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据新华社电 成都市卫生局3日披露,今年成都将继续按照每年每人补助20元的标准,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全民免费体检活动。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成都将体检范围扩大到了所有常住人口,体检者可根据自身需求自选体检套餐,享受免费服务。

  成都市卫生局副局长刘军称,今年免费体检的覆盖人群有所扩大,由去年的社保参保人员、成都户籍市民,增加到持有居住证的常住人口。市民只需持医保卡或成都市居住证,就可在所居住区域内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以及妇幼保健机构参加体检。

  在免费体检人群调整的同时,“全民免费健康体检”项目也有所变化。今年,成都市卫生局根据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特点,推出成年人健康体检、中小学在校学生健康体检、0-1岁儿童健康体检、1-6岁儿童健康体检、育龄妇女人群健康体检五种“体验包”,供市民选择。

  五种“体验包”共含有20种套餐和59个体检项目。其中,每个“体验包”中的必查项目均免费;“体验包”内的可选套餐每项20元,每位市民可免费体检一个套餐,多选套餐需按20元一项收费。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为重庆市民服役29年后,嘉陵江索道于3月1日停运,并准备拆除。 为重庆市民服役29年后,嘉陵江索道于3月1日停运,并准备拆除。

市民们用相机和手机拍下最后一天运营的嘉陵江索道留作影像纪念 市民们用相机和手机拍下最后一天运营的嘉陵江索道留作影像纪念

昨晚7点26分 渝中区沧白路,最后一批市民乘坐嘉陵江索道过江 昨晚7点26分 渝中区沧白路,最后一批市民乘坐嘉陵江索道过江

陈先生买了一张索道票留作纪念 陈先生买了一张索道票留作纪念

  昨晚7点32分,随着最后一班载客的索道,由江北嘴驶向沧白路,29岁零两个月的嘉陵江索道,和我们的城市告别。

  昨天,1.2万人带着对嘉陵江索道的记忆、怀念、体验……各种心情,来到江北嘴和沧白路,买上一张票,从此岸驶向彼岸,用这种方式和这位老朋友说再见。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由记者 王渝凤 实习记者 吴娟 文 记者 钱波 张质 冉文 摄

  坐索道

  排队一个半小时

  “这景象黄花园大桥通车前才有过”

  昨下午3时20分,记者来到沧白路63号的嘉陵江索道。

  买票坐索道的人不少。索道购票处,人们排成长队,原本就不宽敞的大门被挤得水泄不通,人流一直延伸到了大门外的公路旁。

  买完票后等待登索道,仍需排队。索道始发点位于4楼,等候的乘客从4楼蜿蜒而下,一直到底楼入口的坝子。粗略统计,足有200多人。交巡警和协勤也来维持秩序。入口周围的建筑物,不少已涂上红色的“拆”字。

  由于索道轿厢一趟只能装28人,人流只能缓慢前进。记者排队买票,花了一个半小时,才终于站到了盼望已久的索道轿厢里。

  曾经家住九尺坎的市民王国民说,他记得,这样繁华的场景,还是在黄花园大桥通车以前才有过,索道刚运行时,排队才会这么长。

  开索道

  收班再延一小时

  “不会让乘客留下任何遗憾”

  按照正常工作时间,嘉陵江索道每天上午10点开班,晚6点收班。上周末,由于很多市民通过微博得知索道要拆的消息,索道公司将收班时间延迟到了6点半。

  昨天,由于乘客增多,索道公司直到晚7点32分,才把最后一厢乘客送走。“我们不会让乘客留下任何遗憾,一定要让他们坐上。”索道公司一位工作人员表示。

  晚7点32分,当最后一班乘客送走后,索道公司工作人员唐师傅,把人行通道锁了起来。7点37分,索道公司工作人员坐最后一班索道离开。之后,唐师傅将嘉陵江索道的大门紧紧地锁了起来。

  爱索道

  留下一面怀念墙

  “江边长大,怎能对索道没感情”

