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画像(科学网-kexue.com配图)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南非生物学家日前向英国相关单位提出申请,希望挖开大文豪莎士比亚的坟墓,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查证他的死因。
南非约翰内斯堡金山大学(Witwatersrand University)的生物学家撒克里(Francis Thackeray)及研究团队向英国国教会提出正式申请,要求挖掘莎士比亚位于史特拉福当地教堂的坟墓,再利用最先进的3D科技,重现莎翁形象。
撒克里说:“莎翁青史留名,却没人知道他真正的死因,我们现在希望了解他生前健康状况。”他说,现代科技已进步到不必移动骨头,就可获得所需数据。研究团队希望在2016年、莎翁400岁诞辰时得到一些研究结果。
撒克里十年前利用现代法医的技术,检验出莎翁花园内埋藏的24支烟斗曾装有大麻,因而引发争议。许多莎翁迷质疑,如果莎士比亚真有吸毒习惯,不太可能写下这么多杰作。莎士比亚出生地基金会荣誉主席韦尔斯(Stanley Wells)说:“我乐见他们挖开莎翁的坟墓,如此一来,便可终结许多不实际的猜测。”
6.DNA揭开埃及少年法老图坦卡蒙死因
公众常把图坦卡蒙法老想象为优雅的少年法老,事实上,在统治期间,他并不像照片上看上去的身材伟岸的“太阳神”。相反,根据2010年2月公布的一项研究,图坦卡蒙法老身体羸弱,遭受疟疾、骨骼疾病的困扰,而图坦卡蒙父母近亲结婚可能是导致他罹患一些遗传性疾病的原因。
7.全球12处文化遗址濒临消失
蒂格兰霍尼茨(Tigran Honents)的圣格雷戈里大教堂受损壁画似乎在向人们述说着土耳其中世纪古城阿尼受人类忽视的故事。阿尼古城坐落于土耳其与亚美尼亚边境附近的军事区。根据总部设在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的全球遗产基金2010年10月公布的一份报告,阿尼古城是世界上12个处于崩溃边缘的文化遗址之一。
8.二十五年后再探“泰坦尼克”号
在这张2010年9月1日公布的照片中,冰柱状铁锈像瘟疫一样遍布“泰坦尼克”号沉船船首栏杆和锚上。1985年9月1日,海洋探险家罗伯特· 巴拉德带领的探险队在纽芬兰岛附近的北大西洋海底发现了沉没于2.4英里(约合3.8公里)深海底的“泰坦尼克”号沉船。这张照片和其他在8月底拍摄的 “泰坦尼克”号照片均属于正在进行的“泰坦尼克”号探索任务(Expedition Titanic)收获的第一批成果。这次任务的目标是,利用声成像、声纳和3D摄像等技术保存“泰坦尼克”号现状资料,帮助确定沉船会被冲走多远,以及还能存在多久。
9.百年前南极探险队藏身木屋
在罗伯特·法尔肯·斯科特船长探索南极近百年后,专家正竭尽全力保护这位英国探险家搭建的木屋和另外三处遗址,避免它们被南极暴雪永远掩埋。木屋长50英尺(15米),宽25英尺(约合7.6米),可容纳33人。斯科特及其队员曾藏身木屋,躲避南极刺骨寒风。1912年1月,他们开始乘坐“特拉诺瓦”号深入南极探险。遗憾的是,斯科特船长不仅在竞争中败给挪威探险家罗纳德·阿蒙森,还与另外四名队员在饥寒交迫中死去。
10.埃及法老墓室秘道
2009年,在一个连接法老塞提一世古墓的神秘隧道内,埃及古文物最高管理委员会主席扎希·哈瓦斯站在木头台阶上拍照留念。此次发掘工作始于 2007年,将大量碎石和文物通过轨道车运到地面。考古小组2010年7月宣布,经过三年的努力,他们终于挖到一堵墙。这项考古研究发现,古埃及人似乎在卢克索附近的帝王谷岩石中开凿了一条深达572英尺(约合174米)的隧道后,突然停止了这项工作。
