃生机会。捕食者会消耗时间和能量享用猎物,让其他人避免同样的厄运。

  重新理解生活人生完全改变

  在自己的濒死体验中,麦克肯泽遇到了两年前去世的祖父哈里。她告诉祖父,自己生了一个男孩——麦克肯泽确实生的男孩,但她根本无法得知这一点。此外,她的灵魂漂浮在自己上方,看着医生为她接生。她的灵魂同样漂浮到丈夫哈密什上方,看到哈密什给她的母亲打电话,他当时就在医院的走廊里。她说:“我一点也不害怕,只想告诉哈密什我一切都好。我还会回到身体里的。”

  麦克肯泽现在已经退休,家住英国东苏塞克斯依斯特堡。她说:“我对祖父说,我必须离开,回去照看丈夫和孩子。但他说我必须拿出充分的理由,才允许我回去。”濒死体验中,麦克肯泽再次经历自己的记忆,有好的,也有坏的。她说这一次的经历让她更好地了解生活。她永远也不会忘记母亲将自己留在寄宿学校时,自己看到母亲离去的身影哭个不停的情形。“再次经历这些回忆让我意识到,母亲当时一定非常难受,听到我的哭声,她也没转过身看我。我有了新的想法,我对祖父说,我必须回去,将自己的感受与他人分享,帮助他们。就这样,我回来了。”

  并非否定上帝存在

  晚年的麦克肯泽成为一名顾问。她说:“在有过这种经历前,我对人不太宽容。经历这件事之后,我完全变了一个人。你们可以理性地解释像我这样的人经历的事情,但无论怎么解释都很难抓住重点。对我们来说,这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经历,对我们自身以及以后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这种经历让我不再对死亡感到恐惧,让我成为一种更出色的人。你可以将它们称之为‘幻觉’,但在我们眼中,它们却是一种真实。”

  然而,濒死体验者的想法并没有对纳尔逊产生影响。他表示自己的研究并不是为了否定上帝的存在或者贬低濒死体验的重要意义。他说:“人们对宗教的分歧日益加大,一些人认为上帝是一个不合时宜的存在,所有的灵魂体验都是一种危险的错觉,其他人则将宗教视为自己生活的核心。我认为有人应当从神经系统科学的角度解释灵魂体验的本质,而不是去辩解。”

  他说:“我对这种经历带着一种尊重,因为它们对经历者产生重大影响。这是一种意义深远的体验,我们中很多人都会经历。是的,我可能试图从生理学角度解释濒死体验如何以及为何发生,但这并不与人们对上帝的信仰相矛盾。信仰上帝的人认为,是上帝创造了这些机制,让我们感到快乐,这可能是我们走向死亡过程中最需要的”。(孝文)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盗墓笔记》小说风靡一时,一群盗墓者遭遇尸虫、青眼狐尸、九头蛇柏等等的诡异故事令人荡气回肠,荣获众多“稻米”热情追捧。记者近日获悉,《盗墓笔记》即将推出漫画版《盗墓笔记漫画单行本》,原著作者南派三叔本人对这本书非常看好。

《盗墓笔记》讲述的是50年前一群盗墓者偷掘战国古墓,但几乎全部葬身地下。而50年后,他们的子孙发现了记载了这段经历的一本笔记,由此被卷入一段奇异的经历,而各种匪夷所思的故事就此展开。《盗墓笔记》系列图书,创造了中国出版界的神话,数百万读者痴迷南派三叔的“盗墓故事”。

被问及为何要推出漫画版,南派三叔表示,“希望能够学习美国、日本那样的先进方式,把我们的东方文化包装起来,并且推销出去,漫画是最适合的手段之一。相信《盗墓笔记漫画单行本》能够掀起新一轮的‘盗墓’风潮。”快报记者 应嘉轩

发表在栏目: 文化

开卷八分钟:《127小时》(下)

