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17”号宇航员带回110公斤月球岩石和土壤样本
阿波罗17”号任务是美国宇航局执行的最后一次登月任务
北京时间6月29日消息,1972年,“阿波罗17”号宇航员带回110公斤月球岩石和土壤样本。不过,最让人关注的并不是岩石和土壤样本,而是此次任务本身。“阿波罗17”号任务是美国宇航局执行的最后一次登月任务。
通过“每日天文图”网站,宇航局公布了一幅照片,展示“阿波罗17”号宇航员勘察月球山谷的情形。执行此项任务时,宇航员共带回110公斤月球岩石和土壤样本,为所有探月任务之最。1972年12月,“阿波罗17”号宇航员尤金-塞尔南和哈里森-施密特在月球的陶拉斯-利特罗山谷逗留了大约75个小时,他们的同伴罗纳德-埃文斯则留在月球轨道。
“阿波罗17”号是第六次登月任务同时也是最后一次。这项任务结束后,人类再也没有在月球上漫步。1972年12月19日,“阿波罗17”号宇航员返回地球。任务执行期间,他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其中包括地震剖面实验、大气构成分析、月球样本采集以及轨道和生物医学实验。
宇航局公布的照片由塞尔南拍摄,当时他正与施密特勘察月球的陶拉斯-利特罗山谷。照片中,他们站在肖蒂陨坑(Shorty Crater)边缘,处在月球车左侧的人便是地质学家施密特。在这个陨坑附近,施密特发现了橙色月球土。“阿波罗17”号宇航员共带回110公斤月球岩石和土壤样本,超过其他所有探月任务。40年过去了,塞尔南和施密特仍旧是最后一批上演月球漫步的宇航员。(孝文)
相关阅读
北京时间6月4日消息,据美国宇航局网站报道,6月6日即将上演本世纪最后一次金星凌日天象。宇航员唐·佩提特(Don Pettit)正在国际空间站上工作,担任飞行工程师的职位。他计划着对6日即将发生的金星凌日天象在轨道上开展观测。他说:“我计划这件事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我知道在我当班时会发生金星凌日,因此当我于2011年12月出发前往国际空间站时我专门在身上带上了太阳滤光片。”由于金星凌日是成对出现的,大约每100年左右出现两次,因此在地面上的人们极少有机会能拍摄到这一罕见天象,而在地球轨道上进行这样的拍摄就更难了。
美国宇航局约翰逊航天中心(JSC)的马里奥·伦科(Mario Runco)以前是一名宇航员,曾经执行过三次航天飞机飞行任务;同时他也是一位航天器舷窗光学特性方面的专家。他说:“国际空间站第31乘员组将成为人类历史上首批在轨道上观测到金星凌日的人。而佩提特先生则将成为首个在轨道上拍摄这一天象的人。”马里奥的夫人是约翰逊中心的宇航员摄影协调员,她目前正在和马里奥一起帮助轨道上的佩提特做出规划,以便拍摄出最佳的金星凌日照片。
佩提特将把他的相机对准飞船的侧边舷窗,这里是一个由欧洲空间局制造的观测舱,这里拥有大视野的舷窗,可以观察地球和太空。这里的7扇舷窗被宇航员们用来观察并操作空间站上的机械臂,协调飞船对接,并拍摄地球和太空的科学图片。这里当然也是“下班”后的宇航员们放松休闲的好地方,因为这里的风景绝对是天下无双。
伦科说:“为了拍摄这次凌日天象,唐将会去掉舷窗上光学性质不佳的内防护层,以便拍摄出最锐利,最清晰的照片。去掉这一内层窗户对于提高照片的细节分辨率将是极大的帮助。”
伦科指出:“即便我们拥有最好的拍摄设备,但是如果不去除内层窗户,拍摄的照片清晰度仍然是不够的。但是这仅仅才是我们第三次去掉这一防护层进行拍摄工作,我希望在未来这一做法将会成为常态。”
本月即将上演的金星凌日天象是属于本世纪的一对凌日天象的其中之一,两次金星凌日分别发生在2004年和2012年,而下一次同样的天象上演就要等到2117年才会发生。2004年那场凌日发生时宇航员们也正在轨道上值班,但是他们没有进行观测,因为他们当时没有太阳滤光镜。由于发生金星凌日时,金星的小小圆面只会遮挡很小的一部分日面,因此此时的太阳仍旧无比明亮,人的肉眼不可以直接观察。而佩提特在出发前在身上带上了滤光镜让这一次的凌日不会再次被错过。
