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杭州4月30日电 (记者 严格 实习生 徐乐静) 位于杭州火车站门口的西湖国贸大厦被业内称为杭州“最牛烂尾楼”,十多年建设,至今未果。
“造楼时候,我的孩子还在上幼儿园,现在孩子都上大学了,大楼还是那样”。一位住在附近的杭州市民这样告诉中新网记者。
而近日,尚未完工的大厦又有新动静,原先规划的一站式母婴购物中心因不符合市场需求被取消,转而将以综合性购物中心面世。
“黄金楼盘”,经历十年坎坷路
西湖国贸大厦现称“外海西湖国贸大厦”,位于杭州市上城区,紧靠着杭州城站火车站,与之仅一条马路之遥。
站在火车站二楼的进站口处向外眺望,外海西湖国贸大厦几乎触手可及。这座大厦建筑面积91585平方米,分为主体A区和裙楼B区,主体楼28层,裙楼8层。二者恰好构建“L”形,从宣传册上看完工之后的大厦将十分漂亮。
该大厦占据了黄金地理位置。与火车站一步之遥,离西湖一箭之遥,除拥有发达的交通网络外,它还连接庆春、武林、黄龙、钱江新城等各大商圈,毗邻西湖、吴山等风景名胜区,其所处周边有大酒店、商务大厦,亦构成一个繁华的商业圈 。
如今,杭州地铁1号线即将开通。大厦又沾了“光”,从地下一层可直达地铁1号线城站出入口。
但是,这座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楼盘却命运多舛。
1999年,杭州人陈某某在杭州火车站旁买下这块地。因为资金吃紧,刚过2002年,工地在破土打桩后,便停滞不前。
2003年6月,陈某某的债务人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债务。称该项目“长期严重负债,高达2个亿”。
2003年9月,西湖国贸大厦又重新开工建设,并于2004年开始对外发售。但因为相关负责人涉嫌诈骗,国贸大厦的续建工作再次中断。
2009年3月23日,西湖国贸大厦首次拍卖,买家以3.86亿元价格拍下大楼,却未能在最后交款日期如期交款。同年7月8日,第二次拍卖也以同样方式流拍。
2009年9月27日,命运多舛的西湖国贸大厦再度被搬上拍卖台,最后被外海集团以4.91亿元竞拍成功,结束了“流浪”的生活。据外海消息,整个投资(包括拍卖款)将超过10个亿。
据悉,外海集团创办于1994年,杭州人耳熟能详的天工艺苑、吴山花鸟城均属旗下。
“计划赶不上变化”,母婴超市变购物中心
按照原定计划,大厦应该在2011年11月竣工。
然而从今年2月到4月,记者多次前往大厦了解情况,发现大厦仍在施工,而且进度缓慢。
据了解,在外海集团拍下大厦前,它已经结顶,但这只是完成了一半工程,外立面设计、内部装修都没有完成。
据当地小营街道办经济科招商办徐主任告诉中新网记者,在他们协调下,大厦由原本的25层加到28层;还与地铁公司协调,从大厦负一楼可以直接进入地铁出入口。
“整理资料、重新规划、重做设计”,外海西湖国贸大厦售楼中心沈经理透露,目前写字楼还不能预售。
记者从透明售房网查到,大厦预售总套数为233套,2004年曾经预售了98套。这98套虽不是外海经手,但沈经理表示将会按照当时合同约定履行。
去年9月底,外海透露该大厦裙楼1—4楼将首创一站式母婴购物中心,商铺正在积极招商中。
然而记者最新了解到,裙楼B区的规划出现了变动。
“一站式母婴购物中心,招商电话……”在外海西湖国贸大厦外墙的白色海报上,有关一站式母婴购物中心的宣传依旧,海报上几个可爱的宝宝“注视”着来往的行人,让人忍不住多看两眼。
24日,裙楼招商中心的王经理透露,原本规划的一站式母婴购物中心已经被取消了,因为经过实际摸底了解,发现母婴购物中心并不符合目前此处的市场需求。在听取相关专家的建议后,外海集团欲将母婴购物中心改为综合的购物中心,符合中等偏上的消费水平。但具体何时开业,王经理也不清楚。
专家分析:“成也车站,败也车站”
作为办公大楼,杭州知名房产专家章慧芳认为离城站火车站太近,过于嘈杂。
作为市场,章慧芳表示这个位置看似黄金地段,靠近城站火车站,人流量大,但就因为离火车站太近,来往的都是匆匆过客,他们是没有时间停下来慢慢购物的。而且目前杭州大部分动车都从火车南站行驶,而城站火车站的乘客相对低端,外海西湖国贸大厦的市场定为中端偏上,与环境不符。
“成也车站,败也车站”。火车站物业的价值,章慧芳认为现在和上世纪末相比,相差很大。
