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白狮属珍稀物种,主要生活在南部非洲,世界上现存100头左右


20多年前曾有白狮在赞比亚靠近安哥拉边境的利邀瓦地区生活


20年后白狮群重返赞比亚


小狮在管理员的看护下时而穿梭嬉戏于树林草坪中

  一对刚从南非引进的白狮幼仔日前出现在赞比亚西南部城市利文斯敦附近的一个野生动物保护区。这是这一珍稀物种20多年前从赞比亚消失后首次重现赞比亚。

  据保护区所有者——穆库尼酋长介绍,这两头两个月大的幼仔分别叫做津巴和娜娜,21日从南非引进,经过各种检疫后与游客见面。

  两头小狮在管理员的看护下时而穿梭嬉戏于树林草坪中,时而跑到游客身旁,毫无惧色地摆弄起游客的雨伞和背包等物品,甚至抱着一名女游客的腿撒欢儿。

  白狮属珍稀物种,主要生活在南部非洲,世界上现存100头左右。与一般的非洲狮不同,白狮毛色纯白,眼睛多为浅蓝色,鼻头为浅粉色。20多年前曾有白狮在赞比亚靠近安哥拉边境的利邀瓦地区生活,后因安哥拉战争等原因从这一地区消失。

  穆库尼酋长说,引进白狮将吸引大批游客,促进赞比亚旅游业的发展。他将于近期引进更多白狮进行培育,希望借此使白狮群重返赞比亚。通常狮子5岁以后就可繁育后代。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漂浮在海面上的这款半潜艇(kexue.com配图)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2月24日消息,上面这款游艇表面上看起来和普通的游艇没什么区别,但实际上这是日前韩国公司设计出了一款半潜艇式的游艇,这款名为“EGO”的半潜艇怎么看怎么像是一个漂浮在海面上的滚筒洗衣机。

  这款半潜艇式由两个飘在在水面上的浮仓和一个水下的双人驾驶室共同组成,当然方向盘也是在驾驶室中。这款游艇完全是采用的电力装置来驱动,根据韩国这家公司的介绍,这艘游艇如果要充满电需要6-9个小时,而它的时速为9.2公里每小时,最多可航行8个小时。


半潜艇在岸上怎么看怎么像是“滚筒洗衣机”

  公司的设计人员不遗余力的介绍了这款半潜游艇的好处:“不要以为它只是一艘玻璃底小船而已,它的功能是非常强大的,它可以让游客轻松的一览海中的美妙景象,同时也具备了日光浴、钓鱼等功能。”

  同时,半潜艇配有液晶显示器,浮仓上设有摄像头,在驾驶舱中可以一览海面上的境况,为了避免游客不慎掉进浅水区,它还配备了一个监控系统和在海洋上传输信号的高频无线,这样游客对于身处的环境也是一清二楚。

  韩国这家公司将提供七种不同颜色的半潜艇来满足游客们的需求,至于交货的时间则需要三到四个月。另外这家公司还有四人座的半潜艇对外出售,至于价格肯定要比双人座的贵上一些。

  (科学网-kexue.com 米蓝色)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地震也摇松了新西兰最长冰川近三千万吨冰,大量冰块涌入附近湖泊

  2011年2月22日,新西兰,塔斯曼湖:受地震影响,冰山造成塌陷,该湖位于克赖斯特彻奇市东南200千米处。新西兰南岛最大城市克赖斯特彻奇22日12时51分(北京时间7时51分)发生里氏6.3级地震,截止23日,已有75人在地震中遇难。地震也摇松了新西兰最长冰川近三千万吨冰,大量冰块涌入附近湖泊。

  新西兰官员表示,在克赖斯特彻奇市发生地震几分钟之后,塔斯曼冰川上一块重达3千万吨的冰山被震落。

  克赖斯特彻奇市发生地震后不久,这块巨大的冰山就落入湖中,产生了高达3米的大浪,让当时正在冰川附近两艘观光船上的游客吃惊不已。

  据估计,此次被震落的冰山可能重达3千万至4千万吨,当地旅游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说:“毫无疑问,是地震造成了冰山坠落。”

发表在栏目: 自然
17日,一艘游船在越南蒂托夫岛附近沉没后又漂浮在水面上。12名遇难者中11名为外籍游客,多数为年轻人,年龄在20至25岁之间。   17日,一艘游船在越南蒂托夫岛附近沉没后又漂浮在水面上。12名遇难者中11名为外籍游客,多数为年轻人,年龄在20至25岁之间。