当1768年英国船长詹姆斯·库克(James Cook)率领船队离开朴茨茅斯港前往太平洋塔希提岛观测第二年的金星凌日时,这场壮举在那个年代,其意义不亚于今天的太空飞行。当时这个遥远的太平洋岛 屿仅仅才被发现了一年,因此不管从什么角度来看,这个偏远的岛屿对于欧洲人而言,其陌生程度恐怕并不亚于其它星球。库克船长朝向塔西提岛精确的航行,以及 他在太平洋上进行的凌日观测极大的影响着其后数百年间的探索者们。
那么假如库克船长现在还活着,他会怎么看待唐的举动呢?对于这个问题,这位宇航员表示:“我想他不会感到很嫉妒,因为毕竟他那次前往塔希提的观测之旅也是有人替他付钱的。”唐此次在轨道上拍摄的历史性照片在拍摄完成后就会被立即上传到网络上供人们观看。(晨风)
从这幅照片可以看到,号称“世界屋脊”的喜马拉雅高原“冲破”云层,一圈白云围绕着山脉。该照片提供了一个普通人难以想象的看珠穆朗玛峰地区的视角。
奎柏斯是一位医生,同时也是一位敏锐的摄影师。他于去年12月21日登上国际空间站,并与俄罗斯宇航员Oleg Kononenko、美国宇航员Don Pettit一起共事。奎柏斯在空间站度过了近六个月,期间拍摄了大量的精彩图片。
奎柏斯现已返回地球。他表示,“我还清楚地记着在太空看到的一切景象,包括漆黑的庞大的宇宙和地球周围稀薄的大气层。这让我意识到,数十亿人还生活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我们真的应该好好爱护地球。”
相关阅读
到2033年预期实现运送超过20名宇航员移民火星
随着美国宇航局预算的削减,私人太空旅行已经成为那些梦想成为真实版托尼-斯塔克的富有商人们的下一个目标。在这些梦想家当中,有一些人将他们更崇高的理想付诸现实。让我们忘记月球吧,火星人公司的团队正在计划让移民火星梦想成真。
荷兰的这家私人公司-火星人公司已经设定了永久移民火星的最后期限:2023年4月。对于那些选择定居火星的人来说,这意味着他们将没有回头路。他们将永久性的移民到尘埃遍布的星球上,每隔一年就会有新的移民者来到建立的殖民地,从而让火星基地社区缓慢增长。火星人公司首先计划运送四名宇航员踏上长达七个月的单调旅程。到2033年,这个项目预期实现运送超过20名宇航员移民到火星之上。
如果你怀疑火星人公司的计划,而且你应该会对此产生怀疑,但是这个计划拥有199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杰拉德·特·胡夫特博士的支持,而且引起了几家主要的商业化私人太空公司和供应商的兴趣,它们有能力打造设备和合适的必需品来让这个任务获得成功。胡夫特博士在一份声明中说到:“这将是私人公司而且只有私人公司进行投资的任务,不会涉及到政治上的胡编乱造和纳税人的钱。”
这个计划将开始于2016年,也就是现在起四年以后将向火星发射一颗通讯卫星和一个补给任务。到2018年将运送一辆漫游者登陆车到火星,来探索理想的位置和最佳的居住条件,为人类的永久移民这颗红色星球做准备。2020年居住太空舱、供给、生命补给单位和用于重新组建殖民地部件的漫游者号将被运送到火星上,为移民准备殖民地。首批四名宇航员将在2022年踏上他们的旅程,并于2023年4月抵达火星。火星人公司计划通过媒体奇观宣传连续的任务,那样可以让任何人都能关注并且监视这个过程。另一方面,这样一个广为人知的事件将成为广告商和赞助商的投资对象。
理想是崇高的,但是准确的说私人探索才刚刚起步。就在上个月,私人组建并且发射的太空探索科技公司的龙太空舱才能够与国际空间站进行对接。私人公司比如说维珍银河公司、太空探索科技公司甚至红牛公司都在为成为下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而竞争,那将使它们的名字在孩子们当中世代相传。(过客/编译)
相关阅读
金星载人飞行任务发展于阿波罗应用计划
