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5月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称,他们已经发现一种新型人类基因,该基因既不属于男性,也不属于女性。这种基因会令拥有它的人感觉到自己长有与自己的性别相反的“幻觉生殖器”。
一群拥有以前未查明的“不相称性别改变(AGI)”基因的人表示,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从男性转变成女性,并会进行相反方向的转变。据一位受人尊敬的神经学家进行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双性人在性别转换阶段,都会体验到与非生物学性别相符的幻觉乳房或者生殖器。”为了这项研究,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脑和认知中心负责人维兰努亚-拉玛钱德朗教授和他的学生劳拉-凯西与32名来自一个在线双性论坛的人见面。
他们中一位受到这种情况影响的人告诉研究人员:“如果我处于男性模式,当我看到有人在哭时,我将更多想到的话是‘变得更像男子汉吧’,而如果我处于女性模式时,我更常想到的话则是‘哦,亲爱的’。”另一名女性说,“有时候半夜醒来,我会认为我有阳具”,或者我没了乳房。她说:“我经常会因此泪流满面,我无法起床,因为一旦起床,我就会弄明白这一切都不是真的,这只是我的潜意识在捉弄我,因此我会躺在床上痛哭流涕。那种感觉很奇怪,因为正常情况下我甚至并不希望自己拥有阳具。”
在这些被调查的人员中,有11名女性,21名男性,大约三分之一的人表示,性别改变是有预兆的。大部分人说他们每周都会转变一次,有14人称,他们的性别每天转变1或更多次。论文作者表示,他们的初步研究发现“在人类性特征的两个极端尽头(男性和女性)之间,是我们了解很少、研究很少的含糊不清定义性取向的一段范围,它占人类境况的很大一部分,但是却无法严格分类。”
拉玛钱德朗博士说:“这些结果具有暗示性,但并非最终定论。我们必须排除这只是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异体或者个体只是在进行‘角色扮演’的可能性。没有确凿证据(激素水平波动或者大脑图像数据的物理证据),我们不知道我们正在处理什么。这是我们目前正在做的工作。”该研究还发现,拥有AGI基因的人还具有表里不一和躁狂症的倾向,科学家认为这与生物学基础有关。
科研人员希望开始研究这种情况是否会随着睾丸激素等激素的增加或减少而显现出来。这种“性别状态交替改变”的证据出现在这个月的《医学假说》杂志上,题目是《交替性性别不协调:新型神经精神病学综合征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脑-性动态可塑性(Alternating gender incongruity: A new neuropsychiatric syndrome providing insight into the dynamic plasticity of brain-sex)》。
科学家正在努力让这种新情形被认为是变换性别或者神经精神病情况的一个新种类,但是他们承认,他们还要进行更多研究,才能得出最终定论。拉玛钱德朗因研究人类智慧这个更加新奇的领域而闻名遐迩。他以前探索了复合感觉,这是人们感觉感知能力变混淆的一种奇怪情况。一些人能够品尝到字词的味道。另外一些人则能听到颜色,并感觉到声音。全球有几十万人受到这种情况的影响。(孝文)
北京时间5月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称,他们已经发现一种新型人类基因,该基因既不属于男性,也不属于女性。这种基因会令拥有它的人感觉到自己长有与自己的性别相反的“幻觉生殖器”。
