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瑞士太阳能飞机“太阳驱动”号24日从瑞士帕耶讷起飞,飞往北非国家摩洛哥。这是这架世界最大太阳能飞机的首次跨大洲飞行。

  由于帕耶讷地区出现晨雾,“太阳驱动”号于当地时间上午8时24分起飞,较原计划推迟1小时45分。“太阳驱动”号由该项目发起人安德烈·博尔施贝格和贝特朗·皮卡尔轮流驾驶。博尔施贝格驾机依次飞经瑞士、法国、西班牙,预计于当地时间25日凌晨4时在西班牙巴拉哈斯机场降落并短暂停留。此后皮卡尔将接手,驾驶飞机一路向南从直布罗陀海峡飞过地中海,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短暂停留后,最终抵达摩中部城市瓦尔扎扎特,全程飞行约2500公里。

  飞行结束后,皮卡尔、博尔施贝格和他们的“太阳驱动”号将出席当地一个太阳能发电厂的奠基仪式,以示对摩洛哥太阳能发展的支持。

  “太阳驱动”号项目新闻发言人夏洛特·皮雄说,此次长途飞行的主要目的是协调该项目与各机场的合作并检验飞行保障水平,同时也是“太阳驱动”号在2014年进行环球飞行前的预演。

  “太阳驱动”号翼展63.4米,与空客A340型飞机翼展相仿,但重量只有1600公斤,相当于一辆普通小汽车。该飞机主要由超轻碳纤维材料制成。

  “太阳驱动”号是世界上第一架设计为昼夜飞行的太阳能环保飞机,机翼上装有1.2万块太阳能电池板,为机上4台电动机供电。飞机白天飞行时,可将多余太阳能电力储备到高性能蓄电池中供夜间飞行,实现无燃油昼夜飞行。“太阳驱动”号自2010年4月7日首飞成功后,于当年7月7日实现昼夜试飞,在去年5月首次完成瑞士至比利时的跨国飞行。(完)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京报讯 (记者李蕾 李媚玲)离岛免税试营整一年。据海口海关统计,截至4月15日,90余万人次旅客提货离岛,离岛免税销售免税品约290万件,总金额超过18亿元,日均销售额约500万元。记者了解到,目前离岛免税日销售额超过离岛免税前三亚市内免税店一年的销售额。

  日销售额最高时超千万

  去年4月20日,离岛免税政策率先在海南三亚市内免税店试点实施,海南成为继日本冲绳、韩国济州岛,中国台湾金门、马祖之外全球第4个实施此项政策的区域。试点后,中免集团旗下的三亚离岛免税店一度出现游客爆满、供不应求的局面。12月21日,海口美兰机场离岛免税店获批开业。

  据海口海关统计,截至今年4月15日,90余万人次旅客提货离岛,销售免税品约290万件,总金额超过18亿元,日均销售额约500万元。其中,三亚免税店销售金额16.7亿元,购买人数77万人次;海口免税店销售金额1.4亿元,购买人数13万人次。去年,海南全省实现旅游收入324亿元,同比增长25.8%。

  “离岛免税政策启动之前,免税店一年的销售额在300万元左右,如今即使在淡季,一天也能达到这样的销售额。”三亚市内免税店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轩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免集团相关负责人昨日介绍,春节至元宵节16天中,三亚免税店日均销售额达900万元,今年1月25日三亚免税店游客超过2万人次,当日实现销售额1290万元,创下了免税店运营以来日销售金额的最高纪录。

  中免集团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集团已启动三亚海棠湾项目。海棠湾国际免税城将最终打造成为以免税购物为主题的综合性旅游休闲目的地。

  18亿元的销售总额超过中心城市一家大型购物中心。海关总署办公厅副主任王桦此前表示,15亿元就基本相当于北京一家大型购物中心的年销售额。

  多方呼吁提高限购额

  按照规定,目前确定的免税限购额度为5000元,游客一年可享受两次免税。化妆品、服装首饰等商品只能限购5件之内;小皮具限量在4件之内;首饰、香水等限购在2件之内。

  昨天,海口美兰机场免税店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店运行虽然只有四个月,却产生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受区域、面积及品类等的限制,未能实现离岛免税政策实施效益的最大化。