发表在栏目: 文化

图为《安徒生的童话人生》

本报讯 (记者 姜小玲)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安徒生的全景式自传《安徒生的童话人生》一书近日由金城出版社出版,安徒生的私房诗歌、剪纸、绘画等首度公之于世。

安徒生的童话如《海的女儿》《丑小鸭》等是很多中国人小时候的记忆,多数中国人所了解到的安徒生是一位著名的童话作家。事实上在安徒生三十多年的写作生涯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状态,他所创作最多的是诗歌,此外还涉及长篇小说、剧本、游记等,甚至还创作出了大量的剪纸、插画作品,堪称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此次出版的《安徒生的童话人生》中,收录了安徒生披露自己童年隐秘成长经历的文字,读者可以看到关于安徒生的童年以及如何踏上童话创作里程、他的爱情经历等。

发表在栏目: 文化


在摄影师打盹的时候,一只好奇的象海豹拖着庞大的身躯慢慢靠近他


一群帝企鹅一度也被庞塞特吸引过来
 

  据国外媒体报道,这队摄影师跋涉数千公里来此是为了拍摄发情期的巨型象海豹,在休息期间,几乎一辈子都生活在福克兰群岛(阿根廷称马尔维纳斯群 岛)的55岁摄影师庞塞特决定在海滩上小憩片刻。就在他打盹的时候,一只好奇的象海豹拖着庞大的身躯慢慢靠近他,最后在离他仅有几英尺的地方停了下来。在 他身后,一群帝企鹅一度也被庞塞特吸引过来,画面甚是和谐。
 


从象海豹的身体语言分析,它只不过是很好奇而已


庞塞特已经有30多年的南极洲探险经历
 

  希尔哈是该团队的队长,他说:“庞塞特睡得很沉,我没有叫醒他是因为从象海豹的身体语言分析,它只不过是很好奇而已,而且这些动物只有被激怒的 时候才会变得富有侵略性。庞塞特已经有30多年的南极洲探险经历,对各种动物都很熟悉,即使他醒来看到这个庞然大物呆在身旁,也不会被吓死的。”
 

  据科学网(kexue.com)了解,在象海豹的发情期,南乔治亚岛上会有至少40万只象海豹;另外也会也多达45万只帝企鹅栖息在该岛。

  (蜘蛛侠)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晨报讯(首席记者 姜葳)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日前在“纪念公务员法实施五周年座谈会”上表示,5年来秉承“凡进必考”的原则,全国共考试录用公务员62万名,其中去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新录用的14391名公务员中,来自工人、农民、教师、医生等普通家庭的占93%。针对机关“三门”干部增多的现状,“十二五”期间将建立分级分类考录公务员制度。

“由于近年来公务员考录对象的主体是高校应届毕业生,带来了领导机关‘三门’干部增多、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干部比例减少等新的结构性矛盾。”李源潮指出,这种情况会加大领导机关脱离基层、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危险。据悉,“三门干部”是网友对从家门到校门、毕业后进了机关门的新公务员的戏称,意为善于考试但缺乏基层工作阅历。

李源潮对此表示,“要针对新的情况建立分级分类考录公务员制度。”中央明确,到2012年省级以上党政领导机关录用公务员,除部分特殊职位外均应从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考录;要建立健全从村(居)党支部书记、大学生村官和工人、农民等基层一线人员中考录公务员制度,完善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干部交流制度,畅通各类优秀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的渠道;要完善从下级机关公开遴选领导机关公务员制度,建立领导机关和下级机关公务员双向交流任职制度,促进领导机关公务员来源结构和经历结构的优化。

(本文来源:北京晨报 )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周一, 06 12月 2010 08:49

和我一起旅行【组图】

Kitty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最有冒险经历的猫了。她是一对法国旅行爱好者夫妻Guillaume和Laetitia的爱猫,从美国迈阿密出发前往阿根廷乌斯怀亚,全程约9000英里(15000公里)。到2010年2月止他们正抵达哥伦比亚。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www.6park.com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专用凉帽!!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发表在栏目: 生活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