  据索道公司统计,昨天,嘉陵江索道共迎客1.2万人次,这个数量虽不及索道刚开通时的高峰值,却是最近十多年来的历史新高。

  坐索道的乘客,多数都是带着对索道的特殊感情来的。在嘉陵江索道沧白路站台三楼的一面墙上,很多乘客用贴纸写上自己对索道的怀念,然后一张一张地贴上墙。

  “我和老罗曾经要留下你,无奈今天你要走了。”

  “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无奈。”

  “你拆,或者不拆,都在那里,在重庆人的心里。”

  …… 

  家住谢家湾文化七村24栋5单元的市民龙小玉说,她和很多朋友一样,都是请假出来坐嘉陵江索道,“生在江边,长在江边的人,怎么能对索道没有感情呢?”

  用这样特殊的方式,与嘉陵江索道说再见,虽然伤感,却值得留恋。

  市客运索道公司介绍,嘉陵江索道今起停运,将着手准备拆除。

  建议

  修交通历史博物馆

  对于嘉陵江索道是否异地重建,市索道公司表态,目前正在制定相关方案,是否复建尚无定论。

  昨天,作为一直呼吁保留嘉陵江索道的市民代表,重庆大学教授蒲勇健建议,在嘉陵江索道拆除后,保留部分设备并修建博物馆进行妥善保存。   

  蒲教授表示,可以建一个博物馆,把老重庆的东西、影像、照片等资料收集起来,让更多人可以看到这些曾经的记忆。

  还有市民建议,修建交通历史博物馆,把告别城市舞台的电车、缆车、车渡等都纳入其中,供大家追寻山城的回忆。

  留纪念 不坐索道也买票

  30多岁的市民陈可雄先生,自小就是在江北城的上横街长大。

  陈先生说,索道开通前,江北到解放碑,只能坐过河船,但过河船有很多问题,那时重庆多雾,一到雾天,轮船就不能过河,只能眼巴巴地望着对岸。

  索道开通后,改变了天气对交通的阻碍,“那个时候,每个周末都要去解放碑,虽然当时的船票价格才4分钱,而索道票价就要1角,但是,当时的人们都愿意选择乘坐索道,几分钟一过去,就到了解放碑,不用再爬坡上坎那么辛苦。”

  昨天,陈先生虽然没有坐索道,但还是花5元买了张票,留作纪念。

  才接触 没想到就说再见

  在西南政法大学刑侦系读大三的新疆学生罗荞,来重庆6年了。虽然看过电影《疯狂的石头》,对经典的索道场景记忆犹新,他却一次都没有坐过索道。

  “我是早上看晚报,才知道索道要拆了,不知怎么地,心里很难受。”看完报纸,罗荞从学校打车来到沧白路,他的同学也陆续赶来,“一直以为索道随时可以坐,谁知才第一次接触,没想到就要说再见了。”

  拿着票,同学们彼此举起相机,相互留下纪念。

  亮“宝贝” 首名乘客签名卡

  家住大渡口区翠柏路99号秋实景苑小区的艾远兴老人,是一位重庆城市记忆的收集者和守护者。昨天,76岁高龄的艾老也最后一次乘坐嘉陵江索道。

  他在沧白路索道站台上久久站立,手里攥着一叠资料。不少市民停下脚步翻看资料,和他一起追寻回忆。艾老说,他家里收藏了各年代的重庆纪念品,年代最久的是清朝同治元年。和嘉陵江索道有关的资料,一是几张老报纸,二是两张集邮卡。

  “从施工开始就天天盼,可惜通车那天我在上班,没坐成。”艾老说,在索道正式载人前,他从邮政公司买到两张集邮卡,一张有面值1分的索道邮票,还有纪念邮戳,另一张有手绘索道图。他四处打听到索道的施工单位地址,把两张卡片寄过去,得到了3位施工负责人的亲笔签名。艾老说,其中一位是索道的首名乘客———当时的技术主管、如今国内索道建设专家龙通全。卡片上还写下了开工和竣工日期,十分珍贵。记者 谈露洁