  “消费者普遍感觉限购额度不够用。”三亚市内免税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静此前表示。去过三亚免税店的吴小姐表示,在限量方面觉得很不方便,有朋友希望能帮忙带点护肤品,但是因为限量化妆品在5件之内,自己都不够用,没有办法帮带了。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海南代表团多位代表建议提高离岛免税额。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认为,目前很多国家都实行免税政策,中国的做法是逐步与国际接轨。但国内的免税店存在免税额太低,缺乏统一管理等问题。

  据媒体报道,海南已向中央有关部门提交了有关政策适调的报告。海南省商务厅王克强副厅长表示,该厅在征税、限额等方面将争取商务部支持。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34)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本报讯(记者 马佳) 市民坐在公交车里就能无线上网。昨天,北京公交集团与中国移动北京公司签署合作意向协议,将合作建设“公交车无线上网服务系统”。这意味着在今后,乘客可使用带有Wi-Fi功能的移动终端(手机、笔记本、PAD等),接入中国移动Wi-Fi网络,便捷访问互联网。 

  该系统借助部署在公交车内的无线上网设备,突破性地实现了在移动性热点区域的Wi-Fi网络覆盖。乘客不但可以在公交车上实现无线上网,还可以通过Wi-Fi终端免费访问公交信息系统,查询公交线路、公交服务及公交沿线商家优惠等信息,这在全国也属首创。不过,北京移动并未公布具体时间表。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26)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据国外媒体报道,日前,谷歌公司最新研制一款科技眼镜,在该眼镜片上可添加电子地图、电子邮件、谷歌搜索,甚至指示当前所在区域的方向。

  谷歌科技眼镜可添加谷歌地图至真实世界之中,为人们所在位置提供实时方位信息

  用户可以通过语音进行控制这款科技眼镜,实现收发电子邮件和网络搜索

  这款新型眼镜在谷歌社交服务平台Google+上公布,它可通过用户语音进行控制,提供GPS方向指示,收发电子邮件,并通过用户眼睛前方内置屏幕直接视频聊天。它是由“Google X”蓝天设计实验室研制的,目前谷歌公司正在逐步提高这种科技眼镜的性能。

  谷歌公司表示,我们将致力于科技改变人们的生活,实现人们的生活所需,让人们的梦想成为现实!(悠悠/编译)

  相关阅读

  微博传海平面上升六十米地图 专家称其只是假设

  核武器威力究竟有多大 核地图破坏示意图详解析

  科学家首次绘制 宇宙网络状神秘暗物质地图(图)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据新华社长沙4月2日电(记者帅才 谢樱)只要缴纳一定的“门槛费”,“参合”农民因病在乡镇卫生院住院“全报销”。自2011年8月起,国家贫困县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试水”农民看病“全报销”,让农民看病就医发生了巨大变化。

  桑植县洪家关乡农民刘远运和老伴患阑尾炎和胆囊炎疾病多年,但因为家里拮据很少上医院看病。当他得知只出150元“门槛费”就能在乡镇卫生院免费住院后,拉着老伴一同住进医院。出院时,刘远运两口子总费用为2367元,新农合报销2067元。“按以前的报销比例,自己要掏1200元左右,现在省了一大笔钱,农民终于敢住院了!”

  桑植县卫生局局长陈俊文介绍说,通过将新农合资金用好用足,改革基本没有增加桑植县的财政负担。为了防止过度医疗,桑植县农合办和乡镇卫生院签订了服务协议,加强对患者入院审查、住院治疗、出院报销等各个环节的监管,对各乡镇卫生院人均住院费、药品比例、检查阳性率、日均住院费用、人均住院天数等项目定期考核,严格奖罚,保证新农合基金的安全运行。