一群拥有以前未查明的“不相称性别改变(AGI)”基因的人表示,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从男性转变成女性,并会进行相反方向的转变。据一位受人尊敬的神经学家进行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双性人在性别转换阶段,都会体验到与非生物学性别相符的幻觉乳房或者生殖器。”为了这项研究,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脑和认知中心负责人维兰努亚-拉玛钱德朗教授和他的学生劳拉-凯西与32名来自一个在线双性论坛的人见面。
他们中一位受到这种情况影响的人告诉研究人员:“如果我处于男性模式,当我看到有人在哭时,我将更多想到的话是‘变得更像男子汉吧’,而如果我处于女性模式时,我更常想到的话则是‘哦,亲爱的’。”另一名女性说,“有时候半夜醒来,我会认为我有阳具”,或者我没了乳房。她说:“我经常会因此泪流满面,我无法起床,因为一旦起床,我就会弄明白这一切都不是真的,这只是我的潜意识在捉弄我,因此我会躺在床上痛哭流涕。那种感觉很奇怪,因为正常情况下我甚至并不希望自己拥有阳具。”
在这些被调查的人员中,有11名女性,21名男性,大约三分之一的人表示,性别改变是有预兆的。大部分人说他们每周都会转变一次,有14人称,他们的性别每天转变1或更多次。论文作者表示,他们的初步研究发现“在人类性特征的两个极端尽头(男性和女性)之间,是我们了解很少、研究很少的含糊不清定义性取向的一段范围,它占人类境况的很大一部分,但是却无法严格分类。”
拉玛钱德朗博士说:“这些结果具有暗示性,但并非最终定论。我们必须排除这只是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异体或者个体只是在进行‘角色扮演’的可能性。没有确凿证据(激素水平波动或者大脑图像数据的物理证据),我们不知道我们正在处理什么。这是我们目前正在做的工作。”该研究还发现,拥有AGI基因的人还具有表里不一和躁狂症的倾向,科学家认为这与生物学基础有关。
科研人员希望开始研究这种情况是否会随着睾丸激素等激素的增加或减少而显现出来。这种“性别状态交替改变”的证据出现在这个月的《医学假说》杂志上,题目是《交替性性别不协调:新型神经精神病学综合征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脑-性动态可塑性(Alternating gender incongruity: A new neuropsychiatric syndrome providing insight into the dynamic plasticity of brain-sex)》。
科学家正在努力让这种新情形被认为是变换性别或者神经精神病情况的一个新种类,但是他们承认,他们还要进行更多研究,才能得出最终定论。拉玛钱德朗因研究人类智慧这个更加新奇的领域而闻名遐迩。他以前探索了复合感觉,这是人们感觉感知能力变混淆的一种奇怪情况。一些人能够品尝到字词的味道。另外一些人则能听到颜色,并感觉到声音。全球有几十万人受到这种情况的影响。(孝文)
妇女要求“裸胸游泳”
从2007年开始,瑞典兴起了一次非同寻常的运动:众多女性要求男女平等,努力捍卫在全国各地游泳池内不戴乳罩游泳的权利。
这场“裸胸运动”始于当年8月,当时,两名年轻女子在瑞典南部的乌普萨拉市一家休闲中心游泳时没有穿比基尼泳装的上衣,工作人员要求她们遮住胸部。由于两位姑娘拒绝这样做,她们被强行赶出了游泳池。
一些对此不满的女性遂成立了“裸胸”活动小组,积极组织裸泳活动。其中一名22岁的当事人拉格尼尔德卡尔森说,男女享有一样的权利,如果女人必须戴胸罩的话,那么男人也应这样,“男人无权指责女人裸着上身,因为男人们就是这样”。
2008年1月,“裸胸游泳运动”已取得了首个重大胜利,一家游泳馆公开表示,将允许妇女们在游泳池内不戴乳罩游泳。2009年,经法院裁决,女人拥有了和男士一样“无上装游泳”的权利。瑞典一些社会民主党政客还提议安装男女混用厕所。