据国外媒体报道,再过几天,我们将看到两组相距百年的“金星凌日”天文奇观,罗马神话中的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将通过太阳盘面,届时全世界的目光都会聚焦于此,对大多数人而言,只能看到酷似一个小光点的金星。但是在1967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考虑执行一次真实的金星之旅,向这颗太阳系内轨道第二颗行星派遣三名宇航员,近距离环绕并飞掠金星。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金星载人飞行任务发展于阿波罗应用计划(Apollo Applications Program),该计划旨在借助阿波罗登月任务中研发出的额外空间技术实现更大范围的太空探索。比如,美国宇航局希望通过阿波罗应用计划研发出地球轨道实验室、建立在月球表面的基地以及恒星际载人飞行技术。从某种意义上看,1967年提出的金星载人飞行是美国空间探索的未来展望。
而行星际探索的目标之一是金星,在1962年水手2号无人探测器飞抵金星进行探测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们发现这颗星球上缺少强磁场,其地表具有炙热的温度环境,而大气高度也较低。同时,研究人员认识到在宇宙行星际载人空间飞行任务中,增加防护措施后人类还是可以在这样的宇宙辐射环境中生存,因此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意识到这项发现很值得继续研究。除了对行星际空间环境有了初步研究之后,科学家们对金星厚厚的云层下隐藏的秘密显示出极大的兴趣。
为了能使宇航员安全抵达环金星轨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空间飞行工程师们将使用进行改进的阿波罗宇宙飞船。与登月任务类似,前往金星的宇宙飞船也分为三段式舱体结构,即指令舱、服务舱(CSM)以及空间载人环境支持模块(ESM)构成,该模块是专门为适合宇航员在漫长的金星旅程中生活而设计的。与阿波罗登月飞船不同的是,金星任务中的宇宙飞船没有登陆舱,而阿波罗飞船具有完善的着陆设备。这是因为金星载人飞行任务不需要着陆,仅仅是进行环金星轨道飞行。
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计划,飞往金星的宇航员将由土星五号重型运载火箭发射,金星任务中的宇宙飞船服务舱(CSM)的功能与阿波罗登月任务期间类似,主要通过飞船计算机系统为任务进行初级指导和导航,控制主发动机,以及空间遥测和维持通讯。对于空间飞行程序工程师而言,前往金星的宇宙飞船指令与飞往月球存在共同点,只需要进行简单修改即可,因此在飞行程序上并不存在问题。本项任务的难点在于如何保证宇航员在为期400多天的金星任务中安全返航,这就需要在登月宇宙飞船的基础上更换新的舱段模块。
在阿波罗登月飞船上有一个被称为登月舱的舱段,设计搭载两位宇航员在月面上着陆。但是在金星载人飞行任务中并不需要登陆,因此该舱段被替换为体积更大的空间载人环境支持模块(ESM)。与阿波罗登月宇宙飞船在登月前在月球轨道上“舱段集合”类似,当飞往金星的宇宙飞船抵达地球轨道时,宇航员将服务舱分离并调转方向,再与飞船对接。这样宇航员就可以在两个舱式之间进行转移。空间载人环境支持模块(ESM)是专门为金星任务的空间飞行所设计,其主要为任务期间宇航员进行实验的场所,可以为宇航员提供长期的生命支持,以及为整个任务的舱内环境维持进行控制。
在服务舱与空间载人环境支持模块完成重新对接后,土星五号运载火箭的上面级SIV-B推进器将点火并飞往金星。对于已经消耗完的助推段将被抛弃掉。由于空间载人环境支持模块舱将为宇航员提供所需的一切,因此火箭工程师将重新设置上面级推进器,将该模块舱变成宇航员主要的居住和休闲舱段。宇宙飞船的电源由外部太阳能电池板提供。