  纪念牌 如此告别有新意

  “最大牵引速度6.5米/秒”、“1980年12月15日动工、1982年1月1日通车”……这些参数是嘉陵江索道的“档案”,昨天,它被做成18块红色纪念牌,被市民们带到现场与索道做最后的告别。

  组织这次活动的是重庆一家网站的工作人员。昨天上午,看到报纸的新闻后,专门把嘉陵江索道的相关信息搜索出来,做成纪念牌。他们带着牌子,从渝中区乘坐索道,一路带到江北,沿途看到这些纪念牌的市民,纷纷上前询问,主动合影。

  这一幕,被许多市民誉为告别的最好形式。

  嘉陵江索道29年沧桑历史

  1980年12月15日,中国第一条城市跨江客运索道以及我国第一条自行研制的大型双线往复式过江载人索道———嘉陵江索道开工建设。

  建设难度最大的是横跨嘉陵江铺架索道。1981年秋天,嘉陵江索道放钢绳时,成百上千名民警现场维持秩序,两个站点附近的居民临时疏散,嘉陵江断航12小时。为避免钢绳掉在水中无法拖起,工程方安排了七只驳壳船,每隔一段距离一只,一字形排在江面承托钢绳。钢绳自重15吨,加上张力,共重75吨。江北站需要两个分别重43吨的重锤,用来调节钢绳的松紧和高度。

  1982年1月1日,嘉陵江客运索道建成试通车。全长740米,车厢最大容量46人,最大牵引速度6.5米/秒,总投资378万元。当年,乘坐索道票价1角,从渝中区到江北城区只要两分半钟。

  1989年7月1日后,嘉陵江索道从重庆市轮渡公司转交由重庆市客运索道公司管理,保持了29年安全通行纪录。据统计,29年来,嘉陵江索道载客量已突破1亿人次,最高峰每天运载量达到2.54万人次。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中新网2月25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今夜,漫天的雪花将再次飘落京城,并将一直持续到27日,市民朋友将在飘雪的天气中度过双休日。受降雪影响,未来两天北京的气温将明显下滑。

  春节过后,迟迟不肯在北京露面的降雪开始变得积极起来,频频现身京城。今天夜间起,北京又将迎来一场明显的降雪过程,这将成为北京今年以来第三场较大范围的降雪。

  据气象专家介绍,与前两次降雪过程相比,本次降雪过程具有降雪量大、持续时间长的特点。中央气象台预计,今天夜间至明天白天,北京大部地区有中雪,局地有大雪,降雪量有3~5毫米。明天夜间至后天白天有小到中雪,降雪量有1~3毫米。

  伴随着降雪天气的到来,北京的气温也将出现明显下滑。预计,26日和27日,北京将出现8℃左右的降温,白天最高气温将降至2℃左右。出行的市民一定要注意添衣保暖。

  此次降雪天气对净化空气、降低火险等级、增加土壤墒情有利。但由于降雪天气造成道路湿滑,将给北京地区交通及市民出行带来不利影响,公众出行需小心慢行,注意路况安全。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昨日,市烟花办在工人体育馆北门启动剩余烟花爆竹换礼物活动。本报记者 秦斌 摄 昨日,市烟花办在工人体育馆北门启动剩余烟花爆竹换礼物活动。本报记者 秦斌 摄

  本报讯 (记者刘洋)市烟花办昨日透露,今年北京市共卖出烟花爆竹50多万箱,销量基本与往年持平。而市政府正在研究下一步烟花禁限放严格管控措施。

  昨天起至20日,市烟花办开展“玉兔换花炮、全市保安全”烟花爆竹回收活动,为市民开设剩余烟花换礼品服务。

  销量不减

  管会更严,不可能“禁”