但是西湖国贸所在地杭州上城区小营街道办事处看法却是截然相反。
28日,小营街道办事处经济科招商办徐主任告诉中新网记者,外海西湖国贸大厦地处城站商圈,位置仍旧是黄金地段,与十多年相比不但没有变差,反而因为地铁的进入而变得更好。“地铁进入后,周边进行整顿,投资环境会更好。”
徐主任认为,该大厦完工之后,还将带动整个城站商圈的发展。过去城站商圈定位相对低端,香榭大厦商场一直不温不火,中闽大厦旁边白马市场也不景气”,外海西湖国贸大厦定位中高端,可以改变整个城站商圈的定位。
在采访最后,售楼中心沈经理向中新网记者透露,“上半年写字楼预计可以出售”。
按照外海整体投入10亿元左右,建筑面积91585平方米的西湖国贸单位成本应该在10918元每平米,作为地铁物业颇具竞争力,但在目前的行情下,这座杭州“最牛烂尾楼”前景如何,尚难断定。(完)
中新网惠州6月11日电 (严初 李月嫦 康孝娟)记者11日从广东惠州火车站获悉,10日晚20时许,惠州火车站10余名滞留乘客强行进入铁路线欲拦截列车,其中一名冲进线路中间的旅客被当时正通过该站点的一列列车当场撞倒死亡;另一名旅客被工作人员拉出铁路线时不慎摔倒,经医院初步诊断为皮外伤。
据惠州火车站相关负责人11日通报,10日晚约20时30分,10余名滞留旅客不顾火车站现场工作人员和铁路民警极力拦劝,强行进入铁路线,欲拦截列车。正通过该站的K1039次列车司机紧急刹车,一名冲进线路中间的旅客被带着巨大惯性的列车撞倒,当场死亡。另一名旅客被工作人员拉出铁路线时不慎摔倒受伤。
该负责人称,由于连日来江西以北受洪灾影响,导致大部分途经江西的列车出现晩点。因为列车晚点和部分旅客没赶上火车的缘故,几名旅客为表达不满,强行进入铁路线欲拦截列车,而一些已进站的旅客看见有人跑进去,也纷纷冲入铁轨。
一名现场目击者称,当时他看见一列列车临近约30米时,进入铁路线的旅客才急忙跑离铁轨,但有人没有来得及跑开,瞬间血肉横飞。
据记者了解,K1039次列车是由郑州开往深圳方向的,惠州火车站不停靠。
事件发生后,当地铁路部门有关官员立即赶赴现场,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和事件调查。目前已安排滞留旅客改乘其它车次列车,并联系死者家属做好善后工作。
目前,该事故具体原因仍在调查中。
中新网6月7日电 据法新社报道,当地时间6月6日,第一列太阳能“绿色火车”驶离比利时北部城市安特卫普。车上坐满了大学生和公务人员,与其他列车的情况并无二致。然而,其动力能源既非来自核电站也非煤炭,据这项欧洲前沿项目的负责人表示,火车运行所需电力全部由16000块设置在高速铁路隧道顶板的太阳能电池提供。安特卫普北部地势平坦,铁路网络特别适合用于进行此次实验。
这条铁路专为高速火车(TGV)设计,从巴黎到阿姆斯特丹,途经布鲁塞尔,跨越自然保护区。
为了防止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铁路上方覆盖了隔板,形成全长3.6公里的隧道,隧道顶部被认为是放置太阳能电池板的最佳位置。太阳能电池板总面积达50000平方米,相当于8个篮球场,每年大约可以产生3300兆瓦的电量,相当于约1000个家庭的年用电量。太阳能产生的电力主要用于照明、信号等铁路基础设施以及电源供给。一位比利时铁路的负责人说,实地供电不仅减少了能源损耗,而且降低了运输成本。
这项工程的设计师说,像安特卫普那样的太阳能隧道是很少的。尽管具体计划还未投入研究,但是可以尝试利用火车站或者停车库的顶部以及临近火车站的大量空地来安装太阳能电池板。
利用环保的太阳能取代传统能源为交通工具提供动力,一直是各国科学家研究的目标。5月13日,全球首架使用太阳能驱动的飞机于当地时间13日从瑞士起飞,飞越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最终抵达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中广网兰州2月19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甘肃兰州突降大雪,兰州火车站迎来春运最高峰,火车站同时启动不良天气应急预案和超大客流应急预案。下面我们连线中央台驻甘肃记者焦健,了解详细情况:
主持人:兰州今天(19日)出行的旅客是不是很多?大雪对旅客出行造成多大影响?