开设“男人避难所”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时,瑞典及其他北欧国家出现了一种新的心理疾病,名为“男性综合征”,表现为离婚率、自杀率上升,心理焦虑的人数增加。有研究表明,这是“由男人地位失落产生的危机感导致的”。瑞典人为此特设了“男人避难所”,专门对患有“男性综合征”的人进行心理和药物治疗,生意相当红火。
但比起女权组织来,瑞典的男权组织还没有形成气候,许多组织都是刚刚成立不久便“夭折”了。因为和其他国家的男性一样,瑞典男人也很好面子,真正请“组织”出面打抱不平的人并不多。
并非所有人都赞同
如今,一场全国性的大讨论正在瑞典展开,一些人认为瑞典在性别平等方面走得太远了。
“无性别教育”,被指责是在提倡极端女权主义。一些家长认为,幼儿园的动机是促进性别平等,消除性别歧视,但方法有点“过”。这种刻意模糊性别概念的做法会让孩子感到困惑,难以面对幼儿园以外的世界。
曾任瑞典职业联盟男女平等专家的专栏作家克拉松表示,成年人不应该打扰孩子自己们对性别的探索和认知。
妇女要求“裸胸游泳”
从2007年开始,瑞典兴起了一次非同寻常的运动:众多女性要求男女平等,努力捍卫在全国各地游泳池内不戴乳罩游泳的权利。
这场“裸胸运动”始于当年8月,当时,两名年轻女子在瑞典南部的乌普萨拉市一家休闲中心游泳时没有穿比基尼泳装的上衣,工作人员要求她们遮住胸部。由于两位姑娘拒绝这样做,她们被强行赶出了游泳池。
一些对此不满的女性遂成立了“裸胸”活动小组,积极组织裸泳活动。其中一名22岁的当事人拉格尼尔德卡尔森说,男女享有一样的权利,如果女人必须戴胸罩的话,那么男人也应这样,“男人无权指责女人裸着上身,因为男人们就是这样”。
2008年1月,“裸胸游泳运动”已取得了首个重大胜利,一家游泳馆公开表示,将允许妇女们在游泳池内不戴乳罩游泳。2009年,经法院裁决,女人拥有了和男士一样“无上装游泳”的权利。瑞典一些社会民主党政客还提议安装男女混用厕所。
开设“男人避难所”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时,瑞典及其他北欧国家出现了一种新的心理疾病,名为“男性综合征”,表现为离婚率、自杀率上升,心理焦虑的人数增加。有研究表明,这是“由男人地位失落产生的危机感导致的”。瑞典人为此特设了“男人避难所”,专门对患有“男性综合征”的人进行心理和药物治疗,生意相当红火。
但比起女权组织来,瑞典的男权组织还没有形成气候,许多组织都是刚刚成立不久便“夭折”了。因为和其他国家的男性一样,瑞典男人也很好面子,真正请“组织”出面打抱不平的人并不多。
并非所有人都赞同
如今,一场全国性的大讨论正在瑞典展开,一些人认为瑞典在性别平等方面走得太远了。
“无性别教育”,被指责是在提倡极端女权主义。一些家长认为,幼儿园的动机是促进性别平等,消除性别歧视,但方法有点“过”。这种刻意模糊性别概念的做法会让孩子感到困惑,难以面对幼儿园以外的世界。
曾任瑞典职业联盟男女平等专家的专栏作家克拉松表示,成年人不应该打扰孩子自己们对性别的探索和认知。
要了解一个社会,那么,了解一下其内部两种性别之间关系,大概最有助于获得真切的感受。在男女关系上,一个社会会把它开化、文明的程度准确反映出来;社会的经济生活、人际关系、道德伦理各方面也都具体化地呈现在观察者的面前。
总体上说,玛雅男性居于绝对的优势地位,男尊女卑无可争辩。妇女被禁止参加宗教仪式,不得进入玛雅庙字,这大概是初民社会男女两性分属不同的社团,各自有各自秘传的教义、规则、权益、神灵,不少文化人类学家对此已有论述。玛雅妇女不许在街上正视男子,相遇时必须侧肩而过,这也许是“两性战争”(借用一下60年代法国女权主义者的语汇)的结果,是主宰与臣服的象征。至于男女不同食,虽说不能完全比附于古代中国的“男女七岁不同席”、“授受不亲”等等,但是,其本质还是相通的。社会要以一种最为日常的活动来确立并日复一日地强化男尊女卑的观念,无论是玛雅人也好,中国人也好,都自觉不自觉地这样做了。无论辈份如何,性别从整体上区别了等级地位,这是一种团体的地位。从男人们先行就餐的顺序可以看出,不仅长辈在先,即父亲先于女儿,平辈间兄先于妹,而且不同辈份之间也同样如此,儿子先于母亲,弟先于姐.家中男性成员心安理得地接受女性的服侍,训练培养了整个社会的纲常伦理。小男孩从小就懂得了自己的性别角色,小女孩也潜移默化受到了性别角色教育,以使她们长大后顺应整个社会男尊女卑的关系结构。吃饭小事,竟然是关乎社会结构秩序的大工程,文化机制的巧妙,正在此处.关于这一点,读者诸君不妨参看本书《洗澡洗出法律》节,那洗澡比吃饭更见奥妙。
