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中新网3月8日电 据外电报道,巴基斯坦中部旁遮普省一个加油站8日发生爆炸,已造成至少20人死亡,127人受伤。警方称,炸弹疑为伊斯兰武装分子放置。

  爆炸导致加油站房屋倒塌,很多伤员仍被压在瓦砾下。救援人员正在设法移走碎石和钢筋,营救被困者。

  当地警方表示:“我们担心死亡人数仍会增加,因为一些受伤人员伤势非常严重。”

  警方还表示,这是一起汽车炸弹爆炸,炸弹被安置在一辆汽车内。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大约50头瓜头鲸3月4日晚在日本东部茨城县鹿岛市一处海滩搁浅,地方政府和志愿者5日帮助其中22头幸存的瓜头鲸重回大海。

  茨城县水族馆员工说,这些瓜头鲸体长2米至3米,体重300公斤左右,被海水冲至鹿岛市一座海滨浴场搁浅。包括水族馆和鹿岛市政府员工、附近居民、冲浪爱好者在内,大约200人5日上午赶到海滩。他们不停地给瓜头鲸泼水,或在鲸身下挖坑,让海水涌入。救助人员花了约8个小时把存活的瓜头鲸送回大海。最终仍有30条瓜头鲸死亡。死亡的鲸将埋葬在附近一处海滩。

  水族馆海洋动物展示科专家岛田正幸推测,搁浅鲸可能是集体追逐猎物时迷失方向,结果困在浅滩中。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据新华社电 湖南省嘉禾县4日透露,肖家镇水花岭煤矿“3·3”瓦斯爆炸事故中失踪的4人遗体已找到,矿难死亡人数上升到6人。另据了解,嘉禾县3日晚连夜召开会议,包括肖家镇党委副书记王赛军等4名事故责任人被免职。

  3月3日11时20分许,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肖家镇水花岭煤矿发生一起瓦斯爆炸事故,当场造成2人死亡,另有4人下落不明。据嘉禾县通报,失踪4人遗体已于4日上午找到,此次事故共造成6人死亡。目前事故善后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3日晚,湖南省嘉禾县召开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肖家镇水花岭煤矿“3·3”瓦斯爆炸事故,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决定免去王赛军肖家镇党委副书记职务,依法按程序免去镇长职务;免去王芳智肖家镇党委委员职务;依法按程序免去李建兵肖家镇副镇长职务;免去周志兵县煤炭局副局长职务。

  事故发生后,嘉禾县已要求全县所有煤矿立即停产整顿,并在全县迅速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改;要求联系乡镇的县级领导下到乡镇督促煤矿停产整顿;要求各乡镇成立专门的领导班子,对本辖区内的交通、建筑、燃油、市场、学校等重点部位和重点行业进行一次“地毯式”清查。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云南网快讯 3月3日下午16时,已扑灭的大理州剑川县金华镇金和村山火发生复燃,致9人死亡,7人受伤。据大理州政府新闻办最新消息,目前伤亡者身份已得到确认,死亡者分别为:县防火办杨玉麟、苏昆华,金华镇党委委员杨育林、金华镇副镇长赵璠,县森林防火专业扑火队员杨建邦、沙嘉福、赵四中,义务扑火队员罗喜禄、施俊成。

  目前起火原因初步查明,系人为点燃包谷根引发大量易燃物所致。家住金和村委会金场村38号的村民李萍3月2日上午9时到自家荒地劳作时,用随身携带的一次性气体打火机点燃堆积在荒地里的包谷根,由于燃烧的包谷根接近杂草、枯干的刺条等易燃物,李萍在点燃火堆后没有采取任何防范措施,加之当时风力较大,火速向东、北两侧延烧无法控制而引发了山火。

  目前犯罪嫌疑人李萍已被羁押,此案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新华网阿比让3月3日电(记者吴昌荣) 科特迪瓦反对派领导人、前总理瓦塔拉支持者3日在经济首都阿比让阿博博区举行示威游行,与效忠前总统巴博的安全部队冲突,造成至少5人死亡。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警方高级官员告诉记者:“一辆共和国卫队的装甲车在阿博博区朝一群在设置路障的年轻人开枪,5人遭枪击死亡”。