  过去,在我国的老少边穷地区,由于医疗基础差,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情况普遍。新农合作为全世界覆盖人口最多的医疗保障制度,被参合农民形象地称为“健康保护伞”。为了让全省农民均享受到医改带来的实惠,2012年3月,农业大省湖南正式在全省推行参合农民免费乡镇住院付费机制改革,让4600多万“参合”农民实现乡镇卫生院住院费用“全报销”。

  记者深入一些推行“全报销”的贫困县调研发现,群众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价廉的医疗服务,因而对这项政策“赞不绝口”。当地乡镇卫生院门诊、住院人数和业务收入逐步增加,医患关系也更加和谐。实现了农民得实惠,政府得口碑,医院有利润的“三赢局面”。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34)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火星游未来将实现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首席执行官埃伦·穆斯克(Elon Musk)近日宣称,10年内就可实现火星商业旅行,往返票价为 50万美元(约合315万元人民币)。

  2010年,SpaceX 公司成为史上第一家成功把太空舱送入地球轨道并顺利收回的私营商业公司,他们还与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合作,计划为国际空间站运送物资。穆斯克说:“往返火星50万美元,我认为可以做到。我们未来的地球火星火箭运输系统是可以重复使用的,而且可以在火星补充燃料,因此在飞往火星的时候不必携带返程燃料。”

  由于这个伟大的火星探险计划所需的技术尚未获得专利保护,所以穆斯克对具体细节守口如瓶。不过他表示,可能在年底公布更为详细的总体战略。目前,SpaceX公司正准备把公司一个叫“龙”的太空舱送到国际空间站进行测试飞行。

  SpaceX 公司的“龙”太空舱能被送到距离国际空间站约 3.2公里内的区域,经过全面系统检测后,它会接近空间站,让空间站的机器手臂接收。最终,这个太空舱会被释放,落入太平洋。SpaceX公司还表示将于2014年前执行载人航空任务。

  相关阅读

  美科学家首创火星计时历法 22个月构成火星1年

  火星表面现诡异壮观尘暴 宛如巨大舞动白蛇(图)

  揭秘好奇号登火星过程 时速2万公里6分钟急刹车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科幻电影场景或成真

太空繁殖很重要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航海家1号”航天器已在太空航行30年,它是迄今为止抵达最远太空区域的人造物体,然而这颗航天器在30年的太空航行路程仅是抵达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百分之一的路程。如果未来人类需要太空旅行至其它恒星系统,那么这将是一个百年计划。

  目前,尤其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的科学家仍十分乐观,他们着眼于实施百年内太空旅行。在科学小说情节中,基于当前较低的太空飞行速度,人类实现跨越恒星系统的太空旅行,进行太空生育应当是基本必要条件。但在近日召开的DARPA百年星舰会议上,科学家并不确定未来人类太空性爱生育或能实现。

  马萨诸塞州大学生物学家雅典娜-安德雷迪斯(Athena Andreadis)说:“零重力环境下生育将是一件麻烦事,孕妇需要依赖胎儿的重量才能将他产出体外。太空性生活也是非常困难的,在零重力环境下情侣没有牵引力,同时,任何一次‘撞击’都会使对方的身体弹至墙壁上。”

  其它研究人员猜测在零重力环境下,将损害胎儿发育,甚至使人们处于绝育状态。众所周知,驻留在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仅在几个月内就会增大对身体的损害性,长期脱离地球重力环境,不仅对人体肌肉有害,还对人体骨骼有损。

  在穿越太空阳的太空旅行中,制造“人造重力环境”对于人类生存是必要的,同时,太空舰船必须具有人类生活和死亡的自维持环境。但以上条件的实现已超出了当前人类科技水平。

  当我们正在研究讨论如何处理星际辐射对人体造成的损害以及发育之中的胎儿在太空零重力环境下的影响,假如在此之前灾难性事件就降临在地球,这将迫使人类把以上危险作为人类幸存的唯一希望。安德雷迪斯是《寻找新的生命:星际旅行生物学》一书的作者,她指出,当真正面临太空旅行时所遇到的困难远超出之前的预想,我们必须具有人员伤亡的思想准备。即使我们能解决如何在太空中性爱生育,我们仍需要新的技术实现太空异域生活。就像“化学火箭”将人类发送至月球并不能满足人类生活的条件一样。