记者:俗话说“三六九,往外走”。从昨天,2月18日也就是正月十六开始,兰州铁路局迎来了节后又一客流高峰。而与此同时,甘肃境内大部分地区昨天普降大雪,兰州地区雪也比较大,部分班车的停运和高速公路的封闭,使更多的短途旅客蜂拥至兰州火车站。
兰州火车站昨天发送旅客超过3.5万人,是今年春运以来最高峰,客流由学生流、务工流、商务流、探亲返程流短途客流为主,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乌鲁木齐等方向。面对超大客流,兰州车站同时启动不良天气应急预案和超大客流应急预案,全力应对旅客出行客流高峰。
主持人:兰州火车站有什么方法应对客流高峰?
记者:为了防止雪天旅客出行滑倒摔伤,兰州火车站组织了干部职工在站前广场和车站站台开展扫雪作业,同时铺设防滑棕垫380多条。同时,兰州铁路局还紧急调用大批废旧篷布、防滑垫,组织人力铺设到旅客进站候车的必经区域,在地道口、出站口、坡道等处设置防滑警戒线,严防旅客滑倒受伤。
根据前期客流调查,兰州火车站提前把18、19、20日三天作为节后客流高峰组织的重点,组织售票车间合理安排窗口分工和人员调配,尽最大能力减少旅客排队等待时间。
同时,兰州铁路局于分别加开了兰州-北京L1156次、兰州-上海L668次和银川-北京西L875次临客,满足旅客出行需求。
中广网北京2月14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郑州铁路局本月18号将迎来第二个客流高峰,为缓解压力,郑州到北京、上海、广州等方向的列车硬卧将被拆开成硬座售票,以满足旅客的出行需求。
今天,郑州火车站发送旅客达 7 万人次左右,根据郑州铁路局的预计,本月18号将迎来春节后的第二个客流高峰,郑州到国内大多数城市的座位票和卧铺票已全部售空。为缓解旅客的购票压力,铁路部门已将郑州开往北京、上海、广州、哈尔滨、乌鲁木齐等方向的列车硬卧拆开当作硬座使用,郑州火车站值班站长王媛, 出录音:现在往西到乌鲁木齐有些紧张,目前是没有票源,现在旅客到乌鲁木齐的旅客可以购买到西安或者兰州,往乌鲁木齐再中转。
为确保在大客流情况下旅客平稳购票乘车,郑州火车站已将所有售票大厅窗口全部打开,同时,要求每位售票职工做好售票服务工作,积极主动向旅客推荐各个方向车次的车票,已确保每位旅客都能够买到适合自己的车票, 出录音:节后的第二个客流高峰将出现在 2月18、19号,预计发送旅客在10万人左右。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关健斌
“领导很生气,问题很严重!”用这套嗑儿来形容俄罗斯铁路公司总裁亚库宁目前的心情可能比较恰当。
“火车站的安保工作是不及格的”
2月10日,作为俄罗斯“铁路王国”的掌门人,亚库宁突然接到来自克里姆林宫的电话。电话那头是总统梅德韦杰夫。
梅德韦杰夫毫不客气地对亚库宁说:“我刚从基辅火车站回来。说得好听点儿,火车站的安保工作简直无法让人满意。第一,那里一个金属探测设置都没有。尽管我们早已做过一系列决定,但这些决定一个也没落实。我问火车站站长和当地警察局长,得到的回答是:已经把申请所有安保必须器材的报告交到上面去了,但目前没有任何实际行动。第二,那里既没有保安人员,也没有巡逻警察。火车站的安保工作是不及格的。我现在命令你亲自抓好莫斯科所有火车安保措施的整顿工作,并在3天之内向我汇报具体落实情况。”
“请允许我向您汇报……”亚库宁试图为自己辩护一下。
梅德韦杰夫立即打断了他:“现在不需要!”
“就一个问题……”亚库宁小声说。
梅德韦杰夫的回答很硬:“做完所有事情,再向我汇报!”
“连一名警察也没见到!”
