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华社电 埃及多家媒体18日传出消息,埃及政府已于当天同意伊朗军舰经由苏伊士运河驶入地中海。
申请说军舰未带武器
“埃及同意两艘伊朗军舰驶经苏伊士运河,”埃及中东通讯社当天报道。
按伊朗官员说法,这两艘军舰按计划前往叙利亚参加训练。此前有伊朗通讯社说,这些军舰将保护“伊朗货船以及油轮”免受索马里海盗袭击。
苏伊士运河管理部门官员说,这将成为1979年以来伊朗军用船只首次驶经这一连接红海和地中海的交通要道。
一名运河管理部门官员告诉法新社记者,埃及政府为伊朗军舰“放行”并不意外,因为只有在战争状态下,埃及才有理由拒绝伊朗军舰驶经运河。
中东通讯社报道,伊朗在递交埃及的申请中提及,军舰没有携带武器、核材料和化学物质。
先前有消息传出,伊朗取消“借道”申请,但埃及外交部一名官员18日早些时候证实,伊朗方面已将申请递交埃及国防部。
驶经运河多为商船
眼下尚不清楚两艘伊朗军舰何时抵达位于运河北部的塞得港。
伊朗半官方通讯社法尔斯新闻社以海军高级指挥官为消息源报道,两艘赴叙利亚舰艇均为英国制造,分别为排水量3.3万吨的“哈尔克”号补给支援舰和排水量1500吨的“阿勒万德”号巡逻护卫舰。“哈尔克”号额定载员250人,最多可搭载3架直升机,“阿勒万德”号可装备鱼雷和反舰导弹。
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境内,为海上战略运输要道,连接红海和地中海,沟通亚洲和欧洲水路交通。
驶经苏伊士运河的多为商业船只,而军舰多来自美国、法国和英国。去年,以色列海军一艘驱逐舰和一艘潜艇从苏伊士运河通过。
以色列外交部长阿维格多·利伯曼先前指责伊朗军舰经由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是“挑衅”行为。当被问及如何看待事件最新进展,以色列外交部发言人伊加尔·帕勒莫尔告诉法新社记者:“我们对外长(利伯曼)的话没有补充。”
■ 相关新闻
运河管理局尚未收到命令
以色列媒体对伊朗军舰通过苏伊士运河一事十分关注。主流报纸《耶路撒冷邮报》19日引述埃及苏伊士运河管理局官员的话说,他们还没有收到军方批准伊朗军舰通过的命令。
根据这名埃及官员的说法,目前两艘伊朗军舰既没有抵达苏伊士运河的南部入口,也没有在这一区域等待停留。
不过他同时表示,虽然不知道何时能收到军方的命令,但原则上,在任何时候都有可能收到。一旦收到命令,运河管理局就会给伊朗军舰放行。
英国《每日电讯报》分析称,伊朗在穆巴拉克刚刚辞职就提交通过运河的申请显然另有目的。因为在穆巴拉克当政时期,埃及国防部没有给予伊朗军舰通过运河的许可令。如今伊朗的“试探”预示着另一场角逐的游戏开始了。(张乐)
环球网记者张哲报道,据韩国媒体报道,美国军方曾制定了精密的“打击朝鲜”计划。据悉,根据计划,美国军方将使用各种尖端武器装备,以摧毁朝鲜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据韩国《中央日报》2月19日报道称,美国战略司令部曾针对朝鲜制定了名为“8010-08”的作战计划,其内容包括对朝鲜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WMD)”等进行打击。报道指出,这个作战计划与美国在1991年撤走朝鲜半岛的战术核武器之后,承诺“向韩国提供核保护伞”相吻合,所以倍受瞩目。
报道称,根据“美国科学家联盟”去年2月公开的资料,“8010-08”作战计划的运用主体——美国战略司令部在2003年的“1级”秘密文件中加入了朝鲜1998年大浦洞1号远程弹道导弹的发射照片,还将朝鲜标识为了“打击对象”。
报道指出,“8010-08”作战计划提出运用洲际弹道导弹(ICBM)、潜射弹道导弹(SLBM)和其他类型导弹进行联合攻击,并投入B-2隐形轰炸机、B-52战略轰炸机、潜水艇和F-22猛禽(raptor)隐形战斗机等来执行。“美国科学家联盟”核情报项目局长克里斯顿森说:“美国战略司令部相关人士表示,作战计划上30%的目标会用常规武器进行打击。”
另一方面,在美国密苏里州怀特曼空军基地内设置的B-2远程轰炸机搭载有“贯通型”核弹头B61。《中央日报》报道称,B61的首个攻击目标是朝鲜的地下军事设施。据悉,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从B-2远程轰炸机起飞到打击目标物为止一共需要25个小时。但是,经过了三次硬件和软件的升级,B-2的作战时间节省了50%左右,尤其是通过最近的升级,作战时间缩短至8个小时之内。
报道还指出,“8010-08”作战计划上记载的打击对象是朝鲜“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基础设施、军事及国家指挥部、战争支援基础设施等。据了解,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0年4月发表的《核态势评估报告(NPR)》中,没有排除对朝鲜和伊朗核武器进行“先发制人的攻击”,因此《中央日报》分析称,“8010-08”作战计划至今有效。