  伊卡洛斯星际计划主管物理学家理查德-奥鲍索(Richard Obousy)说:“我们需要比当前更多的太空燃料,才能实现未来穿越太阳系的太空旅行。”据悉,伊卡洛斯星际计划是一个为期5年的太空研究项目,计划发射一颗无人航天器抵达某个星际天体。目前,伊卡洛斯星际计划由一个非营利的星际航天科学家小组负责,正致力于研制可以飞行至邻近恒星,勘测研究其周边行星并寻找潜在生命的航天器。

  当前可选择的其它方案包括使用核聚变作为航天器动力驱动,这项技术仍在研制初期,此外,科学家也考虑使用“反物质发动机”启动航天器。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对以上奇特的太空旅行新方案并不陌生,在过去该机构曾研究过使用反物质或者时空虫洞来实现太空旅行。当然这些构想还未实现。(悠悠/编译)

  相关阅读

  美国拟研制世界最大火箭 可送宇航员上火星(图)

  太阳系存第五大外行星 无理运行被逐变太空孤儿

  火星存水源找到最新证据 南极巨大干冰坑被发现

发表在栏目: 自然

  一个名为mChip的塑料小芯片约在15分钟内便能可靠地诊断艾滋病病毒和梅毒,而其制作费用仅为1美元。这是由谢国基(Samual Sia)以及哥伦比亚大学的合作者们开发的微流体诊断仪,它能够在芯片上将复杂的化验过程简化执行,有助于在资源困乏的环境实现医疗诊断。

  谢国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mChip的发明就是要令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进行大规模的诊断测试,而非强逼患者到医院诊所抽血,然后等上数天才能有结果。”

  便宜的艾滋病诊疗手段

  目前世界上约有6400万人感染艾滋病毒,并以每天7000人的速度在增长,其中包括1800位新生儿。在全球艾滋病感染者中,有70%居住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艾滋病病毒不仅影响个人的健康,也影响到家庭、社区和国家的经济发展。

  尽管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及接触前药物的推广,可以降低艾滋病并发症的发生,但在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十分缺乏这样的技术和设备。微流体(芯片实验室)技术有望解决这一难题。项目参与者之一华裔科学家谢国基2010年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百年期刊《技术评论》的世界青年科技创新家称号,就是为了表彰他在研发成本廉价的微流体芯片上所做的贡献。

  HIV抗体一般在感染病毒4周后逐渐出现,可延至终生,是人类重要的检测指标。检测HIV特异性抗体,是诊断艾滋病的重要依据。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是国际上应用最早、发展最快,而且是最常用的HIV抗体检测方法。基本原理是免疫反应物能和待检样品中相应的抗原或抗体结合成免疫复合物,再加入无色的酶,经过催化或水解,会产生颜色。

  用这种方法检验艾滋病,必须将血液样本送到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检测,在非洲,卫生诊所资源缺乏,无法完成复杂的检测试验。送到城市医院则要花费数天乃至数十天的时间。

  谢国基等人开发的这套系统,能将复杂的试验搬到芯片上进行。这片类似信用卡大小的芯片上包含有微型的连续U形测试管和化学物质,只需要很少的样本(约为1微升)就能完成反应,15分钟内读出检测结果。检测的反应试剂被放置于软管中,由气泡进行分离,并利用注射器的简单抽拉使其进入芯片。这些芯片可以通过注塑成型的工艺进行量产,检测流程不需要活动部件、电流或外部测量仪表。它能透过光学分析血液,并在15分钟内显示HIV的检验结果是阳性还是阴性。和验孕棒类似,即使不是医生,普通人也能透过颜色分辨是否感染艾滋病毒。如果希望检验结果更准确,可以把芯片放到检验盒内查看结果。

  谢国基的研究组与哥伦比亚公共卫生学院、卢旺达卫生行政官员以及非政府健康组织合作,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进行了四年的研究,对此设备进行了测试。对于艾滋病病毒和梅毒的合并检测,鉴别率为100%,假阳性比率约在4%-6%之间——等同于标准实验室的水平。