著名的玛雅文化研究专家莫利(SylvanusG.Morley)曾说过:“儿童的培养,更多地是靠他们自己顶应那套复杂的精心策划的社会实践的愿望,而不是靠苛刻死板的规矩。”他实际上已经从玛雅人的儿童教育中隐约地看到了一种文化塑造上的智慧。
中新网3月17日电 台北市创台湾之先,由民政局人口政策科成立“同志”(同性恋)业务的窗口,市府跨局处定期与性别团体对话。此外,市府还打算规划“性别友善厕所”。
台北市民政局科长游竹萍说,男女混用的厕所就是“性别友善厕所”,没有特别设计需求或设施,涵义是让“男女生不需要被分类”。但更重要的是,如厕民众要尊重不同性倾向的生理需求。
台北市府前年11月曾函颁“台北市政府营造友善同志环境实施计划”,每半年与“同志”团体与性别平等专家举行一次联系会议,从小区、教育、医疗、职场等各方面改善同志环境。会议中也得到不少建议。
世新大学日前设置性别友善厕所引起关注,民政局近日也广泛搜集市府各机关公厕规划案,并咨询过世新大学的经验,希望在两年内找到示范点,推出“公家版”的性别友善厕所。
游竹萍说,曾有性别协会反映,有名30多岁女同志,因外貌打扮像男性,上女厕时常常遭人白眼,导致该女性常憋尿罹病,今年初洗肾过世。
郭妈妈则说,她的女儿念小学时就喜欢女生,长大后才知道自己是跨性别者。女儿18、19岁时打扮中性,上女厕时一度被打扫阿姨误认为男性,甚至斥责报警处理。郭妈妈建议女儿改上男厕,想不到“之后就没有发生误会”。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9月23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报道,说到交配,雄性鱿鱼可真可以算是来者不拒的典范了: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它们和其它雄性同类交配的次数几乎与它们和雌性交配的次数一样多。这种生活在深海中的鱿鱼学名为“Octopoteuthis deletron”,它们的栖息地位于东太平洋漆黑的深处,在这样的环境下,它们之间很难辨别自己所遇到同类的性别。
这项研究的首席科学家,美国加州蒙特利尔湾水族馆的亨德里克·豪文(Hendrik Hoving)介绍说:“它们能看到对方的存在,但是在它们通常做出‘我想和它交配’或‘我不想和它交配’决定的距离点上,它们实际上没有办法很好的确认出对方的性别。”他说:“因此,雄性鱿鱼决定碰碰运气——它会和它看到的每一个同类交配。”
鱿鱼的性别从外观上确实难以辨认,雌性和雄性唯一的差别大约就是它们皮肤上的少许褶皱。这样的结果便是研究人员所说的“夜里放枪”——为了不错过任何机会,雄性鱿鱼才不愿意去花心思搞清楚对方是什么性别。
自然界中罕见的同性交配现象
为了研究这些生物,豪文和同事们借助自动深潜器抵达了东太平洋下1300~2600英尺(约合400~800米)深的水下。整个过程中生物学家们对超过100条雌性或雄性个体进行了观察,他们惊奇的发现雄性身上也和雌性一样,都附着着精囊。这说明雄性鱿鱼不管对方的性别,只要是同类就会向对方射出精囊。
当雄性鱿鱼遭遇到一个同类,它会用它长长的阴茎将精囊射向对方。这个较大的精囊会碎裂称许多较小的精袋,并附着在对方的身上:头上或是触手上。但是它们的浪漫史也就此终结了:鱿鱼,这种孤独的独居生物,在完成这样的交配之后很快就会死去。
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的南希·贝利(Nathan Bailey)评价说:“研究小组的工作相当出色的证明了他们有关深海雄性鱿鱼缺乏性选择的发现。”