羊城晚报讯 记者陆志霖报道:近日来炒得沸沸扬扬的“尼美舒利不良反应”事件,出现意外转折。尼美舒利生产厂商海南康芝药业有限公司18日发表声明,称关于药品尼美舒利的报道,“是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的主观臆断,目的是针对‘瑞芝清’(尼美舒利颗粒,康芝药业生产)的恶意攻击”。康芝药业董事长洪江游18日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更直指事件 的幕后策划是跨国企业强生,并表示已向海南省工商局举报强生“不正当竞争”。
康芝称9年无严重不良反应
连日来,关于儿童退热药尼美舒利“严重伤肝可致死亡”的报道频频出现,甚至有报道直接点名“瑞芝清”,称其为“夺命退烧药”。
而引发这一连串报道的,是2010年11月26日央视新闻频道播报的一则关于“2010年儿童安全用药国际论坛”的报道。该报道称:“尼美舒利用于儿童退热时,对中枢神经及肝脏造成损伤的案例频频出现。根据中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数据,尼美舒利在中国上市的6年里已出现数千例不良反应事件,甚至有数起死亡病例。”
就当人们都以为事件只是一宗普通的药品安全事件时,一个意外的转折出现。
18日,康芝药业澄清:“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近十年来在我国没有尼美舒利相关不良反应的信息通报,瑞芝清上市九年来,从未发生过严重不良反应。”
同时,康芝药业通过海南天皓律师事务所发出郑重声明,表示“最近一段时间,一些别有用心之人通过各类媒体散布并无端扩大‘尼美舒利颗粒’的副作用,从而达到恶意诋毁‘瑞芝清’产品声誉的目的”。声明还表示,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举报强生不正当竞争
羊城晚报记者18日拨通了康芝药业董事长洪江游的电话。洪江游表示,事件的幕后策划者可能就是跨国企业强生。“我们已经向海南省工商局举报强生不正当竞争”。
据洪江游介绍,目前康芝药业掌握了相关证据。其中一个就是去年11月26日“2010年儿童安全用药国际论坛”结束后,有厂商向各大医院医生发出了以儿童用药安全为名义的警示短信,称“尼美舒利”的成分涉嫌不安全。而随后,强生的官网上就明显出现禁用“尼美舒利”的标识,“现在那个标识已经被撤下,但我们保留了证据”。
洪江游表示,在国内儿童退热药市场上,以尼美舒利为主要成分的“瑞芝清”和以布洛芬为主要成分的强生“美林”一直占较大市场份额,双方竞争激烈。
对于康芝药业的控诉,记者昨日联系到强生中国的相关负责人,对方表示目前正在进一步了解情况。
昨日,有媒体接到匿名邮件,内容是一个名为“尼美舒利临床学术文献”的压缩文件,里面全部是各医院医生写的临床报告。报告中,关于“尼美舒利退热作用比布洛芬更迅速”,“不良反应监测中,发生恶心、呕吐的病例数布洛芬比尼美舒利较多”等有利于尼美舒利的字眼全被人刻意用黄色线划出。
广东药监记录133例疑似不良反应
由于“尼美舒利不良反应”事件炒得沸沸扬扬,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发出了“尼美舒利不良反应监测情况及安全用药提示”。
据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平台数据库显示,自2002年1月1日至2011年2月16日,广东省疑似与尼美舒利有关的不良反应共133例,但暂未监测到儿童肝功能损害病例。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疹和胃肠道反应。目前,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尚未接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的有关通知,正密切关注尼美舒利有关的安全性信息。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 密切监测尼美舒利
据新华社电 记者18日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新闻办了解到,尼美舒利始终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密切监测之下,其安全性问题将进一步论证。
中国台湾网2月19日消息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高雄地检署襄阅主任检察官王俊力18日表示,培德医院拒绝将吴淑珍收监,是处于“停止服刑”状况,刑期仍存在且不得折算刑期。他强调,台湾法律并无“在家服刑”这条规定。