  北京市公安局治安总队副总队长唐云利说,据初步计算,今年北京市共卖出去50多万箱烟花。

  今年,北京新增八类烟花爆竹禁放区,收紧限放政策。

  但市烟花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的销量仍与去年持平,并未受到影响,“可能因为政策出台时已接近正月十五了”。

  唐云利说,随着城市建设规模增大,燃放烟花爆竹的空间缩小,北京市政府正在研究下一步烟花禁限放严格管控措施,但将来“禁是不可能的”。

  回收现场

  交完烟花不忘“抢”礼物

  昨天下午3时,北京市烟花办举办烟花爆竹回收活动启动仪式,将回收主场设在工人体育馆北门,市民把家里剩余没燃放的烟花爆竹拿出,可以领到兔子毛绒玩具。记者发现,在现场交烟花爆竹的,基本上以中老年妇女为主。

  回收活动开始后,拿着鞭炮的市民很快上前,不到30秒,就把长桌上摆放的毛绒玩具一“抢”而空。

  “放家里不安全,不如换成礼物。”香北社区的王振荣用一挂鞭领到了一个章鱼玩具。

  她说,家里的鞭炮都是孩子购买的,烟花基本上被孩子在元宵节当晚放完了,但是留下了一挂鞭,得知市烟花办回收,她专门拿了出来。

  此次烟花爆竹回收活动为期三天,各街道办事处在每个社区都设立了烟花爆竹回收点,就近接收市民上交的烟花爆竹,并根据所交烟花爆竹的数量和价格情况换取相应礼品。五环内至少有300个回收点。

  剩余烟花

  回收烟花择期销毁

  市公安局治安总队副总队长唐云利说,如果把未燃放完的烟花爆竹在家里长期存放,将造成重大安全隐患。“电器、燃气、抽烟、自燃都有可能导致烟花起火爆炸。”

  据介绍,回收的烟花将运至指定仓库储存,择期销毁。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2月17日,中国传统佳节元宵节,这是在春节期间可以燃放烟花爆竹的最后一天,北京市民把存放的烟花爆竹拿出家门燃放以庆祝这一传统节日。中新社记者 刘震 摄   2月17日,中国传统佳节元宵节,这是在春节期间可以燃放烟花爆竹的最后一天,北京市民把存放的烟花爆竹拿出家门燃放以庆祝这一传统节日。中新社记者 刘震 摄

  中新社北京2月18日电 (记者 于立霄) 北京市烟花办18日凌晨通报,从除夕至正月十五,北京共发生因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火情203起,比去年同期107起增加了90%;致伤501人,比去年同期467人增加了7.3%,其中,发生了2人死亡、1人摘除眼球的惨剧。

  据北京市烟花办介绍,引起2死、1人摘眼球惨案的主要原因是,个人违规购买、燃放超标烟花爆竹。另外,个别烟花爆竹销售摊点违规销售非法、超标烟花爆竹也是造成惨剧的重要原因。

  18日零点,兔年的春节烟花爆竹燃放落下帷幕。从除夕至元宵节,北京燃放秩序良好,全市新增的八类禁放点和原有的3.5万余处禁放点、1837处烟花爆竹零售网点和45个集中燃放点均未出现安全问题,未发生因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的火灾和群死群伤事故。

  元宵节当天,北京出动了93万人参与烟花燃放的安全防控。警方启动了一级防控方案,投入警力2.6万余人,两架警用直升机再次起飞执行花炮空中监控任务。警方将警力最大限度投放到街面,同时,严密组织实施机动备勤工作,在17日19时至24时烟花爆竹燃放高峰时段,公安机关的2800名备勤力量全部到位。

  消防部门启动了一级战备方案;市城管执法局组织执法人员和协管力量8600人,全力维护燃放秩序。今日零点之后,五环路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全市防控力量开始严查五环路内的非法燃放行为。