  越南一艘游船17日在著名旅游景点下龙湾沉没,12人遇难,其中11人来自国外。当局着手调查,责成下龙湾政府加强措施,保障游客安全。

  遇难者多为年轻人

  下龙湾管理委员会负责人努文熊(音译)说,游船17日清晨5时左右在蒂托夫岛附近沉没,载有20名外籍游客、6名当地船员和1名导游。

  当地一家报纸援引下龙湾所在广宁省副省长杜通(音译)的话报道,游客分别来自11个国家。

  越南通讯社公布遇难者名单。12名遇难者中11名为外籍游客,多数为年轻人,年龄在20至25岁之间,其中美国、俄罗斯和瑞典各两人,英国、日本、法国和瑞士各一人,另有一名越裔澳大利亚人。

  中国驻越南使馆领事部官员17日说,已确认当天越南游船沉没事故中没有中国公民伤亡。

  获救15人中6人为船员

  努文熊说,救援人员救出其余15人,其中9人为外籍游客,6人为船员。

  越南外交部证实,9名外籍幸存者分别来自丹麦、德国、意大利、美国、澳大利亚、法国和瑞士。

  当地一家医院副院长江国唯(音译)说,已收治3名轻伤员。两名男伤员分别来自美国和法国,女伤员来自瑞士。

  “他们受到惊吓。”江国唯说,“接受急救后已返回酒店。”

  刘锴 李丹(新华社专稿/电)

  ■ 探因

  沉船初定事因引擎故障

  幸存美国游客乔治·福斯迈尔现年23岁,事发时与女朋友在船舱内。回忆沉船情景,他说,船体倾斜,女朋友从床上摔下。“整个过程在30秒至一分钟内,我不得不把脸凑近天花板,保持呼吸。”

  福斯迈尔随后从窗户逃出,由附近船只救起。他担心女朋友和船舱内另一名年轻女性没有逃出船舱,可能已遇难。

  当地行政长官武万辰(音译)说:“船员试图阻止水进入(船体)并向熟睡中的乘客发警报,但船进水后迅速沉没……12名遇难者全部死在船舱内。”

  游船沉没原因初步认定为引擎故障。下龙湾所在的广宁省警方正在对事故展开进一步调查,并将依法起诉事故责任人。

  刘锴 李丹(新华社专稿/电)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高处俯拍的三坊七巷。 郑帅摄 高处俯拍的三坊七巷。 郑帅摄

  本报记者 赵鹏

  事件回放

  福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的三坊七巷,将告别免费参观的日子。作为福州最热的景点,三坊七巷景区内的14处部分国家级、省级文保单位从下月5日起试行收费,票价为每张160元,第一年暂定价120元。

  另外,凡是列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景点,不会收费。

  粉墙,灰瓦,青石板。不知深处藏雨巷。

  浓荫,细雨,夜悠长。但有诗人觅丁香。

  2011年元宵节前,三坊七巷依旧是花灯万盏,游人如织。却也正在此时,三坊七巷身陷“该不该收门票、该如何收门票”的一场争论之中。

  【质疑】文化遗产不应该收费

  【回应】目的并非拿文化赚钱

  三坊七巷,始于唐、成于宋、兴于明清,更盛于清末民初。对于福州来说,其巨大的文化价值,可以用福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三坊七巷管委会负责人林矗的评价来形容:“里坊制度的活化石、明清建筑的博物馆、近代名人的聚集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地。”

  在这片40多公顷、680多亩土地上,以南后街为中轴线,光禄、衣锦、文儒三坊在西,宫、黄、塔、安民、杨桥、郎官、吉庇七巷在东。200多座现存建筑中,有159座为保护建筑,其中有9处国家级、8处省级、2处市级、1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可以说,中国千余年里坊格局停留于此,江南建筑模式亦保存于此。

  许多历史名人也从这里走了出来:黄花岗烈士林觉民,著名思想家、翻译家严复,近现代作家林琴南、冰心、林徽因……用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的话来说,那就是“一片福州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现代史”。

  就是这样的一片文化遗产,而今也要收费,听上去总有些别扭。“我们是按照国家‘二级以上文物允许收费’这样的相关政策执行。目的不是拿文化赚钱,而是为了真正保护这块无价的文化遗产。”林矗这样表示。

  据他介绍,收费标准制定是根据这14个景点的拆迁、修复、布展、保安、宣传、广告、工资等日常管理费累加平摊之后测算出来的,实际单位成本为394.94元,实际定价为每张票160元,第一年暂定价为120元。