吴淑珍因龙潭购地案、陈敏熏人事案及衍生洗钱案,合并应服刑17年零6个月。日后,检察机关将定期或不定期派员查访,了解吴淑珍被拒绝收监情形是否已消灭,如已消灭,例如身体康复等,得再行传唤入监执行。
据报道,吴淑珍被限制住居期间的合理行为,诸如看病等日常生活必要合理范围均可自由出入,不过,如要离开高雄,必须向检方申请。
报道指出,监狱拒收重症受刑人有前例可循,曾经有名小儿麻痹医师因案判刑入监,但监狱以他生活无法自理拒绝收监,因此这名医师虽被判刑,却仍可持续看诊;也曾有舌癌犯人被监狱拒绝入监,狱方认为无适当医疗设备,因此拒收。 (中国台湾网 田云鹏)
据新华社电 德国国防部长古滕贝格18日宣布暂时放弃博士头衔,直至相关大学结束调查,还他清白。
据报道,古滕贝格2006年在拜罗伊特大学的博士毕业论文涉嫌大段剽窃。古滕贝格回应指责,称有关他博士论文剽窃的报道“荒唐”。
古滕贝格17日晚前往总理默克尔的办公室面见后者。德新社18日援引未公开姓名官员的话报道,默克尔在会面中力挺古滕贝格,称她“完全信任”后者。
古滕贝格现年39岁,2002年就任德国议会议员,曾担任经济部长。一些德国民众看好古滕贝格的政治前途,认为他今后可能成为总理职位的有力竞争者。
如证实剽窃,拜罗伊特大学有权撤销古滕贝格的博士学位。这所大学要求他在两周时间内就剽窃风波作出解释。
中新社北京2月18日电 截至当地时间17日,比利时创下了249天无正式政府的世界纪录。该国各地的年轻人17日走上街头,以被称为“薯条革命”的另类方式表达对政局的抗议。此前,伊拉克曾于2009年创下无政府的时长记录。
17日,布鲁塞尔、根特、鲁汶等城市都举行以青年学生为主的抗议活动。示威者通过分吃比利时特产炸薯条和喝啤酒的方式呼吁国家团结。
据比利时通讯社报道,在首都布鲁塞尔,约1100多名讲荷兰语和讲法语的大学生聚集在司法宫前的广场上,高举标语,呼喊口号,表达反对分离主义和民族主义的诉求。有30多个学生会组织参与了活动。
据比利时《晚报》报道,在荷语区城市根特,大约6000多人聚集在市中心,一些演艺圈明星也参与其中。一些示威者还举行了“裸体”抗议。他们仅穿内衣摆出“团结”的字样,以表达对无政府状态的不满。
去年6月13日立法选举后,比利时北部弗拉芒地区荷语政党与南部瓦隆地区法语政党一直未能达成一致,导致新政府“难产”。比利时国王阿尔贝二世先后委任数人调解均无成效,该国看守内阁目前由已辞职的前任首相莱特姆主持。
比利时《回声报》评论说,伊拉克和比利时之间的相同点是不同派别的政治人物之间分歧严重,但伊拉克的情况是战火纷争和民主初建造成的,而比利时危机的根源是语言和政治的壁垒。
有分析说,此次比利时政治危机虽然源于布鲁塞尔市的3个选区应划归荷语区还是法语区之争,但长久以来,荷语及法语的政治势力不合,政府饱受财政问题困扰等都是深层次原因。
环球网记者仲伟东报道,据法新社2月18日消息,利比亚班加西的Al-Kuifiya监狱发生越狱事件,多名囚犯逃跑,并放火焚烧当地的警察局等部门的设施。
报道援引利比亚的一家地方报纸消息称,班加西的Al-Kuifiya监狱发生暴动,多名囚犯越狱。此外。越狱而出的逃犯还放火焚烧了当地检察官的办公室、一家银行和一处警察局。
利比亚第二大城市班加西位于利比亚首都黎波里东部约1000公里处。此前有媒体报道,班加西数百名示威者和安全部队发生了冲突,造成多人伤亡。
新华网东京2月18日电(记者吴谷丰)日本农林水产大臣鹿野道彦18日说,日本决定提前结束捕鲸船在南极海域的“科研捕鲸”活动。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鹿野当天上午在记者会上说,为确保捕鲸船和船员安全,不得不提前结束在南极海域的“科研捕鲸”活动。
报道称,日本捕鲸船队通常每年秋天至次年春天在南极海域捕鲸。本月,动物保护组织“海洋守护者协会”在南极海域发现日本“日新丸”捕鲸船,多次“异常接近”捕鲸船并“干扰”捕鲸作业。基于这种状况,日本政府决定提前结束“科研捕鲸”,并让捕鲸船队回国。
国际捕鲸委员会1986年通过《全球禁止捕鲸公约》,禁止商业捕鲸,但允许捕鲸用于科学研究。反捕鲸人士说,日本利用公约这一漏洞,每年在南极海域鲸类保护区以科研名义猎捕数百头鲸。
反捕鲸人士一直要求日本停止捕鲸,反捕鲸组织近年来多次出动船只干扰日本捕鲸船队作业,双方经常发生冲突。
环球网记者张哲报道 韩国《朝鲜日报》2月18日援引韩国政府高层人士的话报道说,朝鲜空军去年针对韩美联合军演进行高强度的训练,结果有多架战机坠毁。
报道称,该政府高层人士当地时间17日说:“虽然韩方也有坠毁事故,但是朝鲜战机的坠毁数远超韩国。朝鲜在缺乏燃料和训练的情况下强加进行与韩方对等的演练,结果出了多起事故。”但是,这位高层人士并没有谈到朝鲜战机具体的坠毁架数。去年12月韩美举行联合军演期间,曾有消息说朝鲜空军1架战机坠毁,但是披露朝鲜多架战机坠毁还是首次。
该人士还称:“目前朝鲜进行军事挑衅的可能性很小。朝鲜也了解如果再次挑衅,必然会付出代价。”
报道表示,美国政府最近反复强调朝鲜“追加挑衅”的可能性,向朝鲜明确发出“不得挑衅”的警告,“美国的施压还是取到了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