6.DNA揭开埃及少年法老图坦卡蒙死因
公众常把图坦卡蒙法老想象为优雅的少年法老,事实上,在统治期间,他并不像照片上看上去的身材伟岸的“太阳神”。相反,根据2010年2月公布的一项研究,图坦卡蒙法老身体羸弱,遭受疟疾、骨骼疾病的困扰,而图坦卡蒙父母近亲结婚可能是导致他罹患一些遗传性疾病的原因。
7.全球12处文化遗址濒临消失
蒂格兰霍尼茨(Tigran Honents)的圣格雷戈里大教堂受损壁画似乎在向人们述说着土耳其中世纪古城阿尼受人类忽视的故事。阿尼古城坐落于土耳其与亚美尼亚边境附近的军事区。根据总部设在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的全球遗产基金2010年10月公布的一份报告,阿尼古城是世界上12个处于崩溃边缘的文化遗址之一。
8.二十五年后再探“泰坦尼克”号
在这张2010年9月1日公布的照片中,冰柱状铁锈像瘟疫一样遍布“泰坦尼克”号沉船船首栏杆和锚上。1985年9月1日,海洋探险家罗伯特· 巴拉德带领的探险队在纽芬兰岛附近的北大西洋海底发现了沉没于2.4英里(约合3.8公里)深海底的“泰坦尼克”号沉船。这张照片和其他在8月底拍摄的 “泰坦尼克”号照片均属于正在进行的“泰坦尼克”号探索任务(Expedition Titanic)收获的第一批成果。这次任务的目标是,利用声成像、声纳和3D摄像等技术保存“泰坦尼克”号现状资料,帮助确定沉船会被冲走多远,以及还能存在多久。
9.百年前南极探险队藏身木屋
在罗伯特·法尔肯·斯科特船长探索南极近百年后,专家正竭尽全力保护这位英国探险家搭建的木屋和另外三处遗址,避免它们被南极暴雪永远掩埋。木屋长50英尺(15米),宽25英尺(约合7.6米),可容纳33人。斯科特及其队员曾藏身木屋,躲避南极刺骨寒风。1912年1月,他们开始乘坐“特拉诺瓦”号深入南极探险。遗憾的是,斯科特船长不仅在竞争中败给挪威探险家罗纳德·阿蒙森,还与另外四名队员在饥寒交迫中死去。
10.埃及法老墓室秘道
2009年,在一个连接法老塞提一世古墓的神秘隧道内,埃及古文物最高管理委员会主席扎希·哈瓦斯站在木头台阶上拍照留念。此次发掘工作始于 2007年,将大量碎石和文物通过轨道车运到地面。考古小组2010年7月宣布,经过三年的努力,他们终于挖到一堵墙。这项考古研究发现,古埃及人似乎在卢克索附近的帝王谷岩石中开凿了一条深达572英尺(约合174米)的隧道后,突然停止了这项工作。
患有厭食症的法國「皮包骨」模特兒兼演員伊莎貝爾卡羅(Isabelle Caro),上月因病離世,年僅二十八歲。卡羅自十三歲起,罹患厭食症,她在一個抵抗厭食症平面廣告中,憑骨瘦如柴儼如乾屍的身形,廣為人識。
卡羅的好友證實,曾因急性呼吸系統疾病入院治療的伊莎貝爾卡羅,上月在日本結束工作,返回法國後,於十七日離世,年僅二十八歲。而她的戲劇導師稱,暫時未知其死因。
高165厘米僅32公斤
身高一百六十五厘米的卡羅,體重僅有三十二公斤,身形儼如一具乾屍。據悉,她由十三歲開始患上厭食症,為掩飾骨瘦如柴的身軀,她經常穿長袖衣服遮掩自己的身體。
○七年,意大利攝影師托斯卡尼替一個時裝品牌,拍攝一輯反厭食症運動的平面廣告時,特意起用卡羅為主角,廣告中全身赤裸、猶如「皮包骨」的卡羅,驚動全球。
當時,卡羅所代言的品牌表示,希望藉卡羅的例子,來向外界表達厭食症的真相,同時希望時裝界可擺脫「瘦即是美」的刻板印象。
卡羅亦曾在○八年出版名為《不想變胖的小女孩》(The Little Girl Who Didn't Want to Get Fat)的自傳,述自己的心路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