  2月17日,元宵节。记者在三坊七巷景区随机采访了一些游客,很多人表示对收费可以理解,但普遍认为120元的价格太高了。“比北京的故宫还高,这也太贵了吧。幸亏我们今天先来了。”“前几天国家不还说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三馆’这些公益事业地方都要实行免费吗,那三坊七巷为什么要收票?要是这么贵,下回我肯定不会再来了。”“既然是中国的文化遗产,那就更不应该收费了,这该当属于全国人民共有文化遗产。”

  【质疑】收费会导致游客减少

  【回应】开发和维护投入巨大

  由于历史原因,三坊七巷一度保护不善。据统计,直至2006年三坊七巷开始正式大规模改造之前,这块土地上竟住有3700多户、1.6万多人。

  而且由于是旧时建筑,没有任何现代市政配套,没排水、没厕所、没煤气;电线、电话线更是任意飞天横架,密如蛛网;原本以经营古籍、古董、古玩为主的南后街,竟成了花圈一条街;每日清晨,各个坊巷内家家户户门前,一溜摆放着马桶,臭气熏天。

  其间,三坊七巷经营权还曾被转手给社会第三方,境遇更是雪上加霜。

  2005年底,福州市委、市政府收回经营权,其后又于2006年7月开始实施大保护修复工程,而第一难题就是搬迁安置。为此,福州市专门支出近30亿元,为三坊七巷居民寻找新家园,政策是每户至少可分得一套不低于45平方米的套房。搬迁工作由此顺利完成。

  紧接着,是市政配套工程建设和建筑修复工程。到目前为止,又花费16亿多元。虽然三坊七巷于2009年正式对游人开放,但实际上还有10余处文保建筑和大量历史建筑尚未修复。

  元宵节,记者在三坊七巷整片区域内看不见一根电线、没有一处积水,甚至在每条不足4米的坊巷口处,还都配备了一种特别的、像四轮沙滩摩托车一样的小型专业消防车。

  然而,旧痛刚去,又添新伤。在国家级文保单位“小黄楼”内,管委会花了几万元刚刚配置好的几整套古桌椅,只一个春节,便已被游人全部坐烂、拆坏。“能不坏吗?那几天每天20多万名游客,根本不听你的,管不住。”保安诉苦道。

  居民林先生还住在三坊七巷的黄巷里,他也是刚刚听说要收费的事。“我挺矛盾的。”林先生说,自打景区建好开放以来,住的环境比以前“那不知要好了多少倍”。这让他很开心。可也有闹心的事,那就是游客太多了。“他们一来,几乎每个院落都要进。尤其节假日来这么多人,对我们生活干扰太大了。”

  可林先生的邻居却有别的想法,他担心这么贵的票价,游客肯定会来得少了。“本来还想靠这个生意赚些钱,如果收这么贵,生意肯定不好做了。”

  【质疑】用文化来吸引游客

  【回应】门票全部用于文保

  据介绍,管委会在店铺出租方面有一定的收入,“大约每年1000余万元,但这仍然难以弥补这些古建筑日常维修所需,更别论还要经常遭遇破坏的事情。”林矗表示,“实际上,此次所收取的门票所得中,将全部用于文物保护与传承开发。”

  尽管管委会有以上解释,但社会上仍不乏质疑、不解之声。

  福建省社科院副院长李鸿阶对三坊七巷收费一事表示不太赞同。他认为,作为文化遗产的三坊七巷,其公益性质应不容置疑,作为公益单位就应当向全社会无偿开放,尤其是对社会上的困难群体;其次,三坊七巷还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担负着宣传爱国主义教育的职责。“还是应当看得更远一点,真正用文化的力量来吸引游客。”

  目前在三坊七巷内还有留住户500余户、2000多人。他们既是居民、又是文物文化保护传承者。所以按照林矗想法,门票收入中肯定还有一部分会分给他们,动员他们一道参与三坊七巷的保护与开发。“当然收入如果够多的话,当年住房在这14个景点中的已拆迁走的老住户们,如果再回来参观,也应给予一定优惠。”

  据了解,当初管委会方案是:一个景点一张票,10元或者15元。不过在听取旅行社意见后,有关部门选取了统一一种票价的方案。

  可假如14个景点不能一次走完,那又怎么维护游客利益呢?