  按照规定,居民不能在家中储存烟花。从2月18日至20日,北京各社区设点回收未燃放的花炮,市民可将剩余的烟花爆竹上交回收点,换取相应的纪念品。北京市安监局也将组织有关部门对零售网点未销售的烟花爆竹进行回收和处理。市烟花办将对收回的花炮进行统一处理。完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有了“菜价微博”,市民逛菜场前就可以实时了解到最新菜价了。李学 制图  有了“菜价微博”,市民逛菜场前就可以实时了解到最新菜价了。李学 制图

“南京价格监测”微博 “南京价格监测”微博

  “雪下得突然但菜价还好,青菜涨了1毛钱,黄瓜降了5毛钱……”昨天上午9点58分,新浪微博上一条来自于“南京价格监测”的消息引起不少关注。记者昨日联系南京市物价局了解到,这个名为“南京价格监测”的微博确实是南京市物价局价格监测中心11日开设的,采价员们将第一时间将市场价格变化发到网上。

  “下了雪,青菜涨一毛”

  公安微博抓逃犯、微博寻找失踪儿童……微博的力量越来越受到政府机关的重视。这不,连物价局都来开微博了:“今天的菜价会怎么样呢?我们的人都去采价了,菜价如何?一会就告诉你哦。”昨天一大早,“南京价格监测”就发微博提前预告了。“一会叫丈母娘买菜的时候,跟着价格走!”立即就有博友回应。

  记者看到,物价局的这个官方微博从2月11日起开通,已经发布了多条关于老百姓最关注的雪中菜价的信息。2月11日上午9点25分,采价员播报:“大年初八,虽遇雨雪,蔬菜价格仍保持相对平稳,只有青菜价格波动较大,1.2元/500克,上涨20%;猪肉价格出现上涨,去骨腿肉价格为12.5元/500克,与昨日相比上涨了8.7%;精瘦肉14元/500克,与昨日相比上涨了3.7%。预计短期内,我市肉价仍将保持高位运行态势。”

  昨天早上,采价员又冒着大雪去市场采价了,9点58分发来的微博说青菜涨了1毛钱:“雪下得好大,路上有积雪,这会儿已经停了,估计对交通影响不大,幸亏不是晚上。全市监测同志辛苦了,也包括我在内!雪下得突然,但菜价还好,青菜涨了1毛钱,现在卖1.3元/斤,黄瓜降了5毛钱,卖3.5元/斤,西红柿降了2毛钱,卖3.3元/斤,其余价格都没有变化。估计价格会随着气温上升逐步下降。”

  除了播报菜价,物价局的工作人员也在微博上与博友交流一些工作心得。“昨日两会现场,有省政协委员建议,单位停车场在夜间可向社会开放,这将缓解我市停车难的问题。我们物价局认为这是一件大好事。如果能获得政府相关部门批准,我们将积极提供收费标准审核等工作服务。”物价局在微博上亮出这一观点也受到不少博友支持。

  今年还要开通“晒价网”

  为什么会想到用微博的办法来播报菜价?南京市物价局相关人士昨日告诉记者,现在微博受到不少年轻人关注,实时播报也有利于信息传递,“我们之前也没做过,监测中心先开个微博,主要是发布信息为主,为广大南京市民服务,”这位人士表示,如果这个微博反响好的话,南京市物价局也要开个官方微博,作为与普通市民交流的平台,畅通物价部门与普通群众的联系。

  记者了解到,除了开微博,今年南京市物价局还打算做一个专门服务于市民的“晒价网”。由于目前超过96%的商品和服务价格都是放开由市场形成的,在众多的商家面前,消费者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导致商家有玩花样的余地,“我们在晒价网上发布采价员采来的市场信息,让消费者更方便地价比三家,市民也可以积极参与到晒价网中来,把你身边的价格告诉大家,让市场价格更透明。”南京市物价局局长徐宁如是说。本报记者 石小磊