  一位当地居民通过电话告诉新华社记者,数百妇女3日上午走上阿博博街头,呼吁巴博立即下台让权给“当选总统”瓦塔拉,安全部队朝聚集的人群开枪。

  另外,科特迪瓦媒体援引目击者的话称,有7名妇女在当天反对派支持者和安全部队的暴力冲突中丧生。

  联合国驻科行动团3日召开新闻发布会称,在过去的一周,共有50人在暴力冲突中丧生,而从去年12月中旬开始的选后暴力事件已造成365人死亡。

  去年底科特迪瓦大选后,巴博和瓦塔拉都宣布自己获胜,并于去年12月4日分别宣誓就任总统,科由此陷入“一国两主”的政治僵局。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不会变老"的燕鸥

  1973年,黑头发、精力充沛的尼斯比特在美国科德海角沿岸的岩石边,给一只小燕鸥戴上脚环。30多年后,尼斯比特已经头发灰白、满脸皱纹、关节疼痛;他的燕鸥于29岁时死去,这也是有记录的燕鸥最长寿命,尽管它已相当于一个百岁老人,但却没有任何衰老的外部迹象。

  有些动物只会长大,不会变老,直至死亡它们的身体都同年轻时一样,燕鸥就是个例子,它们甚至连生理机能都不会减退。“找到预防老化的方法并逆转老化过程,是老年医学领域的圣杯。”尼斯比特说,海鸟已经提供了一些线索,我们希望能循着线索找到明确答案,使人类有一天也能将时光之箭前行的脚步按下暂停。

  技术进步:延长了老化过程?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的数据,2007年出生的美国人平均寿命将达到77.9岁。而仅在一个世纪前,人类的寿命还只有49.2岁,技术进步已经明显改变了人类的老化过程。而根据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院人口统计研究所生物学家安妮特·鲍迪斯克的研究,医学技术进步却增加了人类对老化后果的体验,因为以前能活到更高龄的人数很少,死于老年的人口比例比现代工业社会要低很多。

  净水、疫苗、更好的生活条件,不仅极大降低了婴幼儿和青少年死亡率,也延长了人类寿命。鲍迪斯克说,老化仅仅是个年龄增加的过程,所有的动植物都会长大成熟,而人类和其它生物如燕鸥之间的最大区别就是,不断成熟的过程对不同物种的死亡风险所造成的影响不同。

  鲍迪斯克在发表于2月14日《生态与进化趋势》上的研究论文中称,他们建立了数学模型,绘制了多种动物的死亡风险曲线,发现各有各的独特形状,甚至不同的人群之间也有不同的死亡风险曲线。

  总的来看,人类死亡风险曲线有点像个不对称的U型:婴儿时期死亡风险相对较高,青春期和青年期下降,此后随着年龄再次增加;某些动物如淡水水螅,整个生命中死亡风险保持不变;而燕鸥的死亡风险却随年龄增加而明显降低,这好像是违反直觉的:一只更老的燕鸥似乎比一只年轻的燕鸥死亡的可能性更低。

  “我的29岁的燕鸥还能生育,”尼斯比特说。这只迄今存活寿命最长的燕鸥产下了最健康的后代,也确实比其它更年轻的燕鸥更容易生存。

  两个关键:端粒和自由基

  对于细胞为何以及如何衰老、死亡,目前有两种主流解释。

  一种认为,所有的细胞染色体都有一个端粒,年轻细胞的端粒很长,但在不断复制的过程中会逐渐变短,当端粒太短时,细胞就会死亡,正像制作影印时裁下的边缘,如果一页印本裁下了太多单词,就会无法阅读。而对于燕鸥来说,其细胞端粒相比同样大小的其它动物而言变短速度要慢得多,而且燕鸥的端粒酶能对切短的端粒进行补充。大部分动物在出生后不久,端粒酶就失去功能,但燕鸥的端粒酶在整个生命期间都能保持活性。每个物种的端粒损失率都不同,科学家目前仍在对各种动植物进行探索,以找出影响端粒长度的因素。

  另一种主流解释是,老化过程是由于细胞中新陈代谢产生的损害的累积。身体分解食物获取能量的过程和持续燃烧过程非常相似,就像壁炉里很小的火焰也会放出少量的污染一样,在体内,这种“污染物”成为自由基,会对细胞造成很大伤害。

  生命选择:延长还是加固?