  “其实这也不难办。”福州市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最近也在积极收集民意,现在正准备实施一套最新方案:“可以在统一的票上做记号。比如说,今天你只参观了3个景点,下回你持此票再来参观,在把14个景点都参观完之前,票一直有效,而且中间还可转赠他人。”

  “最终方案结果要等市政府批准,到时我们会正式向社会公布。总之只要最终能对三坊七巷文物文化保护传承有益,所有技术手段都可以再改进。”林矗这样表示。

  而据最新消息,福州市还在对如何收取门票一事进行认真调研与探讨,仍在积极争取实行单点收费,平均每个景点的票价不超过10元。最终结果还要等待福州市政府最后的决定。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新华网河内2月17日电(记者李丹)越南一艘载有27人的游轮17日在下龙湾沉没,造成12人死亡。

  据越通社报道,这艘游轮于当天早上5时左右沉没,事发时游轮上共有21名游客和6名越南船员。这21名游客分别来自美国、日本、德国和瑞典等国,未发现来自中国的游客。

  报道说,搜救人员共找到12具遇难者遗体,其中包括10名外国游客。其他人全部获救。目前,游船失事原因初步认定为引擎故障。

  中国驻越南使馆领事部官员接受新华社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使馆方面正在同越南有关部门联系,以确认此次事故中没有中国公民伤亡。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本报台北2月15日电 (记者连锦添、苏宁)台湾旅游业年度盛事“观光节庆祝大会”今天举行。台“交通部长”毛治国表示,在开放大陆民众来台观光等政策利多及积极推动下,去年来台旅客人数达556.7万人次,增长26.67%,创历史新高。他说,到今年年底,来台观光客的目标是650万人次。今年是台湾观光由量转质变化的关键年。

台当局领导人马英九在讲话中表示,观光带动百业生意兴旺,他觉得欣喜,但也担心观光业投资不足,影响旅游品质。他再次希望业者“增加投资,提升质量,充实内涵”。他又以大陆画家陈丹青的台北印象为例,表示要以“温、良、恭、俭、让”的软实力拼观光,才能吸引观光客一再回流。出席大会的吴敦义也表示,在旅游方面,一定要提供更安全、更便捷的交通工具。桃园机场今年9月将以新面貌迎接游客。

发表在栏目: 文化
14日晚到15日凌晨,近百名澳门导游声援,要求3人道歉。大批警员到场维持秩序。珠江/图 14日晚到15日凌晨,近百名澳门导游声援,要求3人道歉。大批警员到场维持秩序。珠江/图

被打伤的男导游坐在地上。 被打伤的男导游坐在地上。

  昨晨,涉嫌殴打澳门导游的三名内地游客在澳门警方录完口供后离开澳门。消息称,打人的游客已道歉,团友均已离开澳门。澳门专业导游协会表示,计划聘请律师向涉嫌殴打导游的游客追究法律责任。

  事件 三名内地游客发飙

  14日,一个辽宁26人的旅行团抵达澳门后,有团员不满女导游未高举接团牌而责骂,双方理论期间,另团一名男导游上前劝阻,疑遭三名男团员围殴,倒地受伤送院。涉及事件的两名导游坚称,过程中没有还手。

  当晚8时许,有导游发现涉嫌打人的团员出现在新口岸某娱乐场,不满事件未解决便放人,遂上前包围旅行团的旅游巴,要求3人下车道歉。近百名澳门当地导游到场声援,要求“严惩凶手”。大批警员接报到场维持秩序。昨天凌晨1时许,伤者家人上旅游巴与涉嫌伤人者协商,要求赔偿20万未果。2时,警方带走涉嫌伤人者,导游陆续散去。

  回应 女导游并没有迟到

  澳门专业导游协会会长胡惠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昨日早晨,三名涉嫌殴打导游的游客通宵录完口供后已经获释,迅速离开澳门。不过胡惠芳介绍,导致这一纠纷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女导游迟到,而是旅游团早到了20分钟,导游是按照既定时间去接的团,但游客认为导游失职。胡惠芳说,这三名涉嫌打人的团友均表示,导游在行程中没有违反旅游合同,如扎店、强制购物等,“因此我们的导游确实没有责任。”

  春节期间,内地游客与香港导游发生纠纷,据媒体报道,旅行社赔偿10余万元“封口费”给游客。因此有网友质疑,此次在澳门发生的殴打事件是否也有此嫌疑。胡惠芳告诉记者:“我看这三名游客挺有钱,他们也从未提及要求金钱赔偿一事,因此我不认为他们有效仿之嫌。”