  ■相关新闻

  昨天下午记者走访南京部分菜场,了解到蔬菜和肉类供应目前都非常充足,价格也并未出现明显的上涨。一些菜农和摊贩表示,只要不积雪,菜价不会大涨。

  “价格涨不涨看明天的批发价格了,一般而言,下雪菜地的采摘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可能人工成本会略高,但是这个季节菜还是比较充足的,一般来讲,不会大涨。”江浦菜贩黄师傅分析说。江宁谷里的菜农徐师傅告诉记者,“很快雪会化掉,所以只要没有人抢购,菜价是不会涨的,即便是涨幅度也会很小。柳扬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周日, 16 1月 2011 09:24

鼠王地鐵橫行熱爆網

鼠輩橫行美國地鐵!紐約地鐵站內生欠佳,一直被詬病,當地巿民近日上載一段短片至YouTube網站,片中一隻大老鼠在車廂公然四處亂竄,更一度爬上一名男乘客身上,場面嚇人。

        上載者稱,短片是在紐約布魯克林地鐵列車內拍攝,當時一隻長逾兩呎的老鼠闖入車廂中,牠不但不怕人,還在乘客腳下不斷亂闖,更嚇人的是,牠其後沿一名正在睡覺的男乘客腳踝,一直爬上至其臉旁,雙方僅有數吋之距,當男乘客感覺有異物在旁時,睜眼一看,看到是龐然大鼠,嚇得閃身把老鼠拋開,老鼠才識趣跳到地下,可憐那名男乘客驚魂未定,瞪大眼睛喘氣。

        短片公開後,民眾投訴紐約交通運輸管理局管理手法欠佳,令「鼠輩橫行」,但發言人強調已經在軌道上放置誘餌,吸引老鼠,又會定期清理垃圾,暗示乘客在地鐵進食,才是引來老鼠的原因之一。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核心提示:淘宝网上一家小店以10元每小时推出“陪你聊”、“让你骂”业务。店主,女,24岁,是重庆市一家公司广告设计师。 本报讯“你失恋了么?如果你想找人倾诉……”淘宝网上一家小店以10元每小时推出“陪你聊”、“让你骂”业务。不过,真正付费拍下这两个“商品”的顾客很少。

 

昨日,市民彭小姐打进本报热线,称淘宝网上有一家小店可以提供“陪你聊”和“让你骂”服务。

 

记者找到彭小姐所说的这家店铺,看到商品名称处写着“失恋治疗——陪你聊”,并注明:本人早上9点-晚上11点一直在线,只采取QQ或旺旺(淘宝网上的聊天工具)聊天的方式,特价10元/小时,本聊天不接受色情服务……

 

记者拨通店主所留手机,接电话的女子自称姓张,今年24岁,是重庆市一家公司广告设计师。张小姐称,开通“陪你聊”和“让你骂”已近两月,每天来找自己闲聊和了解情况的很多,但真正愿意像商品一样买下并按10元/小时付费的却只有几个。

 

张小姐称,她每天早上上班就打开电脑挂在网上,有时觉得无聊,便想尝试其他的事情干干。不久前看了一部韩国电影,突然萌发了听别人倾诉的念头,上网一查,网上这样类似的网站还不少,于是便在自己的淘宝店铺里把“陪你聊”和“让你骂”作为商品出售。

 

商品一推出,张小姐的旺旺就热闹了起来,有的一来就大倒苦水,有的甚至一来就破口大骂。“现代人的压力比较大,聊天可以缓解情绪。”张小姐称,这些顾客不付钱她也无所谓,本来平时自己性格就比较开朗,经常开导别人,“能在网上劝劝别人也不错。”

 

张小姐称,来找自己倾诉的有失恋的,有工作遇到挫折的,有婆媳关系不好的……他们平时不愿把苦闷向身边的朋友倾诉,多在朋友面前维持一副坚强的形象,而面对毫不相识的张小姐,反而能够敞开心扉。

 

不过,这项服务也让一些亲友感到不理解,张小姐称,和自己合伙开店的朋友看到“陪你聊”时都大吃一惊,打电话来询问怎么回事。“压力太大,可能最近要下架了吧!”张小姐最后说。

发表在栏目: 娱乐无限
第 4 页,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