  燕鸥并不是唯一的“不老”动物,很多动物在长期的生命过程中也好像喝了“青春泉”,只显出极少的衰老迹象,比如一些其它的海鸟、短吻鳄、鳄鱼和某些乌龟。而医学进步虽然已经延长了人类的寿命,却未能阻止老化的侵袭。

  尽管科学界对造成老化的原因尚无统一看法,但目前已在着力预防老化的副作用,比如最具争议的一项做法是“热量限制长寿法”,只消耗正常卡路里数量的75%,再加上些补充营养,以此来躲避老化。这不仅仅是一种流行时尚,也有许多证据支持。而且,这种策略降低了一种名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水平。今年2月16日《科学—转化医学》上的一篇研究论文指出,由于某种基因变异导致体内产生的IGF1比正常数量少得多的人,不会罹患老化所致的癌症或糖尿病,而且他们变老的迹象也少得多。

  动物变老而不显出衰老迹象,能产生更多强壮的后代,这在持续繁殖中更具优势。自然选择让繁殖实现了最优化,而不是老化。但另一方面,动物繁衍了后代,就需要增加生活空间,给有限的资源供给带来压力,因此老化死亡的父母能让子孙受益。当有机体不再接到成长的信号,它就能将能量保留下来,储存作资源,南加利福尼亚大学老年医学专家沃特·朗格说,动物将能量用于保护机制,而不是用来延长生命。死亡不可避免,通过研究老年动物为何还能保持强壮,也许有一天,人类能让老化过程也达到最优化。(常丽君)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新华网里约热内卢2月27日电(记者 杨立民)巴西东南部小城市南班代拉市27日晚举行狂欢节预演活动时发生高压线坠落事故,目前已造成17人死亡,50多人受伤。

  据此间媒体27日报道,当晚来自该市和周边地区的1万多人聚集在市中心广场举行狂欢节预演,电子乐队大卡车上方的高压线突然起火断裂,电缆横扫过卡车坠落到地上,导致卡车上的一人和地面上的12人当场触电死亡,整个城市电力供应中断。另有4人在被送往医院途中死亡。

  当地电力公司认为,高压线断裂是有人把带金属膜的彩链抛到上面所致,但有目击者称是有人放鞭炮击中高压线造成。

  目前,受伤人员都已被送入医院治疗,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之中。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玻利维亚首都拉巴斯发生山体滑坡。 玻利维亚首都拉巴斯发生山体滑坡。

  中新网2月28日电 据外电报道,玻利维亚行政首都拉巴斯市27日遭遇强降雨袭击,一个贫民社区发生山体滑坡事件,造成公路被阻断,至少400栋房屋与民众的大量财产被污泥与瓦砾掩埋。

  拉巴斯市长莱维拉(Luis Revilla)表示,这次事件发生在Callapa贫民区,虽然这次事件没有造成人员死亡,但财产损失很严重。

  在长时间强降雨后,这座小山已经湿透了,当地时间星期六(26日)晚,Callapa社区居民开始撤离家园。

  星期日(27日)凌晨,在小山彻底坍塌前,社区居民及时逃出危险地带。

  玻利维亚国防部长萨维德拉(Ruben Saavedra)表示,当局已派出政府军士兵帮助居民撤离与救灾工作。

  在最近几个星期内,强降雨已造成玻利维亚全国44人死亡。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段秀杰):红十字会国际委员会27日在日内瓦发表的一份声明说,该组织派往利比亚的紧急工作组已经进入近期利比亚国内冲突最激烈的城市班加西,并从医院方面了解到,近期的冲突已造成了256人死亡,2000多人受伤。

  声明说,国际红十字会的工作组26日进入到位于利比亚东部的第二大城市班加西,他们看到的情况是,班加西的局势已经渐趋平静,有的商店开始恢复营业,食品供应仍能够维持,没有发现此前外界传言的粮食供应链处于危机状态的情况。目前该城市最需要的人道主义援助就是药品,大量的伤员需要实施外科手术,医务人员严重不足。国际社会提供的医疗物资将在未来几天内通过埃及运进利比亚境内。

  国际红十字会的声明说,目前令人担心的是利比亚西部地区的人道主义形势。该机构的工作人员无法进入到这一地区。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秘鲁警方说,一辆长途客运汽车25日在瓦罗奇里省行驶途中坠入峡谷,造成至少19人死亡,37人受伤。

  公路巡警加斯顿·拉米雷斯说,车祸发生在首都利马以东大约60公里处一条东西方向的主要公路上。“一辆载客汽车为避免与一辆卡车相撞,坠入180米深的峡谷。”

  按拉米雷斯说法,这辆客运汽车原定从万卡约市前往利马。车祸遇难者全部为成年人。

  事发后,警方和附近村民参与搜救,运送伤者前往医院接受救治。

  秘鲁不少公路地处山区,路况较差,车祸时有发生。依据政府部门统计,过去5年间,公路车祸共造成大约3000人死亡,超过5万人受伤。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第 11 页,共 1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