1月24日莫斯科多莫杰多沃机场发生恐怖爆炸袭击后,梅德韦杰夫就责令相关部门和官员加大安保力度,防止类似惨剧再度发生。
为了检查落实情况,梅德韦杰夫2月10日在不与铁路方面事先打招呼的情况下,突然带着政府强力部门的头头脑脑视察了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基辅火车站。
结果是,这位俄罗斯总统“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进入火车站后,总统径直走向火车管理人员办公室。他说:“我和国家所有服务部门的主管都来了, 因为国家的安全形势(堪忧), 我们去(车站里)转一转吧。”
不悦之色立即浮现在总统的脸上:“我们一路走过来,看看周围,连一名警察也没见到!警察在哪儿? 安全监督是怎么执行的?”
陪同视察的内务部部长努尔加利耶夫一脸尴尬,只有暗自摇头的份儿。
总统脸色铁青地来到常驻车站的铁路警察办公室,向当天执勤的警察了解情况。
在总统的严厉质问之下,当班警察结结巴巴地勉强应对,最后拿起对讲机,想把所有在车站附近执勤的警察召集到办公室。而这些执勤警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
“最惨烈的经历都没有教会我们”
从车站败兴地返回克里姆林宫、打电话训斥亚库宁之后,梅德韦杰夫亲自主持召开了政府强力部门领导人专门会议。
梅德韦杰夫说:“我和你们刚刚去了莫斯科的一个火车站。很遗憾,在我看来,这个火车站的状况在我们国家很典型。和其他火车站相比,这个火车站好不到哪儿去,也差不到哪去。”
总统十分气愤:“就连最惨烈的经历也什么都没有教会我们——哪怕是一点点!……你们应该做好本职工作,而不是喝茶和四处闲逛。如果公务员们还未能从上次惨痛的悲剧中吸取教训,政府将不得不做出一些决定,包括撤换一些官员!”
定期反恐演练 抢装金属探测器
第二天(11日),梅德韦杰夫签署总统令,要求在全俄公共交通系统进行定期反恐演练,以确保公共交通安全。
据总统办公厅的消息称,梅德韦杰夫向内务部长、紧急情况部长、国防部长、运输部部长以及国家联邦安全局局长下令,要求于4月1日前制定在俄罗斯各主体交通工具、交通设施上以及其它人流量多的地方举行反恐演习的综合计划。
遭到总统训斥之后,铁路公司准备修订现行法律法规的提案,以确保乘客安全,并使用现代化安保设施和器材。
俄铁路公司火车站部门副主任弗拉基米尔·叶廖明11日向记者透露,该公司将在两三天时间里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所有火车站安装约60个金属探测器。
总统刚走,安保设施就“被休眠了”
10日“突袭”基辅火车站后,梅德韦杰夫11日一大早又视察了莫斯科南郊的伏努科沃机场,并对视察结果表示满意。
对于总统“突袭”把基辅火车站相关人员弄得措手不及的举动,俄媒体不无讽刺地说:“总统并没有准时到达基辅火车站,所以火车站根本没有做好接待总统的准备工作。”
有媒体称,梅德韦杰夫1月27日视察莫斯科地铁站安保状况时,曾在地铁站内用紧急呼叫系统与安保人员进行了对话。但总统离开地铁站后,有位“好事儿的记者”来到总统刚刚使用的紧急呼叫系统前喊话,发现已无人应答,似乎总统前脚刚走,该地铁站的安保设施后脚就“被休眠了”……
本报莫斯科2月13日电
瑞典火车站收集乘客人体热量为附近大楼供暖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中央火车站收集乘客人体热量为其附近的办公楼供暖,一年节能25%。
负责该项目的耶恩胡森集团环境部门负责人克拉斯·约翰松今晨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这个系统有效利用了已有的通风设备和多余热能,没有耗费其他能源来转化。整个“体温供暖”系统的造价并不高,从长远的角度看,它比别的供热设备更省钱。
瑞典天然气价格平均约为人民币3.6元/立方米,据粗略计算,该系统一个冬天4个月,至少可节省约10万元天然气开支。
根据约翰松的介绍,本报以图解方式展示这套富有创意的节能系统的工作原理。
●专家说法
北京火车站可借鉴
北京环境科学学会副秘书长董金狮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瑞典火车站这种利用余热给周边大楼进行供暖是现在国际上倡导的一种循环利用的理念。
董金狮说:“未来北京火车站也可以参照瑞典的例子进行尝试,利用这种可再生的能源,不仅节省了资金,还保护了地球的资源。”(张瑞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