按照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计划,发射窗口介于1973年10月31日至11月30日之间。在这段时期内进行金星载人飞行任务,有助于为宇航员提供一个安全的空间环境,太阳活动相对低迷,可降低宇航员暴露在太阳辐射中的等级。科学家们经过计算,飞往金星的宇宙飞船将耗时123天,宇航员预计于1974年3月的某个时候抵达金星轨道附近,距离金星表面高度为3843英里,约为6184公里。在短暂的掠过金星后,宇航员随即开始返航,将在273天后抵达地球,整个任务将于1974年12月期间结束。
然而,为什么经过周密计划的金星载人宇航飞行任务并没有执行呢?这是因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们将金星载人飞行定位在阿波罗登月计划的“辅助任务”,旨在验证阿波罗登月宇宙飞船的耐久性,表明该飞船足以胜任登月任务,也体现了阿波罗系列宇宙飞船能执行多项任务,具有改进成行星际载人飞船的能力。
这份报告由1963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分部制定,该公司当时协助美国宇航局进行研究、开发以及系统集成工作。虽然该计划最终没有被执行,但也许会激励未来的工程师们完成金星载人宇航飞行。可以预见,下一次的“金星凌日”奇怪将发生在2117年,届时我们或将看到金星附近出现了一个微小的宇宙飞船。(Everett/编译)
相关阅读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5月29日消息,近日,以为喜欢摄影的宇航员在太空拍摄了一组惊人的“星轨”照片,展示了快速穿越恒星时发生的奇特情景。这些具有神秘色彩的画面看上去很像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的科幻片《2001:太空漫游》中的场景,不同之处是,这些罕见的照片拍的是真实的景象。
宇航员唐-佩迪特从距地球240英里(约合384公里)的国际空间站拍摄了这些惊人照片。他表示:“星轨是用10到15分钟曝光时间拍摄出来的照片。但对现代的数码相机而言,最长曝光时间可能只有30秒,因为电子探测器噪声很容易让图像变得模糊。我使用了多个曝光时间是30秒的照相机,然后用成像软件将它们‘叠加’起来,从而制造了更长的曝光时间。”星轨:这些星轨照片是用10到15分钟曝光时间拍摄出来的。然后,佩迪特把几个图像叠加在一起,产生这种独特画面。(科学网kexue.com 维森)
相关阅读: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82岁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
阿姆斯特朗登月时场景
1969年7月21日,美国的“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载着三名宇航员成功登上月球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5月29日消息,一直以来美国登月都是人们议论的焦点,许多人抨击这是一次阴谋论,根本没有人在月球上行走。
面对这样的言论,近日已经82岁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Armstrong)站了出来,这位登月第一人平时很少接受采访,而这次他敞开了心扉。
对于少数人登月阴谋论的态度,阿姆斯特朗表示:“人们总是喜欢阴谋论,他们认为这样总会有吸引力,他们总是胡说,没有人问过我,我想他们应该知道,我是真正在月球上行走的人。”
一些阴谋论者认为,1969年美国的技术还不能达到登月的水平,对于这些阿布斯特朗表现的很平静,他表示:“阿波罗11号发射前的1个月,我们做好了最后的准备,我们进行了多次尝试。而当时我们也知道,,当时的技术确实有些跟不上,我们能成功回来的机会很小,确切的说返回地球的几率有90%,可成功降落的几率只有50%。”
对于当时的成就,阿姆斯特朗依旧感到心满意足:“你要知道,这是梦想成真的感觉,我是孩子的时候就想可以去太空,我对飞行十分着迷,不知道为什么,我长的后真的实现了梦想。”
1969年登月成功