  他们以数百位患者为研究对象,目前这一技术在艾滋病患者中的检出率是100%。

  微流体技术的前景

  微流体技术是目前迅速发展的高新技术和多学科交叉科技前沿领域之一,它能够将实验室微型化,通过平面微细加工技术在固体芯片表面构建微流体分析单元和系统,以实现对细胞、蛋白质、核酸以及其他生物组准确、快速、大信息量的检测。在生物医学领域它可以使珍贵的生物样品和试剂消耗降低到微升乃至纳升级,并使分析速度成倍提高,成本成倍下降。

  微流体技术不仅强调减小器件的尺寸,它着重于构建微流体通道系统来实现各种复杂的微流体操纵功能,让液体在流动中完成一次实验的诸多步骤。

  为了推广微流体技术在医学快速诊断上的应用,2004年,谢国基和两位同事共同创办了卡拉洛斯诊断公司(Claros Diagnostics)。2007年,他们获得Oxford Bio等创投公司的780元投资,先后开发了用于检测前列腺癌的仪器,该仪器已经今年6月在欧洲取得了销售许可。接着,他们又改进了芯片,使之能够检测艾滋病病毒、梅毒和肝炎,他们还在为资源匮乏的第三世界国家开发B型和C型肝炎、疱疹以及疟疾的检测方法。

  利用这种mChip芯片用作医学诊断,并不是一次只能检测一种疾病,譬如,在诊断艾滋病的同时,还能够添加梅毒、肝炎之类的附加检测,而并不显著增加应用成本。

  不仅在医学诊断领域,科学家们也将这种技术用于基因测序,目前,哈佛大学物理学家及其同事已经实现了基于微流体芯片的测序技术,使个人基因测序费用下降到30美元。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日前,研究人员最新研究发现亚马逊河流域的树栖蚂蚁能够使用臀部有效地控制空中滑翔的方向。


亚马逊流域Cephalotes atratus蚂蚁可利用臀部和腿部控制滑翔方向,实现安全着陆

  滑翔又被科学家称为“定向空中下降”,此前科学家曾观测蛇和松鼠存在着类似的机能,能够实现无翅膀滑翔飞行。但这种蚂蚁拥有奇特的“滑翔秘笈”,它不同于其它滑翔物种,并没有特殊的身体附属物来控制下降过程。然而这种奇特的蚂蚁却可使用后腿和臀部来控制空中下降路线。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员尤娜坦-穆克(Yonatan Munk)称,其它滑翔物种具有一些身体特征可解释其“潜在的空气动力学”,例如:松鼠的尾部和蛇摆动的躯体。但如果你看到这种蚂蚁,你不会相信它们具有空中滑翔能力,肯定会从空中直线坠落。

  据悉,穆克用4年时间旅行亚马逊河流域,细致充分地研究这种树栖蚂蚁“Cephalotes atratus”。使用特殊设计的垂直风洞,他和同事们能够拍摄和分析该蚂蚁控制滑翔的精确性动作。

  当这些蚂蚁从树上栖息地跳下时,将在空中利用后背“翻筋斗”,伸展腿部抬起自己的身体,之后降低自己的臀部或者后半段身体。在这种情况下,体形微小的蚂蚁能够充分实现空气动力学,在没有翅膀的情况下,有效地控制滑翔过程。

  穆克说:“它们的滑翔过程非常类似于人类跳伞运动员,其原理机制是近似的。”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日本西部7个地方政府于当地时间22日发起了大范围的节能运动,兵库县(Hyogo)开始实行夏令时,京都(Kyoto)停用半数电梯和复印机,大阪(Osaka)则要求空调温度调高1摄氏度。

  关西政府联盟(The Union of Kansai Governments)希望,此次节能运动可以帮助其实现每年节省电力5%到10%的目标。与此同时,有消息称,今年夏季日本很可能陷入能源短缺困境, 为此关西电力公司呼吁家庭和公司从7月1日到9月22日之间,努力节省15%的能源消耗。(李金良)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第 1 页,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