自然界中,像鱿鱼表现出的这种被生物学家们称为“同性性行为”的现象非常罕见。贝利在一份电子邮件中写道:“一些灵长类动物以及海豚也有同性性行为现象发生,但是根据此项研究,鱿鱼显然在这一点上程度更甚。”
豪文承认,他的这项研究成果或许会变成人们茶余饭后开玩笑的谈资。不过他说:“我才不在乎呢,我感兴趣的是深海动物以及它们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现在我们知道它们在生活中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找到异性!”(晨风)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6月9日消息,澳大利亚芒乐桃动物园(Monarto Zoo)中这只出生刚4周的非洲小狮子深得动物园游客们的喜爱,饲养员们要等到下个月才能知道它的性别,而现在他们需要做的就是给小狮子起个名字。
小狮子妈妈Kiamba在一起,刚出生的这段时间它每天只是吃饭,睡觉和玩耍。
芒乐桃动物园的老板克莱尔(Claire Geister)表示,食肉动物的单胎幼崽是相当罕见的,饲养员们很关注狮子妈妈Kiamba,它是自然分娩诞下小狮子的。幼崽在过去的几个星期里发展良好,已经敢于到外面的环境来冒险。工作人员在为小狮子的健康检查做准备,也将届时确认它的性别。
Claire Geister说:“到时我们将给Kiamba注射镇静剂,以确保为其宝宝做检查并确定性别。有些动物园游客已经幸运的看到了小狮子,但是目前它还不能放到外面被参观,预计这种情况要到7月份学生们放假的时间。
南澳大利亚动物园的CEO教授克里斯西说:“非洲狮子由于栖息地的丧失、人类冲突和野生动物疾病数量已经明显下降,现在其数量只有不到两万只,而在20世纪60年代曾有25万左右。
这只无名的小狮子将在下个月确定其性别。
小幼崽的妈妈Kiamba今年7岁,来自阿德莱德动物园,而父亲Leroy今年已经10岁了,在之前曾与四只雌狮一起生活过。
为了庆祝小狮子的到来 ,芒乐桃动物园(Monarto Zoo)决定让公众来给小狮子命名。并举行一场拍卖会,从今天开始到下周截止,6月14日出价最高的人将获得选择三个名字的权利,最后由动物园来决定名字。所筹得的款项将用于动物园的保护方案。
小狮子与妈妈Kiamba相互依偎。
(科学网-kexue.com玛格)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萬人迷」碧咸一家「陽盛陰衰」,愛妻維多莉亞為他誕下三個兒子後,休養生息了五年,最近再度夢熊有兆,預產期是今年夏季。兩夫婦一直渴望追多一個女兒,但他們至今還未知道最新一胎是男還是女。
碧咸在他的facebook專頁中向朋友和球迷宣佈這項好消息。他寫道:「我有一個好消息告訴大家:維多莉亞和我的第四個孩子,預料會在今年夏季出生。兒子們知道他們將會有一個弟弟或妹妹,都感到十分興奮。」
熟悉他倆的朋友說,碧咸和維多莉亞都不想預早知道BB的性別,希望等到孩子出生時才揭曉,保留神秘感。他們也是在剛過去的周末,才把這個消息通知家人。
碧咸和維多莉亞結婚已經十二年,育有三個兒子,分別是十一歲的布魯克林、八歲的羅密歐和五歲的克魯茲。
三十六歲的維多莉亞經常暗示,她渴望有一個女兒。她有一次接受傳媒訪問時說,經常幻想替女兒塗指甲油、化妝及幫她挑選衣服。
經常幻想替女兒化妝
不
過,最近數月,她發言時似乎比較謹慎。她登上即將出版的新一期《Vogue》雜誌封面,接受訪問時謂:「可能有一天又會有BB出世,但我猜想去到這個階段,誕下女兒的機會十分渺茫。」消息靈通人士透露,維多莉亞希望在懷孕期間保持正常工作,而她將會再次選擇剖腹產子,之前三名兒子也是剖腹誕下,如果今次選擇自然分娩的話,可能會有危險。
去年被傳召妓、對妻子不忠的碧咸,除了入稟法院控告雜誌誹謗外,還以行動闢謠公開愛妻宣言。他說:「她不但只為我誕下三個精靈乖巧的兒子,還每天激勵我。」
英國《每日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