1969年7月21日,美国的“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载着三名宇航员成功登上月球,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在踏上月球表面这一历史时刻时,曾道出了一句被后人奉为经典的话——这只是我一个人的一小步,但却是整个人类的一大步。与他通行的还有宇航员奥尔德林与科林斯。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相关阅读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盟TMA-22 载人飞船
新华网莫斯科4月27日电,搭载3名俄美宇航员的俄“联盟TMA-22”载人飞船于莫斯科时间27日15时45分(北京时间19时45分)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着陆。
“俄罗斯24”电视台直播了宇航员的返回实况。飞船降落在离既定地点不远的哈萨克斯坦阿尔卡雷克地区。3名宇航员被抬出飞船返回舱后,被固定在降落现场的躺椅上接受体检。他们的精神状态良好,但身体由于长期处于失重状态而暂时无法动弹。同时,降落时严重的体力消耗使他们大汗淋漓。为保证宇航员安全归来,俄罗斯派出了由两架安-12运输机、一架安-26运输机、14架米-8直升机和7辆搜寻车组成的保障队。
这次返回地球的是俄罗斯宇航员安东·什卡普列罗夫、阿纳托利·伊瓦尼申和美国宇航员丹尼尔·伯班克。他们于2011年12月23日抵达国际空间站,原计划工作至今年3月16日,但由于搭载新宇航员的“联盟TMA-04M”载人飞船推迟发射,他们直到4月27日才返回地球。在国际空间站的近4个月里,他们进行了近40项科学实验,迎接了一艘载人飞船和3艘货运飞船。什卡普列罗夫还在今年2月完成了一次太空行走。
5月15日,俄罗斯宇航员根纳季·帕达尔卡、谢尔盖·列温和美国宇航员约瑟夫·阿卡巴将搭乘“联盟TMA-04M”载人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接替这次返回的宇航员。目前,空间站上还有3名宇航员在值守。
相关阅读
俄宇航员根纳季·帕达尔卡
俄罗斯宇航员训练中心25日宣布,将于5月前往国际空间站的新一批宇航员名单已经确定,其中包括两名俄罗斯人和一名美国人。
他们分别是俄宇航员根纳季·帕达尔卡、谢尔盖·列温和美国宇航员约瑟夫·阿卡巴。其中最有经验的是帕达尔卡,他曾在1998年和2009年3次飞往空间站,拥有585天的太空工作经历,完成了8次出舱任务。阿卡巴有一次太空飞行经验,列温则是头一次离开地球。
按计划,他们将于5月15日搭乘“联盟TMA-04M”载人飞船前往空间站接替3名现在那里的宇航员,然后在太空工作4个半月时间。
相关阅读
杜克将全家福留在了月球
科学网(kexue.com)讯 家庭总会给人温暖,出门在外的人最想念的就是家乡家人的陪伴,远在太空中的宇航员更是如此,而他们缓解思乡之情的好办法。
早在1972年,阿波罗登月之时就上演了温馨的一幕,宇航员查理-杜克在月球表面执行任务的时候,拿出了自己准备好的全家福照片,放在月球表面上拍照留念,这样感人的画面叫许多人感到。
杜克拍照留念
照片中四人分别是杜克,以及他的妻子和两个儿子。这是典型的70年代全家福的场景,全家人在摄影棚里留下纪念。而它却是那么与众不同,杜克将它留在了月球,今天它是否还在那里我们并不知道,但这样的画面一般杜克深深的牢记下来。
已经40年过去了,这样的画面才被人再次响起,杜克完成了一个奇迹,他们全家都见证了登月的历史一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将会研制出更先进的探索工具,下次登月的时候或许可以再次找到它。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相关阅读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