  进展 澳门游协提出控告

  目前,澳门专业导游协会已向涉嫌打人的游客提出控告,但由于控告需要经过检察院、法院等程序,因此在没有定案之前澳门当局无权扣留游客。不过胡惠芳担心,即使今后立案成功,也很难将游客召回澳门应讯。

  胡惠芳表示,受伤的导游并非该团女导游,而是前去调停的男导游。目前,受伤导游已出院,殴打事件致其头部、足底多处外伤。“我们走法律程序,要求涉嫌打人者负民事赔偿责任。之所以这样,我们是希望以后不要再发生此类事件。”她建议,希望澳门政府完善法律程序,以及设立“黑名单”制度,把违法游客列为不受欢迎者。晨报记者 吴亭

  ■新闻链接

  导游与游客冲突事件

  2007年12月,百余名内地游客在澳门与导游冲突,澳门警方出动防暴警到场戒备。旅游团内地领队称,负责接待四个来自河北团在澳门行程的当地旅行社,强迫旅客晩上参加自费活动,否则“没饭食、没酒店住”,并将旅客带到黑沙海滩“考虑”。

  2010年7月,香港女导游阿珍在旅游车上多番谩骂内地旅客不购物的短片,在全国多个省市的电视台热播,震惊全国。后阿珍认错,被香港旅游业议会“停牌半年”。

  2011年2月5日上午,香港发生导游与内地游客互殴事件。因游客没有在导游指定的珠宝店购物,而遭到这名女导游的辱骂,最后发展到双方互殴。报警后,警方将香港导游和内地领队以及两名游客拘捕。据媒体报道,旅行社赔偿10余万元“封口费”给游客以了结此事。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中新网宜昌2月9日电  春节七天假日三峡大坝景区分外红火,9日,长江三峡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接待游客22687人,为历年春节假日游客接待量之最,比去年同比上升36.2%,实现旅游收入180万元。

其中,陆路游客12028人,水路游客8569人,春节自驾游客成为大坝旅游主力军,散客达到了7981人,占整个陆路客人的66.4%。在大年初四(6日)日接待量为最高,达6152人。使用宜昌旅游年卡可免费参观大坝,春节期间携带此卡免费参观的有1525人,比2010年同期上升了51.3%。据长江三峡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财务部刘经理介绍,今年春节七天长假,三峡大坝游客接待中心的旅游收入达到了180万元。

据有关人士分析,由于三峡175米蓄水后出现高峡平湖的新景观、今年春节期间景区天气晴好,加之宜昌火车东站建成、宜万铁路开通、武广高铁助力,都助推了春节三峡大坝旅游的火爆。

另据坝区交警大队介绍,大坝景区春节期间仅发生一起三车追尾轻微交通事故,无人员伤亡,景区无重大交通事故和严重交通拥堵,交通秩序井然。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上官纯青 高松)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阿纳普卡去年8月在克里姆林宫骑术学校接受身体检查

  因被逼跳伞而赢得众人同情的“飞驴”阿纳普卡日前因心脏病突发去世,年仅18岁。兽医和网友皆认为,在陆地上生活的阿纳普卡被迫从事高空跳伞运动是它英年早逝的主因,要知道一般驴子的寿命都在30岁到50岁间。

  去年8月,俄罗斯南部地区一头“飞驴”“空降”至游客众多的亚速海滩。调查发现,当地几名商人把一头驴绑在降落伞上,从45米的空中抛下,希望借此吸引游客光顾他们经营的私人海滩。经历了近30分钟的折磨,这头备受惊吓的驴最终坠落至海面,被拉上岸时已经快要发疯了。

  驴子“空降”的录像随后迅速窜红网络,这头名为阿纳普卡的“飞驴”也一下子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很多人感到难过,并致电媒体请求把它解救下来。最终英国《太阳报》记者将阿纳普卡从它的主人那里买了过来。

  之后,阿纳普卡入住位于莫斯科郊外一所豪华的克里姆林宫骑术学校,与俄罗斯顶级礼仪马匹为伴。骑术学校的兽医在为阿纳普卡做了检查后表示,这头还算年轻的母驴因为旅途劳累而有些疲乏,但并没有患有任何重大疾病的迹象。

  谁知就在几天前,俄罗斯当地媒体却爆出阿纳普卡因心脏病突发而猝死的消息。众人皆猜测阿纳普卡一定是因为长期受到惊吓才会早逝。由于俄罗斯没有任何有关动物虐待方面的法案,所以阿纳普卡原来的主人不会因此受到任何惩罚。(梁杉)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第 5 页,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